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市铜梁区实验幼儿园 重庆 400000)
摘要:幼儿美术教育是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幼儿美育的重要途径。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活动内容;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美术活动;提供丰富的活动操作材料;及时跟进美术区域活动,切实促进小班美术活动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美术活动;有效;兴趣;情感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79-02
美术活动是一种手脑并用的实际操作活动,他们喜欢涂涂画画、玩玩做做,正是这种情感需要的表现,为幼儿美术教育提供了心理基础,从而使美术活动成为他们喜爱的活动,也是他们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根据小班幼儿独特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小班的教师应以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为主,通过表现幼儿真实的情感,陶冶幼儿的情操,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那么,如何开展有效的小班美术活动呢?
一、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活动内容,赋予幼儿真实的情感体验
小班幼儿由于认知水平有限,生活经验缺乏。因此,教师在设计美术活动时,一定要选择幼儿熟悉的并且感兴趣的事物为活动内容,赋予幼儿真实的生活体验。如小班幼儿很喜歡小动物,我们就可以设计“小狗吃骨头”、“可爱的小金鱼”、“漂亮的花蝴蝶”等粘贴添画的内容。还可以选择他们熟悉的人物、食物、运动或其它事物为题材,如“奶奶的毛线团”、“好吃的糖葫芦”、“我爱拍皮球”、“马路上的汽车”等绘画、撕贴内容。
美术活动还应走进真实的生活,改变传统的只是在教室里进行美术活动的现状,让幼儿在亲自经历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例如,春天到了,我们带着孩子们到公园里放风筝、看一看,找一找春天里青青的小草、五颜六色的小花、随风飘动的柳树、翩翩起舞的蝴蝶,勤劳的小蜜蜂等。虽然小班的孩子还不能用好听的形容词来描述他们的发现,但是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已经从活动中体验了愉悦的情感,激起了探索的愿望,也为他们的美术创作积累了经验。
二、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美术活动,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这是由其年龄特征决定的,幼儿喜欢游戏就如同他们渴望阳光和空气那样自然。马卡连柯说得好: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幼儿能从游戏中认识周围生活,培养独立性、积极性、创造性和动手动脑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利用游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1.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情境
小班幼儿的情感易受游戏情境的影响,因此,创设生动、有趣的游戏教学情境,让游戏与美术活动有机整合,从而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如在添画活动《下雨了》中,老师和幼儿扮演的小兔子和兔妈妈在草地上做游戏,下雨了,兔妈妈请小兔们躲到妈妈的伞底下来,提醒小兔如果被雨淋湿容易感冒。添画活动时,因为担心被雨淋湿感冒这个环节的设计,每个孩子添画的雨伞都很成功。呆板的课堂变成孩子们尽情发挥的地方,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同时也收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2.运用游戏化的指导语言
小班幼儿的思维处于直觉行动阶段,教师运用游戏化的语言指导幼儿的美术活动,幼儿倍感亲切,易于接受,更主要的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发展,充分体会游戏化美术活动特有的魅力。如撕纸活动“好玩的纸条”中,教师以游戏的形式讲解撕纸的方法:“食指、拇指碰一起,变成小鸡尖尖嘴。尖尖嘴儿啄虫子,啄呀啄,啄呀啄,一点一点全吃掉。”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鼓励幼儿大胆地撕纸,把纸条撕得又细又小,接着老师边出示张着大嘴的小熊、小猫、毛毛虫边说:“快来,小熊、小猫、毛毛虫饿了,快来喂它们吃东西吧!”
