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不但解放了教师,也解放了学生,更解放了课堂。我们小语教师在努力实现课堂教学“脱胎换骨”的时候,还必须认真处理好以下三种辩证关系,以便于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效率。
一、“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关系
新课改倡导“人文化”课堂,强调要尊重学生的爱好,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等。于是,部分教师为了刻意体现课堂的“人文性”,而人为地淡化课堂秩序,忽视了学生“受教育者”的身份;盲从于学生所谓的“兴趣爱好”,不加引导与要求,走入了“人文化课堂”的极端。
新课改所倡导的理想课堂,应该既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又实现教师对课堂的有效控制。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而不“放纵”,“约束”又不“刻板”,达到“自由”与“约束”的有机结合。
1.课堂也是一个“公共场所”,少不了必要的秩序来维持
有秩序的课堂才是充满魅力的课堂,才是真正自由快乐的课堂。课堂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场所,教学必须有令人舒畅的课堂环境,而课堂秩序是课堂舒畅的关键所在。这与新课改所提倡的人文精神是完全吻合的。当某一学生的行为与其他学生的学习活动发生冲突,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我们就必须从多数学生的利益出发,施以某一学生必要的约束,这样既有效地控制了课堂,又确保更多学生的“利益”。
2.“规范要求”与“积极引导”相结合
课改以后,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少了些统一要求,多了些自主创新,这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还给学生发展兴趣创设了良好的空间。但教师必须施以规范的要求,辅之以严格的训练,有时甚至还得给学生以强制。因为尊重学生个体与严格规范要求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严师”方能出“高徒”。
二、“追求效果”与“用好文本”关系
课改后的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的活动明显增加,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效果,而冷落了文本,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教学片断:(《游园不值》教学片断)师:同学们,《游园不值》这首诗描写的景色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景色太美了。
师:你们想不想把这美丽的景色画下来呢?
生齐:想。
师:那就赶快动手吧!
生:开始作画,然后师生共同评议学生代表的作品。(这一过程一共花去时间10分钟)
师:看到这美丽的景色,心情就很愉快,而歌声最能表达我们此刻的心情,让我们一齐唱《郊游》,在歌声中再次感受诗中所描绘的美丽景色。
生:齐唱《郊游》。(这一环节共4分钟)
这个片断中,教者设计了一些“画画、唱歌”等环节,使课堂多了些“花拳绣腿”,华而不实,表面上看,学生的学习热热闹闹,其实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又无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弄巧成拙,形若“抛荒”。
思考与对策:
新课改倡导课堂既要有活跃的外显,更要有实在的内涵;既要给学生美的熏陶,又要能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达到这一目的,笔者以为起码得把握好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的关系。教材是最好的阅读范本,也是最好的课程资源。它的编写依托课标,体现课标的精神内涵。但仅凭教材的学习又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语文的。好在现行的语文教材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它既给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了选择拓展的空间。因此教师要立足教材,让学生直面教材、研读教材,再从教材出发引导学生关注课本外的学习资源,让教材成为链接其他课程资源的纽带。
三、“积极合作”与“独立感悟”关系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于是,合作学习成为部分教师追求的时髦。然而,当前的语文课堂上,充斥着低效的合作,学生难以安静独立地去读书、思考、感悟、作业。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课:教师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的内容及操作的程序以后,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教师走下讲台,逐一巡视。教室里似乎人人参与,气氛活跃。但仔细一看:1.组学生压根儿没有合作讨论,只是在闲聊而已;2.组学生围坐在那里,聆听个别好学生的主讲,充当“陪坐”或“听客”的角色;3.组学生合作正渐入佳境,但时间已到,只得打住。这样的合作学习,或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或千里之堤,功亏一篑;或者干脆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而已。没有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并解决问题,这样的合作学习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思考与对策:
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其独特的优势,值得推广。但合作学习的采用与否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作为教师要把握好合作的时机,明确合作的目标,设计合作的问题,形成合作的机制。避免出现滥用合作学习,缺乏针对性的情况。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两点:
1.让学生在独立感悟的基础上展开合作
独立感悟与思考仍是最佳的学习习惯与思维品质,能独立习得的一般就不需要“交流合作”,确实需要合作解决的问题也需在学生独立感悟的基础之上进行。学生在合作之前,先有一个“独立感悟”的经历,并形成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避免合作时,有些学生只能当观众、听众,被动地接受他人的意见。
2.在知识的重难点处开展合作
合作切忌过多过滥,因此教师要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处精心设计一些精而不杂、深而可及的问题,让学生合作解决。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合作解决的问题要有合作的必要,这样才能体现合作的价值,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思维更富有挑战性。
综观上述,任何一种盲求形式、急功近利,满足于“貌合神离”的形式包装,都无异于穿新鞋走老路,于新课改有百害而无一利。
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断以其全新的理念来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逐步完善我们的教学实践,这样才能指导我们构建起求真务实、清新鲜活的语文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界集中心小学)
