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后血压控制及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入院行高血压治疗的8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综合健康教育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血压控制情况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采取护理干预后乏力、头晕头痛、心悸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压和临床症状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健康教育护理 高血压 症状控制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中常见的疾病,其病情发展缓慢,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控制血压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治疗中,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不佳主要与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了解甚少有关,所以应加强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和健康宣教工作。下面以我院8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后血压的控制和症状改善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高血压治疗的80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实验组男患者18例,女患者22例,年龄52-79岁,平均(65.5±8.4)岁,病程3-11年,平均(4.5±1.2)年;对照组男患者21例,女患者19例,年龄48-77岁,平均(64.8±6.5)岁,病程3-12年,平均(5.6±1.1)年。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体重、吸烟史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较、分析。
1.2 纳入标准[1]
均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无沟通障碍、精神障碍患者;无合并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严重并发症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积极配合者。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严重肿瘤疾病的患者;合并有高血脂、糖尿病患者。
1.3 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降压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3.1 认知干预:护理人员详细向患者及家属说明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常规治疗方法、并发症及危险因素等相关知识;了解患者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不良饮食、不良情绪等,指导患者纠正错误并积极改正;向患者及家属发放科室自制健康宣教手册。
1.3.2 饮食干预:指导患者多食用低盐低脂、富含维生素饮食,禁忌食用辛辣、油炸、生冷、刺激的食物,可根据患者出现的相应临床症状调节饮食,若患者有胸闷、眩晕等症状,可指导患者多食用益气补血、健脾和胃的山药、山楂、蜂蜜、黄花菜、莲子等;肢体麻木、心悸胸闷的患者可食用理气化痰的白萝卜、橘子、苡米、洋葱等食物[2]。
1.3.3 运动干预: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劳逸结合,避免剧烈运动。可选择慢跑、打太极拳等,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安全性高、容易掌握的运动;运动前先进行热身运动,活动脚腕、手腕处,先慢走后再逐渐增加活动强度;运动中如有不适,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
1.3.4 心理干预:耐心听取患者及家属的疑问,为患者、家属详细解答,并介绍成功治疗方案,缓解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指导家属多与患者交流,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
1.3.5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情况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参照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对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眼底病变等症状的改善情况,应用健康促进生活模式量表Ⅱ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血压控制情况
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
实验组采取护理干预后乏力、头晕头痛、心悸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结论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使患者听取并采纳相关方面的知识和建议,并改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减少危险因素,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与遗传、环境、年龄、生活等因素有关。专家提出,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不但要合理应用药物治疗,还要采取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戒烟戒酒、合理饮食、控制体重等,是患者血压控制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4]。
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在血压控制及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患者心理、饮食、运动及认知方面采取综合性的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增加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知识掌握情况,还可以很好的控制血压,纠正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有效的改善患者高血压的预控情况和生活质量,此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德美.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7):71-72.
[2]袁月霞.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J].天津护理,2013,21(3):247-248.
[3]高菲.个性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7):161-162.
[4]王建骏,朱理敏,王丽芬等.健康教育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高血压控制率[J].实用全科医学,2008,6(6):607-609.
【关键词】 健康教育护理 高血压 症状控制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中常见的疾病,其病情发展缓慢,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控制血压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治疗中,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不佳主要与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了解甚少有关,所以应加强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和健康宣教工作。下面以我院8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后血压的控制和症状改善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高血压治疗的80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实验组男患者18例,女患者22例,年龄52-79岁,平均(65.5±8.4)岁,病程3-11年,平均(4.5±1.2)年;对照组男患者21例,女患者19例,年龄48-77岁,平均(64.8±6.5)岁,病程3-12年,平均(5.6±1.1)年。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体重、吸烟史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较、分析。
1.2 纳入标准[1]
均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无沟通障碍、精神障碍患者;无合并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严重并发症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积极配合者。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严重肿瘤疾病的患者;合并有高血脂、糖尿病患者。
1.3 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降压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3.1 认知干预:护理人员详细向患者及家属说明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常规治疗方法、并发症及危险因素等相关知识;了解患者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不良饮食、不良情绪等,指导患者纠正错误并积极改正;向患者及家属发放科室自制健康宣教手册。
1.3.2 饮食干预:指导患者多食用低盐低脂、富含维生素饮食,禁忌食用辛辣、油炸、生冷、刺激的食物,可根据患者出现的相应临床症状调节饮食,若患者有胸闷、眩晕等症状,可指导患者多食用益气补血、健脾和胃的山药、山楂、蜂蜜、黄花菜、莲子等;肢体麻木、心悸胸闷的患者可食用理气化痰的白萝卜、橘子、苡米、洋葱等食物[2]。
1.3.3 运动干预: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劳逸结合,避免剧烈运动。可选择慢跑、打太极拳等,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安全性高、容易掌握的运动;运动前先进行热身运动,活动脚腕、手腕处,先慢走后再逐渐增加活动强度;运动中如有不适,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
1.3.4 心理干预:耐心听取患者及家属的疑问,为患者、家属详细解答,并介绍成功治疗方案,缓解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指导家属多与患者交流,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
1.3.5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情况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参照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对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眼底病变等症状的改善情况,应用健康促进生活模式量表Ⅱ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血压控制情况
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
实验组采取护理干预后乏力、头晕头痛、心悸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结论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使患者听取并采纳相关方面的知识和建议,并改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减少危险因素,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与遗传、环境、年龄、生活等因素有关。专家提出,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不但要合理应用药物治疗,还要采取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戒烟戒酒、合理饮食、控制体重等,是患者血压控制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4]。
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在血压控制及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患者心理、饮食、运动及认知方面采取综合性的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增加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知识掌握情况,还可以很好的控制血压,纠正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有效的改善患者高血压的预控情况和生活质量,此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德美.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7):71-72.
[2]袁月霞.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J].天津护理,2013,21(3):247-248.
[3]高菲.个性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7):161-162.
[4]王建骏,朱理敏,王丽芬等.健康教育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高血压控制率[J].实用全科医学,2008,6(6):607-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