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乾隆三十九年,西北要塞甘肃遭受天灾,粮食欠收,灾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乾隆皇帝责令陕甘总督勒尔谨处理此事,勒尔谨建议采用“捐监”的办法,所谓“捐监”,就是富人家的子弟向朝廷捐纳一定的钱财,朝廷作为回报,让其成为清朝最高学府国子监的学生,简称监生。获得监生身份的人可参加朝廷定期举办的高级考试,或者直接当官。
乾隆也明白,“捐监”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买官卖官,容易滋生腐败,但是无奈当时国库空虚,他舍不得拨大量的粮食和财物赈灾。于是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后,制定了两条措施,防患于未然:第一,捐“本色”不可“折色”。也就是在只能接受捐粮食,不接收银子。第二,选派甘肃布政使,专门负责“捐监”事项,乾隆深知这一职务事关重大,选派之人必须具备掌管财务的能力,为官清廉,而且最好有在甘肃为官的经验,经过几番筛选,他决定任用王亶望。
王亶望,山西临汾人,时任浙江布政使,之前做过甘肃知府,其父为官清廉。乾隆觉得有其父必有其子,殊不知,这一决定拉开了清朝第一贪腐大案的序幕,最终造成了陕甘地区56名官员人头落地,半数以上官员革职发配的结局。
抗旨欺君
贪官嘴脸初露端倪
乾隆皇帝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精心筛选的官员其实是一个贪得无厌的“大蛀虫”。他忽视了王亶望是花钱买来的官,对这类官员来说,官位与金钱之间的交易早已根深蒂固。王亶望八月到达甘肃,上任后立马将“捐监”只能捐粮食的条件改成只收银子。清朝规定,捐43担粮食可以换取一个监生的身份,王亶望将其折合成银55两,公开叫卖。
三个月后,他特地呈奏折,向乾隆汇报战果,不过就是这份奏折,第一次引起了乾隆帝对他的怀疑。由于并没有按照规定征收粮食,他便将收上来的银子初略估算一下,得出了共收监生2万人,粮80余万担的结论,呈了上去。
乾隆帝看完奏折,着实的非常开心,对王亶望的办事能力大加赞赏。不过后来他越想越不对,甘肃土地贫瘠,又多天灾,以往一年的产量也就50万担,自家吃还不够,而外省运来成本很大,这80余万担是怎么来的呢?
于是四十年春,乾隆派刑部尚书袁守侗前往甘肃进行检查。袁守侗个子不高,胖乎乎的脑袋,眯着个眼,仿佛谁都不会放在眼里。在大小官员的簇拥下,这位钦差大摇大摆地进入粮仓,粮仓内摆着密密麻麻的容器,容器里满满的都是粮食,巡视了一圈之后,这位袁大人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明明收的都是银子,怎么会变成满仓的粮食呢?原来王亶望得知钦差要来巡视,于是在盛粮食的容器上动了手脚,他在容器里放上了隔板,容器下面都是空的,仅仅只是隔板上面放上了粮食,造成粮食满仓的假象。
侥幸逃脱
贪腐行动正式拉开序幕
袁守侗的巡视打消了乾隆皇帝的疑惑,也让王亶望贪婪的野心急剧膨胀。面对抗旨不尊得来的银子,王亶望不敢直接据为己有。于是他想出了更加腐败的计划——“冒赈”。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洗钱”,他怂恿手下官员虚报灾情,将当初“折色”来的银子以赈灾的名义拨放,借机贪污赈灾钱款,越来越多的官员被他拖下水,王亶望的贪污案件由个体行为升级成了有组织的群贪事件。
官职最高,直接掌权的王亶望理所当然地坐在了利益链条顶端,成为整个贪腐案件的实际操控人。跟他关系好的,无灾也可多报赈款,关系平常的不准多报,关系不好的不给报。他还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矩,甚至跟他见面吃饭都要明码标价。据考证,下属官员想与其见面,需递交白银1000两,吃饭白银2000两,如想与其进一步交流,则需白银3000两。就这样,来拜见他的官员依旧趋之若鹜。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把王亶望的马屁拍好了,自然而然也会得到更多的好处。
