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1月23日,第29届中国科幻银河奖颁奖仪式,在活力四射的中国“最年轻一线城市”——南国之滨的鹏城深圳,隆重举行。
第29届中国科幻银河奖的获奖作品,叙事精彩,思考深刻,表达独特,代表了中国科幻文学在2017年的高度与水准,也是作者们在创作之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这一年,新人辈出,佳作迭现。然而美中不足的是,长篇科幻小说创作,又属于一个“小年”。虽然中国科幻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多的机构出版科幻长篇,数量确实可圈可点,然而叫好又叫座、质量特别过硬、服众的原创长篇拔尖之作,却缺席欠奉……
长篇小说,一直都是最难写的,它对写作者各方面的技能和天赋要求最高。中国科幻小说创作队伍相对年轻,作者数量相对较少,长篇科幻创作出现当前这种“青黄不接”“大小年”的现象,也并不令人很意外。不过,最佳原创长篇再次出现空缺,对中国科幻創作依然是一记警钟。这次科幻大会,仍旧有一些作者对长篇创作存在基本的认知偏差,认为“小说越长越容易写”。这暴露出部分作者对长篇创作的轻视和创作长篇时对自身创作要求的放松。在这样的认识偏差之下,长篇创作质量欠佳也就不奇怪了。广大作者们应该正视中国科幻创作队伍的短板,认真吸取经验教训,努力反思,才能获得长篇科幻创作的真正丰收。
中篇原创科幻创作方面,最值得一说。2017年的原创中篇科幻小说,来稿数量确实不少,这与科幻世界杂志社连续几年提倡中篇科幻小说创作有很大关系,也显示出了广大作者突破科幻小说“点子文学”窠臼的意愿与行动。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中篇来稿恰恰落入了中篇创作的“质量陷阱”,写成了“注水的短篇”,读起来拖沓冗长、沉闷乏味。这一失误,主要原因与长篇创作方面的认知偏差异曲同工:把小说篇幅的增加,当作了创作注水的“良机”。篇幅的增长,绝不等于小说精致程度的下降,以及结构松散可以被容忍。为什么创作优秀中篇小说的难度高于短篇小说?最优秀的中篇小说,甚至号称“精练的长篇”,既要有短篇小说的精练与精致,又要有长篇小说的跌宕起伏、错综复杂、结构严密,对作者结构能力的要求,几乎与长篇小说等同。我们提倡中篇科幻创作,是为了丰满中国科幻小说的剧情,让中国科幻小说中的人物命运扣人心弦,而绝不是想得到一个注了水的虚胖的点子故事。2017年获奖的两篇中篇科幻小说,都是在剧情和构思上均表现优异的佳作,而其结构和节奏也严密紧凑,可以视为中篇科幻创作的典范。尤其是身为科学家的谷第创作的《画骨》,对科技时代的文学叙事有开拓性贡献,讲述出了非科幻不能成立的独特故事,尤为值得奖掖。而谷第在领奖现场也当场宣布自己破除了一个伪命题:谁说科学家写不好科幻小说?
原创短篇科幻小说,一向是中国科幻的主阵地、基本盘,2017年的原创短篇科幻小说,表现最好、最稳定。获奖作者结构非常健康,既有王晋康这样久经沙场的老将,也有创作多年、产量和质量均佳的阿缺,而新人白乐寒以其科幻处女作《扑火》拿下“最佳短篇小说奖”之一席,凸显出2017年科幻新人涌现的喜人势头。2017年发表的短篇科幻小说,新人新作占比非常大,极为令人高兴。新鲜血液的大量补充,是中国科幻保持活力的最重要前提。希望这样生机勃勃的现象能够长盛不衰。
在如此众多的科幻新人作者中,2017年的最佳新人奖,授予了当年大放异彩的新人作者王诺诺。这位在科普领域早就声名鹊起的年轻女作者,甫一进军科幻创作,就发表了四篇科幻佳作,立刻引起广大读者关注与好评。她静美的文字与开朗的胸怀,尽显这个女作者的纯粹与温暖;而她的作品,在科幻思维与前瞻性上,却又丝毫不逊色于男性作者。前不久刚刚发生的“基因编辑女婴事件”,其核心技术就被她的科幻处女作《改良人类》淋漓尽致地描绘、探讨过,最后道出了谷第最担心的问题:即使该技术将来成熟了,后果仍然堪忧,因为它会导致我们大家的基因变得越来越相似。
除了获奖的这些作品,2017年的优秀原创科幻小说,还有很多,各有亮点,比如:黎安高的《千年兰计划》、索何夫的《幽影之星》、许刚的《小蓝》、椰子酱的《千禧年》、赵安康的《珍贵之物》……在此提及,以兹鼓励。
当下正是中国科幻备受瞩目的历史性契机,五彩缤纷的未来正在我们眼前展开。希望广大作者以这届银河奖为新起点,锐意创新,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科幻佳作。相信通过广大热爱中国科幻的各界人士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开创中国科幻的“大时代”!
