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纯洁、活泼、美丽,它今天∕是否将扑动狂醉的翅膀,撕破∕这被遗忘的坚湖,百霜下面∕未曾飞翔透明的冰川,在那踯躇!∕旧日的一只天鹅想起自己∕曾那样英姿勃勃,可如今无望逃走∕因为当不育的冬天带来烦恼的时候∕它还没有歌唱一心向往的天地。∕这白色的飞鸟痛苦不堪∕它否定太空而成囚犯,∕它抖动全身,却不能腾空飞起。∕它纯净的光辉指定它在这里,∕这幽灵一动不动,陷入轻蔑的寒梦,∕无用的流放中天鹅拥有的轻蔑。”(马拉美《天鹅》)
斯特芳·马拉美(1842~1898),法国著名的象征主义诗人和散文家,与魏尔伦、兰波同为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他出生于巴黎一个官员家庭,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父亲和姐姐便相继离开人世。坎坷的人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其诗幽深晦涩,弥漫着一种神秘主义气息,诗风柔韧飘逸,但在飘逸之中自然凝聚着心灵的甘苦和生命之沉重,显示出无与伦比的思想力量。
《天鹅》这首诗,开篇直接,毫无纡回之态。“纯洁、活泼、美丽”,让我们对“天鹅”有了一个整体上的美好印象。但是,语言表达有点儿平淡无奇。也许是翻译的问题;因为不同语言形式之间的转换,并非等质等量的关系,诗歌一经翻译,其韵味不可避免地要大打折扣。象征派,尤其是早期象征派诗人,都很重视诗歌的句法和音乐感,以形成繁复多变的语言美,马拉美也不例外。《天鹅》的中译版最大限度地尊重了原诗的诗体结构和灵活自如的句法。“纯洁”“活泼”“美丽”三个词语并列,轻盈优雅,犹如三个欢快的鼓点,咚咚作响。然后,“它今天”紧随其后,引得读者将注意力集中到“它”和“今天”之上。 “撕破”之后,诗人另起一行,“这被遗忘的坚湖”,读来语调铿锵,节奏利落,有极强的音乐效果。接下来的“百霜下面”同样也和“未曾飞翔透明的冰川”换行分离,“形”断而“韵”长,韵律远胜“百霜下面未曾飞翔透明的冰川”这种完整而连贯的表达。而且,该句在句法上明显区别于散文的句法,如果用散文句法来表述,就成了“百霜下面是透明的冰川,(天鹅)未曾飞翔”,如此一来,就显得平庸无奇,毫无诗句那种“间离”和“错位”所带来的艺术美感。除此之外,诗歌的一组排比句式“它否定太空而成囚犯”“它抖动全身,却不能腾空飞起”“它纯净的光辉指定它在这里”也很有乐感和气势,将情感推向高潮。以排比手法来抒情虽然并无特色,但马拉美使用起来却是独具匠心,可谓得其所哉。正是因其多变的句法和强烈的音乐效果,《天鹅》一诗在诗歌的形式上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作为一首象征主义诗歌,《天鹅》的主体意象非常明确,就是“天鹅”。至于“天鹅”到底象征什么,其实,并不难猜想,尤其是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因为在文化的发展历程里,“天鹅”的象征意义基本上已经被固化了,一看到“天鹅”,人们就很容易想到高贵、纯洁、忠诚,或是美好的爱情。这种文化上的积淀潜移默化中可能使读者的阅读之前产生一定程度的“前理解”。不过,这不是诗人的过错,而是诗歌乃至一切文学作品与读者互动的必然规律。没有始终无解的象征,也不会有永久的谜团。我们欣赏诗歌,不妨抛弃一些已有的阅读经验,尽可能地使自己的心灵回归到质朴的状态,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去贴近诗人的灵魂,以“有限”面对“无限”,方能最大程度地领悟到诗人最诚挚的情思。
诗歌中的“天鹅”固然“纯洁、活泼、美丽”,但它如今却“踯躇”在“无路可逃”的困境,这困境是“坚湖”,是那覆盖着“百霜”的“透明的冰川”,是那“不育的冬天”。其中,“不育”一词十分之巧妙,“不育”即没有孕育新生命,而一个没有生命孕育的冬天该是如何酷烈严寒,这分明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冬天。身陷囹圄的“天鹅”令人同情,曾经的奋发又引人无限的遐想。“旧日”的那只“天鹅”是“扑动”着“狂醉的翅膀”的,是能强劲有力地翱翔于九天之上的,它“那样英姿勃勃”。从“英姿勃勃”到“无路可逃”,从自由的蓝天到“被遗忘的坚湖”,可怜的“天鹅”到底经历了什么,落得这般凄凉境地。“不育的冬天”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天鹅”自身。