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就是回家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李:公众号ID:travellingwith
  最值得阅读的旅行人物访谈。
  冒险家、背包客、流浪汉、导演、作家、艺术家;秘境深处某个村落、大都市里最私密的奢华地……行李访问一切有趣、有识、有态度,但尚未为人熟知的旅行者和目的地,不管他(它)们在世界的哪个角落。
  Augustin Wibowo
  印尼华人,旅行作家,2002年开始背包旅行,曾三次进入阿富汗,在那里生活了将近三年,并曾深入阿富汗最人迹罕至的瓦罕走廊地带,寻找电视新闻以外的阿富汗;也曾游历中亚五国所有的边境地区。每次的旅行,他都选择最艰苦的方式,搭车、住最廉价的旅馆。在旅行中,他全部的兴趣都在人的身上,已经出版两本旅行文学畅销书《ABlanket of Dust: Dreams and Pride from the War-torn Afghanistan》《Borderlands:A Journey to Central Asia》,最近还将余华的小说《活着》首次翻译成印尼文版本。
  我旅行第十年回到家,当时没办法,母亲病重,不得不回去。那时回家对我来说是件可怕的事情,更何况面临亲人的死亡。要知道我们这样的旅行者一直都生活在幻想里。母亲去世前的那几天,我坐在她床前一章一章给她念我的日记。我妈妈是从来没有离开过家的人,我跟她讲她从来没有听过的国家的人们的故事,她也给我讲她未曾远行的旅行故事,关于童年、爱情、奋斗、嫉妒,她整个的人生故事。我给她带来一个幻想的旅行,通过我的日记,她也给了我一种新的旅行,让我发现其实旅行不代表一定要去远方,你在家,在医院里面,也是一种旅行。
  我们海外华人的生活本身就是一次旅行。我们的生活就是在各地漂泊,然后寻找地方不停地扎根。比如在印尼的华人,祖先已经离开中国好几代了,我们也经历过排华时代,我爸爸妈妈也经历过沾满了血的时代。我们一直会想,到底我们的家在哪里?我出生在印尼,我妈却一直教导我们是中国人,而不是印尼人。我们这里的华人用“印尼人”这三个字是充满了贬义,所以那时候是我们给印尼人立了一道墙,印尼人也就给我们设了一道墙,过去的民族冲突都是这样生出来的,大家都为对方设了墙。
  我2000年第一次去中国,那时候以为是回家了,我却发现幻想中的中国与事实中的完全不一样。举个例子,我们高高兴兴地以为自己是华人,到了中国,这里却完全拿我们当外国人。我们付的学费和非洲、美国、欧洲人是一样的,我们就是印度尼西亚人。我再次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了疑问,到底我们是印度尼西亚人还是中国人?在印尼,人们都说我们是华人不是印度尼西亚人,结果来中国,我也不属于这里。这种身份上的冲突对我来说是一种痛苦。到中国以后,我发现很多想法越来越印尼化,很多思想与中国人完全不一样。我在清华上大学的时候,因为那里都是佼佼者,大家比分数比得很厉害。所以我一放假就想逃开这种生活,而我选择放松的方式就是背包旅行。
  我第一次旅行是2002年,去了蒙古国。在旅行中,我们什么身份都没有。不管你在学校得什么分数,不管你的生活地位如何,家庭出身如何,旅行中都没有人认得你,没人管你。在蒙古的旷野里,我觉得自己谁都不是,这种无身份、不需要比较的生活很轻松。
  旅行中的转折点
