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家称速腾后悬架断裂系因外力 数百车主欲走法律程序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jj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质检总局启动缺陷调查后,一汽-大众新速腾的质量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但近日却有车主爆料,厂家对投诉车主称新速腾断裂系因外力冲撞侧方或后方引起。而面对一汽-大众对解决方案一拖再拖,已有200多名车主准备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权
  一汽-大众新速腾的“质量门”正在持续发酵。
  针对新速腾非独立后悬架频繁曝出的断裂问题,一汽-大众7月22日在官方微博发表声明称其为“极个别案例”。且其在官方声明中称:“在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组织各方技术专家进行了全面的诊断和评估。”
  不过,《投资者报》记者调查后发现,在此事件中,一汽-大众涉嫌通过4S店经理息事宁人,与遇事车主达成不得对外宣传的“保密协议”(详见本报总第324期报道《新速腾后悬架断裂频发 遇事车主遭4S店经理封口》)。
  然而,8月14日的一则消息却让一汽-大众的官方声明显得颇为尴尬。国家质检总局当日发布消息称,针对消费者反映较多的一汽-大众新速腾后轴纵臂断裂问题,执法督查司已于近日启动缺陷调查。
  “关于质检总局的调查,一汽-大众十分重视,将积极配合质检总局的工作。”
  《投资者报》记者就此问题于8月19日以消费者身份拨打一汽-大众客服热线时,客服代表如此回复。
  此外,近日有部分车主向《投资者报》记者反映,一汽-大众的客服在对投诉车主回访时表示,新速腾在侧方或后方受到外力冲撞会引起后悬架开裂。
  一汽-大众客服在对投诉车主回访的统一回复中是否有此类表述?公司如何看待质检总局的缺陷调查?公司组织的技术专家评估结果是什么?哪些证据可以证明“速腾的后悬架问题并非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出现的批量问题”?
  为求证上述问题,《投资者报》记者于8月20日拨打一汽-大众的客户服务热线。根据客服要求,记者将采访提纲发送至公司邮箱crm.vw@faw-vw.com。但截至发稿时,《投资者报》记者尚未收到一汽-大众的任何回复。
  此外,根据记者了解到的最新消息,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车主欲委托律师事务所,准备就新速腾的质量问题向一汽-大众维权。
  客服称断裂是外力引起
  与之前坚持声称“速腾的后悬架问题属于极个别案例,并非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出现的批量问题”不同,近日,一汽-大众对新速腾后悬架断裂的回复口径有所变化。
  8月20日,来自浙江的徐先生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其于8月19日上午接到一汽-大众客服的投诉回访电话。该客服在解释新速腾后悬架断裂的原因时称,“新速腾在侧方或后方受到冲撞会引起后悬架开裂,行驶后会出现断裂现像,如果没有受到撞击将不影响使用。”
  徐先生表示,他于2013年7月1日购买了一辆2012款1.4T手动豪华型速腾。今年8月17日,徐先生检查车辆时发现后悬架右侧纵臂有两处裂缝,并伴有油漆脱落现象,当时车辆行驶里程为7800公里左右。
  徐先生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当其向一汽-大众客服质疑其车辆没有受到过任何方向的冲撞,为何会有裂缝时,该客服让徐先生去4S店检查车辆。
  来自山西的周先生以及来自天津的王先生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他们也都于8月19日接到了一汽-大众的客服回访电话。周先生表示,客服在解释新速腾后悬架断裂的原因时称,是由于撞车等外力引起的。王先生遇到的情况与周先生的类似,客服也称断裂是因为侧面受到撞击等造成的。
  对于非碰撞发生的断裂情况,回访周先生的客服未从正面回答问题,只是称一汽-大众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让周先生去4S店检查车辆;回访王先生的客服则表示其会向上级反映此问题,一汽-大众会配合质检总局的调查。
  记者就上述车主反映的问题向一汽-大众方面进行求证,但截至发稿时,一汽-大众并未回复《投资者报》记者所提问题。
  北京车主:明明是裂痕,4S店不承认
  与上述部分投诉车主被客服回访不同,来自北京的车主王先生在车辆后悬架纵臂出现裂痕、多次与一汽-大众协商无果后,无奈之下拿起了法律武器。
  王先生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其于2013年1月15日购买了一辆2012款 1.6L自动舒适型新速腾。在8月15日看到质检总局对新速腾启动缺陷调查的消息后,便于次日去4S店检查车辆,发现后悬架纵臂有一处裂痕,当时行驶里程约为2.7万公里。但是,该4S店技术经理否认该痕迹为裂痕,称该痕迹为出厂时铸造件留下的冲压痕迹,并表示很多车出厂都是这样,并不影响行驶安全。
  王先生愤慨地告诉《投资者报》记者,“虽然我不是技术专家,但是用手一摸就知道这是裂痕,裂痕也能很明显地看到!”