3.采用游戏化的活动评价
游戏化的评价对于维护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热情尤为重要,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我们采用游戏化的评价语言。如:幼儿学习点画小青草时,我会对幼儿说:“谁画的小青草又多又密,小朋友们就会到这儿来踢足球的。”这时幼儿的绘画积极性马上被调动了起来,画小青草时特别认真仔细。游戏化的评价避免了单纯评价作品好与不好,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美术技能,让幼儿对美术活动充满着向往。
三、提供丰富的活动操作材料,注重美术活动形式的多样化
小班的幼儿由于生理和年龄的特点,他们是以无意注意为主,兴趣持续的时间较短。单一的美术材料和单一的美术形式都会使他们觉得枯燥乏味,因此当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有趣的材料时幼儿会为材料而吸引,自然会主动地操作材料,参与到美术活动中去。我们为幼儿准备的丰富的绘画工具有纸、笔、油画棒、颜料等;纸工、泥工工具有:各色的卡纸、剪刀、胶水、橡皮泥、牙签等;此外辅助的材料有:棉签、纽扣、火柴棍、碎布;废旧的材料也收集了一些:蛋糕盘、方便面盒子、吸管、矿泉水瓶、易拉罐等。材料的丰富自然而然就为美术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四、及时跟进美术区域活动,使其成为美术活动的延伸和拓展
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作为集体教学活动的补充,一方面给孩子提供了一个丰富多样的、具有选择自由度的环境,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操作;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在美术区域活动的指导过程中了解孩子,敏锐察觉孩子的差异,从而更好地实施个别化指导。因此,在美术区域活动中,我们针对集中美术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幼儿个体差异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让幼儿进行自主选择、自由结伴进入活动区,大胆而真实地表现自己。因此,教师要诊视美术区域活动的独特价值,充分发挥好美术区域活动作为集中美术活动的补充和延伸的重要作用。
小班美术活动的有效开展,并非要教给幼儿美术的技能技巧,教师应把活动的重点放在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情感的表达上,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作为教师,应认真地聆听和体會他们在作品中的心灵语言,理解并支持他们独特的表达方式,从而提高小班美术活动的有效性,真正体现美术活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2002.1
[2]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9
[3]史美艳.美术活动生活化、游戏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7)
[4]吕耀坚.关于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思考.[J]幼儿教育,2000,(7)
摘要:幼儿美术教育是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幼儿美育的重要途径。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活动内容;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美术活动;提供丰富的活动操作材料;及时跟进美术区域活动,切实促进小班美术活动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美术活动;有效;兴趣;情感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79-02
美术活动是一种手脑并用的实际操作活动,他们喜欢涂涂画画、玩玩做做,正是这种情感需要的表现,为幼儿美术教育提供了心理基础,从而使美术活动成为他们喜爱的活动,也是他们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根据小班幼儿独特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小班的教师应以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为主,通过表现幼儿真实的情感,陶冶幼儿的情操,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那么,如何开展有效的小班美术活动呢?
一、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活动内容,赋予幼儿真实的情感体验
小班幼儿由于认知水平有限,生活经验缺乏。因此,教师在设计美术活动时,一定要选择幼儿熟悉的并且感兴趣的事物为活动内容,赋予幼儿真实的生活体验。如小班幼儿很喜歡小动物,我们就可以设计“小狗吃骨头”、“可爱的小金鱼”、“漂亮的花蝴蝶”等粘贴添画的内容。还可以选择他们熟悉的人物、食物、运动或其它事物为题材,如“奶奶的毛线团”、“好吃的糖葫芦”、“我爱拍皮球”、“马路上的汽车”等绘画、撕贴内容。
美术活动还应走进真实的生活,改变传统的只是在教室里进行美术活动的现状,让幼儿在亲自经历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例如,春天到了,我们带着孩子们到公园里放风筝、看一看,找一找春天里青青的小草、五颜六色的小花、随风飘动的柳树、翩翩起舞的蝴蝶,勤劳的小蜜蜂等。虽然小班的孩子还不能用好听的形容词来描述他们的发现,但是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已经从活动中体验了愉悦的情感,激起了探索的愿望,也为他们的美术创作积累了经验。
