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茶文化随着禅宗一道传入日本,后来竟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日本民族文化特色的饮茶形式——日本茶道。日本人习惯性把茶道和一般的家庭饮茶区分开来,原因是茶道为一种神圣的社会交际形式,具有很强的饮茶仪式感。从日本江户时期开始,茶道盛行于民间社会,人们通过茶会活动来促进人间情感,消除城市化所带来的日益激增的社会矛盾。在日本茶道思想中,“一座建立”思想非常重要,被称为是日本茶道的精神支柱。它来自于禅宗,所谓“一座建立”,认为参加茶会的与会者都是一种平等关系,相互之间不分主客,没有地位高低,更没有贵贱之分,大家以一颗真诚和歉然之心前来品茶,寻求一种超俗的精神境界。
在日本茶道文化中,“脱俗”始终是一个核心话题,认为茶会的一瞬间能够使人摆脱世俗的烦恼,所以后来又现出了“一味同心”和“一期一会”等新的禅宗思想。其中“一味同心”是指饮茶工艺的单一性,强调“抹茶”为日本茶道的唯一用茶,讲究泡茶工艺和品茶仪式的传统性,突显出其茶道的民族文化特色。其实“抹茶”工艺起源于中国隋唐时期的寺院饮茶模式,后来随着佛教文化一起传入日本,并且作为日本茶道的精粹而继承下来。据说这种单一的用茶形式能够更加彰显出茶会的整体仪式效果,充分显示出优美的茶叶泡制工艺,更加符合日本茶道的视觉审美,从而达到一种身心相融的人间的情感交流。
而“一期一会”思想,是禅宗思想中随缘情节的充分体现。其中“一期”是指为人一生,“一会”则是指唯一性的相遇机会,强调一种难得的缘分意识,抱着前来结缘的诚恳心态,结茶缘,结善缘。每次茶会都是你一生唯一的机会,不存在过去,也没有未来,强调茶会的唯一性特征,也是日本茶道能够避开政治结团现象,得以顺利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们都抱有一种随缘的饮茶心态,使茶会的气氛变得十分轻松。
日本茶道从村田珠光开始,就显示出非常浓郁的禅宗思想色彩,经过无数代茶人的不懈努力,使其置身于政治和权势的影响之外,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利休大师认为:品茶的第一要素是环境,一种极端素朴的自然生态环境,称之为“草庵风味”,在白木素漆的传统建筑结构里,用粗陶茶具进行饮茶,周边为带有荒野感的自然景色。人们赋予茶道以各种各样的传统艺术要素,使今天的茶会变得有章可循。
在今天的日本人眼里,茶会是一种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的社交活动,与会人员必须是穿着整齐和讲究礼仪,并且抱着愉快的心情去参加活动。而主办方在布置会场时,必须认真打理饮茶环境,使榻榻米一尘不染,寻找可口的井水,采集时令的花草进行装饰,使饮茶环境更加富有大自然的季节气息。之外,小甜点更是品茶会上的重要角色,巧妙配置精美可口的茶点,往往成为评价主人家审美能力的一个方面,品茶过程讲究互动性,之间充满着各种赞美之词,各种细节都融入了禅宗的主客之道。
在日本茶室建筑中,桂离宫最为有名,这是一座具有皇室情节的古园林建筑,坐落于京都的桂川河畔,背靠岚山,自然景色非常优美,特别是樱花盛开的季节,古建筑和樱花融为一体,整个景色充满了日本特有的民族文化气息。
桂离宫建造于1615年(日本江户初期),为日本智仁亲王的一栋山庄别墅,原名“桂山庄”。智仁亲王是诚仁天皇的第六皇子,从小酷爱中国文化,精通书画艺术,特别对禅宗思想有深刻研究,所以古建筑的格局和风格都有浓浓禅意。之后又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形成现今的庭院建筑规模,有日本第一文人茶园之称。
后来随着亲王家族的衰亡,到了日本明治时期,山庄出被皇室接管,更名“桂离宫”,成为天皇的一座行宫。桂离宫建筑的最大特色是茶室众多,大小茶室不计其数,书院中有茶室,湖边有茶室,许多小茶室的风貌朴素而精美,充满着草庵建筑的风格特征,工艺之讲究令人赞叹不已,特别是松琴亭、月波楼、赏花亭、笑意轩等一些独立的茶室建筑,它们和景色巧妙相结合,成为一道极其精彩的园林风景线。
禅宗文化是13世纪初期日僧道元和尚经由中国传入,从师洞山第十三代弟子天童如净,曹洞宗也称为净土宗,从此中国的茶文化在日本得到广泛传播。传统的日本茶道具有浓郁的中国南方寺院的禅茶色彩,认为品茶“不以香气诱人,更以神思为美境”。讲究饮茶中的禅意思想体现,注重自然环境氛围,追求一种素朴、寂静、凝心、专注的品茶修行境界。所以桂离宫园林中也盛行“枯山水”景色,一种地道的禅宗思想体现。
