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鬃狼“同手同脚”的奇特走路方式让人忍俊不禁,还被人称为“踩着高跷的狐狸”,这得益于它们修长的四肢,以及酷似狐狸的耳朵、尾巴。
鬃狼虽是食肉目动物,却以素食为主。从前,人们不了解鬃狼的生活习性,对动物园里的鬃狼喂以大量肉食,结果导致它们患上膀胱结石。
鬃狼世界里实行一夫一妻制,不过,因为它们喜欢独处,个性害羞,除了发情期,它们总是相敬如宾,不仅不会一起行动,甚至连觅食也尽量回避对方。
鬃狼最引人注目的,是那身色彩华丽的皮毛——全身大部分皮毛呈金红色,只有下巴至咽喉部分和尾尖的皮毛为白色,因而在西班牙,它们获得了“红狐”的美称。鬃狼的四肢结实有力、纤细修长,走路时如同踩着高跷,加上它们美丽的大耳朵和蓬松的大尾巴与狐狸酷似,所以常被人称为“踩着高跷的狐狸”。其腿部下半段皮毛为黑色,无论何时看上去都像是穿着黑丝袜。但相比外貌,更有意思的是它们“同手同脚”的走路方式:行走时,鬃狼身体同侧的前后腿并非交替着向前迈步,而是共同前进或后退,接着另一侧的前后腿跟上——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顺拐”,让人忍俊不禁。不过,凭借着修长的四肢和靓丽的外表,即便是这种引人发笑的滑稽步伐,鬃狼表演起来,竟也莫名透着些优雅。
从鬃狼的后脖颈到背部,生长着一排黑褐色又长又硬的鬃毛,这也是它得名的原因,这排标志性的黑色鬃毛让它们看起来威风凛凛,多了几分英气。在遇到危险或准备进攻的时候,鬃狼的黑色鬃毛会竖立起来,显出一副“怒发冲冠”的样子,借此显示自己的高大威猛,以便吓退敌人。
事实上,在鬃狼的食谱中,植物占据了一半以上。雨季时,它们吃番茄的枝叶和仙人掌,也吃番石榴或香蕉;旱季时,它们的主要食物则是一种特殊的果实——巴西狼果。这种果实的植株多生长于巴西东南部和中西部的热带草原上,是叶片粗糙、多刺的灌木植物,高2~4米,开紫色花朵,果实为绿色,椭圆形,因受鬃狼喜爱而得名。
更让人感慨造物主神奇的,是鬃狼、巴西狼果和生活在巴西狼果树下的切叶蚁三者的共生关系。切叶蚁是一种以“种植”为业的蚂蚁,它们搬运来树叶,把叶片当作基质,培养可以食用的真菌,过程类似于人类栽培蘑菇。鬃狼喜欢在切叶蚁的巢穴附近排泄,其排泄物中经常含有各种植物的种子。切叶蚁把鬃狼的排泄物当作肥料搬入“种植园”后,便把“种植园”不需要的成分,比如各种植物(包括巴西狼果)的种子扔到巢穴之外。這个“无心插柳”的举动大大提高了巴西狼果种子萌发的机率,从而使巴西狼果繁殖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三者也因此形成一种互利的共生关系。 不过,鬃狼毕竟属于食肉目,虽主要以各种水果和植物的根茎为食,但偶尔也会捕捉一些啮齿类动物和其他小型动物,如鸟类、蜥蜴、犰狳等。尤其是在素食食物匮乏的时候,迫于无奈,它们甚至还会进入人类的领地,偷猎家禽和小型家畜。
或许是以素食为主,不经常捕猎的缘故,总体来看,鬃狼显得有些慵懒,日常活动却非常有规律。凌晨三四点是鼠类活动最猖獗之际,也是鬃狼精神百倍的时候,直到日出前,鬃狼都奔跑在草原上,捕食鼠类或其他小型动物。與人类“日出而作”的作息习惯相反,太阳升起之后,鬃狼便回到巢穴休息,直到午后才懒洋洋地醒来,在草原上找些水果和植物果腹,等到吃饱喝足,再度回到巢穴休息,直到午夜才开始活动。
扑朔迷离的亲缘关系害羞而忠诚的鬃狼夫妻
虽然被称为“狼”,但鬃狼的性情实则与狼大相径庭,鬃狼十分害羞,既没有狼那种凶猛残忍的个性,也不喜欢群居,总是独来独往。
雌性鬃狼的怀孕、生产、育幼周期与猫类似,孕期约65天,每胎生产1~5只幼崽,在人工圈养的条件下,曾出现过一胎7只的记录。刚出生的鬃狼幼崽双眼紧闭,9天后开始睁眼,4周左右开始吃母乳以外的食物,大约15周后断奶,1年左右完全成年,达到性成熟。在此之前,幼狼便会离开母亲,开始独立生活。在圈养条件下,鬃狼寿命约15年,野生鬃狼寿命更短一些。因为鬃狼独来独往和喜欢在午夜活动的习性,研究者们尚且不能确定在野外条件下,究竟是雌性鬃狼独自育幼,还是有雄性鬃狼参与,唯一能确定的是,雄性鬃狼即使在育幼期也很少与幼崽一起出现。
2005年,学术界发表的一篇有关鬃狼亲缘关系的论文称,通过基于6个基因位点的系统学研究,世界上与鬃狼血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同样生活在南美洲的薮犬,紧随其后的则是南美洲的少数犬科动物,比如狐狸。至于狼和狗等其他犬科动物,它们和鬃狼则是远亲。由此看来,鬃狼划分在犬科动物类是没有疑问的,但到底应该叫它“鬃狼”还是“红狐”,大概还需要学者们好好研究一番,但在短期内,还得继续以前的叫法。
鬃狼虽是食肉目动物,却以素食为主。从前,人们不了解鬃狼的生活习性,对动物园里的鬃狼喂以大量肉食,结果导致它们患上膀胱结石。
鬃狼世界里实行一夫一妻制,不过,因为它们喜欢独处,个性害羞,除了发情期,它们总是相敬如宾,不仅不会一起行动,甚至连觅食也尽量回避对方。

