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手段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zxx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地理学科普遍不被重视,甚至课时、辅导时间都受到排挤的情况下,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有鉴于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多方取经,大胆尝试,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手段,在这里与大家共勉!
  一、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
  地理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决定了必须借助地球仪、地理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或者借助多媒体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1.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
  中学地理课本中的插图,图片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图、照片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教学形象直观,还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
  例如:学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时,学生对“坎儿井”缺乏感性认识,可以借助“坎儿井剖面示意图”使学生明确“坎儿井”的结构、各部分的功能;又如:学习《走向世界的中国》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明白全球经济一体化,可以借助“某型号飞机生产网络”图,通过了解该飞机各部分组件的生产地,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全球经济密不可分的现实。
  2.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
  利用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概念。如讲“黄河下游——地上河”这一知识点时,可先打出绘有黄河未形成“地上河”时的河道横剖面图,接着讲述黄河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年复一年的沉积,不断抽动绘有向上凹的泥沙沉积带投影片,说明河床不断抬高,进而造成水位不断升高。这时可向上抽动绘有河水横断面的水位线投影片,于是河床承受不了上涨的水位而不断加高堤坝,再向上拉动绘有不断加高的堤坝投影片,这样,就展示出河床高出地面的清晰画面。一步步的演示,配合教师的讲解,就把“地上河”这一地理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原因,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旁征博引,激发兴趣
  课文中常有一些比较重要但又抽象的内容,教师若适当的引用一些与教材有紧密关系的有趣的材料加以印证,一方面深化学生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如讲《地球与地球仪》一课时,针对“地球的形状”这一知识点,可以引用美籍华裔宇航员王赣骏在航天飞机上看地球的自述:
  “地球真是一个漂亮的星球,像一个令人觉得很容易破碎的玻璃水晶球,蓝白条痕相间,水蓝色大气层薄薄一层覆盖。”
  “我在中国上空慢跑,我想着故乡,我来了。”
  这样一上课就先声夺人,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刺激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同学们听得认真、有趣,受到了深刻教育。
  三、巧用谚语、顺口溜、故事等
  学生记顺口溜记得又快又牢,在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琅琅上口的顺口溜,学生颇感兴趣,记忆会很快。再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既通俗易懂,又加深了理解。
  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而讲到内蒙古高原时,用“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美好意境去理解温带草原的辽阔、壮丽。这样的教学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语言
  教学中对于内容比较抽象,而无挂图、插图表示的内容,利用生动的语言、传情的教态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加深印象,巩固知识的目的。
  1.巧借古诗教学。诗词歌赋,琅琅上口。应用得法,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能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教学环境。
  如讲地球的运动时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描述黄河奔腾咆哮,滚滚东去的气势:“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
  2.短小精悍的成语也会使教学过程增辉添彩。
  如“沧海桑田”描述了地壳的运动;讲地球运动时用“星移斗转”;讲海陆间循环用“百川归海”。引用这些成语准确、生动、形象,既具有科学性,又客观地反映了地理现象,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3.谜语是我国的国粹,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历史。在教学中适当应用,则可启发学生思维,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千颗星,万颗星,北天星星数它明,有它给你指方向,夜里航行不用灯”(北极星);“有个老公公,天亮就出工,一朝一日不见它,不是下雨就刮风”(太阳)。“船出长江口”——上海;“空中码头”——连云港,等等。
  五、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1.利用乡土地理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乡土地理的调查,使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和发展,也助于学生加深对其它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的理解与记忆,可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加形象、直观、具体、扎实,并结合乡土地理的一些实例,如河道污染,白色污染,噪声污染等,对学生进行环境观、道德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和生态意识。
  2.利用地理课外活动小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课外小组通过参观气象站,进行天气预测、物候观测;到郑州师专天文馆看星空,组织学生观星空找星座,观月相;还可以组织地理夏令营、制作地理模型、宣传有关地理的法规等活动。
  学习兴趣是学习过程中最为珍贵、不容忽视的内部动因,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其他文献
作文是一项综合性的语文训练,如何适应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极大地开发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提高学生作文能力,这成了初中语文教学一个十分现实而重要的课题。  一、要让我们的学生心中有个数  笔者提出这样的问题也许是多余的,但我认为并不多余,那是因为学生心中的数包含着诸多方面的内容。同样一个作文题目,别人写了些什么?同样一个作文题目,又应该去写些什么才能称得上创新?比如从小学到初中,我们
期刊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玛卡连柯、斯宾塞都指出了教育要使人愉快,要带来乐趣。小学阶段,儿童生理、心理发展不成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特别对数学来说,机械枯燥的符号、运算规则很难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很快就处于疲劳状态,教学中师生和谐关系就变得不协调了,课堂教学便处于消极状态。对儿童来说,游戏是他们的天性,是他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儿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  随着教育思想的转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成了我国教育的核心,美术课的创新教学成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美术学科以其独特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在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在应试教育思想制约下,他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期刊
摘要: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改变教师包办代替,克服“满堂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不少老师备课、上课时,在“问”字上下了不少功夫,结果虽有些收效,但不尽如人意。  关键词:教学效果;情境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改变教师包办代替,克服“满堂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不少老师备课、上课时,在“问”字上下了不少功夫,结果虽有些收效,但不尽如人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新形势下,教师作为课改的先行者与实践者,在教学实践中,应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新理念,学习新的教育理论,运用新的教学技能,在课改中实现专业发展的自我更新。新课改呼唤青年教师更需做好充分的准备,优其术,明其道,随时迎接新课改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时刻做到与新课程同行,伴新课改成长。  关键词:新课程;素质教育;取势;明道;优术  当前,我国的教育已经举起了“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大旗,它
期刊
众所周知,我国国民素质的高下不等,造成了家庭教育效果的参差不齐,许多家长既缺乏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又缺少教育子女的经验。他们在教育子女时不知道如何就子女在不同时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他们非常需要学校在这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学校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也迫切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因此,最大限度地做好家校结合,是使我们的工作收到预期效果的有效手段。  一、改变家访观,建
期刊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讲过:“孩子需要鼓励,就如植物需要浇水一样。离开鼓励,孩子就不能生存。”可见鼓励的作用对教育孩子有多么重要。《卡尔·威特教育全书》也记载了这本书的作者老卡尔·威特是如何通过鼓励把自己生下来就痴呆的孩子,一步步培养成16岁就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的。由此可见鼓励的力量多么强大。  一、鼓励使孩子情绪更加饱满  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情感需要,这种需要决定着孩子行为中的许多东西,自然情感贮存
期刊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在我们试验区实施多年了,这期间我们地理教师以务实的态度、紧跟课改的步伐,积极投身新课改,认真参与新课改的各级各类培训和研讨活动,努力领会新课改精神,学习新课程标准,重塑新课程理念,把握新课程教材,探索新课程教学方法,在努力学习、积极尝试、勇于探索中不断提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们将会不断遇到新的困难和问题,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也是一次新革命。  一、知识结构体系的调
期刊
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课课堂教学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中之一。经过我们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我们课堂的教学质量。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有效提问存在着的问题  1.回答时间过短。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  2.不注重利用课
期刊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终极目标的基础教育。而美育正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审美素质则是人的起码素质中的最高素质。所谓审美教育,就是通过生动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引领人们进入崇高的精神境界。什么样的审美教育,决定什么样的“美的理念”,什么样的“美的理念”,决定什么样的“感性显现”。它以美的形象、情的感染,使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懂得什么是美,如何欣赏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