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辉煌从“红色中华第一书”开始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km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但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至半个世纪后的五四运动时,这本只有23页的德文版小册子已先后被翻译成俄、丹麦、西班牙、波蘭、日、意大利等30多种文字,在全球范围内出版了300多个版本,但没有中文版。零星的介绍只有1905年底朱执信在《民报》上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一文,第一次简要介绍《宣言》的写作背景、基本思想和历史意义;以及1919年4月李大钊、陈独秀主编的《每周评论》上刊登了著名报人成舍我先生译的《宣言》第二章最后部分及十条纲领。此时中国正处在时局大动荡和思想大解放的状态,知识界先后发生了三次大论争,主张马克思学说的都是留过洋的,而其中绝大部分是留日的,如陈独秀、李大钊、李汉俊、戴季陶等。他们的阵地主要有三个: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陈独秀和李大钊共同主编的《每周评论》以及戴季陶和李汉俊主编的《星期评论》。凭着他们从国外带回来的强大理论武器,让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的思想主流,上海、北京、长沙、武汉、广州等地的共产主义小组纷纷成立。
  1920年初上海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觉得应该成立一个全国性的政党,而这就必须要有“党纲”和“章程”,其参考依据当然是《共产党宣言》。戴季陶在日本时购买了日文版的《共产党宣言》,也曾数次试图将它译成中文,都因感到有一定难度而放弃。其时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基础上建立,小组成立后最重要的一项任务,便是出版《共产党宣言》。由谁来翻译呢?大家一商量,非陈望道莫属。陈望道是浙江省义乌人,1915年初东渡日本,先后在东洋大学、早稻田大学、中央大学等校学习文学、哲学、法律。其间受日本社会主义者河上肇、山川均的影响,数次阅读过《共产党宣言》,向往中国走十月革命的道路。1919年5月,陈望道回国在杭州担任浙江第一师范国文教员。时值五四运动高潮,他与夏丏尊等人大张旗鼓宣传新文化,由此遭到反动当局迫害,1920年年初遭撤职而来到上海,参加了上海共产主义八人小组。当下由戴季陶提供了日文本《共产党宣言》,为达精确翻译,陈独秀从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处借来了《共产党宣言》的英文本,以资对照。为专心翻译,陈望道回到老家义乌分水塘村,躲在自家的柴房里日夜奋战了近两个月,1920年5月到上海将译稿交给李汉俊校阅。“柴房里捧出的太阳”的名句便由此而来。李汉俊是中国共产党创建者中的学者型人物,通晓日、英、德、法四国外语。他认真仔细一一校正修改后,再交陈独秀审阅定稿。
  《共产党宣言》准备在《星期评论》上连载时,因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学说,引起租界当局的注意,《星期评论》被迫停刊,而单独出版又没有钱。正巧共产国际代表维金斯基来上海与陈独秀等筹谋创建中国共产党,还带来了一大笔款资。维金斯基动用共产国际经费2000元,在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成裕里12号开设了“又新”秘密印刷所,找了四个印刷工人,负责承印《共产党宣言》。“红色中华第一书”一经出版,便不胫而走,广为流传。第一版1000本除寄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外,余下的很快售罄;9月间再印1000册,又一书难求。至1926年5月,以社会主义研究社名义印行的《共产党宣言》多至17版,更有难以计数的油印版,成为在中国影响最大的共产主义学说经典著作。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无一不是受《共产党宣言》的影响而走上革命道路的。毛泽东1936年7月对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说:“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第一本就是《共产党宣言》。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他晚年还对陶铸的夫人曾志说,“这本书我读了不下100遍,遇到问题便拿出来读”。