  王先生与4S店协商,但4S店称没有解决方案。随后,王先生又与一汽-大众联系,但厂商表示所有问题都必须经过4S店解决。无奈之下,根据车友的介绍,王先生委托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京师事务所”)进行维权。
  8月20日,《投资者报》记者随同王先生来到京师事务所,跟踪该项维权最新进展。在现场,《投资者报》记者了解到,王先生已与京师事务所签订《委托代理合同》、《授权委托书》等相关协议,并已将购车发票、后悬架纵臂裂痕照片等资料提交给律师。当天,王先生与律师就维权的相关事项达成一致,律师将在随后的一两天内向一汽-大众和王先生购车的4S店发律师函,发律师函后若一汽-大众拒绝与律师谈判,律师将对一汽-大众和该4S店向法院提起诉讼。
  在谈到此次通过法律程序进行维权的诉求时,王先生表示,“要根据法律来提出自己的合理诉求,首先的诉求肯定就是退车!”
  《投资者报》记者随后与王先生再次来到当时购车的4S店,检查车辆后悬架的最新状况。4S店的技术人员坚持称该后悬架纵臂上的痕迹不是裂痕,不影响车辆正常行驶。当4S店将车辆撑起后,《投资者报》记者以及王先生准备对该痕迹进行拍照,此时,技术人员对此十分敏感,立即阻止。其接着通过电话叫来三四名工作人员,其中一位工作人员坚决制止王先生进行拍照;另一位工作人员则表示,4S店只能听从一汽-大众的指示,若厂家表示可以换成独立悬架,则4S店就会照办。   200多人委托律师事务所维权
  除了王先生委托京师事务所进行维权并已准备起诉一汽-大众外,另有200多名速腾车主已有意向委托该事务所进行维权。
  据了解,此次京师事务所是公益代理因“速腾后悬架质量门”而引发的集体维权事件,并成立了由王旭、杨承富、魏绍玲、白飞云、杨建华等律师组成的专家律师团承办维权事宜。
  《投资者报》记者采访到此次公益维权的联系和发起人之一、来自北京的车主邹先生。在谈到为何想到要与京师事务所联系进行公益维权时,邹先生表示:“一是消费者面对企业太弱势;二是法律维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是无奈的正当选择;三是我们速腾车主都是受害者,如果我们堵4S店,就会变成侵害者,也不符合法治社会背景;四是厂家面对断裂事实,不关心我们的安全,很久未给出正面回应,还要起诉发布断裂消息的车主,那么,我们就对簿公堂吧;五是律师认为该事件有代表性,表示甚至能推动立法,对于法律的完善是好事。”
  8月20日,维权律师团的魏绍玲律师告诉《投资者报》记者,“目前已有2000多车主陆续地跟我们进行接触,其中有200多车主有意向委托我们进行维权,在陆续地签订委托代理合同。”
  在谈到一汽-大众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时,魏绍玲律师表示:“如果经过相关鉴定,确实出现了产品不合格情况,一汽-大众需要承担退车的责任。因为它本身是不合格的产品,仅召回是无法解决此问题的。如果不属于不合格产品,或者质检总局认为其属于召回情况,则事件的解决不排除车辆召回的可能。”
  新速腾断轴vs福克斯漏油
  在速腾车主纷纷拿起法律武器委托律师进行维权时,长安福特福克斯车主却迎来了不同的解决方式。
  在中国汽车质量网的投诉排行榜上,速腾和福克斯是一对“难兄难弟”,始终排在前两位。据统计,今年1月~7月,速腾以906条投诉量名列投诉排行榜第一,而福克斯则以578条位居第二。此外,从最近一年(2013年8月1日~2014年8月1日)的投诉统计数据来看,福克斯则以1141条投诉量名列排行榜第一,速腾以1025条紧随其后。
  与投诉速腾的车主主要反映后悬架存断裂安全隐患不同,福克斯则主要因变速器漏油问题遭遇了车主投诉。
  事实上,早在2013年7月,就有相关媒体对福克斯变速箱漏油情况做过专题报道。那么,福克斯漏油事件的结局是什么呢?