王亶望也不弱智,放在现在来讲也可以算是高智商犯罪,为了避免太过招摇,手下官员送来的银子务必放在坛子或者衣箱中,从后门运入。除了主动送上门的钱财,他还不时暗示下属投其所好。他的亲戚想要买官,他让仆人告知县令郭昌泰,郭昌泰闻讯,立马奉上白银800两;王亶望想要在开春之前住上新房子,于是放风给皋兰县令程栋,程栋不顾冬季的严寒,派人烧开水和泥,雇佣民工夜以继日的赶工,耗资 1.2万两白银,为其建造新的府邸。日积月累,王亶望坐拥豪宅70多套,土地一千多亩,玉器古玩更是堆积如山,俨然成为当时的“地主房叔”。
转眼三年过去了,王亶望的“生意”越做越大,要说他在甘肃闹这么大动静,乾隆皇帝应该会有所耳闻呀,怎么会坐视不理呢?这首先要归结于古代不发达的通讯技术,甘肃据京城路途遥远,交通往来不便,加上西北地区商旅较少,当地民众又大多安土重迁,这就使得当地的消息传递不出去,王亶望正是利用了天高皇帝远的客观条件,屡次呈递虚假奏折。另外在这三年间,王亶望伙同其手下,对不愿同流合污的官员威逼利诱,很多正直的官员被其排挤陷害,结局悲惨。就这样,王亶望一步一步地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西部帝国”。
乾隆四十二年,据王亶望上报,其任上共收监生15万人,连续为朝廷省下三年赈灾粮款,乾隆认为他功不可没,于是下旨,提拔王亶望为浙江巡抚,同年六月,由原宁夏道台王廷赞接任甘肃布政使职位。
其实乾隆不止一次地怀疑过王亶望,在王亶望升官搬家时,有人参他家资过于丰厚,光是拉车的牲口就有数百头之多,但是他并没有追究。还有一次是在他第五次南巡的时候,乾隆喜欢大的排场,身为浙江巡抚的王亶望为了讨主子欢心,安排了超级豪华的接待,场面堪比皇家。不过他忽视了一点,作为一个区区的巡抚,这样的财力难免让细心的乾隆爷起疑,不过这次乾隆依旧没有细究。
农民起义
和珅揭群官贪污真相
要知道,上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追究责任,是因为没有出大事。乾隆心知肚明王亶望在财务上可能有问题,但是却不挑明,原因就是王亶望确实为朝廷省去了很大一笔开销,与这个大麻烦相比,乾隆选择忽视王亶望的贪污行为。
乾隆四十六年三月,甘肃循化地区发生农民起义,撒拉族首领苏四十三带领族人起义,这一事件打破了西北地区的平静,也使以王亶望为首的贪腐链条浮出水面。 原来王廷赞出任甘肃布政使后,全盘照搬王亶望的贪污策略,下级官员为了巴结新上司,更加残酷地对百姓进行盘剥,甘肃城内民不聊生,最终导致农民起义爆发。
乾隆派军机大臣阿桂及和珅前往镇压,和珅当年30岁,时任户部尚书,也就是整个国家的财政总管。依清律例,凡重臣,必立有战功,乾隆看重和珅,有心提拔他,觉得一个小小的农民起义,很容易就能镇压下去,于是任命和珅为钦差督军大臣,随军前往甘肃“镀金”,却不想和珅此行却揭开了一个乾隆自己都不愿相信的事实。
华林山一战,官兵损失重大,勒尔谨指挥失误,被就地革职抄家,共收缴上来7800余两银子。和珅身为财政大臣,之前处理过很多抄家财产,觉得以陕甘总督的官衔,这些家产未免太少了,于是便继续追查,并把范围扩展到家奴,结果发现勒尔谨两个家奴名下的财产就有一万两千两之多。原来勒尔谨把很多财产都转移到家奴名下,给外界造成为官清廉的假象,他没想到这个年纪轻轻的和珅如此精明,自己处心积虑的谋划就这样落空了。
勒尔谨是陕甘地区官员群体贪污链条中的重要角色,他和两任甘肃布政使联手,伪造了七年的大旱,以手中的赈灾份额为诱饵,向下属勒索贿赂。他的被捕,使王亶望贪污窝案初露端倪。
听闻甘肃勒尔谨案发,远在浙江的王亶望如惊弓之鸟,坐立不安。恰逢这时他手下的官员因擅自挪用公款,连累他革职在家。于是这位自作聪明的贪官又想出了新的点子——上交“议罪银”。“议罪银”是专门为官员们设立的,犯错误的官员可以交银子减轻罪行。
