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健翔出过三本书,演过相声,担任过金鸡白花电影节的颁奖嘉宾,为《时尚杂志》拍了一组写真照片,还与超女张靓颖闹过绯闻,因为《南方人物周刊》的记者吴虹飞登载在《南方周末》的一篇争议报道而与其打过激烈的笔仗。黄健翔在世界杯“解说门”事件后声名鹊起,从央视辞职后,媒体对他的下家进行了颇有想象力的猜测直到其加入凤凰卫视才尘埃落定。黄健翔成为了体育、娱乐、文化三栖明星。从来没有一位国内电视台的主持人能吸引和享(承)受如此多的大众眼球和舆论注视。诸多角色集于一身,所谓的乱花渐欲迷人眼,而黄健翔说:我还是一名电视主持人。
他的江湖夜雨灯
1996年6月30日第十届欧洲杯决赛在伦敦举行,德国国家队在加时第5分钟由替补球员比埃尔霍夫打进致胜金球,当时的央视解说员黄健翔在进球后大喊比埃尔霍夫的名字。分贝之高在此前的央视非常罕见,黄健翔有别于宋世雄、韩乔生、孙正平等不愠不火的解说风格,他的激情不做作而富有个人色彩,这种色彩有些时候颇投观众脾胃,也符合足球这项运动的气质。但从央视一贯标榜的中立、稳重的立场来看,他的解说某些时候却超越了央视的底线,这也给他带来了麻烦。2001年9月7日中国队与卡塔尔队的世界杯预选赛,黄健翔在解说中批评时任主教练米卢的用人不当,掀起一阵轩然大波。他第一次处在了舆论风暴的中心,这次事件的后果是使得喜欢黄健翔的观众更加喜爱他,对他颇有微词的观众也拿他没辙,黄健翔继续在重大足球赛事转播中担纲解说,直到2006年世界杯的“解说门”事件发生。
在2006年世界杯之后黄健翔引起全国舆论普遍关注,从大众眼里的体育明星转变为娱乐明星之前,2005荷兰的世青赛中国队同德国队的一场比赛里,陈涛进球后黄健翔突然玩儿了一把南美解说员的风格,长时间不停歇的喊着“球进啦”,其单音节发音持续的时间之长和音调之高,在我对央视解说的印象中可谓前无古人,可惜嗓子破了音。黄健翔似乎在做一种尝试,在央视默许的范围内试图赋予电视机前的观众以不同的解说体验。在他之前,基于央视特殊的立场,观众们对其足球解说评论员的要求并不高,只要你不要经常的出现常识性错误,多介绍些球员背景,能比较合理的解释战术,能分清脚引推传和外脚背传球,当镜头转至贵宾席的某个人你能说出他是干嘛的也就可以了。作为中央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这一特殊身份,没人要求黄健翔要尝试更加激进的解说方式,他本身的尝试也许是更多来自对工作内容本身的探索。而黄健翔不仅仅是富有激情,他对足球运动的领悟和亲身参与经验更多于他的同事,他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德国世界杯八分之决赛意大利对澳大利亚的最后几分钟足以载入中国足球史册,因为黄健翔,解说这个职业在中国足球历史上第一次被娱乐到了从来没有过的高度,他正式成为了明星大腕,虽然是以他并不乐意的方式。黄健翔说 :“不是我在娱乐大家,是大家在娱乐我。”、“解说门”事件逾今已半年有余,热闹之后细想来,对黄健翔的那首金斯伯格式的嚎叫派诗歌力作“意大利万岁”我们应该有更加理性的诠释。在他自认为“灵魂附体”的短短几分钟,他提到了十个人的名字,在黄健翔的语速和情绪失控的情况下,他还能非常合理地将历史与“现在”合二为一,既点出了澳大利亚主帅希丁克的致命错误又简明说出了意大利左后卫的历史功绩,这是专业知识方面的厚积薄发,本身非常难得。他只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正确的喊出了自己高分贝的声音。作为一位球迷,他的表现会在酒吧里得到一打免费啤酒,作为万众瞩目的解说人,他选择了辞职。
终点又回到起点
辞职后的黄健翔新闻热度不减,奔赴各地巡回签名售书,参加晚会。2006年的11月2日,在北京民族宫举办的德云社十周年庆典第五场“鼓曲专场”,观众看到黄健翔携手董路与徐德亮进行了他的第一次相声表演“不说足球说相声”,高潮部分就是他本人的世界杯激情解说,被调侃改编后的段子使得济济一堂的观众哄堂大笑。严肃事件被娱乐化现在是中国大众文化里最强势的一部分,因为人们发现你去较真你去争辩似乎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只有寓教于乐才能使当事人和大众双方从尴尬的境地中有效地解脱出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既开了怀又开了胃。黄健翔本人能从风波中走出来也该得益于此。
