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其伦理支撑

来源 :伦理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13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精神是中国人民在不断应对时代难题与挑战的过程中凝结而成的特殊力量,有着独特的历史传承和历史积淀,并以特殊的样态或姿态呈现于世,也必将以坚实的力量支撑和引领中国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之产生新使命、新矛盾、新挑战,特别是在人与人、人与社会和国家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新问题呼唤新精神.中国精神日益增添着新的时代内涵包括根因内涵、本真内涵、标识内涵、灵魂内涵、目标内涵和动力内涵等.时代使命越艰巨,精神构筑的需要就越迫切.应对时代呼唤,更好构筑中国精神,就需要把握中国精神的时代内涵,探寻其背后的伦理支撑.
其他文献
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永葆本色的生命密码。红色基因根植于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成为共产党人的遗传因子。红色基因体现了共产党人的身份自信和使命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强调要传承好红色基因。今天,党建网微平台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论述,与大家一同学习。  践行初心使命  希望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牢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学常新;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催人奋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研究员龚云在《光明日报》发表《理论创新、理论创造的重大意义》认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理论创造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作为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在推动党的理论创新、理论创造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面临的问题挑战不断增多,且联动效应日趋明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并将社会安全作为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的重要保障。只有大力推进新时代社会安全治理能力建设,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才能把“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从儒家伦理的视野检审,"节"是以价值及道德为样态的观念性存在,同时是以主体的行为为依据的道德实践.儒家"节"德的价值依"道""义"而生,主体的价值生成、超越境遇的价值彰显、跨越境界的价值建构等多维向度,可视为由传统价值观念衍生、拓展、凝练而成的一个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价值共同体."节"德的价值是主体对于传统道德修为、践履、形塑的伦理表征,以此回应谁支撑这一价值的生成,如何彰显这一价值,以及建构这一价值有何独特方式等问题.其探究旨在以价值哲学的视野对"节"德及其转化、建设作本源意义的反思.
纪念活动作为强化初心、使命意识的一种重要形式而受到中国共产党的高度重视.我们党通过百年纪念活动史展现了纪念活动丰富的伦理价值蕴含:它们是传承道德记忆的重要媒介,能够厚植立党兴党强党的道德根基;是凝聚道德共识的重要平台,能够激发中华儿女爱国的道德情感;是展示道德形象的重要手段,能够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的道德向度;是抵制道德虚无的重要方式,能够强化民族伟大复兴的道德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纪念活动的伦理价值有更加明确的强调,并认为纪念活动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实践载体,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
可持续性发展深蕴伦理意义.作为一种新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维度,它引导以市场力量为单一导向、以资本增殖为内在冲动的不可持续的发展观,转变为以生态法则与以人为中心相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观,避免单一的以经济增长速度、物质财富积累总量为判断发展标准的道德评价话语体系,摒弃传统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急功近利的短期主义价值观,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命共同体意识,建构面向未来的、整体的、系统的道德思维和评价尺度,以发展伦理观的深刻变革导引社会、企业、个体更加自觉地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
分配正义理论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性的热点话题.与其他国家地区一样,我国在分配正义理论上取得巨大进展,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作为基本的正义原则逐渐成为普遍接受的价值共识.纵观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经济思想演进历程,这一正义共识的达成实际经历了三重超越:正义观念从效率优先转变为公平正义、分配原则从应得正义过渡到平等正义、目标诉求从功利效用提升为人的发展.这些思想成果的取得,既是海内外学术思想相互激荡的产物,更是中国学者直面国内正义实践而深入思考的智慧结晶.
期刊
古印度和古希腊哲人不仅关注世界和人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也关注人的行为的善恶问题,探讨什么样的行为是人应该做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人不应该做的.这也就是他们心中的善恶观念.此类观念在这两大文明古国中有多种表现,不同的哲人或派别有不同的观点.这方面的思想是东西方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梳理和分析有关内容,吸收其中的精华或可资借鉴的成分,对于我们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