王亶望此举是想改被动为主动,在乾隆因甘肃事件联想到自己前,就给主子留下一个严于律己、深明大义、敢于承认错误的印象。同时,他也想避重就轻,将乾隆对自己的关注点由西北转移到浙江。于是他写了一封奏折,言辞恳切地检讨自己管教下属不严,致使朝廷蒙受损失,并主动提出愿意交纳50万两“议罪银”来弥补过错。
殊不知,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这封奏折,让本就心存疑虑的乾隆确信了王亶望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大贪官。原来清朝官员的俸禄都是固定的,像王亶望这样的二品官员,每月的俸禄是150两白银加150斛粮食,同时年底还能拿到一万到一万三千两养廉银,相当于咱们现在的年终奖,一年所有的合法收入也就2万两,以他当官的年限,哪怕不吃不喝,也攒不下50万两白银。可能是连年的贪腐麻痹了王亶望的神经,让他又一次在算数上犯了糊涂。
现任甘肃布政使王廷赞是一个没有脑子,没有主意的人,他照搬了王亶望的贪污手法,四年来也赚了个家财万贯,得知勒尔谨被抄家,他每日提心吊胆,生怕东窗事发。当他听闻王亶望主动上交“议罪银”后,便以自己治理无方,导致暴民起义为名义,声称愿将毕生积蓄上交,充当“议罪银”。但在上交的数目上,他并没有跟王亶望一样,上交那么多,而是听从管家的建议,拿出4万两,贡献给军队,购买军备,又拿出8000两慰问士兵,又拿出1万两,分发给甘肃城中的百姓,总共加起来的数目不算多,但也不少。
乾隆四十六年六月,和珅从甘肃返京,乾隆与其讨论王廷赞交“议罪银”一事,和珅直截了当地说道:“王廷赞之财产,数倍于此而不止。”乾隆听闻此言,得知王廷赞亦非善类,不禁勃然大怒。
恰巧这时军机大臣阿桂派人送来战报,原来阿桂奉命镇压甘肃暴动,不料敌人骁勇善战,顽强抵抗,加上在华林山吃了败仗以后,官兵士气低落,清军可谓进退维谷。眼看着清剿不力,自己就要被治罪,正愁苦无奈之时,甘肃连降暴雨,三天三夜未停。阿桂灵机一动,写下了这样一封奏折,内容大概是:甘肃近日连降暴雨,路面积水颇深,山路陡峭湿滑,不利行军,望圣上批准军队暂时撤回。
乾隆不看则已,一看更是暴跳如雷。要知道,在王亶望和王廷赞上交的奏折里,连续七年,甘肃可都是大旱,甚至在今年的奏折里,王廷赞还表明甘肃旱情加剧,大小州县要求朝廷给予救济。在进一步询问了和珅之后,乾隆如梦初醒,原来所谓的灾情,都是手底下官员编造出来的。灾情是假的,那朝廷“捐监”得到的救灾粮款都哪去了?王亶望、勒尔谨、王廷赞等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又都是在甘肃为官之后暴富,这又是怎么回事?乾隆皇帝最终把目光投在了陕甘地区,决定将王亶望等人并案调查。
一场陕甘地区的反腐风云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虎口拔牙
大胆贪官和第57颗人头
乾隆命令和珅、阿桂负责彻查陕甘地区官员,一干人等全部收押入狱。无论怎样审问,王亶望等人就是拒不招供,因为他们心知肚明,一旦招供,便没有活路。但是有人经不住大刑伺候,将所有事实和盘托出,讲述了王亶望等人如何只收“折色”,如何通过“冒赈”洗钱,如何威逼利诱其他官员入伙的所有犯罪事实。
真相总是让人震惊,以王亶望为首的贪腐链条终于彻底被曝光,然而事实却让乾隆很难接受,陕甘官场就如同一个大染缸,里面的官员没有一个是干净的。这些官员沆瀣一气,合起伙来,把自己骗的团团转,这个事实让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觉得很是气愤。而让这位帝王为难的还不止这些,按照清朝的律法,官员贪污1000两以上者,就应斩首。而这次贪腐事件中,如按这一标准,恐怕陕甘境内所有官员,几乎无人幸免。
在几经思量后,乾隆定下标准,凡是贪污2万以上者,斩首示众,2万以下者,视其贪污金额进行处罚。尽管量刑标准比之前高20倍,还是有56名官员被执行死刑,近半数官员被流放或杖刑。可见,陕甘地区这一贪腐群体是多么胆大包天,贪得无厌!
