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现代教育越来越倾向于素质教育的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学校教育也更加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提高学生的体能、体质,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关键字:高中;体育教学;实效性
时光如梭,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已经走过十数个念头,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已经深入到普通学校教学中,深深扎根于学生发展的实际,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和健康成长。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各个学校已经转变了旧的教育观念,确立了与新课标相适应的教学理念,就体育教学而言,要求要树立新三维体育教育观念,即不仅要增强学生体质、教会学生运动技术、提高体育竞技水平和竞技能力,还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进而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对未来发展的期望值。
一、新课改形势下体育教学的新要求
(一)体育教学功能的扩展
在高中阶段所有的教学科目中,体育课程以其开放性、竞技性、趣味性等特点赢得了学生的青睐,让很多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学生在体育课上可以自由、无拘无束地参与到体育课的学习中来,让学生长时间保持学习兴趣。此外,体育竞技所体现出来的公平、公开、公正的思想和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顽强性格的养成,因此,体育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能够促进德育功能的不断强化,对学生的发展大有裨益。
(二)体育教学手段的革新
新课改树立了新三维体育教学理念,同时也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
代体育课程要求教师要秉承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不仅要传授三基、增进健康、陶冶情操,还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硬件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贯彻终身体育思想。因此,教师应该重新定位体育课程,积极创造条件,促进教学形式多样化,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创造性学习为主,教学过程要真正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实施全面教育,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保证体育教学的质量。
(三)体育教师能力的提高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客体,是教学的开发者和设计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来满足教学需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深入组织、开发并学会主动、创新地利用一切可用的课程资源,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发展需求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及时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和技能水平作出调整。课后,体育教师还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及时的检查和总结,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素质和教学能力。
二、当前形势下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内容缺乏创新,学生积极性不够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中,体育课程的教学內容较为单一,大多是田径、足球、篮球等这些体育项目,这些课程项目在日常生活应用较广,容易被学生接受,但是大部分教师上课时只是单纯的教授学生基本的控球、运球、投篮等基本功,学生不满足于单一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学到更多的体育知识,教师应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能够做到丰富多样,让学生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建议推行体育素质教育,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性需要与发展,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出发点。体育教学模式的重心应该从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转移,从以传统的体育知识、技术传授为中心,转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从维持性学习转向创造性学习。
(二)课外活动时间较少,学生参与度不高
由于高中学习科目分类较多,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他们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文科课程的学习上,对于体育活动参与度不高,甚至有的学生占用体育课的时间去完成其他课程的作业。此外,在学校组织课外活动上,学生也会将时间花费在玩电脑、打游戏、玩手机、睡觉等事情上,而不会将自己精力放在体育锻炼上。因此,应适当加强课外活动中对体育课程的安排,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还能够给体育课程的教学做到很好的补充,并且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提高体育教学实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创新体育教学方式
为了提高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学生学习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加强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活泼愉快的课堂气氛,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目的。例如在高中体育教学会依据年级的不同,向学生们教授篮球运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充分备课,从运球、上篮、投篮等基本功以及篮球运动的规则、判罚等环节都要设计好,保证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在教学过程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奋点,为此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比赛,并教给学生一些战术配合,让他们在体育课堂乃至课余时间都将篮球作为校园内的锻炼和娱乐形式。
(二)把握体育教学密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课程内各项活动的时间,把握好课程活动的密度,这是教师课程准备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教师要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掌握本校学生的身体情况,再辅以场地实验,总结学生在场地的实验,针对学生的运动强度和适应能力制定课堂的练习密度和联系时间,从而充分把握课堂练习的进程和环节,保证学生的训练强度,促进学生体育技能的提高。
(三)实施差异教学
差异性教学是满足每个学生需求,保障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学目标。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差异学习可分为可变差异和不变差异。所谓可变差异就是指学生在体育基本技能储备、学习策略、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学生早已习成的,是能通过教师教学改变的差异。不可变差异就是指较为稳定的,体现学生个性的差异表现,主要包括生的认知方式、智力类型、气质、焦虑程度以及与体育学习有关的体型、体能等方面的差异,相对于可变差异而言,这种差异在短时期内是难以改变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发展差异,既要认清学生的可变差异,又要把握学生的不可变差异,在差异中教学,即要在确保所有学生达到基本的统一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别学生的特长,这样既可以有效地解决体育教学中的个体差异问题,体现差异教学的理念,又可以避免因差异教学所带来的种种消极因素。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四)构建体育教学激励机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保护学生的积极性的自尊心。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合作创新,在学生无法完成制定的课程要求时,教师应该本着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的态度对进行悉心指导,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当学生有了突出、优秀的表现时,教师应及时提出表扬和鼓励。教师的评价方式分为很多种,但主要是言语激励和精神奖励,教师的评价方式也可以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要本着激励的态度进行评价。
小结:
总之,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是一项长期教学任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重力量。首先,教师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良好的教学方式,精心做好课前准备。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充分发扬合作精神,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构建和谐课堂、实效课堂,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潘明.体育差异教学的误区与匡正[J].体育与科学,2006,27(4).
[2]钱亮.浅析提高高中体育课教学的实效性[J].教育界,2011,(14).
[3]何海洪.中职体育教学实效性策略分析[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2,(6).