它本来高飞于蓝天,却又禁受不住“透明的冰川”所带来的潜在的诱惑,以为没有飞翔过的空间有着别样的自由,殊不知未知的自由可能恰恰是自由的陷阱,尽管那里澄澈透明。杀机潜藏,岂能那么容易被窥见?人性又何尝不是如此!从“踯躇”到“烦恼”,再到“痛苦不堪”,马拉美笔下的“天鹅”实在是有些咎由自取。当“坚湖”碧波荡漾时,它不曾想过蓝天;当碧波变得冷冽时,它也仅仅是“烦恼”而已;而当坚冰覆盖湖面时,再想“歌唱一心向往的天地”,似乎为时已晚,那种别样的自由转而化为困笼。“踯躇”是内心的犹豫,挣脱的良机一点点丧失。其实,这只“天鹅”的囚笼也罢,我们人身的囚笼也罢,说穿了,都是自己为自己所设置。当然,打破囚笼也只能靠自己。 马拉美说,“它否定太空而成囚犯”,归根结底,“天鹅”的遭遇是因为它否定了它赖以生存的“太空”。人同样如此,人们否定自己现有的生活,向往另一种“理想”的生活,到头来却发觉自己沦为“天鹅”般的“囚犯”。困住我们的其实是我们自己。
“它抖动全身,却不能腾空飞起”,这只“天鹅”终于在痛定思痛之后开始了自我救赎,虽然过程艰难。“它纯净的光辉指定它在这里”,觉悟的“天鹅”并不失其高贵,纯净之光在坚湖沟里依然熠熠生辉。困境里的“天鹅”,“寒梦”中的“幽灵”,高贵不减的囚徒,有资格拥有“轻蔑”的权利,谁能说有朝一日它不能腾空而起?
“天鹅”复杂的象征意义,就深埋在这纵横交错的语言逻辑里。只有在它的语言迷宫里不迷失方向,我们才能深入领悟其诗歌的意蕴。
[作者通联:湖北安陆市安陆二中]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的灵魂
学科教育的内容和凭借是学科知识,但目的和落脚点是人,换句话说,学科是学科教育的手段,人才是学科教育的目的。怎么实现由学科向人的转变,是学科教育重建的关键。学科核心素养指的就是受过这门学科教育的人所展现的形象、气质、行为、习惯、能力、素质,这些素养构成了与没受过这门学科教育的人的差别。传统的学科教育过度地在学科上做文章,教师往往纠结于学科知识的容量(内容的多和少)和难度(内容的深和浅),虽然对所教学科的知识点和训练点烂熟于心,但对学科的本质和教育价值却知之甚少,对学生通过本门学科的学习要形成哪些核心素养以及怎样形成这些素养也不甚了解。高中学科教育更是被高考绑架,学科和学科教育严重工具化,而学科核心素养正是破解这个问题的一把鑰匙。可以说,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的灵魂,只有抓住学科核心素养,才能正确引领学科教育的深化改革,全面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
斯特芳·马拉美(1842~1898),法国著名的象征主义诗人和散文家,与魏尔伦、兰波同为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他出生于巴黎一个官员家庭,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父亲和姐姐便相继离开人世。坎坷的人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其诗幽深晦涩,弥漫着一种神秘主义气息,诗风柔韧飘逸,但在飘逸之中自然凝聚着心灵的甘苦和生命之沉重,显示出无与伦比的思想力量。
《天鹅》这首诗,开篇直接,毫无纡回之态。“纯洁、活泼、美丽”,让我们对“天鹅”有了一个整体上的美好印象。但是,语言表达有点儿平淡无奇。也许是翻译的问题;因为不同语言形式之间的转换,并非等质等量的关系,诗歌一经翻译,其韵味不可避免地要大打折扣。象征派,尤其是早期象征派诗人,都很重视诗歌的句法和音乐感,以形成繁复多变的语言美,马拉美也不例外。《天鹅》的中译版最大限度地尊重了原诗的诗体结构和灵活自如的句法。“纯洁”“活泼”“美丽”三个词语并列,轻盈优雅,犹如三个欢快的鼓点,咚咚作响。然后,“它今天”紧随其后,引得读者将注意力集中到“它”和“今天”之上。 “撕破”之后,诗人另起一行,“这被遗忘的坚湖”,读来语调铿锵,节奏利落,有极强的音乐效果。接下来的“百霜下面”同样也和“未曾飞翔透明的冰川”换行分离,“形”断而“韵”长,韵律远胜“百霜下面未曾飞翔透明的冰川”这种完整而连贯的表达。而且,该句在句法上明显区别于散文的句法,如果用散文句法来表述,就成了“百霜下面是透明的冰川,(天鹅)未曾飞翔”,如此一来,就显得平庸无奇,毫无诗句那种“间离”和“错位”所带来的艺术美感。除此之外,诗歌的一组排比句式“它否定太空而成囚犯”“它抖动全身,却不能腾空飞起”“它纯净的光辉指定它在这里”也很有乐感和气势,将情感推向高潮。以排比手法来抒情虽然并无特色,但马拉美使用起来却是独具匠心,可谓得其所哉。