勒尔谨被赐自尽,王亶望斩首,王廷赞绞死。这场反腐硝烟貌似平静了。不过,故事讲到这却依旧存在波澜,作为整个贪腐链条的首脑,王亶望到底贪污了多少银子呢?
乾隆四十六年七月中旬,夜已经很深了,但是乾隆皇帝依然没有休息,他手里拿着的是王亶望的抄家手册,上面记载了2000多件古玩器物,足足有30米长。老爷子对王亶望的家产十分的好奇,心想这么大的贪官,收缴上来的东西内务府会不会装不下呀?他点灯熬油地看了半宿,却忽然大怒拍案而起。
原来在这本抄家手册上记载的,全是些不值钱的平庸货色。乾隆之前对于王亶望的收藏癖好是有所耳闻的,早就知晓其家中珍贵玉器都是精品之中的精品,而且乾隆本人也是鉴赏专家,他清楚的知道,一定有人在抄家的过程中动了手脚。
于是他责令和珅亲自去调查,到底是谁这么大胆子,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在负责抄家的闽浙总督陈辉祖家中,和珅搜出一个账本,上面清楚地记载了在抄家过程中,陈辉祖指使其家奴用地摊货替换名贵玉器的数目,另外还记载了陈辉祖以极低的比例,将抄家得来的金子兑换成银子,赚取差价的事实。
虎口拔牙的陈辉祖罪有应得,在第二年春天被问斩,其家产全部被抄充公。贪腐案的始作俑者,王亶望的贪污资产最终得到了明确的计算,共计白银300多万两,相当于现今5亿多人民币。这些钱财都是搜刮民脂民膏得来的不义之财,难怪处于水深火热的贫苦大众会铤而走险,选择以起义的方式进行抗争。
此后,乾隆颁布谕旨,停止甘肃“捐监”,同时暂免了甘肃每年冬季向中央的进贡行为,轰动一时的清宫第一反腐大案就此落下帷幕。 (责编:闫虹)
乾隆也明白,“捐监”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买官卖官,容易滋生腐败,但是无奈当时国库空虚,他舍不得拨大量的粮食和财物赈灾。于是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后,制定了两条措施,防患于未然:第一,捐“本色”不可“折色”。也就是在只能接受捐粮食,不接收银子。第二,选派甘肃布政使,专门负责“捐监”事项,乾隆深知这一职务事关重大,选派之人必须具备掌管财务的能力,为官清廉,而且最好有在甘肃为官的经验,经过几番筛选,他决定任用王亶望。
王亶望,山西临汾人,时任浙江布政使,之前做过甘肃知府,其父为官清廉。乾隆觉得有其父必有其子,殊不知,这一决定拉开了清朝第一贪腐大案的序幕,最终造成了陕甘地区56名官员人头落地,半数以上官员革职发配的结局。
抗旨欺君
贪官嘴脸初露端倪
乾隆皇帝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精心筛选的官员其实是一个贪得无厌的“大蛀虫”。他忽视了王亶望是花钱买来的官,对这类官员来说,官位与金钱之间的交易早已根深蒂固。王亶望八月到达甘肃,上任后立马将“捐监”只能捐粮食的条件改成只收银子。清朝规定,捐43担粮食可以换取一个监生的身份,王亶望将其折合成银55两,公开叫卖。
三个月后,他特地呈奏折,向乾隆汇报战果,不过就是这份奏折,第一次引起了乾隆帝对他的怀疑。由于并没有按照规定征收粮食,他便将收上来的银子初略估算一下,得出了共收监生2万人,粮80余万担的结论,呈了上去。
乾隆帝看完奏折,着实的非常开心,对王亶望的办事能力大加赞赏。不过后来他越想越不对,甘肃土地贫瘠,又多天灾,以往一年的产量也就50万担,自家吃还不够,而外省运来成本很大,这80余万担是怎么来的呢?
