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想大多数人认识易中天是通过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作为厦门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其讲授能力通过《品三国》而让普通百姓认可,如今成为家喻户晓、炙手可热的文化明星。他凭借专业身份,敏感的辨析出百姓感兴趣的历史话题,然后用近似说书的轻松方式讲授出来,客观上来说,是为公众奉献了一道美味快餐。将历史故事、文化渊源用幽默风趣、具有戏剧性的语言表述,使读者、听者形成很强的认同感和亲切感,这是一种最符合现代社会“懒人原则”的补课方式。拥有广泛的受众也就不足为奇了。
本书与《品三国》的整体风格类似。全书语言非常口语化,读之仿佛在聆听易中天老师授课一般,分不清究竟是在看书还是在听“书”。
全书从主要方言的形成、发展和特殊性几个方面对方言做出了详细的论述。首先提出了方言大的格局,即南北之别,从南北不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生活习惯,阐释了总体上南北方言的差别:其次从政治、经济的发展给方言带来的影响方面论述了方言流传和使用范围的成因;第三,我国方言众多,各种方言在总的发展特点下又有其各自不同的历史演变过程,书中对各种方言的演变一一做了详细的阐述;第四,仔细介绍了外来词汇对不同地区、不同方言带来的冲击,以及外来词汇自身的演变,同时还分析了外来文化对方言的影响;第五,指出方言在各种外界条件的作用下,自身也不断演化。许多新生的语言代替了旧的语言;最后,书中单独解释了方言中由于禁忌和特例而产生的一些不易理解的部分。
本书虽主要论述的是方言的发展和特点,但其中探讨的内容非常广泛,涉猎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城市文化学等众多方面。谈到本书的成因,易中天表示,自己虽然不是专门研究方言的,但对方言很感兴趣,从小就爱琢磨方言,常常就一些方言问题进行考究,久而久之也就有了些许心得。有人评价易中天,说他专家学者的本色正在淡化,他现在更多是以文人杂家的面目出现。笔者倒认为这对于老百姓来说不失为一件好事。因为大多专业性的理论和论述晦涩难懂,而专家的思维往往局限于其专业中,不能灵活的讲解。这会让外行人兴趣大减。而作为杂家,顾名思义,涉及的范围广泛,也就容易将枯燥的论述和许多现实的生活相联系,让读者或听者有茅塞顿开之感。因此说,相对专家而言,杂家更明白外行想知道什么,这对于历史和科学知识的普及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从易中天在《百家讲坛》大受欢迎开始。可谓形成了一股“易中天”热,各种音像制品、出版物以及采访等等频频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有的人说他博学多识、风趣幽默,是文化表达新的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也有人认为他偏离了学术研究的严肃,将历史研究庸俗化。真可谓众说纷纭!让我们不妨带着疑问,在本书中寻找答案,细细品味易中天教授的魅力吧!
本书与《品三国》的整体风格类似。全书语言非常口语化,读之仿佛在聆听易中天老师授课一般,分不清究竟是在看书还是在听“书”。
全书从主要方言的形成、发展和特殊性几个方面对方言做出了详细的论述。首先提出了方言大的格局,即南北之别,从南北不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生活习惯,阐释了总体上南北方言的差别:其次从政治、经济的发展给方言带来的影响方面论述了方言流传和使用范围的成因;第三,我国方言众多,各种方言在总的发展特点下又有其各自不同的历史演变过程,书中对各种方言的演变一一做了详细的阐述;第四,仔细介绍了外来词汇对不同地区、不同方言带来的冲击,以及外来词汇自身的演变,同时还分析了外来文化对方言的影响;第五,指出方言在各种外界条件的作用下,自身也不断演化。许多新生的语言代替了旧的语言;最后,书中单独解释了方言中由于禁忌和特例而产生的一些不易理解的部分。
本书虽主要论述的是方言的发展和特点,但其中探讨的内容非常广泛,涉猎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城市文化学等众多方面。谈到本书的成因,易中天表示,自己虽然不是专门研究方言的,但对方言很感兴趣,从小就爱琢磨方言,常常就一些方言问题进行考究,久而久之也就有了些许心得。有人评价易中天,说他专家学者的本色正在淡化,他现在更多是以文人杂家的面目出现。笔者倒认为这对于老百姓来说不失为一件好事。因为大多专业性的理论和论述晦涩难懂,而专家的思维往往局限于其专业中,不能灵活的讲解。这会让外行人兴趣大减。而作为杂家,顾名思义,涉及的范围广泛,也就容易将枯燥的论述和许多现实的生活相联系,让读者或听者有茅塞顿开之感。因此说,相对专家而言,杂家更明白外行想知道什么,这对于历史和科学知识的普及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从易中天在《百家讲坛》大受欢迎开始。可谓形成了一股“易中天”热,各种音像制品、出版物以及采访等等频频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有的人说他博学多识、风趣幽默,是文化表达新的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也有人认为他偏离了学术研究的严肃,将历史研究庸俗化。真可谓众说纷纭!让我们不妨带着疑问,在本书中寻找答案,细细品味易中天教授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