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新课程的实施,要靠新的课堂评价语来激励。文章就教师评价语的理念,从过程评价语和终结评价语的整合,量化评价语与质化评价语的渗透,预设评价语和延迟评价语的互补等方面,演绎着教师导和学生学的和谐,构建着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精彩,从而对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发展学力、创造学力等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 教师评价 整合 渗透 互补
[1]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 [2]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不过分强调评价的甑别和选拔功能。
[3]传统的评价是一种功利性评价,造成了评价内容片面,忽视学生全面发展。评价手段单一,评价标准机械,评价氛围紧张。近来的几年,我们一些教师由于对新课程解读的深度与密度不够,又误入另一个极端,完全放开了“标准”,对学生的答案一味地逢迎,“言之有理”成了不变的砝码。在语文课堂上,点头、微笑、默叹成了一些教师的主基调,“很好”、“有道理”、“有个性”成了他们的主旋律。久而久之,学生被这些评价语包围着,思维的发展和创造毫无感觉,甚至失去了学的动力。难怪我们的学生对语文课堂的挑战越来越小,对挖掘自己在语文课堂上的聪明越来越迟钝。课堂上一些学生变得懒于动脑,即便老师提问到他,也蒙个答案了事。
试想,这样的课堂评价语能否让学生真正获取学的信息?真正获得反馈、提升的体验?
教学中,我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探究优化的教师评价语带给学生的精彩。
一、过程评价语和终结评价语的整合是课堂精彩的催化剂
强调教师的评价语既要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又要对学生呈现的最终答案进行评价。既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过程的喜悦,又让学生敢于品尝学习的结果,那怕在学习中忽现点滴的火花,教师都要勇于抓住瞬间的灵性,激励学生不断质疑,所以,教师的过程评价语和终结评价语的整合成了学生学的催化剂。
教学片段:《蝉》
要求学生边听课文录音边思考,围绕“蝉”每人至少提一个问题……
针对学生的一个个问题,我这样评价:你选择写作手法的角度,思考有价值;你抓关键句子,学习方法很好;你善于联想,由此及彼,有自己的体验。
片刻,一生问:“蝉长得怎样,文章为什么不写?”……我说:“你敢于质疑,这种方法可取,但你这一问题与本文中心无关,因此你的问题就没有价值了。这生很有感悟地说:“老师,我明白了,这不是在介绍蝉,而是借蝉来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如果我只给学生一个终结的评价语“错”,而没有赏识他学习过程的思考,如果我吝啬对他的过程评价语,那么,这位学生或许只在“错”的答案上徘徊,怎会有感悟?
在学生课堂生成中,我重视过程评价语和终结评价语的整合来探究文本,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做到更全面地学习。[4]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我改变了以往单一机械的评价语,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张扬学生思维个性,关注学生课堂的全过程,活跃在这样的课堂上的学生,犹如久旱逢甘霖,受到教师的催化而成才。
二、量化评价语与质化评价语的渗透是课堂精彩的添加剂
实践量化评价语和质化评价语的相互渗透,尤其是要重视质化评价语。在课堂评价语中,我坚信“量化的记述+质化的情感判断”,既能起到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又暗示学生思维的层次性,使学生立足基础学力,提升发展梯度,同样学生的提升也激励教师的升华。
教学片段:《伟大的悲剧》
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后,我设计了一个主问题,“悲剧”是指什么?为什么说“伟大”?为了给学生评价时导向明确,喜欢给问题定一个分值。确定本主问题满分6分。提示:概括“悲剧”,难度层次a,比值1分,如何体现“悲”?难度层次b,比值2分,几方面来表现“伟大”,难度层次b,比值3分。这样学生思考有浅入深,既夯实基础学力,又提升思维梯度。十来分钟,学生纷纷发言。
“悲剧是指斯科特等五人最终冻死在南极”。“你概括简洁而恰当,1分,悲体现在哪里?”“悲在斯科特等五人是第二到达南极,书中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你很会从文中找依据,解答悲,1分,学会结合具体句子分析,思考角度值得大家学习,还有不同的看法吗?”(学生很激动,不愿放弃,质化的评价语起了很好的添加作用)我给了他们足够的时间,巡视学生们的答案。学生正在小组讨论,交流甚至在争论……
这一主问题在我量化与质化评价语的渗透、交替运营中圆满完成,学生筛选信息的基础厚实了,结合语境分析的能力加强了,在这一评价语中,既认同学生认知的差异,又兼顾学生层次的发展。所以教师主问题的设计是要根据学生怎样学,才来怎样设计,教师怎样教要根据学生学而调节,教师在教中分享着学生学的成功,学生在学中体验着教师教的魅力。因此,量化评价语与质化评价语的渗透充分展示了教师导和学生学的魅力。