于是四十年春,乾隆派刑部尚书袁守侗前往甘肃进行检查。袁守侗个子不高,胖乎乎的脑袋,眯着个眼,仿佛谁都不会放在眼里。在大小官员的簇拥下,这位钦差大摇大摆地进入粮仓,粮仓内摆着密密麻麻的容器,容器里满满的都是粮食,巡视了一圈之后,这位袁大人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明明收的都是银子,怎么会变成满仓的粮食呢?原来王亶望得知钦差要来巡视,于是在盛粮食的容器上动了手脚,他在容器里放上了隔板,容器下面都是空的,仅仅只是隔板上面放上了粮食,造成粮食满仓的假象。
侥幸逃脱
贪腐行动正式拉开序幕
袁守侗的巡视打消了乾隆皇帝的疑惑,也让王亶望贪婪的野心急剧膨胀。面对抗旨不尊得来的银子,王亶望不敢直接据为己有。于是他想出了更加腐败的计划——“冒赈”。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洗钱”,他怂恿手下官员虚报灾情,将当初“折色”来的银子以赈灾的名义拨放,借机贪污赈灾钱款,越来越多的官员被他拖下水,王亶望的贪污案件由个体行为升级成了有组织的群贪事件。
官职最高,直接掌权的王亶望理所当然地坐在了利益链条顶端,成为整个贪腐案件的实际操控人。跟他关系好的,无灾也可多报赈款,关系平常的不准多报,关系不好的不给报。他还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矩,甚至跟他见面吃饭都要明码标价。据考证,下属官员想与其见面,需递交白银1000两,吃饭白银2000两,如想与其进一步交流,则需白银3000两。就这样,来拜见他的官员依旧趋之若鹜。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把王亶望的马屁拍好了,自然而然也会得到更多的好处。
王亶望也不弱智,放在现在来讲也可以算是高智商犯罪,为了避免太过招摇,手下官员送来的银子务必放在坛子或者衣箱中,从后门运入。除了主动送上门的钱财,他还不时暗示下属投其所好。他的亲戚想要买官,他让仆人告知县令郭昌泰,郭昌泰闻讯,立马奉上白银800两;王亶望想要在开春之前住上新房子,于是放风给皋兰县令程栋,程栋不顾冬季的严寒,派人烧开水和泥,雇佣民工夜以继日的赶工,耗资 1.2万两白银,为其建造新的府邸。日积月累,王亶望坐拥豪宅70多套,土地一千多亩,玉器古玩更是堆积如山,俨然成为当时的“地主房叔”。
转眼三年过去了,王亶望的“生意”越做越大,要说他在甘肃闹这么大动静,乾隆皇帝应该会有所耳闻呀,怎么会坐视不理呢?这首先要归结于古代不发达的通讯技术,甘肃据京城路途遥远,交通往来不便,加上西北地区商旅较少,当地民众又大多安土重迁,这就使得当地的消息传递不出去,王亶望正是利用了天高皇帝远的客观条件,屡次呈递虚假奏折。另外在这三年间,王亶望伙同其手下,对不愿同流合污的官员威逼利诱,很多正直的官员被其排挤陷害,结局悲惨。就这样,王亶望一步一步地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西部帝国”。
乾隆四十二年,据王亶望上报,其任上共收监生15万人,连续为朝廷省下三年赈灾粮款,乾隆认为他功不可没,于是下旨,提拔王亶望为浙江巡抚,同年六月,由原宁夏道台王廷赞接任甘肃布政使职位。
其实乾隆不止一次地怀疑过王亶望,在王亶望升官搬家时,有人参他家资过于丰厚,光是拉车的牲口就有数百头之多,但是他并没有追究。还有一次是在他第五次南巡的时候,乾隆喜欢大的排场,身为浙江巡抚的王亶望为了讨主子欢心,安排了超级豪华的接待,场面堪比皇家。不过他忽视了一点,作为一个区区的巡抚,这样的财力难免让细心的乾隆爷起疑,不过这次乾隆依旧没有细究。
农民起义
和珅揭群官贪污真相