  《投资者报》记者于8月19日以消费者身份致电福特汽车客服热线,客服表示:“目前厂家推出了延保服务活动,从今年7月29日开始实施,这项服务主要针对的是,配备了PowerShift 6速自动变速箱的油封渗油问题,以及该问题所导致的车辆在加速时有可能出现的过度抖动并伴随相应的异响情况。针对该问题,延保期限自车辆保修之日起延长至5年或者16万公里,两者以先到为准。”同时,该客服还表示,“本次延保服务是由购车4S店以短信的方式通知客户。”
  为了了解具体情况,《投资者报》记者于8月20日根据福特汽车客服的要求向长安福特公关部邮箱发送了采访提纲。次日,记者收到了长安福特公关部工作人员车志宇的回复邮件。
  公司为何在今年7月份才开始对问题车辆实行延保服务?车志宇在邮件中称,“我们一直在为有相关问题的福特车主维修车辆。同时,我们一直非常认真监测我们车辆质保的数据,并根据这些质保数据决定延长变速箱质保期限令消费者安心用车。”而对于延保车辆的范围,车志宇则表示:“我们的客户满意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涉及的车型包括2010年~2014年款嘉年华、2012年~2013年款福克斯以及2012年~2013年款翼搏车型。采用手动变速箱或柴油发动机的车型则不在计划范围之内。”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根据客服要求,《投资者报》记者分别于7月30日、8月20日先后两次向一汽-大众发送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时,记者尚未收到一汽-大众的任何回复。
其他文献
为获取更高盈利,类似红岭创投这样的P2P平台涉足大标项目,但是能否做好风控存疑。业内人士之所以不认可大标模式,因为其破坏了行业的游戏规则  处P2P界第一梯队的红岭创投2亿大标受到网友质疑被逼停后,8月11日又恢复发行。随后红岭创投联合贷款企业举办投资人见面会,借以希望消除投资者疑虑。  作为深圳P2P网贷平台老大,红岭创投今年频发亿元大标,率先在行业里实现了从一个大量中小型借款的平台变身大额借款
期刊
大盘持续上攻的支撑因素在券商眼中发生动摇,主要表现在政策对经济的推动力上存疑  券商看市  上周(8月18日-22日),上证综指在2200点上方窄幅震荡。受负面消息影响,银行、房地产板块等对主板指数上涨有明显拖累。其中,房地产市场持续降温,房地产贷款逾期风险逐渐暴露,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上升。市场风格方面,由于银行股走势相对较弱,低估值板块整体表现明显落后于高估值。  对于后市,券商的分歧也日渐加大。
期刊
平安银行上半年的业务创新转型和业务发展方向调整,不仅仅实现了该行存款的高速增长,还保证了该行上半年营业收入与利润的超预期增长  平安银行正在实施的“三步走”转型升级,已结出了“不一样”的硕果。8月14日,平安银行公布2014年上半年的业绩后,各大机构一致认为,平安银行不但资产质量稳定,而且已跃居为互联网金融最领先的银行。  数据显示,该行在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47.33亿元,同比增长48.27%
期刊
不是说郑忠现在就是大师,就已开宗立派,那是捧杀。但郑忠有了自己的面目,不再是谁的表亲,也不持某一家的衣钵。他走在自己的路上  刚刚在上海办完“艺术与酒?郑忠水墨展”,又马不停蹄地奔赴北京,参加将于9月11日在北京通州宋庄艺术东区古玩城傅泽南美术馆举办的“别有意境开天宇?郑忠水墨作品展”。自从《投资者报》刊发了《郑忠——新水墨时代的原始股》之后,郑忠的作品就此进入了一个快速拉升的通道。  郑忠水墨的
期刊
