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cem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究式教学以探寻知识与信息为目的,集搜索、探究、調研及检验等诸多活动于一身,通常被称作“问题导向式”教学。所以,探究式教学的关键性集中表现在对学生的适应性,而不在于其能否由学生通过探究得来。
  关键词:问题情境;探究;教学
  我们发现,大多数高中生喜欢历史却不喜欢历史课。而学生不喜欢历史课的原因多在于教材死板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吸引学生。这就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取上高中历史课。在笔者看来,好的历史课应具有情感性、人文性、历史性和文化性,鉴于此,我们现有的历史教学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一、探究式教学的重要作用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终生学习,并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历史知识是新课改提出的要求,而开展探究式教学则是完成以上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例如可以针对社会时事热点,让学生对恐怖主义问题、印巴问题以及中东问题等进行探究;也可以针对人类历史文明发展进程问题,让学生探究海湾战争、朝鲜战争及世界大战等历史事件。探究式教学的实施可以使学生对课堂理论进行延伸,进而走向实际生活,实现课堂理论与社会实际的相互结合,从而开拓视野及提升实践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启发探索
  高中生已接近成年阶段,心智发育趋于成熟,已真正具备了认知能力,可独立思考并做出正确的判断!基于此,教师完全可以借学生的这一优势,在课堂上选取若干有用的文献资料供学生浏览探究,同时提出相应的问题引领学生去思考去解决!教师所设置的问题需紧密合乎学生自身的学业水平,并符合学生今后的发展趋势,力求使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工业革命”时,教师通过提供一些工业革命的重大科技发明成果,并设置问题:工业革命对世界的意义和影响主要有哪些?学生便会结合所学知识,并以充足的积极性和兴趣加以探究。
  三、标本兼顾,全面领会
  新课标的改革,体现的是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全新的价值观念。学生学习历史是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并发展能力,情感与价值观受到熏陶的阶段为感知历史阶段,原有的高中历史教学忽略了该阶段,从而影响历史教学效果。高中历史教学应加强史实教学。首先,教师应认识史实教学的重要性。其次,利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等,更生动形象的展现史实。再次,应尽量详细的介绍历史,这样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教师应把历史细节讲的足够生动具有穿透力。
  四、完善历史探究活动教学设计方案
  探究活动设计是影响探究式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探究教学之前要根据教材探究活动特点、学生学习能力等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例如在设计“中国民生百年变迁”探究活动的教学方案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划分探究活动小组,并选出组长。让各小组进行选题,注意保证各小组不选择相同的题目,选题范围包括娱乐方式、通信方式、饮食习惯、交通网络、住房条件、社会环境以及风俗习惯等。选好题之后制定探究活动计划。
  2.提供两周自由安排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如实物、图片或采访实录等,收集好资料之后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定性分析,以便总结出社会变迁的影响及原因。
  3.让学生进行组内探究,并确定发言人以及发言提纲,撰写探究活动报告。让学生在课堂上汇报调查结果,并鼓励学生踊跃发言,与同学及教师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当学生分享完探究成果之后,历史课代表、小组组长、教师及时进行点评,并尽快将评比结果公布出来,以便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善下一次探究活动的方式。
  五、更新教学观念,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1.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单纯依靠教师的教学或者单纯靠学生死记硬背历史结论都不是完美的教学形式,应该做到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历史教学中需要学会创新,创新是历史意识和现代思维的结合,我国近现代的历史教学鲜明的突出了这点。高中生是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历史教学应教会他们用历史眼光看待社会,提高其觉悟,做到明辨是非。
  2.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历史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更过创新的机会,尊重他们的独特见解,大力倡导科学的思维活动。总所周知,历史具有客观和主观的双重性。客观性是指史实的客觀,主观是指结论的主观。虽然史实具有客观性,但也不排除个别谬误,并非绝对的客观。历史结论由编者编写,是编者对历史的解读,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我们需要质疑。
  3.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历史教学从小学到大学是一个点到线到面到立体的过程。历史教学,要注重历史内在的联系,要做深度的分析和评价,只有这样大学历史教学才能得到拓宽可加深。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的见解很重要,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历史,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从而产生探讨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的能力,进一步加深印象。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科学的方法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
  4.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历史包罗万象,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均是历史的构成部分,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名族、文化无不属于历史,因此,教师的单纯的授课很难形象地展现历史。而现在,多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为教师提供了崭新的教学手段,使历史教学更加的直观生动,同事还增加了历史教学的容量,与时俱进的历史教师都会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探究式教学已成为培养创新人才,造就知识精英的重要途径。在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自觉转变观念,积极尝试各种行之有效的探究学习的手段和方法,使课堂更有活力。
  参考文献:
  [1]王高永.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7):255.
  [2]裘红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方法的优化[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4):152.
  [3]林善雄.基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创新之我见[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12):164.
  [4]姚焕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以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蒸汽的力量”为例[J].教育探究,2011(8):41-42.
其他文献
本文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小微企业成长的制度环境,以鞍山市为切入点,调查了鞍山市营商环境现状,通过建立评价框架,运用生命周期理论,有针对性地对鞍山市小微企业成长的营商环境
期刊
多层波纹钢板转子阻尼器是利用干摩擦作用实现阻尼减振的转子支撑阻尼器,钢板厚度是影响阻尼器特性的主要因素.在Hertz接触分析模型基础上,对多层波纹钢板转子阻尼器的刚度特
新时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如何不断创新发展,体现时代特征,为企业发展服务,就必须围绕企业的主题——生产经营效益开展,牢固树立“经济”的观念。这是新时期国在企业思想
当下语文教学存在很多弊端。针对这种情况,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很多好的教学设想,比如:美的语文教学、浸润的语文教学等等。对于语文教学的众说纷纭,本文认为,构建和谐语文课
会话的礼貌原则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人们在交际中不仅仅要遵循合作原则,同时也要遵循礼貌原则,才能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本文分析了短篇小说中的对话,以说明礼貌原则
雷汉娥,是硚口老年大学中医按摩班一名普通的学员,但在她身上,却时时彰显着执著追求,不断求索,无私奉献的人性光辉,给予身边的人无限的正能量。雷汉娥受中学时代的班主任影响
以蒽为单体,对苯二甲醛为交联剂,在对甲基苯磺酸催化下,进行合成COPNA树脂实验研究.经反复实验,筛选出最佳对甲基苯磺酸(PTS)质量分数为5%,最佳反应温度为190℃.通过对COPNA树脂的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许多诗篇都和自然有关,他所描述的自然具有两面性,在他的笔下,自然既有明亮美好、审美愉悦的一面;也有黑暗冷酷、神秘可怕的一面。 Many of Robert Frost
近日,德国联邦风险评估所(BFR)根据玩具的健康风险,采用欧盟致癌、致畸和对生殖系统有毒物质(CMR)新玩具安全指令对多环芳烃进行评估,得出的结论是目前欧盟玩具安全指令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