一、“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关系
新课改倡导“人文化”课堂,强调要尊重学生的爱好,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等。于是,部分教师为了刻意体现课堂的“人文性”,而人为地淡化课堂秩序,忽视了学生“受教育者”的身份;盲从于学生所谓的“兴趣爱好”,不加引导与要求,走入了“人文化课堂”的极端。
新课改所倡导的理想课堂,应该既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又实现教师对课堂的有效控制。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而不“放纵”,“约束”又不“刻板”,达到“自由”与“约束”的有机结合。
1.课堂也是一个“公共场所”,少不了必要的秩序来维持
有秩序的课堂才是充满魅力的课堂,才是真正自由快乐的课堂。课堂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场所,教学必须有令人舒畅的课堂环境,而课堂秩序是课堂舒畅的关键所在。这与新课改所提倡的人文精神是完全吻合的。当某一学生的行为与其他学生的学习活动发生冲突,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我们就必须从多数学生的利益出发,施以某一学生必要的约束,这样既有效地控制了课堂,又确保更多学生的“利益”。
2.“规范要求”与“积极引导”相结合
课改以后,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少了些统一要求,多了些自主创新,这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还给学生发展兴趣创设了良好的空间。但教师必须施以规范的要求,辅之以严格的训练,有时甚至还得给学生以强制。因为尊重学生个体与严格规范要求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严师”方能出“高徒”。
二、“追求效果”与“用好文本”关系
课改后的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的活动明显增加,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效果,而冷落了文本,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教学片断:(《游园不值》教学片断)师:同学们,《游园不值》这首诗描写的景色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景色太美了。
师:你们想不想把这美丽的景色画下来呢?
生齐:想。
师:那就赶快动手吧!
生:开始作画,然后师生共同评议学生代表的作品。(这一过程一共花去时间10分钟)
师:看到这美丽的景色,心情就很愉快,而歌声最能表达我们此刻的心情,让我们一齐唱《郊游》,在歌声中再次感受诗中所描绘的美丽景色。
生:齐唱《郊游》。(这一环节共4分钟)
这个片断中,教者设计了一些“画画、唱歌”等环节,使课堂多了些“花拳绣腿”,华而不实,表面上看,学生的学习热热闹闹,其实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又无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弄巧成拙,形若“抛荒”。
思考与对策:
新课改倡导课堂既要有活跃的外显,更要有实在的内涵;既要给学生美的熏陶,又要能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达到这一目的,笔者以为起码得把握好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的关系。教材是最好的阅读范本,也是最好的课程资源。它的编写依托课标,体现课标的精神内涵。但仅凭教材的学习又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语文的。好在现行的语文教材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它既给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了选择拓展的空间。因此教师要立足教材,让学生直面教材、研读教材,再从教材出发引导学生关注课本外的学习资源,让教材成为链接其他课程资源的纽带。
三、“积极合作”与“独立感悟”关系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于是,合作学习成为部分教师追求的时髦。然而,当前的语文课堂上,充斥着低效的合作,学生难以安静独立地去读书、思考、感悟、作业。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课:教师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的内容及操作的程序以后,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教师走下讲台,逐一巡视。教室里似乎人人参与,气氛活跃。但仔细一看:1.组学生压根儿没有合作讨论,只是在闲聊而已;2.组学生围坐在那里,聆听个别好学生的主讲,充当“陪坐”或“听客”的角色;3.组学生合作正渐入佳境,但时间已到,只得打住。这样的合作学习,或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或千里之堤,功亏一篑;或者干脆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而已。没有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并解决问题,这样的合作学习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思考与对策:
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其独特的优势,值得推广。但合作学习的采用与否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作为教师要把握好合作的时机,明确合作的目标,设计合作的问题,形成合作的机制。避免出现滥用合作学习,缺乏针对性的情况。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两点:
1.让学生在独立感悟的基础上展开合作
独立感悟与思考仍是最佳的学习习惯与思维品质,能独立习得的一般就不需要“交流合作”,确实需要合作解决的问题也需在学生独立感悟的基础之上进行。学生在合作之前,先有一个“独立感悟”的经历,并形成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避免合作时,有些学生只能当观众、听众,被动地接受他人的意见。
2.在知识的重难点处开展合作
合作切忌过多过滥,因此教师要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处精心设计一些精而不杂、深而可及的问题,让学生合作解决。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合作解决的问题要有合作的必要,这样才能体现合作的价值,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思维更富有挑战性。
综观上述,任何一种盲求形式、急功近利,满足于“貌合神离”的形式包装,都无异于穿新鞋走老路,于新课改有百害而无一利。
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断以其全新的理念来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逐步完善我们的教学实践,这样才能指导我们构建起求真务实、清新鲜活的语文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界集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