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工具,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语文学科比其他学科更富情感性,在教学中更应推进情感性教学。“情”是语文教学的灵魂,任何没有动“情”的语文教学,都不会产生感人的艺术力量。教学中,要使一个“情”字贯穿始终。只有把握好情感的触发点,语文教学才能做到以情感人。
一、从教材中挖掘情感激发点,引发学生的心灵感应
中小学各科教材都隐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又以语文科最突出。教材中的作品都负载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充满着生命的玄妙和机智,是灵与肉、形与神的有机融合,这些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情感源泉。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并把作者情感的客观陈述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像列夫·托尔斯泰所说的那样:“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使别人也为这些感染,也体验到这些。”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要向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学习,教每篇课文时,都要深入体会包含在字里行间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用自己从每一篇课文中受到感染而燃烧起的情感之火,去点燃学生熾烈的感情,“使学生胸中或泛起涟漪,或掀起波涛”,从而使课堂教学沉浸在美好的情感激荡中。
二、让教师自身成为情感角色的聚焦点,感染学生的感情世界
情感性教学突出强调了教师情感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以激情、真情进行教学。语文不仅文本含情,教师更要“有情”,一个语文教师的情感因素越丰富,对学生的感染作用就越大。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完善自身的情感,让情感的内容浓烈似老酒、厚重如冬衣,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语言都要力求倾注真挚、饱满的情感,使学生回味无穷,终身难忘,使教师自己成为情感的聚焦点。
1.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热爱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热爱我们民族的语言,认识到我们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以自己作为一个中国语言教育工作者的骄傲、自豪之情感染学生。
2.应该真诚地关爱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用爱心呵护他们,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教师自然会获得学生的爱戴。
3.教师还应该有扎实的学识,虚心好学的精神,真实率真的表达,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倘若我们以此严格要求自己,就能把自己塑造成为情感的焦点,每一堂课都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小巷深处》第一个环节时,前面部分由学生朗读,我有潸然泪下的范读了第25-28段,创设了浓烈、情切的情景氛围,把作者、文本的情感聚集在一起,调动起学生的各种感官,收到了最佳效果。
三、调动学生的情感积极参与,增强教学效果
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但有智力因素的参与,还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二者共同参与的结果。而学习质量,则是这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晶。其中,非智力因素属于感情领域。它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意志和思想品质等。在教学中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生在课堂上麻木不仁、无动于衷,对学习内容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那么这堂课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那是无法想象的。可见,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与重大影响。情感因素不仅决定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水平,促进知识的掌握和智能的发展,还对形成学生以学为乐、乐此不疲的良好学习态度起着巨大推动作用。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常常在讲授新课前,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然后由学生的问题引入教学,这样,学生就会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取得最佳的课堂效果。赞科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努力通融教材、自身、学生三方情感,以情激情,以情传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在和谐的教育环境中兴趣盎然的参与学习,让“动之以情”真正成为优化语文教学、促进课程深化改革的催化剂。
作者单位:西藏林芝地区八一中学
一、从教材中挖掘情感激发点,引发学生的心灵感应
中小学各科教材都隐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又以语文科最突出。教材中的作品都负载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充满着生命的玄妙和机智,是灵与肉、形与神的有机融合,这些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情感源泉。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并把作者情感的客观陈述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像列夫·托尔斯泰所说的那样:“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使别人也为这些感染,也体验到这些。”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要向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学习,教每篇课文时,都要深入体会包含在字里行间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用自己从每一篇课文中受到感染而燃烧起的情感之火,去点燃学生熾烈的感情,“使学生胸中或泛起涟漪,或掀起波涛”,从而使课堂教学沉浸在美好的情感激荡中。
二、让教师自身成为情感角色的聚焦点,感染学生的感情世界
情感性教学突出强调了教师情感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以激情、真情进行教学。语文不仅文本含情,教师更要“有情”,一个语文教师的情感因素越丰富,对学生的感染作用就越大。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完善自身的情感,让情感的内容浓烈似老酒、厚重如冬衣,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语言都要力求倾注真挚、饱满的情感,使学生回味无穷,终身难忘,使教师自己成为情感的聚焦点。
1.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热爱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热爱我们民族的语言,认识到我们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以自己作为一个中国语言教育工作者的骄傲、自豪之情感染学生。
2.应该真诚地关爱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用爱心呵护他们,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教师自然会获得学生的爱戴。
3.教师还应该有扎实的学识,虚心好学的精神,真实率真的表达,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倘若我们以此严格要求自己,就能把自己塑造成为情感的焦点,每一堂课都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小巷深处》第一个环节时,前面部分由学生朗读,我有潸然泪下的范读了第25-28段,创设了浓烈、情切的情景氛围,把作者、文本的情感聚集在一起,调动起学生的各种感官,收到了最佳效果。
三、调动学生的情感积极参与,增强教学效果
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但有智力因素的参与,还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二者共同参与的结果。而学习质量,则是这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晶。其中,非智力因素属于感情领域。它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意志和思想品质等。在教学中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生在课堂上麻木不仁、无动于衷,对学习内容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那么这堂课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那是无法想象的。可见,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与重大影响。情感因素不仅决定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水平,促进知识的掌握和智能的发展,还对形成学生以学为乐、乐此不疲的良好学习态度起着巨大推动作用。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常常在讲授新课前,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然后由学生的问题引入教学,这样,学生就会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取得最佳的课堂效果。赞科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努力通融教材、自身、学生三方情感,以情激情,以情传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在和谐的教育环境中兴趣盎然的参与学习,让“动之以情”真正成为优化语文教学、促进课程深化改革的催化剂。
作者单位:西藏林芝地区八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