三、预设评价语和延迟评价语的互补是课堂精彩的指示剂
教师评价语指示着学生发展的轨迹,这是任何一个有经验的教师所熟知的。但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常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况。所以教师的预设评价语要随课堂的生成而变化成为延迟评价语,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有预设评价语,但更要重视延迟评价语,我认为,预设评价语和延迟评价语的互补是“教师评价语”的指示剂。
预设评价语和延迟评价语往往引领学生的发展,因此应该留出充裕的时间,还学生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为此,探究延迟评价语就显得尤为迫切了……
教学片段:《孤独之旅》
配乐三毛的《远方》导入。请学生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课文的内容。生1:杜小康离家在芦苇荡放鸭的故事。
生2:杜小康离家在芦苇荡放鸭,他感到孤独。
学生概括的能力没有达到预设的要求,于是我板书“孤独”,追问学生题目是什么?学生都说“孤独之旅”,那“之旅”如何理解?学生说“的旅程”,我随即再板书——“旅”,学生朝着我预设的问题交流合作,不断生成他们自己的体验感悟,正是在这样的预设评价语和延迟评价语的互补中,学生快乐地在生成中交流着,完成了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凸现了学生的主体。一切预设评价语都力争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走出来,走进生活的大课堂。
但当预设评价语与生成发生分歧的时候,延迟评价语就起到了夯实、引领的效果。当学生的发挥,远远没有达到预设效果时,我写了“孤独”板书,让课堂的延迟评价语达到“留白”的艺术效果,学生很快就悟出了自己概括不足在哪里,给了学生一个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思考中寻找差距、展现自己,有效地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这便是延迟评价语的独特效果,也是作为教师拥有教的智慧的体现。
参考文献:
陶行知《实验主义与新教育》
注释:
[1]引用泰戈尔的话
[2] [3]《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
[4]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p18--19
关键词: 教师评价 整合 渗透 互补
[1]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 [2]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不过分强调评价的甑别和选拔功能。
[3]传统的评价是一种功利性评价,造成了评价内容片面,忽视学生全面发展。评价手段单一,评价标准机械,评价氛围紧张。近来的几年,我们一些教师由于对新课程解读的深度与密度不够,又误入另一个极端,完全放开了“标准”,对学生的答案一味地逢迎,“言之有理”成了不变的砝码。在语文课堂上,点头、微笑、默叹成了一些教师的主基调,“很好”、“有道理”、“有个性”成了他们的主旋律。久而久之,学生被这些评价语包围着,思维的发展和创造毫无感觉,甚至失去了学的动力。难怪我们的学生对语文课堂的挑战越来越小,对挖掘自己在语文课堂上的聪明越来越迟钝。课堂上一些学生变得懒于动脑,即便老师提问到他,也蒙个答案了事。
试想,这样的课堂评价语能否让学生真正获取学的信息?真正获得反馈、提升的体验?
教学中,我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探究优化的教师评价语带给学生的精彩。
一、过程评价语和终结评价语的整合是课堂精彩的催化剂
强调教师的评价语既要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又要对学生呈现的最终答案进行评价。既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过程的喜悦,又让学生敢于品尝学习的结果,那怕在学习中忽现点滴的火花,教师都要勇于抓住瞬间的灵性,激励学生不断质疑,所以,教师的过程评价语和终结评价语的整合成了学生学的催化剂。
教学片段:《蝉》
要求学生边听课文录音边思考,围绕“蝉”每人至少提一个问题……
针对学生的一个个问题,我这样评价:你选择写作手法的角度,思考有价值;你抓关键句子,学习方法很好;你善于联想,由此及彼,有自己的体验。
片刻,一生问:“蝉长得怎样,文章为什么不写?”……我说:“你敢于质疑,这种方法可取,但你这一问题与本文中心无关,因此你的问题就没有价值了。这生很有感悟地说:“老师,我明白了,这不是在介绍蝉,而是借蝉来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如果我只给学生一个终结的评价语“错”,而没有赏识他学习过程的思考,如果我吝啬对他的过程评价语,那么,这位学生或许只在“错”的答案上徘徊,怎会有感悟?