最佳中篇小说奖
《画
第29届中国科幻银河奖的获奖作品,叙事精彩,思考深刻,表达独特,代表了中国科幻文学在2017年的高度与水准,也是作者们在创作之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这一年,新人辈出,佳作迭现。然而美中不足的是,长篇科幻小说创作,又属于一个“小年”。虽然中国科幻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多的机构出版科幻长篇,数量确实可圈可点,然而叫好又叫座、质量特别过硬、服众的原创长篇拔尖之作,却缺席欠奉……
长篇小说,一直都是最难写的,它对写作者各方面的技能和天赋要求最高。中国科幻小说创作队伍相对年轻,作者数量相对较少,长篇科幻创作出现当前这种“青黄不接”“大小年”的现象,也并不令人很意外。不过,最佳原创长篇再次出现空缺,对中国科幻創作依然是一记警钟。这次科幻大会,仍旧有一些作者对长篇创作存在基本的认知偏差,认为“小说越长越容易写”。这暴露出部分作者对长篇创作的轻视和创作长篇时对自身创作要求的放松。在这样的认识偏差之下,长篇创作质量欠佳也就不奇怪了。广大作者们应该正视中国科幻创作队伍的短板,认真吸取经验教训,努力反思,才能获得长篇科幻创作的真正丰收。
中篇原创科幻创作方面,最值得一说。2017年的原创中篇科幻小说,来稿数量确实不少,这与科幻世界杂志社连续几年提倡中篇科幻小说创作有很大关系,也显示出了广大作者突破科幻小说“点子文学”窠臼的意愿与行动。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中篇来稿恰恰落入了中篇创作的“质量陷阱”,写成了“注水的短篇”,读起来拖沓冗长、沉闷乏味。这一失误,主要原因与长篇创作方面的认知偏差异曲同工:把小说篇幅的增加,当作了创作注水的“良机”。篇幅的增长,绝不等于小说精致程度的下降,以及结构松散可以被容忍。为什么创作优秀中篇小说的难度高于短篇小说?最优秀的中篇小说,甚至号称“精练的长篇”,既要有短篇小说的精练与精致,又要有长篇小说的跌宕起伏、错综复杂、结构严密,对作者结构能力的要求,几乎与长篇小说等同。我们提倡中篇科幻创作,是为了丰满中国科幻小说的剧情,让中国科幻小说中的人物命运扣人心弦,而绝不是想得到一个注了水的虚胖的点子故事。2017年获奖的两篇中篇科幻小说,都是在剧情和构思上均表现优异的佳作,而其结构和节奏也严密紧凑,可以视为中篇科幻创作的典范。尤其是身为科学家的谷第创作的《画骨》,对科技时代的文学叙事有开拓性贡献,讲述出了非科幻不能成立的独特故事,尤为值得奖掖。而谷第在领奖现场也当场宣布自己破除了一个伪命题:谁说科学家写不好科幻小说?
原创短篇科幻小说,一向是中国科幻的主阵地、基本盘,2017年的原创短篇科幻小说,表现最好、最稳定。获奖作者结构非常健康,既有王晋康这样久经沙场的老将,也有创作多年、产量和质量均佳的阿缺,而新人白乐寒以其科幻处女作《扑火》拿下“最佳短篇小说奖”之一席,凸显出2017年科幻新人涌现的喜人势头。2017年发表的短篇科幻小说,新人新作占比非常大,极为令人高兴。新鲜血液的大量补充,是中国科幻保持活力的最重要前提。希望这样生机勃勃的现象能够长盛不衰。
在如此众多的科幻新人作者中,2017年的最佳新人奖,授予了当年大放异彩的新人作者王诺诺。这位在科普领域早就声名鹊起的年轻女作者,甫一进军科幻创作,就发表了四篇科幻佳作,立刻引起广大读者关注与好评。她静美的文字与开朗的胸怀,尽显这个女作者的纯粹与温暖;而她的作品,在科幻思维与前瞻性上,却又丝毫不逊色于男性作者。前不久刚刚发生的“基因编辑女婴事件”,其核心技术就被她的科幻处女作《改良人类》淋漓尽致地描绘、探讨过,最后道出了谷第最担心的问题:即使该技术将来成熟了,后果仍然堪忧,因为它会导致我们大家的基因变得越来越相似。
除了获奖的这些作品,2017年的优秀原创科幻小说,还有很多,各有亮点,比如:黎安高的《千年兰计划》、索何夫的《幽影之星》、许刚的《小蓝》、椰子酱的《千禧年》、赵安康的《珍贵之物》……在此提及,以兹鼓励。
当下正是中国科幻备受瞩目的历史性契机,五彩缤纷的未来正在我们眼前展开。希望广大作者以这届银河奖为新起点,锐意创新,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科幻佳作。相信通过广大热爱中国科幻的各界人士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开创中国科幻的“大时代”!
第29届中国科幻银河奖获奖名单
最佳中篇小说奖
《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