正是因其多变的句法和强烈的音乐效果,《天鹅》一诗在诗歌的形式上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作为一首象征主义诗歌,《天鹅》的主体意象非常明确,就是“天鹅”。至于“天鹅”到底象征什么,其实,并不难猜想,尤其是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因为在文化的发展历程里,“天鹅”的象征意义基本上已经被固化了,一看到“天鹅”,人们就很容易想到高贵、纯洁、忠诚,或是美好的爱情。这种文化上的积淀潜移默化中可能使读者的阅读之前产生一定程度的“前理解”。不过,这不是诗人的过错,而是诗歌乃至一切文学作品与读者互动的必然规律。没有始终无解的象征,也不会有永久的谜团。我们欣赏诗歌,不妨抛弃一些已有的阅读经验,尽可能地使自己的心灵回归到质朴的状态,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去贴近诗人的灵魂,以“有限”面对“无限”,方能最大程度地领悟到诗人最诚挚的情思。
诗歌中的“天鹅”固然“纯洁、活泼、美丽”,但它如今却“踯躇”在“无路可逃”的困境,这困境是“坚湖”,是那覆盖着“百霜”的“透明的冰川”,是那“不育的冬天”。其中,“不育”一词十分之巧妙,“不育”即没有孕育新生命,而一个没有生命孕育的冬天该是如何酷烈严寒,这分明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冬天。身陷囹圄的“天鹅”令人同情,曾经的奋发又引人无限的遐想。“旧日”的那只“天鹅”是“扑动”着“狂醉的翅膀”的,是能强劲有力地翱翔于九天之上的,它“那样英姿勃勃”。从“英姿勃勃”到“无路可逃”,从自由的蓝天到“被遗忘的坚湖”,可怜的“天鹅”到底经历了什么,落得这般凄凉境地。“不育的冬天”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天鹅”自身。它本来高飞于蓝天,却又禁受不住“透明的冰川”所带来的潜在的诱惑,以为没有飞翔过的空间有着别样的自由,殊不知未知的自由可能恰恰是自由的陷阱,尽管那里澄澈透明。杀机潜藏,岂能那么容易被窥见?人性又何尝不是如此!从“踯躇”到“烦恼”,再到“痛苦不堪”,马拉美笔下的“天鹅”实在是有些咎由自取。当“坚湖”碧波荡漾时,它不曾想过蓝天;当碧波变得冷冽时,它也仅仅是“烦恼”而已;而当坚冰覆盖湖面时,再想“歌唱一心向往的天地”,似乎为时已晚,那种别样的自由转而化为困笼。“踯躇”是内心的犹豫,挣脱的良机一点点丧失。其实,这只“天鹅”的囚笼也罢,我们人身的囚笼也罢,说穿了,都是自己为自己所设置。当然,打破囚笼也只能靠自己。 马拉美说,“它否定太空而成囚犯”,归根结底,“天鹅”的遭遇是因为它否定了它赖以生存的“太空”。人同样如此,人们否定自己现有的生活,向往另一种“理想”的生活,到头来却发觉自己沦为“天鹅”般的“囚犯”。困住我们的其实是我们自己。
“它抖动全身,却不能腾空飞起”,这只“天鹅”终于在痛定思痛之后开始了自我救赎,虽然过程艰难。“它纯净的光辉指定它在这里”,觉悟的“天鹅”并不失其高贵,纯净之光在坚湖沟里依然熠熠生辉。困境里的“天鹅”,“寒梦”中的“幽灵”,高贵不减的囚徒,有资格拥有“轻蔑”的权利,谁能说有朝一日它不能腾空而起?
“天鹅”复杂的象征意义,就深埋在这纵横交错的语言逻辑里。只有在它的语言迷宫里不迷失方向,我们才能深入领悟其诗歌的意蕴。
[作者通联:湖北安陆市安陆二中]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的灵魂
学科教育的内容和凭借是学科知识,但目的和落脚点是人,换句话说,学科是学科教育的手段,人才是学科教育的目的。怎么实现由学科向人的转变,是学科教育重建的关键。学科核心素养指的就是受过这门学科教育的人所展现的形象、气质、行为、习惯、能力、素质,这些素养构成了与没受过这门学科教育的人的差别。传统的学科教育过度地在学科上做文章,教师往往纠结于学科知识的容量(内容的多和少)和难度(内容的深和浅),虽然对所教学科的知识点和训练点烂熟于心,但对学科的本质和教育价值却知之甚少,对学生通过本门学科的学习要形成哪些核心素养以及怎样形成这些素养也不甚了解。高中学科教育更是被高考绑架,学科和学科教育严重工具化,而学科核心素养正是破解这个问题的一把鑰匙。可以说,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的灵魂,只有抓住学科核心素养,才能正确引领学科教育的深化改革,全面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