  转折点可能是2004年印尼的亚齐发生海啸,隔了一个月,我去那边当志愿者。亚齐是印尼的一个省,是印尼最保守的地方,有分裂分子。我们对那里都很陌生,去亚齐好像去另一个国家一样。对印尼人来说,那是个很可怕的地方,充满了屠杀与战争。我在那里的工作就是装好尸体土葬。这种地方,想像里一定极度混乱,破坏程度很强,什么希望都没有,充满悲哀。但我去了以后发现,悲哀反而看不到,基本没有看到眼泪,他们讲海啸的故事,讲水是如何漫过树顶,如何带走了家人与孩子,但嘴里却不停地说,谢谢真主,谢谢真主。我当时特别感动,在一切都没有了的时候,还要谢谢真主。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感到很大的压力,可与这些人相比,我们的压力远不如他们,但他们还是积极地生活着。在这样的环境里,这么恶劣的地方,一下子给我了一些启发,我想当记者。那时候我大四将毕业,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与记者没有关系。我回去跟父母说毕业后想当记者,我想从旅行中学习,世界就是我们最大的大学,我要上路,去旅行,不停旅行。我那时只有2000美元,我想靠这些钱做一次五年的旅行,从北京,一直经陆路到南非。
  旅行越来越慢
  我在西藏一个月,尼泊尔一个月,印度两个月,过了印度以后我的旅行越来越慢,因为我发现如果不慢下来,你完全不会了解这个地方。
  所以我在巴基斯坦待了半年,然后去了阿富汗,在阿富汗搭顺风车走了整整四个月,从阿富汗往中亚,那些国家至少每个都待一个月。在乌兹别克斯坦发生了件事情,彻底打破了我的整个旅行节奏,我那时候已经走了一年零七个月,兜里只剩下400美元。
  在乌国首都塔什干,我的钱被偷了,口袋里只剩下五美元,幸亏结识了当地的印尼人。那时才觉得印尼人这个身份有个好处,因为不管在哪儿,国外的印尼人都是兄弟。印尼使馆收留我,让我免费住在那里,大家又凑了30美元给我,足够我去阿富汗了。
  我觉得我还没达到目标,现在回家很丢脸。我用30美元到了阿富汗,到阿富汗只剩下八美元,到喀布尔已经不到一美元,真的是山穷水尽的境地。幸好我认识的一个阿富汗记者收留了我,给我一份工作,然后我就正式当了一名战地记者。我在阿富汗一共待了三年多。所以旅行对我最大的改变是,我相信旅行会以很巧妙的方法改变我的生活。如果不是那个小偷,就没有今天的我,没丢那400美元,我不知道今天在哪里。我原本的计划是用400美元去阿塞拜疆的,但在阿塞拜疆没钱就死定了。所以我现在还挺感谢那个偷钱的人,虽然不知道他是谁。   从那时候起,我的旅行就开始抛开指导书,指导书最多带你去你想去的地方,但离开指导书,会发现旅行带给你的改变要比你想像的多很多。
  开始的时候很害怕,我记得我当时拿到阿富汗签证以后,一个晚上都睡不着,想着我明天就要去阿富汗了!后来在巴基斯坦拿到的阿富汗签证,在白沙瓦的时候我正好认识了一个英国人,我们就一起去了阿富汗。那时候签证超级好拿,因为塔利班刚刚下台,阿富汗正在想恢复到70年代旅游胜地的境况,正在大力推广旅游。我们上午办签证,下午就拿到了。
  进入阿富汗,完全不知道住哪里,语言也不通。但后来发现与想像中完全不一样。电视上,阿富汗的新闻基本都是关于圣战的,打仗啊、炮火啊。但到那以后,发现当地人很神奇,他们看我们像我们是从火星来的一样。那时候在喀布尔,不管我们去哪里,后面总有20个人跟着。你拿出相机,不管老老少少,都抢着在相机前面摆pose,有的老爷爷为了抢镜头还打小孩儿(天哪,这是什么世界)。
  我觉得阿富汗的美是一种野蛮的美,不是所有人都能欣赏。除非你身体特别强壮,或者承受能力很强,或者对阿富汗热情很高,才能享受到这种美。在阿富汗旅行很痛苦,经常只能在路上搭顺风车,有时候要在很偏僻的地方等好几天才能等到顺风的卡车。基本都没有路,到处是沙尘。在阿富汗,所有东西都与沙尘有关。阿富汗人说他们吃的东西就是沙尘。你避免不了。
  那时候我其实没太想过安全问题,如果我现在再去,可能考虑的问题会多很多。我那时候不考虑,是因为我觉得我是个外人,并不参与他们种族之间的冲突,所以我和每个人、每个民族都可以交朋友,包括比较危险的坎大哈。我还可以一个人旅行,也是靠这种心态,就是完全不参与他们之间的矛盾。另外一件事情也帮了我,因为我是印尼人,而印尼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所以他们很尊敬我。一般你说你是印尼人,什么事儿都没有。但我有一次还是差点被绑架了。
