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
北地,当冻土浮露黑色,微微有一些潮湿的时候,地上仍然坚硬,而草芽已经钻了出来。人实在无法想象,柔软像纸一样的草,怎么能钻透泥土的封锁?想不出像水洗过一样新鲜的草,怎样度过漫长的冬天。
草在生出的时候,抱紧身体,宛如一根针,像对土地恳求:我不会占太多的地方。而它出生的土地,总是黑黑的,这是它的产床。黑色总是令人感动,如同泪水盈满了土地的眼眶。草是绿色的火,在风和雨水里蔓延。一丛、一丛的,不觉中连成一片。在草的生命辞典里,没有孤独、自杀、清高、颓唐这些词语,它们尽最大的努力活着,日日夜夜,长长的绿袖子密密麻麻写的全是:生长。
青草出生的土地,散发着草的汗香。
惠特曼说,草是“一种统一的象形文字,它的意思乃是:在宽广的地方和狭窄的地方都一样发芽,在黑人和白人中都一样生长”。面对着草,能体会谦卑的力量、贫贱的力量、民主的力量。这些观念像草一样,在静默中,分分秒秒生长。
“现在,它对于我,好像是坟墓中的未曾修剪的美丽的头发”(惠特曼)。齐白石在晚年也说过:让我的坟头青草茂盛。这句话也如一句诗。他们——这些洞悉人生的大师,都穿越了生死之门,看到草的生生不息。坊上青草,是生与死的美丽的结合。齐白石平静地说出这话的时候,仿佛看到了自己墓庐的绿意绵绵,而把死忘记了,如惠特曼说的“这最小的幼芽显示出实际上并无所谓死……生一出现,死就不复存在了。”
惠特曼的诗中无数次出现过草,而且他“话语像草一样朴实”。在他笔下,在密西西比、黑奴、巴门诺克、精神、流动、气概这些汹涌的词汇中,草叶蓬勃地长出来,缠绕着这些词,如同花环,散发芳香。
风
如果世上有一双抚爱的巨手,必是草原上透明的风。
风是草原自由的子孙,它追随着马群、草场、炊烟和歌唱的女人。在塞上,风的强劲会让初来的人惊讶。倘若你坐在车里,透过玻璃窗,仿佛涌向一处渴饮的河。这是风,然而蓝天明净无尘,阳光仍然直射下来,所有的云都在天边午睡。这是一场感受不到的哗变。在风中,草叶笔直地向前冲去,你感到它们像暴躁的油画家的笔触,一笔、一笔,毫不犹疑,绿的边缘有刺眼的白光。
风如此抚爱着草叶。蒙古人的一切都在这些柔软的草叶的推举下变成久远的生活。没有草,就没有蒙古包、勒勒车和木碗里面的粮食。因此“嘎达梅林”所回环祷唱的歌词,其实只有一句话:土地。每天,土地被风无数次丈量过,然后传到牧马人的耳边。
到了夏季,在流水一般的风里,显出马的骏美。马群像飞天一样从眼前穿过时,尾鬃飞散如帜,好像系在马身的白绸黑绸。而这样的风中,竟看不到花朵摇摆,也许它们太矮了,只是微微颤着,使劲张开五片或六片的花瓣。在风里,姑娘的蒙古袍飘飘翻飞,仿佛有一只手拽她去山那边的草场。这时,会看出蒙古袍的美丽,由于风,它在苍茫的草地上抖搂亮丽,而姑娘的腰身也像在水里一般鲜明。
背手的老汉前倾着身子勉力行进,这是草原上最熟悉的身影。风,透明的风吹在老汉脸上,似乎要把皱纹散开,把灰色的人撇胡子吹成小鸟的翅膀。
在这样的风里,河流仍然徐徐而流,只是水面碎了,反映不出对岸的柳树。百灵鸟像子弹一样“嗖”地射向天空,然后直上直下与风嬉戏,接着落在草丛里歌唱。它们从来都是逆风而翔,歌声传得很远。
静默草原
谁有过这样的经历呢?
