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守与创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swhzx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说“创业难,守业更难”。细细品味,“守”本身就包含了“创”,要守住业就必须不断创业。有道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社会的一切都在进步。就电脑来说,换代之快,让人应接不暇。如果创下电脑事业的企业只守着生产386,那么不管他的电脑造型如何美观,包装如何精美、豪华,相信现在的你要买电脑亦不会去抱回一台386。如此,可以想见该企业的发展方向——淘汰。唯有创新,继而生产486、586……才能守住自己的事业,才能适应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才能不断提高和进步。因而说“创业难,守业更难”。因此,守业不是单纯的守,而是再创业。“创业难,守业更难”即是“创业难,再创业更难”。
  企业尚且要靠再次创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作为振兴民族的教育事业——教学工作更需再次创业,即第二、第三次创业……唯有再创业才能守好教育这份“业”。若靠死守着自己的一点教学经验、一点教学特色不放,那么我们的教学工作亦将守不住,亦将被淘汰。因为社会进步了,情况变化了,教师教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学的要求亦提高了。教师以前适应学生的好的、巧的方法和模式,现在就不一定好而巧地适应学生了,更别说在未来适应。
  某美国人,上世纪60年代取得一哲学学位,70年代再取得一哲学学位,80年代又取得一哲学学位。有人讶而问之,其从容答曰:“这样做,是为了求得知识的保鲜度与时代感。”我们一些教师抱着自己的一点教学特色不放,以前怎么做,现在也怎么做,单纯地为守而守,没有真正理解“创业难,守业更难”中“守业”的含义是再创业,没有理解教学的“守”便是“创”。对比某美国人为求得知识的保鲜度和时代感而取得一个又一个的哲学学位,我们教学中只“守”而不“创”的教师难道不宜深思?
  为此,要“守”好自己的教学事业,就要使自己的教学与时代同步,与学生思想同步;就要再次创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就要有如上所讲的那位美国人取得哲学学位的思想与干劲。同时,对自己的教学对象——学生,作更进一步的了解,以及把新方法应用到教学中去。并在教学实践中挖掘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如此,才能使自己的教学特色发扬光大,保持长盛不衰的势头。
  如此,才能把自己所创的教学特色“守”好。
其他文献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是四年级上学期一篇介绍现代高科技的说明文,也是一篇科普读物。课文通过对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与人们关系的详细介绍,让我们了解到互联网的奇妙之处,认识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及科技的迅猛发展。文本最鲜明的特点是:语言浅显易懂,同时运用了一些形象化的比喻,如“‘国际互联网’就像包住地球的‘大网’”,又如“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真像一个‘地球村’”。“大网”非常生动地把连接亿万台电脑的无数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总喜欢借助多媒体,通过看、听、赏等过程,渲染与文本相匹配的教学情境。这无疑是一种进步的教学手段,尤其进入课改后,多媒体课件更是成为公开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但是,是不是有了多媒体的加入,学生就能进入一种情境,就能深入文本感悟文本呢?请看《一棵紫丁香》教学片断。    【教学案例】  ……  师:绿叶沙沙像什么?  生(齐):绿叶沙沙像在唱歌。  师:是谁给谁唱歌呢?  生:是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全新要求,是以口头语言为主要中介手段而进行的交际双方互动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听、说双方运用口头语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然而,目前小学生口语教学并不尽如人意。在教学中,我深切感受到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欠缺,存在的不足可以归纳为:(1)胆子小,害怕交际;(2)声音轻,态度拘谨;(3)口齿不清,发音不准;(4)缺乏条理,词不达意;(5)人云亦云,没有主见;(6)随
设计理念  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结构清晰,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语言以及描写海鸥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8个生字,重点指导“塑、抑”的字形,随文理解“抑扬顿挫、亲昵”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运用批注法,抓住老人的言行、神态以及
前段时间,我市举办了一次语文课堂教学评比活动,5位年轻教师执教了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麋鹿》一课,展示了各自的风采,其认真的态度、良好的素养给我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评比活动总体上是成功的。但就这五节课而言,也留下了诸多遗憾,尤其是群体患上“失语症”的现象引起了我深深的忧虑。    1.教学目标迷失  以《麋鹿》一课为例。5位授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设定的教学目标基本相同,包括了四方面的内容:正确、流利、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这对语文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指明了方向。我们依据小学生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以“语文综合性学习”为切入点,开展了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一、以课堂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文本内容,更要注重言语形式,因为作者的思想感情都蕴藏在具体的文字中。  一、精读教材是关键  教材是作者思想的载体,同时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对话的媒介。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决定阅读教学的深度。言为心声,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作者常常会精心选择和采用恰当的表达形式。因此,解读文本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读进去,感悟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诵读领悟,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学生尊师爱师的情感。  3.在欣赏诗歌中,培养鉴赏能力,提高品读词句的内涵。    课前准备  1.《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乐曲伴奏。  2.回忆一件老师关心爱护自己的事。    教学策略  一、切入举隅,启动情感  1.伴随着轻柔的音乐,教师轻轻吟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2.(出示课文中
教师要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就一定要充分利用课堂内有限的巡视时间,促使学生一课一得,甚至多得,尽可能地给学生释疑解惑。鉴于此,教师务必在课堂巡视时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教师应当从哪几个方面关注课堂间的巡视呢?    一、点、横、竖、撇、捺——“塑身正”蕴其美学    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课堂巡视,并且在巡视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师有效的巡视不仅能规范学生正确书写
当前,农村小学阅读教学课堂上充斥着繁琐的课文内容分析,而对于文章表情达意的形式几乎无暇关注。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截然分离,仅靠每周两节作文课,很难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目标”中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会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平时教学中,我认真研读教材,以课文为习作的突破口,及时地把习作训练有机地融进阅读教学中,学以致用,实现读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