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场回放】
教室里正在上《送东阳马生序》。
开课后,教师先讲了宋濂的生平,接着让同学们读课文第一段的第一层(开头至“余因得遍观群书”),然后逐字逐句翻译。最后进行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师:现在我们可以用几个词语把文章内容连起来,嗜学——家贫——借书——抄书——还书——遍观;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学习方法?
生①:刻苦。
师:坚韧,诚信,坚持。常言道,好记性比不上烂笔头。假设你是宋濂,面对这种苦,你心里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
生②:我会对自己说,现在的学习就是为了中考,哦,错了。我会在心里说,现在抄书就是为了考状元,将来可当官,可以吃好的,穿好的。
生③:我揉着手指,流着眼泪,心想,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师:唉,手指不可屈伸,一定很痛苦,很难受。
生④:我一边对手哈着气,一边想,谁让我生在这么穷的家呢,要改变命运,就得忍受别人忍受不了的痛苦。
生⑤:天实在太冷了,我真的坚持不下去了,但不抄又不行。
师:对,要“计日以还”呀。
生⑥:我停下了手中的笔,抬头望着远处,心里说,我怎么就要吃这么多苦呢?
师:好,现在齐读一遍。……下课。
【细节解码】
听完课后,教师自我反思道,今天时间没掌握好,我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于是尝试着让他们对“手自笔录”这一细节展开想象。谁知没控制好,后面课文没时间讲了。其他教师在肯定教者的大胆尝试后也提了一些意见,如,用词语把这一层课文连起来有逻辑不清之嫌,“嗜学”似不应与其他动作并列;刻苦、坚韧、诚信、坚持等似均不是“学习方法”;教师说话有随意性,“好记性比不上烂笔头”在此处用不合适等等。我非常同意教师们的看法,并佩服能提出教者错误的年青朋友。
不过,我仍然想请大家再仔细回放课堂中学生想象的这一细节,进行一下分析解码。不错,教者大胆地在文言文教学中设计想象环节,不仅无可厚非,而且应予鼓励,因为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能活化文中人物形象,增强情感的感召力,可谓回归了阅读教学的本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想象了人物的动作行为,而且也揣摩了人物的心理,似乎应该说也达到了教者设计这一环节的初衷。然而,我却认为这一环节值得商榷,理由如下。
其一,缺失了文本的整体把握。任何文本都是一个负载作者核心价值诉求的整体,文中的任何一部分,甚至一段一句乃至一个词,都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文本的整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本文也不例外。
这篇序是享有“明初诗文三大家”盛誉之一的宋濂写给同乡晚辈马生的。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召入朝觐见。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为了勉励马生专心向学,刻苦自励,宋濂写了这篇序,介绍了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可谓现身说法。本课虽为节选,但主线十分清晰。开篇即以“嗜学”启纲,结尾用“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绾束,主要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无书、无师、生活贫困)和勤奋学习的经历(手自笔录、跋涉求师),从中可见作者贫寒而不自卑,人微而不自弃,在艰苦的条件下孜孜求学,在艰苦的学习生活中怡然自乐。精神上的富足,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终于成为一代大家,昭显后世。教者如能先引导学生通读全文,找出核心句,初步把握核心内容,而后再精读细节,进行想象、赏析等,学生就不至于想象出一个功利、痛苦、悲戚、无可奈何的宋濂了。
其二,缺失了动态生成过程中的正向指导。在生成性的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的思维和表达是互相作用的,即“互动”。走在核心轨道上,这互动就是积极的,反之,就是消极的,即常说的“被带到沟里了”。细细解码这一细节后,你会发现师生的互动过程是怎样一步步偏离文本核心的:②号学生以今天他自己的郁闷心态,揣摩了一个“功利”的宋濂,教师的“不作为”(无应答)导致了③号马上紧跟,继续“功利”;④号在教师的“很痛苦,很难受”的误导下,想象了一个悲戚的宋濂;在教师“任务观(要计日以还呀)”的“指导下”,⑤号⑥号继续“痛苦”,继续“无可奈何”地完成任务。试想,如果教者能在②号学生发完言后及时地回应:“他抄书仅仅是为了将来当官吗?他是否在努力克服此刻自己内心的‘不情愿’‘不快乐’呀?”反向的点拨会激起学生的顿悟:没人强迫他呀,他自己想抄嘛,教师及时抓住“嗜学”,品味“嗜”的内涵,在后面学生的发言中相机联系“以中有足乐者”进行灵活回应和无痕的指导。我想,一个嗜学、好学、乐学、坚韧的宋濂就会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了。
在此,我们要再次重提文本解读的重要。这一细节的误导虽可归结为教师对生成资源把握的能力不足,然而其根源却是没有抓住文本的关键句“余幼时即嗜学”“以中有足乐者”“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等,混淆了“艰苦”与“痛苦”的概念内涵。“艰苦”的内涵是“艰难困苦”,指的是外部条件;而“痛苦”的内涵是“身体或精神十分难受”,指的是自身感受。抄书虽然负担重,条件艰苦,但完成者不一定都感到痛苦,因为“学业(抄书)是具体的,负担的实质不在于具体,而在于负担者的体验”。
【学长赘言】
我们要学会反思,学会静下心来不断叩问自己,养成对教育独特的嗅觉和灵敏的触觉。要学会学习,但不要亦步亦趋;要学会借鉴,但不要东施效颦。只有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才能不断提升自我,实现自我。
教室里正在上《送东阳马生序》。
开课后,教师先讲了宋濂的生平,接着让同学们读课文第一段的第一层(开头至“余因得遍观群书”),然后逐字逐句翻译。最后进行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师:现在我们可以用几个词语把文章内容连起来,嗜学——家贫——借书——抄书——还书——遍观;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学习方法?