[4]陈海波.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学生管理的重要一环[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2,(6).
关键字:高中;体育教学;实效性
时光如梭,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已经走过十数个念头,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已经深入到普通学校教学中,深深扎根于学生发展的实际,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和健康成长。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各个学校已经转变了旧的教育观念,确立了与新课标相适应的教学理念,就体育教学而言,要求要树立新三维体育教育观念,即不仅要增强学生体质、教会学生运动技术、提高体育竞技水平和竞技能力,还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进而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对未来发展的期望值。
一、新课改形势下体育教学的新要求
(一)体育教学功能的扩展
在高中阶段所有的教学科目中,体育课程以其开放性、竞技性、趣味性等特点赢得了学生的青睐,让很多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学生在体育课上可以自由、无拘无束地参与到体育课的学习中来,让学生长时间保持学习兴趣。此外,体育竞技所体现出来的公平、公开、公正的思想和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顽强性格的养成,因此,体育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能够促进德育功能的不断强化,对学生的发展大有裨益。
(二)体育教学手段的革新
新课改树立了新三维体育教学理念,同时也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
代体育课程要求教师要秉承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不仅要传授三基、增进健康、陶冶情操,还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硬件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贯彻终身体育思想。因此,教师应该重新定位体育课程,积极创造条件,促进教学形式多样化,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创造性学习为主,教学过程要真正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实施全面教育,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保证体育教学的质量。
(三)体育教师能力的提高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客体,是教学的开发者和设计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来满足教学需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深入组织、开发并学会主动、创新地利用一切可用的课程资源,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发展需求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及时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和技能水平作出调整。课后,体育教师还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及时的检查和总结,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素质和教学能力。
二、当前形势下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内容缺乏创新,学生积极性不够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中,体育课程的教学內容较为单一,大多是田径、足球、篮球等这些体育项目,这些课程项目在日常生活应用较广,容易被学生接受,但是大部分教师上课时只是单纯的教授学生基本的控球、运球、投篮等基本功,学生不满足于单一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学到更多的体育知识,教师应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能够做到丰富多样,让学生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建议推行体育素质教育,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性需要与发展,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出发点。体育教学模式的重心应该从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转移,从以传统的体育知识、技术传授为中心,转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从维持性学习转向创造性学习。
(二)课外活动时间较少,学生参与度不高
由于高中学习科目分类较多,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他们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文科课程的学习上,对于体育活动参与度不高,甚至有的学生占用体育课的时间去完成其他课程的作业。此外,在学校组织课外活动上,学生也会将时间花费在玩电脑、打游戏、玩手机、睡觉等事情上,而不会将自己精力放在体育锻炼上。因此,应适当加强课外活动中对体育课程的安排,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还能够给体育课程的教学做到很好的补充,并且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提高体育教学实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创新体育教学方式
为了提高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学生学习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加强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活泼愉快的课堂气氛,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目的。例如在高中体育教学会依据年级的不同,向学生们教授篮球运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充分备课,从运球、上篮、投篮等基本功以及篮球运动的规则、判罚等环节都要设计好,保证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在教学过程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奋点,为此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比赛,并教给学生一些战术配合,让他们在体育课堂乃至课余时间都将篮球作为校园内的锻炼和娱乐形式。
(二)把握体育教学密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课程内各项活动的时间,把握好课程活动的密度,这是教师课程准备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教师要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掌握本校学生的身体情况,再辅以场地实验,总结学生在场地的实验,针对学生的运动强度和适应能力制定课堂的练习密度和联系时间,从而充分把握课堂练习的进程和环节,保证学生的训练强度,促进学生体育技能的提高。
(三)实施差异教学
差异性教学是满足每个学生需求,保障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学目标。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差异学习可分为可变差异和不变差异。所谓可变差异就是指学生在体育基本技能储备、学习策略、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学生早已习成的,是能通过教师教学改变的差异。不可变差异就是指较为稳定的,体现学生个性的差异表现,主要包括生的认知方式、智力类型、气质、焦虑程度以及与体育学习有关的体型、体能等方面的差异,相对于可变差异而言,这种差异在短时期内是难以改变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发展差异,既要认清学生的可变差异,又要把握学生的不可变差异,在差异中教学,即要在确保所有学生达到基本的统一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别学生的特长,这样既可以有效地解决体育教学中的个体差异问题,体现差异教学的理念,又可以避免因差异教学所带来的种种消极因素。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四)构建体育教学激励机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保护学生的积极性的自尊心。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合作创新,在学生无法完成制定的课程要求时,教师应该本着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的态度对进行悉心指导,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当学生有了突出、优秀的表现时,教师应及时提出表扬和鼓励。教师的评价方式分为很多种,但主要是言语激励和精神奖励,教师的评价方式也可以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要本着激励的态度进行评价。
小结:
总之,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是一项长期教学任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重力量。首先,教师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良好的教学方式,精心做好课前准备。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充分发扬合作精神,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构建和谐课堂、实效课堂,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潘明.体育差异教学的误区与匡正[J].体育与科学,2006,27(4).
[2]钱亮.浅析提高高中体育课教学的实效性[J].教育界,2011,(14).
[3]何海洪.中职体育教学实效性策略分析[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2,(6).
[4]陈海波.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学生管理的重要一环[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