在学生课堂生成中,我重视过程评价语和终结评价语的整合来探究文本,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做到更全面地学习。[4]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我改变了以往单一机械的评价语,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张扬学生思维个性,关注学生课堂的全过程,活跃在这样的课堂上的学生,犹如久旱逢甘霖,受到教师的催化而成才。
二、量化评价语与质化评价语的渗透是课堂精彩的添加剂
实践量化评价语和质化评价语的相互渗透,尤其是要重视质化评价语。在课堂评价语中,我坚信“量化的记述+质化的情感判断”,既能起到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又暗示学生思维的层次性,使学生立足基础学力,提升发展梯度,同样学生的提升也激励教师的升华。
教学片段:《伟大的悲剧》
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后,我设计了一个主问题,“悲剧”是指什么?为什么说“伟大”?为了给学生评价时导向明确,喜欢给问题定一个分值。确定本主问题满分6分。提示:概括“悲剧”,难度层次a,比值1分,如何体现“悲”?难度层次b,比值2分,几方面来表现“伟大”,难度层次b,比值3分。这样学生思考有浅入深,既夯实基础学力,又提升思维梯度。十来分钟,学生纷纷发言。
“悲剧是指斯科特等五人最终冻死在南极”。“你概括简洁而恰当,1分,悲体现在哪里?”“悲在斯科特等五人是第二到达南极,书中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你很会从文中找依据,解答悲,1分,学会结合具体句子分析,思考角度值得大家学习,还有不同的看法吗?”(学生很激动,不愿放弃,质化的评价语起了很好的添加作用)我给了他们足够的时间,巡视学生们的答案。学生正在小组讨论,交流甚至在争论……
这一主问题在我量化与质化评价语的渗透、交替运营中圆满完成,学生筛选信息的基础厚实了,结合语境分析的能力加强了,在这一评价语中,既认同学生认知的差异,又兼顾学生层次的发展。所以教师主问题的设计是要根据学生怎样学,才来怎样设计,教师怎样教要根据学生学而调节,教师在教中分享着学生学的成功,学生在学中体验着教师教的魅力。因此,量化评价语与质化评价语的渗透充分展示了教师导和学生学的魅力。
三、预设评价语和延迟评价语的互补是课堂精彩的指示剂
教师评价语指示着学生发展的轨迹,这是任何一个有经验的教师所熟知的。但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常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况。所以教师的预设评价语要随课堂的生成而变化成为延迟评价语,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有预设评价语,但更要重视延迟评价语,我认为,预设评价语和延迟评价语的互补是“教师评价语”的指示剂。
预设评价语和延迟评价语往往引领学生的发展,因此应该留出充裕的时间,还学生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为此,探究延迟评价语就显得尤为迫切了……
教学片段:《孤独之旅》
配乐三毛的《远方》导入。请学生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课文的内容。生1:杜小康离家在芦苇荡放鸭的故事。
生2:杜小康离家在芦苇荡放鸭,他感到孤独。
学生概括的能力没有达到预设的要求,于是我板书“孤独”,追问学生题目是什么?学生都说“孤独之旅”,那“之旅”如何理解?学生说“的旅程”,我随即再板书——“旅”,学生朝着我预设的问题交流合作,不断生成他们自己的体验感悟,正是在这样的预设评价语和延迟评价语的互补中,学生快乐地在生成中交流着,完成了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凸现了学生的主体。一切预设评价语都力争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走出来,走进生活的大课堂。
但当预设评价语与生成发生分歧的时候,延迟评价语就起到了夯实、引领的效果。当学生的发挥,远远没有达到预设效果时,我写了“孤独”板书,让课堂的延迟评价语达到“留白”的艺术效果,学生很快就悟出了自己概括不足在哪里,给了学生一个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思考中寻找差距、展现自己,有效地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这便是延迟评价语的独特效果,也是作为教师拥有教的智慧的体现。
参考文献:
陶行知《实验主义与新教育》
注释:
[1]引用泰戈尔的话
[2] [3]《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
[4]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p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