黄健翔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成为新闻界最渴望挖掘的人物素材之一,他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直线蹿升,成为了体育界和娱乐界的双栖明星。在黄健翔从央视辞职之后,于2006年12月13日正式加盟凤凰卫视,主持体育脱口秀栏目《天天运动会》,实际上中国人目前还没有一档真正意义上的脱口秀节目,即类似美国的各种政治类和广播类、或拿名人嘉宾开玩笑的如“大卫深夜秀”的脱口秀节目,这档节目更多被人称为体育版的“锵锵三人行”。在2006年世界杯期间,黄健翔、白岩松和刘建宏仨人在央视体育频道的《三味聊斋》就已经初具这类节目的雏形,在这个仅仅两个月的节目播出过程中,观众看到了不用以往的谈话方式,更多的掺杂了个人体验,情感分量明显增多。黄健翔在世界杯事件中表现得像个“意迷”,从谈话节目中可以看到,他实际上是个“巴迷”。
此后黄健翔的明星地位已毋庸置疑,他自身的新闻性超过了国内所有电视台的知名主持人,如李勇、王小丫和李湘等。他短时期内创造的娱乐热度更是超过了他的前辈韩乔生,黄健翔是位明星。2007年的2月2日和3日,在黄健翔签约凤凰台不到两个月,凤凰卫视中文台就在《鲁豫有约》里播出了访谈节目“多面黄健翔”。黄在节目里说起件事,一次在饭店吃饭,期间去卫生间小解,有个人跟了进去,明显是处于微醺的状态。在黄健翔小解的过程中他不安又兴奋的一旁观看,对这位先生而言,的确是一次独特的与名人面对面的亲身经历,也许会在以后的饭局中成为向朋友吹嘘的谈资。而对黄健翔本人来讲却并不公平且令人尴尬。在前些天的电话采访中,黄健翔对我说,类似事件又一次的发生了,这回更绝的是,“这次这个人竟然拿了一个笔记本跟到了厕所里,让我给他签名!”群众的明星嗅觉不同于狗仔队,后者更多的是出于职业和独家爆料的考虑,即使很多时候做得出格,也能部分理解他们的行为。而大众的嗅觉更多是处在机缘巧合的情沉下,在小概率的“撞到”中因为心理变化而经常做出一些啼笑皆非的举动。陈丹青在他的博客告别时说:“好些年轻人大概还是学生,扯着叫我别走,我谢谢你们的善意。年轻人要寻师,要听讲,当然理解的,但不要夸张一个人的作用,更不可看太高。如今一些社会名流给弄得不成人样子,包括我,便是这样子给弄坏掉的。我每次讲演,年轻人就上来要签名,要拍照,我只好三陪小姐似地陪着耍,不然伤了年轻人的自尊心。现在容我说句狠话真有出启、的青年,不做这类事。”见到明星怎么做,这牵扯到“德先生”的某些方面,“粉丝界”也应当建立好自己的秩序,免得一团糟。“发生在我身上的类似现象在08年奥运会上也许是个问题。”黄健翔说。
采访后记:从考古学家到主持人
采访黄健翔的过程并不顺利,约了几次都未成功。因为他事务繁忙,出差、策划和自己的业余生活,对记者来讲,面对面是最好的采访方式之一,因为可以通过受访者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做出适当的调整而因地制宜。不过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只能和黄健翔进行电话采访,在采访过程中感觉到他经过无数次与媒体打交道后而具有的一点儿戒备心理,这可以理解。黄健翔9岁前在内蒙古生活,后随家迁至南京,毕业于北京外交学院,当过几年很赚钱的导游。小的时候没有想到自己会当明星,最初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考古学家,他说 “我从小喜欢读历史方面的书籍, 《水浒》《三国演义》什么的。不过中学时候人生的一些想法其实都没什么道理。”黄健翔同当年许多中国的年轻人一样,喜欢读余华和王朔的作品。黄永玉在前不久的一次采访中说王朔他在文学界是一位开拓者,他让中国有了年轻的舒展。黄健翔在体育解说领域也有一定的开拓精神,他也很欣赏台湾的主持人吴宗宪,但两岸教育背景和成长经历的不同使得经验不能相互借鉴。谈及他在凤凰未来的发展,他说,正在工作中摸索着凤凰台的底线。这对双方都是一个必需的过程,从党的新闻工作者到一个相对比较宽松的节目谈话环境,对喜爱黄健翔个性的观众来讲,当然希望这条底线能够更低一些,能够做出有深度和思想的节目,归根到底,他还是一名电视主持人。
