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首先介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电气卓越班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现状,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的选择、时间的安排、合理搭配分组、合理指导学生、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对电气卓越班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环节进行建设和改革。几年的实践结果表明,改革后的课程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电子技术课程;电气卓越班;课程设计;电子竞赛;课外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4-0096-02
1 前言
2010年6月,国家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适应打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这一宏伟目标,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通过对报名学生进行遴选,选拔出优秀学生组成若干个电气专业的“卓越计划”试点班(以下简称“卓越班”)。针对学校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要求,结合电气专业的特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对相应的许多理论课程做出调整和改革,比如小班授课、单独设课等,但对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由于场地、经费、时间等原因,教学效果没有明显的变化。因此,探索卓越班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增强教学效果,势在必行。
2 卓越班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现状及改革的必要性
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课程设计内容被人为地分为数字部分和模拟部分,学生缺乏对电子技术的综合性训练和培训 每年暑假30多个班级都要进行为期两周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和实验室,两周的课程设计被分成两部分:第一周,一部分专业在机房做数字部分课程设计,另一部分专业在实验室做模拟部分课程设计;到了第二周,两部分学生互换,教师不换。正是因为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卓越班的课程设计也只能与其他班安排在一起做同样的内容,导致课程设计教学效果较差,课程设计的功能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单一,难易程度相差不大,区别度较低,教学效果较差 受时间及资金投入方面的限制,课程设计是以班级为单位。通常每班由两名教师指导,甚至还有极少数情况每班只有一名指导教师,课题的选择也由指导教师确定。课程设计普遍存在设计课题数量较少、与实际需求脱离严重、设计题目长期不改且局限于某一特定领域、内容综合性不强、以软件代替硬件等问题。对于卓越班来说,虽说题目相对较新,与专业比较相关,但是受教师数目和客观条件所限,基本还是一班一题,全班共做一题,没有完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影响了课程设计效果。
3 卓越班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和方案[2]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课题组提出以课外导师制和项目教学法为手段,以电子竞赛作为推动力,从时间安排、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等方面全面进行建设和改革。
调整课程设计时间,从暑期小学期调整到春季学期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在理论教学完成某单元内容之后安排相应的实验,课程的理论教学完成之后安排课程设计。实践证明,这种方法限制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总体认识,割裂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造成学生总体设计电路能力的下降。理论教学、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能相互割裂。因此,这三个环节可以交互进行。基于此,把卓越班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放在春季学期,作为一门课与理论课、实验课同步进行,这样做有如下好处。
1)时间由2周延长到1学期,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设计。过去因为时间很紧,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设计;而现在,在理论课初期就可以选择课程设计的题目等,并在适当的时间节点上引入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设计和思考,形成不同的思路和方法,这样设计方案可以优中选优。
2)实现实验与课程设计的无缝衔接。课程设计的内容由不同的功能模块组成,是对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一个整体概括和总结。实验是课程设计的基础,因此,课程设计的选题原则上应结合电子技术理论课的进度,与已开设的实验项目保持渐进性关系。而在以前等实验做完再做课程设计,因为没有带着任务做实验,学生缺乏对实验课程的整体把握,为做实验而做实验,知识点没有任何衔接,做课程设计时又需要重新熟悉实验的内容和实验内容之间的关系。而现在学生为了完成课程设计,除了需要掌握除实验教学所涉及的知识之外,还必须自学尚未教到的内容,这样在实验教学结束的时候,学生对电子技术的整体把握和掌握程度远远超过普通班的学生。
导师负责制,竞赛培训式管理,发挥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3] 传统的课程设计因为集中在暑期小学期,课程设计的班级比较多,师资力量有限,一个导师需要辅导和管理一个班级的学生,辅导时间也有限,因此,辅导效果也大打折扣。现在因为把卓越班的课程设计放在平时,教研室的许多教师都可参与,师资力量大大加强,平均一个导师只需要辅导3~5人,完全有条件实行竞赛培训式管理,所以可以从题目的选择到方案的设计等,教师可在理论教学时间及课余时间随时指导学生进课程设计;在进入课程设计的中后期时,原则上要求每周至少安排辅导答疑1~2次,结合学生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改革课程设计选题,学生可自主选题、可多人多题[4] 改革教师指定设计题目的弊端,采取学生自主选题和教师命题相结合的方式。以前课程设计的课题多是教师指定并给出相关设计框图和结构图,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其余部分内容,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基于此,从多方面对课程设计的命题进行研究和探索。