站在草原上,你勉力前眺,或回头向后眺望,都是一样的风景:辽远而苍茫。人难免为这种辽远而惊慌。
在都市里生活,或是寻访名山以及赏玩江南园林的人,都习惯于这样的观察:眼光的每一个投射处,都有新景物可观,景随步移。
然而草原没有。
蒙古牧人前瞻的时候,总是眯着眼睛。他们并非欲看清楚天地间哪一样东西,而是想在眼里装填一些苍茫。
城里的人大睁着眼睛看草原,因而困惑。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
脚下的草儿纷纷簇立,一直延伸到远方与天际接壤。这颜色无疑是绿,但在阳光与起伏之中,又幻化出锡白、翡翠般的深碧或雾气中的淡蓝。
因而草原的风是具备了看不到与看不尽这两种特点。
和海一样,草原在单一中呈现丰富。草就是海水,极单纯,在连绵不断中显示壮阔。
有一点与海不同:观海者多数站在岸边,眼前与身后迥然不同。草原没有边际,它的每一点都是草原的中心。与站在船上观海的相异处在于,你可以接触草原,抚摸、打滚甚至过夜,而海上则行不通。
在草原上,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局促。人,置身于这样阔大无边的环境中,觉得所有的拐杖都被收去了,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隱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二十世纪哲学反复提示人们注意自己的处境,在草原上,人的处境感最强烈。天,果真如穹庐一样笼罩大地;土地宽厚仁慈,起伏无际;人在这里挥动双拳咆哮显得可笑,蹲下嘤嘤而泣显得可耻。
外来的旅人,在草原上找不到一件相宜的事来做。
在克什克腾,远方的小溪载着云杉的树影拥挤而来时,我愿意像母牛一样,俯首以口唇触到清浅流水。当我在草原上,不知站着坐着或趴着合适时,也想如长鬃披散的烈马那样用面颊摩挲草尖。
草原上没有树,所以即使有风也听不到啸声,但衣襟已被扯得飘展生响。我扯住衣襟,凝立冥想。关于克什克腾的一些旧事,譬如霍去病在狼居劈山立碑、康熙大战噶尔丹等等一俱杳然无踪。
草原与我一样,也是善忘者,只在静默中观望未来。
北地,当冻土浮露黑色,微微有一些潮湿的时候,地上仍然坚硬,而草芽已经钻了出来。人实在无法想象,柔软像纸一样的草,怎么能钻透泥土的封锁?想不出像水洗过一样新鲜的草,怎样度过漫长的冬天。
草在生出的时候,抱紧身体,宛如一根针,像对土地恳求:我不会占太多的地方。而它出生的土地,总是黑黑的,这是它的产床。黑色总是令人感动,如同泪水盈满了土地的眼眶。草是绿色的火,在风和雨水里蔓延。一丛、一丛的,不觉中连成一片。在草的生命辞典里,没有孤独、自杀、清高、颓唐这些词语,它们尽最大的努力活着,日日夜夜,长长的绿袖子密密麻麻写的全是:生长。
青草出生的土地,散发着草的汗香。
惠特曼说,草是“一种统一的象形文字,它的意思乃是:在宽广的地方和狭窄的地方都一样发芽,在黑人和白人中都一样生长”。面对着草,能体会谦卑的力量、贫贱的力量、民主的力量。这些观念像草一样,在静默中,分分秒秒生长。
“现在,它对于我,好像是坟墓中的未曾修剪的美丽的头发”(惠特曼)。齐白石在晚年也说过:让我的坟头青草茂盛。这句话也如一句诗。他们——这些洞悉人生的大师,都穿越了生死之门,看到草的生生不息。坊上青草,是生与死的美丽的结合。齐白石平静地说出这话的时候,仿佛看到了自己墓庐的绿意绵绵,而把死忘记了,如惠特曼说的“这最小的幼芽显示出实际上并无所谓死……生一出现,死就不复存在了。”
惠特曼的诗中无数次出现过草,而且他“话语像草一样朴实”。在他笔下,在密西西比、黑奴、巴门诺克、精神、流动、气概这些汹涌的词汇中,草叶蓬勃地长出来,缠绕着这些词,如同花环,散发芳香。
风
如果世上有一双抚爱的巨手,必是草原上透明的风。