他的江湖夜雨灯
1996年6月30日第十届欧洲杯决赛在伦敦举行,德国国家队在加时第5分钟由替补球员比埃尔霍夫打进致胜金球,当时的央视解说员黄健翔在进球后大喊比埃尔霍夫的名字。分贝之高在此前的央视非常罕见,黄健翔有别于宋世雄、韩乔生、孙正平等不愠不火的解说风格,他的激情不做作而富有个人色彩,这种色彩有些时候颇投观众脾胃,也符合足球这项运动的气质。但从央视一贯标榜的中立、稳重的立场来看,他的解说某些时候却超越了央视的底线,这也给他带来了麻烦。2001年9月7日中国队与卡塔尔队的世界杯预选赛,黄健翔在解说中批评时任主教练米卢的用人不当,掀起一阵轩然大波。他第一次处在了舆论风暴的中心,这次事件的后果是使得喜欢黄健翔的观众更加喜爱他,对他颇有微词的观众也拿他没辙,黄健翔继续在重大足球赛事转播中担纲解说,直到2006年世界杯的“解说门”事件发生。
在2006年世界杯之后黄健翔引起全国舆论普遍关注,从大众眼里的体育明星转变为娱乐明星之前,2005荷兰的世青赛中国队同德国队的一场比赛里,陈涛进球后黄健翔突然玩儿了一把南美解说员的风格,长时间不停歇的喊着“球进啦”,其单音节发音持续的时间之长和音调之高,在我对央视解说的印象中可谓前无古人,可惜嗓子破了音。黄健翔似乎在做一种尝试,在央视默许的范围内试图赋予电视机前的观众以不同的解说体验。在他之前,基于央视特殊的立场,观众们对其足球解说评论员的要求并不高,只要你不要经常的出现常识性错误,多介绍些球员背景,能比较合理的解释战术,能分清脚引推传和外脚背传球,当镜头转至贵宾席的某个人你能说出他是干嘛的也就可以了。作为中央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这一特殊身份,没人要求黄健翔要尝试更加激进的解说方式,他本身的尝试也许是更多来自对工作内容本身的探索。而黄健翔不仅仅是富有激情,他对足球运动的领悟和亲身参与经验更多于他的同事,他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德国世界杯八分之决赛意大利对澳大利亚的最后几分钟足以载入中国足球史册,因为黄健翔,解说这个职业在中国足球历史上第一次被娱乐到了从来没有过的高度,他正式成为了明星大腕,虽然是以他并不乐意的方式。黄健翔说 :“不是我在娱乐大家,是大家在娱乐我。”、“解说门”事件逾今已半年有余,热闹之后细想来,对黄健翔的那首金斯伯格式的嚎叫派诗歌力作“意大利万岁”我们应该有更加理性的诠释。在他自认为“灵魂附体”的短短几分钟,他提到了十个人的名字,在黄健翔的语速和情绪失控的情况下,他还能非常合理地将历史与“现在”合二为一,既点出了澳大利亚主帅希丁克的致命错误又简明说出了意大利左后卫的历史功绩,这是专业知识方面的厚积薄发,本身非常难得。他只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正确的喊出了自己高分贝的声音。作为一位球迷,他的表现会在酒吧里得到一打免费啤酒,作为万众瞩目的解说人,他选择了辞职。
终点又回到起点
辞职后的黄健翔新闻热度不减,奔赴各地巡回签名售书,参加晚会。2006年的11月2日,在北京民族宫举办的德云社十周年庆典第五场“鼓曲专场”,观众看到黄健翔携手董路与徐德亮进行了他的第一次相声表演“不说足球说相声”,高潮部分就是他本人的世界杯激情解说,被调侃改编后的段子使得济济一堂的观众哄堂大笑。严肃事件被娱乐化现在是中国大众文化里最强势的一部分,因为人们发现你去较真你去争辩似乎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只有寓教于乐才能使当事人和大众双方从尴尬的境地中有效地解脱出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既开了怀又开了胃。黄健翔本人能从风波中走出来也该得益于此。
