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主要描述了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方法,并以《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中实际案例,说明建构主义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
建构主义所蕴涵的教学思想主要反映在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学习环境等几个方面。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
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要主动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
3.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4.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目前,在建构主义理论影响下形成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支架原本指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在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一种教学方式:学生被看作是一座建筑,学生的“学”是在不断地、积极地建构着自身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则是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学生不断地建构自己,不断建造新的能力。支架式教学是以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的。
2.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
3.随机进入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即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为克服这方面的弊病,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随机进入教学”。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又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它们的教学环节都包含情境创设,协作学习,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应用研究
根据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和模式,在进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授课过程中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1.加强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对案例的介绍、讨论、分析、讲评、总结,使学生身临其位、身临其境地分析并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
2.加强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在授课过程中,注意活跃课堂的学术气氛,启发、引导学生思维,采用讨论式,提问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一名参与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对于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要引导学生如何解决,让学生多想,不能用自己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
3.理论结合实践,注重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一门与我们现实生活联系相当紧密的学科,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在网络或是电视上经常会看到一些有关对外贸易的事件,希望学生通过学习的理论知识联系现实的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要死记知识,让他们在新闻中学习利用知识,并能解决问题。
四、总结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总是受到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与学理论的支配。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在教育领域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以满堂灌输的方式传授书本知识,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对学生能力和情操的培养。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使学生从传统教育束缚中解放出来,由被动变主动,由接受变获取。特别是通过交互式学习方式,调动主观能动性,大大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从而为想象力的发挥提供了动力。因此我们可以说,建构主义对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有着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绍民.构建主义教学法及其实践[J].广东白云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白云工商高级技工学校学报,2004(11).
[2]张国伟.浅谈构建主义教学的数学教学观[J].成才之路,2011(6).
(作者单位:徐州空军学院财务系)
一、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
建构主义所蕴涵的教学思想主要反映在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学习环境等几个方面。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
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要主动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
3.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4.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目前,在建构主义理论影响下形成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支架原本指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在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一种教学方式:学生被看作是一座建筑,学生的“学”是在不断地、积极地建构着自身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则是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学生不断地建构自己,不断建造新的能力。支架式教学是以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的。
2.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
3.随机进入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即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为克服这方面的弊病,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随机进入教学”。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又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它们的教学环节都包含情境创设,协作学习,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应用研究
根据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和模式,在进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授课过程中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1.加强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对案例的介绍、讨论、分析、讲评、总结,使学生身临其位、身临其境地分析并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
2.加强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在授课过程中,注意活跃课堂的学术气氛,启发、引导学生思维,采用讨论式,提问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一名参与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对于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要引导学生如何解决,让学生多想,不能用自己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
3.理论结合实践,注重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一门与我们现实生活联系相当紧密的学科,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在网络或是电视上经常会看到一些有关对外贸易的事件,希望学生通过学习的理论知识联系现实的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要死记知识,让他们在新闻中学习利用知识,并能解决问题。
四、总结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总是受到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与学理论的支配。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在教育领域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以满堂灌输的方式传授书本知识,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对学生能力和情操的培养。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使学生从传统教育束缚中解放出来,由被动变主动,由接受变获取。特别是通过交互式学习方式,调动主观能动性,大大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从而为想象力的发挥提供了动力。因此我们可以说,建构主义对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有着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绍民.构建主义教学法及其实践[J].广东白云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白云工商高级技工学校学报,2004(11).
[2]张国伟.浅谈构建主义教学的数学教学观[J].成才之路,2011(6).
(作者单位:徐州空军学院财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