鬃狼最引人注目的,是那身色彩华丽的皮毛——全身大部分皮毛呈金红色,只有下巴至咽喉部分和尾尖的皮毛为白色,因而在西班牙,它们获得了“红狐”的美称。鬃狼的四肢结实有力、纤细修长,走路时如同踩着高跷,加上它们美丽的大耳朵和蓬松的大尾巴与狐狸酷似,所以常被人称为“踩着高跷的狐狸”。其腿部下半段皮毛为黑色,无论何时看上去都像是穿着黑丝袜。但相比外貌,更有意思的是它们“同手同脚”的走路方式:行走时,鬃狼身体同侧的前后腿并非交替着向前迈步,而是共同前进或后退,接着另一侧的前后腿跟上——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顺拐”,让人忍俊不禁。不过,凭借着修长的四肢和靓丽的外表,即便是这种引人发笑的滑稽步伐,鬃狼表演起来,竟也莫名透着些优雅。
从鬃狼的后脖颈到背部,生长着一排黑褐色又长又硬的鬃毛,这也是它得名的原因,这排标志性的黑色鬃毛让它们看起来威风凛凛,多了几分英气。在遇到危险或准备进攻的时候,鬃狼的黑色鬃毛会竖立起来,显出一副“怒发冲冠”的样子,借此显示自己的高大威猛,以便吓退敌人。

事实上,在鬃狼的食谱中,植物占据了一半以上。雨季时,它们吃番茄的枝叶和仙人掌,也吃番石榴或香蕉;旱季时,它们的主要食物则是一种特殊的果实——巴西狼果。这种果实的植株多生长于巴西东南部和中西部的热带草原上,是叶片粗糙、多刺的灌木植物,高2~4米,开紫色花朵,果实为绿色,椭圆形,因受鬃狼喜爱而得名。

更让人感慨造物主神奇的,是鬃狼、巴西狼果和生活在巴西狼果树下的切叶蚁三者的共生关系。切叶蚁是一种以“种植”为业的蚂蚁,它们搬运来树叶,把叶片当作基质,培养可以食用的真菌,过程类似于人类栽培蘑菇。鬃狼喜欢在切叶蚁的巢穴附近排泄,其排泄物中经常含有各种植物的种子。切叶蚁把鬃狼的排泄物当作肥料搬入“种植园”后,便把“种植园”不需要的成分,比如各种植物(包括巴西狼果)的种子扔到巢穴之外。這个“无心插柳”的举动大大提高了巴西狼果种子萌发的机率,从而使巴西狼果繁殖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三者也因此形成一种互利的共生关系。 不过,鬃狼毕竟属于食肉目,虽主要以各种水果和植物的根茎为食,但偶尔也会捕捉一些啮齿类动物和其他小型动物,如鸟类、蜥蜴、犰狳等。尤其是在素食食物匮乏的时候,迫于无奈,它们甚至还会进入人类的领地,偷猎家禽和小型家畜。
或许是以素食为主,不经常捕猎的缘故,总体来看,鬃狼显得有些慵懒,日常活动却非常有规律。凌晨三四点是鼠类活动最猖獗之际,也是鬃狼精神百倍的时候,直到日出前,鬃狼都奔跑在草原上,捕食鼠类或其他小型动物。與人类“日出而作”的作息习惯相反,太阳升起之后,鬃狼便回到巢穴休息,直到午后才懒洋洋地醒来,在草原上找些水果和植物果腹,等到吃饱喝足,再度回到巢穴休息,直到午夜才开始活动。
扑朔迷离的亲缘关系害羞而忠诚的鬃狼夫妻
虽然被称为“狼”,但鬃狼的性情实则与狼大相径庭,鬃狼十分害羞,既没有狼那种凶猛残忍的个性,也不喜欢群居,总是独来独往。

雌性鬃狼的怀孕、生产、育幼周期与猫类似,孕期约65天,每胎生产1~5只幼崽,在人工圈养的条件下,曾出现过一胎7只的记录。刚出生的鬃狼幼崽双眼紧闭,9天后开始睁眼,4周左右开始吃母乳以外的食物,大约15周后断奶,1年左右完全成年,达到性成熟。在此之前,幼狼便会离开母亲,开始独立生活。在圈养条件下,鬃狼寿命约15年,野生鬃狼寿命更短一些。因为鬃狼独来独往和喜欢在午夜活动的习性,研究者们尚且不能确定在野外条件下,究竟是雌性鬃狼独自育幼,还是有雄性鬃狼参与,唯一能确定的是,雄性鬃狼即使在育幼期也很少与幼崽一起出现。

2005年,学术界发表的一篇有关鬃狼亲缘关系的论文称,通过基于6个基因位点的系统学研究,世界上与鬃狼血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同样生活在南美洲的薮犬,紧随其后的则是南美洲的少数犬科动物,比如狐狸。至于狼和狗等其他犬科动物,它们和鬃狼则是远亲。由此看来,鬃狼划分在犬科动物类是没有疑问的,但到底应该叫它“鬃狼”还是“红狐”,大概还需要学者们好好研究一番,但在短期内,还得继续以前的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