生①:刻苦。
师:坚韧,诚信,坚持。常言道,好记性比不上烂笔头。假设你是宋濂,面对这种苦,你心里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
生②:我会对自己说,现在的学习就是为了中考,哦,错了。我会在心里说,现在抄书就是为了考状元,将来可当官,可以吃好的,穿好的。
生③:我揉着手指,流着眼泪,心想,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师:唉,手指不可屈伸,一定很痛苦,很难受。
生④:我一边对手哈着气,一边想,谁让我生在这么穷的家呢,要改变命运,就得忍受别人忍受不了的痛苦。
生⑤:天实在太冷了,我真的坚持不下去了,但不抄又不行。
师:对,要“计日以还”呀。
生⑥:我停下了手中的笔,抬头望着远处,心里说,我怎么就要吃这么多苦呢?
师:好,现在齐读一遍。……下课。
【细节解码】
听完课后,教师自我反思道,今天时间没掌握好,我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于是尝试着让他们对“手自笔录”这一细节展开想象。谁知没控制好,后面课文没时间讲了。其他教师在肯定教者的大胆尝试后也提了一些意见,如,用词语把这一层课文连起来有逻辑不清之嫌,“嗜学”似不应与其他动作并列;刻苦、坚韧、诚信、坚持等似均不是“学习方法”;教师说话有随意性,“好记性比不上烂笔头”在此处用不合适等等。我非常同意教师们的看法,并佩服能提出教者错误的年青朋友。
不过,我仍然想请大家再仔细回放课堂中学生想象的这一细节,进行一下分析解码。不错,教者大胆地在文言文教学中设计想象环节,不仅无可厚非,而且应予鼓励,因为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能活化文中人物形象,增强情感的感召力,可谓回归了阅读教学的本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想象了人物的动作行为,而且也揣摩了人物的心理,似乎应该说也达到了教者设计这一环节的初衷。然而,我却认为这一环节值得商榷,理由如下。
其一,缺失了文本的整体把握。任何文本都是一个负载作者核心价值诉求的整体,文中的任何一部分,甚至一段一句乃至一个词,都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文本的整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本文也不例外。
这篇序是享有“明初诗文三大家”盛誉之一的宋濂写给同乡晚辈马生的。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召入朝觐见。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为了勉励马生专心向学,刻苦自励,宋濂写了这篇序,介绍了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可谓现身说法。本课虽为节选,但主线十分清晰。开篇即以“嗜学”启纲,结尾用“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绾束,主要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无书、无师、生活贫困)和勤奋学习的经历(手自笔录、跋涉求师),从中可见作者贫寒而不自卑,人微而不自弃,在艰苦的条件下孜孜求学,在艰苦的学习生活中怡然自乐。精神上的富足,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终于成为一代大家,昭显后世。教者如能先引导学生通读全文,找出核心句,初步把握核心内容,而后再精读细节,进行想象、赏析等,学生就不至于想象出一个功利、痛苦、悲戚、无可奈何的宋濂了。
其二,缺失了动态生成过程中的正向指导。在生成性的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的思维和表达是互相作用的,即“互动”。走在核心轨道上,这互动就是积极的,反之,就是消极的,即常说的“被带到沟里了”。细细解码这一细节后,你会发现师生的互动过程是怎样一步步偏离文本核心的:②号学生以今天他自己的郁闷心态,揣摩了一个“功利”的宋濂,教师的“不作为”(无应答)导致了③号马上紧跟,继续“功利”;④号在教师的“很痛苦,很难受”的误导下,想象了一个悲戚的宋濂;在教师“任务观(要计日以还呀)”的“指导下”,⑤号⑥号继续“痛苦”,继续“无可奈何”地完成任务。试想,如果教者能在②号学生发完言后及时地回应:“他抄书仅仅是为了将来当官吗?他是否在努力克服此刻自己内心的‘不情愿’‘不快乐’呀?”反向的点拨会激起学生的顿悟:没人强迫他呀,他自己想抄嘛,教师及时抓住“嗜学”,品味“嗜”的内涵,在后面学生的发言中相机联系“以中有足乐者”进行灵活回应和无痕的指导。我想,一个嗜学、好学、乐学、坚韧的宋濂就会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了。
在此,我们要再次重提文本解读的重要。这一细节的误导虽可归结为教师对生成资源把握的能力不足,然而其根源却是没有抓住文本的关键句“余幼时即嗜学”“以中有足乐者”“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等,混淆了“艰苦”与“痛苦”的概念内涵。“艰苦”的内涵是“艰难困苦”,指的是外部条件;而“痛苦”的内涵是“身体或精神十分难受”,指的是自身感受。抄书虽然负担重,条件艰苦,但完成者不一定都感到痛苦,因为“学业(抄书)是具体的,负担的实质不在于具体,而在于负担者的体验”。
【学长赘言】
我们要学会反思,学会静下心来不断叩问自己,养成对教育独特的嗅觉和灵敏的触觉。要学会学习,但不要亦步亦趋;要学会借鉴,但不要东施效颦。只有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才能不断提升自我,实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