1)导师命题,实行项目教学法。因为在平时指导教师比较多,每个教师负责出3~4个题目,这样放到一起就有30多个题目,题目的范围可以覆盖到数字电路部分、模拟电路部分,甚至可以涉及少量专业知识,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题,可以多人多题,可以一人一题。因为每个教师所从事的专业和科研方向不同,所以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和涉及的行业也各不相同,给了学生较大的选择余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从源头上杜绝了部分想作弊偷懒的学生的念头。与此同时,通过项目管理的形式来完成课程设计,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以电子竞赛为参考进行选题。目前,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已经进行多年,经过专家挑选的设计题目既考虑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又融合了电子线路设计的最新的发展方向。课程设计的选题,可以参考历年的电子设计竞赛的题目,把目前与电子技术相关的竞赛内容结合到课程设计环节,尽可能地开发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内容,这样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学生自主命题。因为每个学生的基础和兴趣方向差距较大,部分学生很早就对某方面的电子制作感兴趣,所以除了允许选择现有的设计题目外,鼓励学生自行选题、自己制订设计方案。方案经过教师审核,在实验室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只要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即可实施。
创建开放的创新实验室,使实验与课程设计有机结合 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资源,创建开放的创新型实验室。每学期电子技术实验室需要接待大量的学生做实验,时间段非常集中,但在开学初、期末以及晚上,实验室相对空闲。作为卓越班的学生,因为人数相对较少,便于管理,在没有课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由班长负责,安排对其全天候的开放。这样做有如下优点。
1)便于加强实验室的日常管理,缓解实验室教师严重缺编的尴尬。安排卓越班学生进入实验室学习,实现实验室全天开放,学生在做实验之余,参与实验室仪器的维修以及教师的科研,主观上给学生提供了实验室资源,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客观上也加强了实验室管理。
2)由于受时间和课时所限,实验室有许多实验内容在正常课时无法安排。通过开放实验室,学生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和探讨,很多学生感慨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改革考核方法,实现答辩为主、实验报告为辅的考核方式 答辩是课程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整个设计的过程和设计的质量的最终检验。安排每组5~10分钟的答辩时间,要求首先讲述自己的设计PPT,然后展示和讲解自己的硬件作品,最后回答教师针对作品提出来的相关问题。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但可以能了解别人的设计思路,开阔了眼界,而且能从别人的设计中吸取一定的经验教训。这样一来,答辩过程就成了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学生受益匪浅。
4 结束语
针对电气卓越班的专业特色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针对课程设计的内容、方法、手段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尝试,通过一段时期的试行,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事实证明,只要教师认真钻研、努力探索,挖掘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同时不断创新,就一定会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志刚.三分天下有其一:加强实验教学工作,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2):1-4.
[2]冯林,吴振宇,于丽英.大学生综合创新实验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验[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8):110-113.
[3]王宝玺.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12,6(1):6-19.
[4]邬家瑛,钱辉.论本科生科研训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9,7(1):63-64.
关键词 电子技术课程;电气卓越班;课程设计;电子竞赛;课外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4-0096-02
1 前言
2010年6月,国家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适应打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这一宏伟目标,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通过对报名学生进行遴选,选拔出优秀学生组成若干个电气专业的“卓越计划”试点班(以下简称“卓越班”)。针对学校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要求,结合电气专业的特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对相应的许多理论课程做出调整和改革,比如小班授课、单独设课等,但对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由于场地、经费、时间等原因,教学效果没有明显的变化。因此,探索卓越班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增强教学效果,势在必行。
2 卓越班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现状及改革的必要性
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课程设计内容被人为地分为数字部分和模拟部分,学生缺乏对电子技术的综合性训练和培训 每年暑假30多个班级都要进行为期两周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和实验室,两周的课程设计被分成两部分:第一周,一部分专业在机房做数字部分课程设计,另一部分专业在实验室做模拟部分课程设计;到了第二周,两部分学生互换,教师不换。正是因为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卓越班的课程设计也只能与其他班安排在一起做同样的内容,导致课程设计教学效果较差,课程设计的功能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单一,难易程度相差不大,区别度较低,教学效果较差 受时间及资金投入方面的限制,课程设计是以班级为单位。通常每班由两名教师指导,甚至还有极少数情况每班只有一名指导教师,课题的选择也由指导教师确定。课程设计普遍存在设计课题数量较少、与实际需求脱离严重、设计题目长期不改且局限于某一特定领域、内容综合性不强、以软件代替硬件等问题。对于卓越班来说,虽说题目相对较新,与专业比较相关,但是受教师数目和客观条件所限,基本还是一班一题,全班共做一题,没有完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影响了课程设计效果。
3 卓越班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和方案[2]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课题组提出以课外导师制和项目教学法为手段,以电子竞赛作为推动力,从时间安排、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等方面全面进行建设和改革。