沪港通预计10月份推出,地产、资源、金融、消费等估值洼地股票迎来投资机会,但数量庞大,难以选择,最简单的方式是持有指数基金享受股市上涨红利  大盘中期上涨趋势明朗,板块轮番上涨使得不少投资者不知如何下手,面临选股难的你为何不选择指数型基金(以下简称指基)呢?  据《投资者报》记者对三季度以来全市场332只指数型基金涨跌情况的统计,截至8月21日,可纳入统计的332只指基中,仅3只发生了亏损,超八成
期刊
公司上半年实现销售额242.13亿元,同比增长52.2%,;实现营业利润36.48亿元,同比增长56.21%,居于行业前列  8月18日晚,华夏幸福(600340.SH)发布了2014年上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华夏幸福共完成242.13亿元销售额,比2013年同期增长52.2%,增速居行业前列,跑赢绝大部分公司。  据了解,报告期内,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13.8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
期刊
小微企业融资难和百姓投资渠道不畅的两难局面长时间存在,催生了P2P网贷热潮。目前P2P行业顶端公司数量有限,99%的公司处于中部、底部区域。而从地域分布上看,P2P平台分布主要集中在广东、北京、上海及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上述四地平台数量约占70%左右银行与传统的民间P2P平台还是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在某种意义上体现着交战双方各自拥有的优势,谁也不可能马上吃掉对方。银监会正研究P2P监管规则,将
期刊
松德股份上市三年来,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最终在2013年陷入亏损,并于今年上半年遭到5名高管及其亲属减持。与此同时,公司与大宇精雕的重组,也存在多重风险  在停牌近三个月后,松德股份重大资产重组方案于8月19日出炉。方案发布后,松德股份已连续3个交易日涨停。  方案显示,公司拟通过增发加现金的方式购买深圳大宇精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宇精雕”)100%股权,并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
期刊
公司曾因“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于2012年被证监会否决,近期再度冲关IPO,业绩却大不如前。同时,公司收购卡特软件的交易,涉嫌向实际控制人的亲属输送利益  曾于2012年遭创业板发审委否决的拟IPO企业——深圳市雄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雄帝科技”),如今卷土重来。  6月27日,雄帝科技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以下简称“招股书”)。招股书显示,相比两年前,
期刊
在餐饮业务陷入巨亏后,今年湘鄂情四处出击谋求转型,目前其着力点放在大数据上,未来公司还可能为发展大数据而剥离环保和影视业务,但其转型能否成功,还有待时间考验  此前风光无限的餐饮股湘鄂情在2013年陷入巨亏,此后,公司开始谋求转型,但其今年频频发布的转型公告,却引来众多质疑。  回顾今年5~8月湘鄂情转型大数据的重大事件,《投资者报》记者发现,今年湘鄂情通过六步棋初步完成了对“互联网大数据”的布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