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中国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增长的动能转换期,一些长期依赖资源开采的城市正遭遇最严峻的衰退周期。新旧动能的转换意味着必须恢复生态,用绿水青山谋得金山银山。内蒙古满洲里市的扎赉诺尔区,正经历这样的绿色转型阵痛。
一座百年矿,养活三代人
秋末冬初,扎赉诺尔已非常寒冷。59岁的王俊武每天都到扎赉诺尔灵泉露天矿巡查,他已经在这里工作了38年,退休前担任了8年矿长。
扎赉诺尔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工矿城市,煤炭地质储量101亿吨。灵泉煤矿被当地人称为“天坑”,是一座从晚清时期就开采的百年露天煤矿,总占地面积1276公顷,展开面积相当于1400个国际标准足球场。
煤矿开采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养活了整整三代人,但也破坏了原本美好的生态环境:部分原始裸露煤层长年累月自燃,导致绝大部分土壤变为粉状的白碣土和煤矸土,无法用于植物种植;矿坑采空区地面松动位移,排土场松散堆积,容易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地表及地下水系统遭到破坏,在煤层底部形成深达十几米的水面及渗水层,容易造成煤矿坑沉降崩塌。
当扎赉诺尔露天矿实行政策性破产后,王俊武意识到生态环境的欠账早晚是要还的,开始组织员工每年在坑底和排土场边坡上种沙果树、沙棘等植物,但人力财力有限,修复难度又大,导致植物成活率不高。在恶劣的条件下开展生态修复工作,难于上青天。
一本生态账,牵动众人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5年开始,扎赉诺尔区政府找到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蒙草公司),专门调研、探讨如何对扎赉诺尔露天矿进行“绿色闭矿”。
蒙草公司是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修复的先行者,以“驯化乡土植物修复生态”为理念,在“生态大数据”的指导下,用乡土植物对草原、矿山、盐碱地、节水园林与海绵城市等进行生态修复。20余年间,累计修复各类型问题生态区域近1700万亩。
每次蒙草公司来露天矿调研,王俊武都会陪同采样,结合自己对矿区的了解给出很多建议。2016年,蒙草公司开始对露天矿进行综合生态治理,第二年,王俊武毅然放弃稳定的工作,加入蒙草公司满洲里事业部担任顾问,为露天矿的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6年和2017年,蒙草公司董事长王召明先后5次来到露天矿,每次都下到坑底走一遍。仰望着露天矿光秃秃的边坡,他说过两句话:“这个项目太难了,但我们只有一个选择,就是成功。”“公司做这个项目不是为挣钱,而是要承担起一家生态修复企业的社会责任。”
一个大工程,还绿百年殇
扎赉诺尔露天矿是蒙草公司经历过的体量最大、技术难题最多的矿山修复项目。很多技术问题没有可参考的经验,现场很多突发状况、次生灾害无法预料,只能摸索实践。从0到1,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创造过程。
蒙草公司破局的法宝,是一以贯之的“先数据、再科研、后配方”。科研团队在露天矿及周边地区布置了几百个选样点,选取原生的土样、地表水水样、植物种样,寄回公司由专家团队分析研究,并将结果上传到蒙草公司大数据平台,制定合适的方案,开展植物适应性种植和治理实验。参照实验结果,由大数据平台生成修复方案,再由现场技术团队落地实施。
3年过去了。2018年夏天,站在160多米深的坑底,仰望着露天矿边坡郁郁葱葱的绿色,王俊武和蒙草人都激动不已。他们清楚,修复这道百年伤疤经历了多少艱难、倾注了多少心血——土壤改良、植物给水、边坡修复、植物配植等专业技术,加上植生毯、生物笆,以及由蒙草种子加工中心专业配比的、加入多种乡土植物的矿山修复生态包,都成为破译露天矿环境综合治理的密码。
在亲眼见证露天矿的惊人之变后,王俊武感慨于蒙草公司治理修复的水平和速度:“我大半辈子没有完成的心愿,蒙草公司两年就实现了。”
很多植物的生命力是无比顽强的,一颗草种在失去适宜生长的环境后,可以沉睡成千上万年,只要周围生态改善,仍然可以发芽生长。在扎赉诺尔矿区,蒙草公司正在找回这些乡土植物,让它们重新主宰这片天地。
依据多年的研究及实践,蒙草公司主持修编的《北方草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恢复技术规范》,正在成为北方地区矿山修复的参考依据;数字化精准修复模式,也为中国矿山的生态修复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案例。
每年入冬时节,王俊武都会指导工人给修复好的边坡浇封冻水,并查看四纪层水流和地下水位等情况,等待来年小草重新破土发芽,再次染绿这座百年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