风是草原自由的子孙,它追随着马群、草场、炊烟和歌唱的女人。在塞上,风的强劲会让初来的人惊讶。倘若你坐在车里,透过玻璃窗,仿佛涌向一处渴饮的河。这是风,然而蓝天明净无尘,阳光仍然直射下来,所有的云都在天边午睡。这是一场感受不到的哗变。在风中,草叶笔直地向前冲去,你感到它们像暴躁的油画家的笔触,一笔、一笔,毫不犹疑,绿的边缘有刺眼的白光。
风如此抚爱着草叶。蒙古人的一切都在这些柔软的草叶的推举下变成久远的生活。没有草,就没有蒙古包、勒勒车和木碗里面的粮食。因此“嘎达梅林”所回环祷唱的歌词,其实只有一句话:土地。每天,土地被风无数次丈量过,然后传到牧马人的耳边。
到了夏季,在流水一般的风里,显出马的骏美。马群像飞天一样从眼前穿过时,尾鬃飞散如帜,好像系在马身的白绸黑绸。而这样的风中,竟看不到花朵摇摆,也许它们太矮了,只是微微颤着,使劲张开五片或六片的花瓣。在风里,姑娘的蒙古袍飘飘翻飞,仿佛有一只手拽她去山那边的草场。这时,会看出蒙古袍的美丽,由于风,它在苍茫的草地上抖搂亮丽,而姑娘的腰身也像在水里一般鲜明。
背手的老汉前倾着身子勉力行进,这是草原上最熟悉的身影。风,透明的风吹在老汉脸上,似乎要把皱纹散开,把灰色的人撇胡子吹成小鸟的翅膀。
在这样的风里,河流仍然徐徐而流,只是水面碎了,反映不出对岸的柳树。百灵鸟像子弹一样“嗖”地射向天空,然后直上直下与风嬉戏,接着落在草丛里歌唱。它们从来都是逆风而翔,歌声传得很远。
静默草原
谁有过这样的经历呢?
站在草原上,你勉力前眺,或回头向后眺望,都是一样的风景:辽远而苍茫。人难免为这种辽远而惊慌。
在都市里生活,或是寻访名山以及赏玩江南园林的人,都习惯于这样的观察:眼光的每一个投射处,都有新景物可观,景随步移。
然而草原没有。
蒙古牧人前瞻的时候,总是眯着眼睛。他们并非欲看清楚天地间哪一样东西,而是想在眼里装填一些苍茫。
城里的人大睁着眼睛看草原,因而困惑。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
脚下的草儿纷纷簇立,一直延伸到远方与天际接壤。这颜色无疑是绿,但在阳光与起伏之中,又幻化出锡白、翡翠般的深碧或雾气中的淡蓝。
因而草原的风是具备了看不到与看不尽这两种特点。
和海一样,草原在单一中呈现丰富。草就是海水,极单纯,在连绵不断中显示壮阔。
有一点与海不同:观海者多数站在岸边,眼前与身后迥然不同。草原没有边际,它的每一点都是草原的中心。与站在船上观海的相异处在于,你可以接触草原,抚摸、打滚甚至过夜,而海上则行不通。
在草原上,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局促。人,置身于这样阔大无边的环境中,觉得所有的拐杖都被收去了,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隱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二十世纪哲学反复提示人们注意自己的处境,在草原上,人的处境感最强烈。天,果真如穹庐一样笼罩大地;土地宽厚仁慈,起伏无际;人在这里挥动双拳咆哮显得可笑,蹲下嘤嘤而泣显得可耻。
外来的旅人,在草原上找不到一件相宜的事来做。
在克什克腾,远方的小溪载着云杉的树影拥挤而来时,我愿意像母牛一样,俯首以口唇触到清浅流水。当我在草原上,不知站着坐着或趴着合适时,也想如长鬃披散的烈马那样用面颊摩挲草尖。
草原上没有树,所以即使有风也听不到啸声,但衣襟已被扯得飘展生响。我扯住衣襟,凝立冥想。关于克什克腾的一些旧事,譬如霍去病在狼居劈山立碑、康熙大战噶尔丹等等一俱杳然无踪。
草原与我一样,也是善忘者,只在静默中观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