要知道,上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追究责任,是因为没有出大事。乾隆心知肚明王亶望在财务上可能有问题,但是却不挑明,原因就是王亶望确实为朝廷省去了很大一笔开销,与这个大麻烦相比,乾隆选择忽视王亶望的贪污行为。
乾隆四十六年三月,甘肃循化地区发生农民起义,撒拉族首领苏四十三带领族人起义,这一事件打破了西北地区的平静,也使以王亶望为首的贪腐链条浮出水面。 原来王廷赞出任甘肃布政使后,全盘照搬王亶望的贪污策略,下级官员为了巴结新上司,更加残酷地对百姓进行盘剥,甘肃城内民不聊生,最终导致农民起义爆发。
乾隆派军机大臣阿桂及和珅前往镇压,和珅当年30岁,时任户部尚书,也就是整个国家的财政总管。依清律例,凡重臣,必立有战功,乾隆看重和珅,有心提拔他,觉得一个小小的农民起义,很容易就能镇压下去,于是任命和珅为钦差督军大臣,随军前往甘肃“镀金”,却不想和珅此行却揭开了一个乾隆自己都不愿相信的事实。
华林山一战,官兵损失重大,勒尔谨指挥失误,被就地革职抄家,共收缴上来7800余两银子。和珅身为财政大臣,之前处理过很多抄家财产,觉得以陕甘总督的官衔,这些家产未免太少了,于是便继续追查,并把范围扩展到家奴,结果发现勒尔谨两个家奴名下的财产就有一万两千两之多。原来勒尔谨把很多财产都转移到家奴名下,给外界造成为官清廉的假象,他没想到这个年纪轻轻的和珅如此精明,自己处心积虑的谋划就这样落空了。
勒尔谨是陕甘地区官员群体贪污链条中的重要角色,他和两任甘肃布政使联手,伪造了七年的大旱,以手中的赈灾份额为诱饵,向下属勒索贿赂。他的被捕,使王亶望贪污窝案初露端倪。
听闻甘肃勒尔谨案发,远在浙江的王亶望如惊弓之鸟,坐立不安。恰逢这时他手下的官员因擅自挪用公款,连累他革职在家。于是这位自作聪明的贪官又想出了新的点子——上交“议罪银”。“议罪银”是专门为官员们设立的,犯错误的官员可以交银子减轻罪行。
王亶望此举是想改被动为主动,在乾隆因甘肃事件联想到自己前,就给主子留下一个严于律己、深明大义、敢于承认错误的印象。同时,他也想避重就轻,将乾隆对自己的关注点由西北转移到浙江。于是他写了一封奏折,言辞恳切地检讨自己管教下属不严,致使朝廷蒙受损失,并主动提出愿意交纳50万两“议罪银”来弥补过错。
殊不知,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这封奏折,让本就心存疑虑的乾隆确信了王亶望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大贪官。原来清朝官员的俸禄都是固定的,像王亶望这样的二品官员,每月的俸禄是150两白银加150斛粮食,同时年底还能拿到一万到一万三千两养廉银,相当于咱们现在的年终奖,一年所有的合法收入也就2万两,以他当官的年限,哪怕不吃不喝,也攒不下50万两白银。可能是连年的贪腐麻痹了王亶望的神经,让他又一次在算数上犯了糊涂。
现任甘肃布政使王廷赞是一个没有脑子,没有主意的人,他照搬了王亶望的贪污手法,四年来也赚了个家财万贯,得知勒尔谨被抄家,他每日提心吊胆,生怕东窗事发。当他听闻王亶望主动上交“议罪银”后,便以自己治理无方,导致暴民起义为名义,声称愿将毕生积蓄上交,充当“议罪银”。但在上交的数目上,他并没有跟王亶望一样,上交那么多,而是听从管家的建议,拿出4万两,贡献给军队,购买军备,又拿出8000两慰问士兵,又拿出1万两,分发给甘肃城中的百姓,总共加起来的数目不算多,但也不少。
乾隆四十六年六月,和珅从甘肃返京,乾隆与其讨论王廷赞交“议罪银”一事,和珅直截了当地说道:“王廷赞之财产,数倍于此而不止。”乾隆听闻此言,得知王廷赞亦非善类,不禁勃然大怒。
恰巧这时军机大臣阿桂派人送来战报,原来阿桂奉命镇压甘肃暴动,不料敌人骁勇善战,顽强抵抗,加上在华林山吃了败仗以后,官兵士气低落,清军可谓进退维谷。眼看着清剿不力,自己就要被治罪,正愁苦无奈之时,甘肃连降暴雨,三天三夜未停。阿桂灵机一动,写下了这样一封奏折,内容大概是:甘肃近日连降暴雨,路面积水颇深,山路陡峭湿滑,不利行军,望圣上批准军队暂时撤回。
