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汉双语专业《现代汉语》教学刍议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c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民族院校藏汉双语专业学生学习《现代汉语》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积极探索一些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藏汉专业现代汉语教学问题
  
  不少学生认为高校现代汉语课是"热冷饭",用处不大,对这门课程学习缺乏热情和动力,现代汉语课程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无足轻重,学习热情日渐淡漠。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高、兴趣浓,这是笔者探索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规律的不竭的动力,本文就是探索中的择要直言,以期得到读者的指教。
  一、藏汉双语专业《现代汉语》的基本情况及教学存在的问题
  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设有师范、汉藏翻译和文秘三个专业,《现代汉语》作为基础课程在大一或大二开设。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和牧区,受当地基础教育条件的限制,他们的汉语基础知识普遍较差,接触汉语的时间也各有不同,有的是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有的到初中才有所接触。他们对于汉语学习的态度也不尽相同,一部分学生兴趣浓厚,积极主动的学习汉语,渴望了解汉族文化和习俗;另一部分学生觉得自己基础差,个别学生甚至存在厌学情绪,觉得学好藏文就可以了。笔者在对学生学习汉语兴趣调查后发现,其中表示学习兴趣高的占80%,兴趣一般的占15%,表明没有兴趣地占5%左右,由此可以看出,藏族学生是渴望学好汉语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了解教学对象的特点,而不"无的放矢"大讲特讲理论,使原本就枯燥、抽象的《现代汉语》课程雪上加霜,使学生们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受课时影响,走马观花式的把理轮串讲一遍,蜻蜓點水式的安排一点教学实践环节,学生们完成本课程的学习之后,作文说话依然错别字连篇,四声调掌握不准、不牢,遣词造句随心所欲漏洞百出等毛病难以克服。同学们普遍反映在组成汉语拼音音节的声、韵、调系统中,声调是最难学的,声母比较容易掌握、韵母次之。这主要是受其母语影响。具体到四声中,在作业中学生们对一声和二声及三声拿捏不准,如对"大好河山"的注音,学生的问题主要出在"好河山"三个字上,有的注为háohēshǎn,有的注为hāohěshǎn,汉语的阴平、阳平、上声掌握情况较差,去声是四个声调中读的最标准的。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将一、二、三声作为重点来练习,这要从教学方法上下功夫,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可以借鉴普通话水平测试训练的专项练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语音知识兴趣。
  一般说来,藏学院的学生进入大学时,其汉语水平相当于汉族地区初中和高中学生的水平之间。由于汉语基础薄弱,口语表达能力差,学生明显表现出自信心不足,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表现出胆怯、害羞、局促不安。因此,教师应注意对学生心理作细致的观察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用平等、对话式的双向交流来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让他们不再单纯被动接受,而是积极参与,逐步消除胆怯,树立自尊、自强、自信的意识,藉以提高汉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材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这对于从事双语教学的老师来说更具有实际的特殊意义。对藏族同学来说,他们学好汉语文,首先就要解决一个语言观念和语感的问题,引导他们进入汉文化的语境之中,尽量避免母语意识的干扰,开通"语言感受"的通道,不但在感情上主动接受汉语的规则,而且在实践中能自觉排除母语障碍,使"教"语"学"相协调,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现代汉语》作为一门基础课在我校开设的面较广,除藏学院、蒙学系等少数民族院系外,还有部分理科院系。文学院选用的教材是邵敬敏的《现代汉语通论》,这对于汉语基础较好的院系的学生是适用的,但对于藏学院的学生而言就缺乏针对性了。对藏学院的学生我们选择了张庆翔主编《现代汉语概论》,这本书是针对非师范专业学生编写的,内容简单易学,如语音一章对藏学院的学生来说,语音系统和汉语拼音方案及音变、节律等都有较强的应用性,在讲解过程中,需要着重讲解现代汉语音节拼写规则并且要配套进行大量的语音训练。
  二、藏汉双语专业现代汉语教学的对策
  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采取以下措施:
  1.了解学生,方法多样化
  教师应该首先了解教学对象的特点,把握第一节课至关重要,不急于给学生灌输条条框框,而是和学生进行一次情感交流,采用口头作文和调查问卷等方法,了解藏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心理特点等。三五分钟的口头作文,内容自选,学生的表现会是教师意想不到的。通过这种形式既能增进学生和老师的情感,教师也能初步了解学生的汉语水平,为日后因材施教奠定基础。
  2.激发兴趣,教法多样化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对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现代汉语》教学中,要做到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最好能"课伊始,趣亦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积极性调动起来,为后面的课打下基础。总结起来有两大方面:
  动口,坚持课前三分钟诵读,上课之前采取抽查或集体诵读。藏族学生对汉文化有浓厚的兴趣,通过诵读古典诗词、文赋,引入汉文化的语境中潜移默化地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陶冶情操。
  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的生源大部分来自青海省内,笔者曾在授课班级2008级藏英师范班(32人)进行过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6份,学生分别来自青海籍30人,四川籍3人、甘肃3人。来自果洛州,玉树州、黄南州,海南州、海西州等州县的藏族学生使用的藏语既有康巴藏语又有安多藏语,还有少部分学生来自西藏、四川、云南等外省区学生使用的又是卫藏藏语或只讲普通话。藏语方言之间的语音和词汇的差别是非常大的,基于这种情况,学生在校内相互交流也会选择普通话。但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的藏语方言区,对于汉语的学习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譬如操有声调的康巴藏语的同学和操没有声调的安多藏语的同学在学习汉语四声时难易程度明显不同。
  动手,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常常遇到一种情况,藏族学生好问,但问的问题只是某个字怎么念,某个词是什么意思。这些问题他们通过自己动手查找字典就可以解决,但学生们往往会等待老师讲解而很少主动去查字典。
  在课堂中设计一些实践性强的练习题思考题等。运用启发式、答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所学的理论及时消化,活学活用。例如讲到文字部分首先让学生对汉字的框架,结构特点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做一些纠正笔画笔顺的训练,改正错别字易混淆字的训练。
  教师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己动手,让学生明白汉语的学习和掌握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只能起到"引路"的作用。
  3.增加实践,手段多样化
  每学期要安排至少三次汉语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实践活动,如普通话演讲比赛、汉字书法比赛、成语接龙比赛、社会用字调查,报刊语言规范调查,网络语言评析,这些喜闻乐见的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全方位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生实践水平出发,设计出具体的训练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快乐,增长知识。
   4.编写教材,刻不容缓
  我校到目前一直没有适合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现代汉语》教材,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师生。我们选用过黄伯荣、廖序东编写的《现代汉语》增订三版,邵敬敏的《现代汉语通论》、孙汝建主编《现代汉语》以及张庆翔主编的《现代汉语概论》第二版,在使用过程中总是会发现这样那样不尽如人意之处。鉴于此,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编写一本适合学生学习的《现代汉语》教材。
  综上所述,在《现代汉语》教学实践中,本着教书育人,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材施教,相信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一定会得到逐步的改善与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庆翔,《现代汉语概论》,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
  【2】孙汝建《现代汉语》,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3】何俊芳《中国少数民族双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
  作者简介:雷富英(1980-),女,汉族,青海西宁人,现为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 要: 人的个性特征是相对稳定的,但个性倾向性的个性心理特点是可以改造的。体育运动以它固有的方式,鼓励个性的正当发展,不同项目的体育锻炼能够改善不同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本文以体育舞蹈为例,对体育运动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公共体育课 个性完善 体育舞蹈    一、前言    当前大学生公共体育课都是自由选项,很多大学生在选项时一是选自己喜欢的科目,二是避免日晒的室内运动,  因此室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