黄健翔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成为新闻界最渴望挖掘的人物素材之一,他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直线蹿升,成为了体育界和娱乐界的双栖明星。在黄健翔从央视辞职之后,于2006年12月13日正式加盟凤凰卫视,主持体育脱口秀栏目《天天运动会》,实际上中国人目前还没有一档真正意义上的脱口秀节目,即类似美国的各种政治类和广播类、或拿名人嘉宾开玩笑的如“大卫深夜秀”的脱口秀节目,这档节目更多被人称为体育版的“锵锵三人行”。在2006年世界杯期间,黄健翔、白岩松和刘建宏仨人在央视体育频道的《三味聊斋》就已经初具这类节目的雏形,在这个仅仅两个月的节目播出过程中,观众看到了不用以往的谈话方式,更多的掺杂了个人体验,情感分量明显增多。黄健翔在世界杯事件中表现得像个“意迷”,从谈话节目中可以看到,他实际上是个“巴迷”。
此后黄健翔的明星地位已毋庸置疑,他自身的新闻性超过了国内所有电视台的知名主持人,如李勇、王小丫和李湘等。他短时期内创造的娱乐热度更是超过了他的前辈韩乔生,黄健翔是位明星。2007年的2月2日和3日,在黄健翔签约凤凰台不到两个月,凤凰卫视中文台就在《鲁豫有约》里播出了访谈节目“多面黄健翔”。黄在节目里说起件事,一次在饭店吃饭,期间去卫生间小解,有个人跟了进去,明显是处于微醺的状态。在黄健翔小解的过程中他不安又兴奋的一旁观看,对这位先生而言,的确是一次独特的与名人面对面的亲身经历,也许会在以后的饭局中成为向朋友吹嘘的谈资。而对黄健翔本人来讲却并不公平且令人尴尬。在前些天的电话采访中,黄健翔对我说,类似事件又一次的发生了,这回更绝的是,“这次这个人竟然拿了一个笔记本跟到了厕所里,让我给他签名!”群众的明星嗅觉不同于狗仔队,后者更多的是出于职业和独家爆料的考虑,即使很多时候做得出格,也能部分理解他们的行为。而大众的嗅觉更多是处在机缘巧合的情沉下,在小概率的“撞到”中因为心理变化而经常做出一些啼笑皆非的举动。陈丹青在他的博客告别时说:“好些年轻人大概还是学生,扯着叫我别走,我谢谢你们的善意。年轻人要寻师,要听讲,当然理解的,但不要夸张一个人的作用,更不可看太高。如今一些社会名流给弄得不成人样子,包括我,便是这样子给弄坏掉的。我每次讲演,年轻人就上来要签名,要拍照,我只好三陪小姐似地陪着耍,不然伤了年轻人的自尊心。现在容我说句狠话真有出启、的青年,不做这类事。”见到明星怎么做,这牵扯到“德先生”的某些方面,“粉丝界”也应当建立好自己的秩序,免得一团糟。“发生在我身上的类似现象在08年奥运会上也许是个问题。”黄健翔说。
采访后记:从考古学家到主持人
采访黄健翔的过程并不顺利,约了几次都未成功。因为他事务繁忙,出差、策划和自己的业余生活,对记者来讲,面对面是最好的采访方式之一,因为可以通过受访者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做出适当的调整而因地制宜。不过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只能和黄健翔进行电话采访,在采访过程中感觉到他经过无数次与媒体打交道后而具有的一点儿戒备心理,这可以理解。黄健翔9岁前在内蒙古生活,后随家迁至南京,毕业于北京外交学院,当过几年很赚钱的导游。小的时候没有想到自己会当明星,最初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考古学家,他说 “我从小喜欢读历史方面的书籍, 《水浒》《三国演义》什么的。不过中学时候人生的一些想法其实都没什么道理。”黄健翔同当年许多中国的年轻人一样,喜欢读余华和王朔的作品。黄永玉在前不久的一次采访中说王朔他在文学界是一位开拓者,他让中国有了年轻的舒展。黄健翔在体育解说领域也有一定的开拓精神,他也很欣赏台湾的主持人吴宗宪,但两岸教育背景和成长经历的不同使得经验不能相互借鉴。谈及他在凤凰未来的发展,他说,正在工作中摸索着凤凰台的底线。这对双方都是一个必需的过程,从党的新闻工作者到一个相对比较宽松的节目谈话环境,对喜爱黄健翔个性的观众来讲,当然希望这条底线能够更低一些,能够做出有深度和思想的节目,归根到底,他还是一名电视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