二、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美术活动,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这是由其年龄特征决定的,幼儿喜欢游戏就如同他们渴望阳光和空气那样自然。马卡连柯说得好: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幼儿能从游戏中认识周围生活,培养独立性、积极性、创造性和动手动脑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利用游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1.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情境
小班幼儿的情感易受游戏情境的影响,因此,创设生动、有趣的游戏教学情境,让游戏与美术活动有机整合,从而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如在添画活动《下雨了》中,老师和幼儿扮演的小兔子和兔妈妈在草地上做游戏,下雨了,兔妈妈请小兔们躲到妈妈的伞底下来,提醒小兔如果被雨淋湿容易感冒。添画活动时,因为担心被雨淋湿感冒这个环节的设计,每个孩子添画的雨伞都很成功。呆板的课堂变成孩子们尽情发挥的地方,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同时也收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2.运用游戏化的指导语言
小班幼儿的思维处于直觉行动阶段,教师运用游戏化的语言指导幼儿的美术活动,幼儿倍感亲切,易于接受,更主要的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发展,充分体会游戏化美术活动特有的魅力。如撕纸活动“好玩的纸条”中,教师以游戏的形式讲解撕纸的方法:“食指、拇指碰一起,变成小鸡尖尖嘴。尖尖嘴儿啄虫子,啄呀啄,啄呀啄,一点一点全吃掉。”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鼓励幼儿大胆地撕纸,把纸条撕得又细又小,接着老师边出示张着大嘴的小熊、小猫、毛毛虫边说:“快来,小熊、小猫、毛毛虫饿了,快来喂它们吃东西吧!”
3.采用游戏化的活动评价
游戏化的评价对于维护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热情尤为重要,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我们采用游戏化的评价语言。如:幼儿学习点画小青草时,我会对幼儿说:“谁画的小青草又多又密,小朋友们就会到这儿来踢足球的。”这时幼儿的绘画积极性马上被调动了起来,画小青草时特别认真仔细。游戏化的评价避免了单纯评价作品好与不好,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美术技能,让幼儿对美术活动充满着向往。
三、提供丰富的活动操作材料,注重美术活动形式的多样化
小班的幼儿由于生理和年龄的特点,他们是以无意注意为主,兴趣持续的时间较短。单一的美术材料和单一的美术形式都会使他们觉得枯燥乏味,因此当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有趣的材料时幼儿会为材料而吸引,自然会主动地操作材料,参与到美术活动中去。我们为幼儿准备的丰富的绘画工具有纸、笔、油画棒、颜料等;纸工、泥工工具有:各色的卡纸、剪刀、胶水、橡皮泥、牙签等;此外辅助的材料有:棉签、纽扣、火柴棍、碎布;废旧的材料也收集了一些:蛋糕盘、方便面盒子、吸管、矿泉水瓶、易拉罐等。材料的丰富自然而然就为美术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四、及时跟进美术区域活动,使其成为美术活动的延伸和拓展
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作为集体教学活动的补充,一方面给孩子提供了一个丰富多样的、具有选择自由度的环境,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操作;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在美术区域活动的指导过程中了解孩子,敏锐察觉孩子的差异,从而更好地实施个别化指导。因此,在美术区域活动中,我们针对集中美术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幼儿个体差异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让幼儿进行自主选择、自由结伴进入活动区,大胆而真实地表现自己。因此,教师要诊视美术区域活动的独特价值,充分发挥好美术区域活动作为集中美术活动的补充和延伸的重要作用。
小班美术活动的有效开展,并非要教给幼儿美术的技能技巧,教师应把活动的重点放在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情感的表达上,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作为教师,应认真地聆听和体會他们在作品中的心灵语言,理解并支持他们独特的表达方式,从而提高小班美术活动的有效性,真正体现美术活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2002.1
[2]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9
[3]史美艳.美术活动生活化、游戏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7)
[4]吕耀坚.关于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思考.[J]幼儿教育,2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