乾隆不看则已,一看更是暴跳如雷。要知道,在王亶望和王廷赞上交的奏折里,连续七年,甘肃可都是大旱,甚至在今年的奏折里,王廷赞还表明甘肃旱情加剧,大小州县要求朝廷给予救济。在进一步询问了和珅之后,乾隆如梦初醒,原来所谓的灾情,都是手底下官员编造出来的。灾情是假的,那朝廷“捐监”得到的救灾粮款都哪去了?王亶望、勒尔谨、王廷赞等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又都是在甘肃为官之后暴富,这又是怎么回事?乾隆皇帝最终把目光投在了陕甘地区,决定将王亶望等人并案调查。
一场陕甘地区的反腐风云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虎口拔牙
大胆贪官和第57颗人头
乾隆命令和珅、阿桂负责彻查陕甘地区官员,一干人等全部收押入狱。无论怎样审问,王亶望等人就是拒不招供,因为他们心知肚明,一旦招供,便没有活路。但是有人经不住大刑伺候,将所有事实和盘托出,讲述了王亶望等人如何只收“折色”,如何通过“冒赈”洗钱,如何威逼利诱其他官员入伙的所有犯罪事实。
真相总是让人震惊,以王亶望为首的贪腐链条终于彻底被曝光,然而事实却让乾隆很难接受,陕甘官场就如同一个大染缸,里面的官员没有一个是干净的。这些官员沆瀣一气,合起伙来,把自己骗的团团转,这个事实让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觉得很是气愤。而让这位帝王为难的还不止这些,按照清朝的律法,官员贪污1000两以上者,就应斩首。而这次贪腐事件中,如按这一标准,恐怕陕甘境内所有官员,几乎无人幸免。
在几经思量后,乾隆定下标准,凡是贪污2万以上者,斩首示众,2万以下者,视其贪污金额进行处罚。尽管量刑标准比之前高20倍,还是有56名官员被执行死刑,近半数官员被流放或杖刑。可见,陕甘地区这一贪腐群体是多么胆大包天,贪得无厌!
勒尔谨被赐自尽,王亶望斩首,王廷赞绞死。这场反腐硝烟貌似平静了。不过,故事讲到这却依旧存在波澜,作为整个贪腐链条的首脑,王亶望到底贪污了多少银子呢?
乾隆四十六年七月中旬,夜已经很深了,但是乾隆皇帝依然没有休息,他手里拿着的是王亶望的抄家手册,上面记载了2000多件古玩器物,足足有30米长。老爷子对王亶望的家产十分的好奇,心想这么大的贪官,收缴上来的东西内务府会不会装不下呀?他点灯熬油地看了半宿,却忽然大怒拍案而起。
原来在这本抄家手册上记载的,全是些不值钱的平庸货色。乾隆之前对于王亶望的收藏癖好是有所耳闻的,早就知晓其家中珍贵玉器都是精品之中的精品,而且乾隆本人也是鉴赏专家,他清楚的知道,一定有人在抄家的过程中动了手脚。
于是他责令和珅亲自去调查,到底是谁这么大胆子,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在负责抄家的闽浙总督陈辉祖家中,和珅搜出一个账本,上面清楚地记载了在抄家过程中,陈辉祖指使其家奴用地摊货替换名贵玉器的数目,另外还记载了陈辉祖以极低的比例,将抄家得来的金子兑换成银子,赚取差价的事实。
虎口拔牙的陈辉祖罪有应得,在第二年春天被问斩,其家产全部被抄充公。贪腐案的始作俑者,王亶望的贪污资产最终得到了明确的计算,共计白银300多万两,相当于现今5亿多人民币。这些钱财都是搜刮民脂民膏得来的不义之财,难怪处于水深火热的贫苦大众会铤而走险,选择以起义的方式进行抗争。
此后,乾隆颁布谕旨,停止甘肃“捐监”,同时暂免了甘肃每年冬季向中央的进贡行为,轰动一时的清宫第一反腐大案就此落下帷幕。 (责编:闫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