调整课程设计时间,从暑期小学期调整到春季学期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在理论教学完成某单元内容之后安排相应的实验,课程的理论教学完成之后安排课程设计。实践证明,这种方法限制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总体认识,割裂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造成学生总体设计电路能力的下降。理论教学、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能相互割裂。因此,这三个环节可以交互进行。基于此,把卓越班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放在春季学期,作为一门课与理论课、实验课同步进行,这样做有如下好处。
1)时间由2周延长到1学期,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设计。过去因为时间很紧,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设计;而现在,在理论课初期就可以选择课程设计的题目等,并在适当的时间节点上引入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设计和思考,形成不同的思路和方法,这样设计方案可以优中选优。
2)实现实验与课程设计的无缝衔接。课程设计的内容由不同的功能模块组成,是对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一个整体概括和总结。实验是课程设计的基础,因此,课程设计的选题原则上应结合电子技术理论课的进度,与已开设的实验项目保持渐进性关系。而在以前等实验做完再做课程设计,因为没有带着任务做实验,学生缺乏对实验课程的整体把握,为做实验而做实验,知识点没有任何衔接,做课程设计时又需要重新熟悉实验的内容和实验内容之间的关系。而现在学生为了完成课程设计,除了需要掌握除实验教学所涉及的知识之外,还必须自学尚未教到的内容,这样在实验教学结束的时候,学生对电子技术的整体把握和掌握程度远远超过普通班的学生。
导师负责制,竞赛培训式管理,发挥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3] 传统的课程设计因为集中在暑期小学期,课程设计的班级比较多,师资力量有限,一个导师需要辅导和管理一个班级的学生,辅导时间也有限,因此,辅导效果也大打折扣。现在因为把卓越班的课程设计放在平时,教研室的许多教师都可参与,师资力量大大加强,平均一个导师只需要辅导3~5人,完全有条件实行竞赛培训式管理,所以可以从题目的选择到方案的设计等,教师可在理论教学时间及课余时间随时指导学生进课程设计;在进入课程设计的中后期时,原则上要求每周至少安排辅导答疑1~2次,结合学生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改革课程设计选题,学生可自主选题、可多人多题[4] 改革教师指定设计题目的弊端,采取学生自主选题和教师命题相结合的方式。以前课程设计的课题多是教师指定并给出相关设计框图和结构图,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其余部分内容,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基于此,从多方面对课程设计的命题进行研究和探索。
1)导师命题,实行项目教学法。因为在平时指导教师比较多,每个教师负责出3~4个题目,这样放到一起就有30多个题目,题目的范围可以覆盖到数字电路部分、模拟电路部分,甚至可以涉及少量专业知识,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题,可以多人多题,可以一人一题。因为每个教师所从事的专业和科研方向不同,所以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和涉及的行业也各不相同,给了学生较大的选择余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从源头上杜绝了部分想作弊偷懒的学生的念头。与此同时,通过项目管理的形式来完成课程设计,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以电子竞赛为参考进行选题。目前,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已经进行多年,经过专家挑选的设计题目既考虑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又融合了电子线路设计的最新的发展方向。课程设计的选题,可以参考历年的电子设计竞赛的题目,把目前与电子技术相关的竞赛内容结合到课程设计环节,尽可能地开发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内容,这样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学生自主命题。因为每个学生的基础和兴趣方向差距较大,部分学生很早就对某方面的电子制作感兴趣,所以除了允许选择现有的设计题目外,鼓励学生自行选题、自己制订设计方案。方案经过教师审核,在实验室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只要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即可实施。
创建开放的创新实验室,使实验与课程设计有机结合 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资源,创建开放的创新型实验室。每学期电子技术实验室需要接待大量的学生做实验,时间段非常集中,但在开学初、期末以及晚上,实验室相对空闲。作为卓越班的学生,因为人数相对较少,便于管理,在没有课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由班长负责,安排对其全天候的开放。这样做有如下优点。
1)便于加强实验室的日常管理,缓解实验室教师严重缺编的尴尬。安排卓越班学生进入实验室学习,实现实验室全天开放,学生在做实验之余,参与实验室仪器的维修以及教师的科研,主观上给学生提供了实验室资源,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客观上也加强了实验室管理。
2)由于受时间和课时所限,实验室有许多实验内容在正常课时无法安排。通过开放实验室,学生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和探讨,很多学生感慨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改革考核方法,实现答辩为主、实验报告为辅的考核方式 答辩是课程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整个设计的过程和设计的质量的最终检验。安排每组5~10分钟的答辩时间,要求首先讲述自己的设计PPT,然后展示和讲解自己的硬件作品,最后回答教师针对作品提出来的相关问题。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但可以能了解别人的设计思路,开阔了眼界,而且能从别人的设计中吸取一定的经验教训。这样一来,答辩过程就成了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学生受益匪浅。
4 结束语
针对电气卓越班的专业特色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针对课程设计的内容、方法、手段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尝试,通过一段时期的试行,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事实证明,只要教师认真钻研、努力探索,挖掘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同时不断创新,就一定会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志刚.三分天下有其一:加强实验教学工作,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2):1-4.
[2]冯林,吴振宇,于丽英.大学生综合创新实验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验[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8):110-113.
[3]王宝玺.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12,6(1):6-19.
[4]邬家瑛,钱辉.论本科生科研训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9,7(1):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