1920年秋,在上海外国语学校(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培训班)学习的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等人,所读课本就是《共产党宣言》,讲课老师也是陈望道;1920年,在法国勤工俭学的蔡和森,用法语本翻译了《共产党宣言》;1921年初,张申府又受李大钊陈独秀委托,带着中文版的《共产党宣言》到法国介绍蔡和森、周恩来入党,后来又发展了向警予、邓小平、李立三、陈毅、王若飞、李富春、聂荣臻等人正式入党。解放后周总理还对陈望道先生说,“我们都是你的学生,是读了你翻译的书才决心革命的”;1922年,在德国寻求真理的朱德与周恩来相遇,读了《共产党宣言》立即要求加入了共产党;之后,毛泽东在广州、武昌举办农讲所,先后招收来自全国的学员一万余人,教员瞿秋白、恽代英、方志敏等人所用教材也主要是《共产党宣言》。
  责编:岳文
其他文献
提起读书,我就回想起我十二三岁的时候,考入太行边区政府开办的太行联合中学。那个时候我们学校没有课本,每讲一课都是老师在课堂上念,我们在下边一句句地抄,比如老师讲《水浒传》“武松提了哨棒”,我们在下面赶快写。我记得有一本书在同学中间流传的叫《普式庚小说集》,我们现在讲的是普希金,当时在太行山出的小本,用那种黄颜色的很粗的纸出的,就那一本大家把它拆了,我读了给你,你读了给我,这么接着来读。  刚刚解放
期刊
1  1080年的元旦,汴梁城内一片欢天喜地。勾栏瓦肆内的歌舞声,赌场酒楼里的喧闹声,街头巷尾的爆竹声,混杂着传入苏轼的耳中。但他并没有机会停下脚步,身后御史台的差役正催促着他离开这片繁华之地。  刚结束了100余天的冤狱生活,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千里之外的贬所,旷达如苏轼也会自闭。  初到黄州的苏轼暂住在城中的定慧院内。相比狱中,能够与僧人同舍同食,已经深感庆幸。只是什么话都不想说,什么人也不想见,
期刊
1.最具杀气的饭局——鸿门宴  出席人物:刘邦、张良、樊哙、曹无伤、项羽、范增、项庄、项伯  饭局始末:在攻秦战役中,楚怀王曾与众将约定:先破咸阳的被封作关中王。后来,刘邦先破咸阳占得先机,项羽勃然大怒,派英布击函谷关。项羽入咸阳后,到达戏西,而刘邦则在霸上驻军。  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一场恶战在即。  刘邦拉拢了项伯,项伯答应为之在项羽面前说情,并让刘邦次
期刊
华夏五千年,辉煌不胜数。  梁栋蛀中空,大厦将沦覆。  列强谋瓜分,周边伺狼虎。  朝野闹纷纷,天倾凭谁补?  铁肩担道义,同志以身许。  红船启征途,革命无返顾。  救国存亡间,解民汤镬苦。  炼狱锻精钢,鲜血淬镰斧。  星火势燎原,哀兵驱倭虏。  内战起烽烟,雷霆倒暴主。  开辟新纪元,五星耀寰宇。  人间几沧桑,旗帜色如故。  秉持初始心,勤为民服务。  改革去成规,开放奏新谱。  经济腾飞
期刊
北方下雪了  你的故乡宜宾  一枝黄桷兰迎着朝阳,缓缓盛开  山河溫暖,人间正是你遥望的好模样  哈尔滨一曼大街上  青铜的雕像面前  我们思念母亲  受难日。电流从你的手指残酷地击打全身  后来,最冷血的敌人  跪下来为你忏悔  孩子们带来了红掌和白百合  这是你生前最喜爱的两种颜色
期刊
春天的井冈山,芳雨霏霏  追寻着红色的足迹  从茨坪、黄洋界,到大井、小井  俯首侧耳聆听,膜拜  每一寸土地,以及山石、树木和花草  祈求,能告诉我什么  四月的杜鹃花,恬淡温馨  开满道路边、山坡旁  耳边响起了《映山红》的旋律  仿佛看到血色浪漫的青春  听到黄洋界上炮声轰鸣  小井红军医院里不屈的呐喊声  几滴雨水落下,心生悲怆  每一朵花,凝结着鲜血和泪水  包含着仇恨和激情  即使枯萎
期刊
一把重锤,一弯镰刀  都是钢筋铁骨  在烈火中反复锻造  当炽热的火焰飘扬成旗帜  锤与镰的组合  就定格为光芒万丈的路标  锤是力量的象征  工友们用它劈山开道  镰是锋芒的展露  农友们用它斩棘除草  革命,就是在没有路的地方  闯出路来,从黑暗走向拂晓  锤与镰碰撞的旋律  是百年交響的最强音  有些古老,但决不单调  经过无数次大合奏  已成为中华民族经典的金曲  凝聚着开天辟地的精妙  
期刊
最忆嘉兴夜色茫,众星璀璨入湖光。  莫言船小艙尤窄,能纳九州炎与凉。
期刊
同事小李半年前把父母从农村接到城里来,照顾孩子,自己还可以尽尽孝心。  但时间不长,小李就向我们诉苦,说他父亲太爱“显摆”,经常向小区里的那些刚认识的“老哥们儿”炫耀自己的儿子在政府机关工作。  他父亲还说,有什么事尽管找他。为此给小李“揽”了不少事儿。  听了小李的“遭遇”,我不由地想起自己。父母跟我在城里住了快一年,父亲也是个外向的性格,在家里坐不住,一有空闲就跑到小区小广场上和邻居们聊天,可
期刊
我成长在一个重视教育的知识分子家庭。虽然童年在战火纷飞中度过,但父亲对我和兄弟姐妹的教育从未放松,不管輾转到哪里,都首先为我们寻一所学校读书。母亲是我教育的启蒙者。小时候,她常常把孩子们聚在一起,教我们说英语,用故事激发兴趣、启迪心智,讲做人做事的道理。就是从母亲那里,我知道了创耕耘、植五谷的神农氏。  家庭教育培养了我热爱读书的习惯。每到一所新学校,我就打听学校有没有图书室。读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