  当时我很穷,在喀布尔,有一次我半夜打车,司机想抢劫我。基本上外国人在那儿都不会打路边的车,可是我为了省钱,人穷嘛。那个司机让我给他20美元,我不给,他就把车开到山区,非常黑,在喀布尔,一般都是司机绑架外国人,然后把他们出卖给塔利班,塔利班再去外国人所在的国家使馆进行勒索,要一大笔赎金,这种情况当时发生了很多。我那时候想我可能是要被绑架了,就在车里把我在印尼学过的伊斯兰祷告用阿拉伯语不停地念,念到司机快疯了,就对我大吼说:“你别念了,你给了我钱,我也会转成穆斯林。”然后我就说好吧,我给你100美元,你把我送回家里,然后他就往我家的方向开。因为我家就在很多政府部门所在的片区,有很多警察,那时候还是冬天,下大雪,我看快到了就突然想要开车门,结果车门还是锁着的,那个司机就一直拽我,我就死命推门,终于跳出去,这时对面正好过来一辆车,我差点被撞死。在这种情况下,我安全回家。
  回到家我就给我的阿富汗朋友打电话,他听完,半梦半醒地跟我说,好啦,兄弟,这种事总会发生的,其实不是他抢了你的钱,是你抢了他的钱,你没给人家车费,是不是?然后我们就大笑。那时候我就理解到,在这样混乱的世界,能生存下来的诀窍是什么?就是你必须能自嘲。在阿富汗旅行生活,你必须有这种心态,包括在任何混乱的地方,你都要懂得嘲笑自己,接受自己,感谢你还活着。
  我的传记的主题是关于寻找家,其实寻找家的方法就是接受自己,接受这样的环境,你才是真正回到家。一个国家的少数民族,总会跟人数多的大族有一些冲突,以前我们华人也是这样。很多人都会想这种冲突的来源是什么,因为我们都觉得我们没有被这个社会接受,这其实需要换个角度去想,你把自己当成少数民族,你永远都是少数民族,你把自己当成少数群体,你永远是少数群体。你如果一直强调自己的少数身份,就像很多华人一样,把自己当成受害者,你永远是个受害者。要完全抛开这种身份的概念,真正投入到这个社会、这个环境中来,接受环境的所有,不要总强调自己。
  要有这种心态,就需要在多种族的环境里生活,大家生活在一起。你如果总在自己的群体里生活,就很难有这种意识。旅行的人为什么会改变?因为旅行改变了你的分界线、你的身份、你的自我意识,旅行带给我这样的心态。而当你有这种心态以后,你接受了你的群体,你的群体也会很自然地接受你,这是很肯定的。比如我自然地生活在穆斯林的群体,我学到了很多他们的智慧。我最近去巴布亚新几内亚,那里完全是基督教和天主教,我也觉得很自在,因为我没觉得自己的身份那么重要。有这种心态后,你可以完全听人家的故事,而这样的旅行生活会带给你很多快乐。不追求什么目标,完全是自然的旅行,你可以真正感觉到旅行的艺术。
其他文献
保持平衡,掌握技术要点  “我害怕下坡失控的感觉”,“我怕在碎石坡上摔跤”……承认这些没啥丢脸的,害怕受伤就是人类自我防御的本能。我们要做的,就是要面对自身的恐惧感,用正确的姿势和心态控制好速度和平衡。  根据某科学研究,因为受到地心引力的影响,人在运动中,重心与地面保持垂直是最稳当的。在流畅的步伐移动中,凭借灵活、冷静的专注度,依靠身体的直觉就能出色完成下坡的路线。  所谓身体的直觉是一种感知路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考察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相关的因素,构建道德素质、学习能力、身心健康、创新发展4个大学生综合素质一级指标及其16个二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道德素质、学习能力、身心健康、创新发展对总目标的权值分别是0.3587, 0.2909, 0.2029, 0.1475,并且运用模糊评价的方法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定量分析,调
成為摄影师纯属偶然,其实我自己一直认可的标签是“攀岩爱好者”。我从2000年开始接触攀岩,一发不可收拾,然后在缺少搭档的青春躁动期,以一场20米高的无保护攀登摔落而偃旗息鼓3年,2004年才开始重新恢复攀岩。在青岛没有什么攀登基础的现状下,开始义务开发攀岩线路。从2008年开始重点开发抱石线路,出于想推广和记录抱石运动的目的开始用小数码相机拍摄,不曾想无心之举却把青岛打造成国内最好的抱石城市,前后
2016年7月25~27日,极星品牌2017年春夏产品订货会在北京顺义成功举办。极星合作伙伴、全国事业伙伴、社会各界朋友一起莅临参会,共同见证,璀璨星华。极星户外联合创始人青鸟分享极星公司的创新模式,专注于热爱户外的企业文化。营销策略、市场策略、产品设计开发策略等,也在发布会与合作伙伴们分享。“自然呼吸”全新主题领跑户外,极峰、徒步、旅行三大系列重磅出击。2017春夏订货会发布极峰系列(XNOVA
南非澳沃贝格地区以东,沿着从海德堡到托牦姆河延续的海岸公路,森林、湖泊、悬崖、溪谷、沙滩,花园等,一个又一个的美丽风景展现在旅行者面前,这条路线被称作花园大道。从摩梭湾(Mossel Bay)到斯托姆河(Storms River)连续255公里的海岸道路,是花园大道的中心地带。摩梭湾(Mossel Bay)、乔治(George),作为国家公园的克尼斯(Knysna)和荒野(Wilderness),
学习地;菲律宾长滩岛  学科;风筝冲浪  学期;七天  学生;李彬 北极  班级留言簿  李彬:到国外去参加培训课程对于我已经不算太陌生了,而且这个培训课程的内容也是有关于一项全新的极限运动,那就更增加了很多吸引力。在出发前我就已经非常期待了!回顾整个学习的过程,非常有意思,也非常辛苦,比我原来预想的要严格得多,艰苦得多一当然收获也非常多,完全对得起近一万块钱人民币的学费。  北极:获得专业教练资
刘洪  机会相对渺茫,挑战却更加严峻。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句话早已耳熟能详。亚太有大变局,南亚有大变局,欧洲有大变局,其实,最急遽的变局,可能还是在中东。地缘政治板块在碰撞中咯吱作响,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积极变化,更有让人倒吸一口凉气的潜在隐忧。  表面看,历史性突破一个接一个:阿联酋与以色列建交,阿联酋成为第一个与以色列建交的海湾阿拉伯国家,随后则有巴林、苏丹、摩洛哥……不算巴尔干半岛的科索
假期,我的眼睛有些不舒服,看东西模糊,妈妈赶紧带我去了医院。经过一系列的检查过后,医生宣布了一個晴天霹雳——我近视了!  近视,给我带来了很多麻烦,我平时玩电子游戏的时间要减少、看电视的时间要减少、看书的时间要减少……但最让我郁闷的是,无论晚上多么的疲倦,也必须要带上OK镜才可以睡觉。而且要老老实实,想跟以前一样,在床上打几个滚儿,翻几个跟头,揉揉眼睛,那是异想天开!因为这样的话,眼睛里的OK镜说
三年前我到过中甸之后,我就一直惦记这里。那年的十月,夜色中宁静的空气。  没有路灯的土路上,河水以自由的方式流淌。沿着这土路,去老村子里老房子改成的惟一一户酒吧,一只老猫,一间可以看得科星光的小阁楼。  午后阳光下,坐在半山腰,眼前是开阔的中甸县城,县城的另一端,松赞林寺闪着金光,我和一个男人,隔着适度的距离,进行着一场互怀好感但清白之又清白的对话。  三年后,带着旧有的印记寻找曾经,却已换了模样
由慕尼黑博覽集团和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亚洲运动用品技术展 Sports Tech Asia”将于2017年7月6~8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与ISPO SHANGHAI 2017同期同地盛大举行。展会立足运动科技最前沿,凝聚全球优质行业买家和供应商,力求打造亚太地区领先运动科技与运动用品配套商贸平台。配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 亚洲运动用品技术展正迎合当下体育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