在桂离宫里,许多茶室的名字都有中国文化特色,比如“月波楼”则引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松盘山栾干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把茶室建造在高高的石砌护坡上,依水而立,显示出一种高耸的楼房感觉,从湖对岸看来,楼在水中矗起,景色非常优美,为品茶赏月所用。
茶室有亭、台、楼、阁等样式之分,大多为传统的草庵风格,也称为日本的数寄屋建筑风格。这种特殊的建筑物材料由木柱、泥墙、草顶、石阶、纸门等要素构成,构造简洁,材质朴素。其中一些木柱子还呈现出一种自然的弯曲状态,表面留有干树皮,地板则采用梁柱架空结构,表面只是一层透明的桐油涂刷,天然的木材纹理显露无疑,而切工和镶嵌却是精工细雕。茶室的拉门设计富有变化,所谓“移门换景”,利用一种称为“禊扇”的白纸拉门,演变出无穷的景色变化,从而达到一种神秘的景色观赏效果。草庵风格的最大特征是屋顶上盖有厚厚的葺草,起到冬暖夏凉的恒温隔热效果,因此称为“茅舍”,它和粉墙、竹篱、木柱等要素结合在一起,构组成一种纯正的和风建筑风味。茶室旁的石头小路则采用天然毛石铺设,大小石块反差十分明显,在绿草丛中形成一种高低起伏的自然小道,与古茶室相呼应,增加景色的野趣。
桂离宫作为日本茶道文化的历史遗产,在1976年进行了全面的抢救性修复,整个工程长达六年之久,并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古茶室进行了拆卸性加固,从根本上解决了古建筑的结构牢固问题。作为日本禅宗文化的代表性建筑,桂离宫的茶室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在日本茶道文化中,“脱俗”始终是一个核心话题,认为茶会的一瞬间能够使人摆脱世俗的烦恼,所以后来又现出了“一味同心”和“一期一会”等新的禅宗思想。其中“一味同心”是指饮茶工艺的单一性,强调“抹茶”为日本茶道的唯一用茶,讲究泡茶工艺和品茶仪式的传统性,突显出其茶道的民族文化特色。其实“抹茶”工艺起源于中国隋唐时期的寺院饮茶模式,后来随着佛教文化一起传入日本,并且作为日本茶道的精粹而继承下来。据说这种单一的用茶形式能够更加彰显出茶会的整体仪式效果,充分显示出优美的茶叶泡制工艺,更加符合日本茶道的视觉审美,从而达到一种身心相融的人间的情感交流。
而“一期一会”思想,是禅宗思想中随缘情节的充分体现。其中“一期”是指为人一生,“一会”则是指唯一性的相遇机会,强调一种难得的缘分意识,抱着前来结缘的诚恳心态,结茶缘,结善缘。每次茶会都是你一生唯一的机会,不存在过去,也没有未来,强调茶会的唯一性特征,也是日本茶道能够避开政治结团现象,得以顺利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们都抱有一种随缘的饮茶心态,使茶会的气氛变得十分轻松。
日本茶道从村田珠光开始,就显示出非常浓郁的禅宗思想色彩,经过无数代茶人的不懈努力,使其置身于政治和权势的影响之外,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利休大师认为:品茶的第一要素是环境,一种极端素朴的自然生态环境,称之为“草庵风味”,在白木素漆的传统建筑结构里,用粗陶茶具进行饮茶,周边为带有荒野感的自然景色。人们赋予茶道以各种各样的传统艺术要素,使今天的茶会变得有章可循。
在今天的日本人眼里,茶会是一种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的社交活动,与会人员必须是穿着整齐和讲究礼仪,并且抱着愉快的心情去参加活动。而主办方在布置会场时,必须认真打理饮茶环境,使榻榻米一尘不染,寻找可口的井水,采集时令的花草进行装饰,使饮茶环境更加富有大自然的季节气息。之外,小甜点更是品茶会上的重要角色,巧妙配置精美可口的茶点,往往成为评价主人家审美能力的一个方面,品茶过程讲究互动性,之间充满着各种赞美之词,各种细节都融入了禅宗的主客之道。
在日本茶室建筑中,桂离宫最为有名,这是一座具有皇室情节的古园林建筑,坐落于京都的桂川河畔,背靠岚山,自然景色非常优美,特别是樱花盛开的季节,古建筑和樱花融为一体,整个景色充满了日本特有的民族文化气息。
桂离宫建造于1615年(日本江户初期),为日本智仁亲王的一栋山庄别墅,原名“桂山庄”。智仁亲王是诚仁天皇的第六皇子,从小酷爱中国文化,精通书画艺术,特别对禅宗思想有深刻研究,所以古建筑的格局和风格都有浓浓禅意。之后又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形成现今的庭院建筑规模,有日本第一文人茶园之称。
后来随着亲王家族的衰亡,到了日本明治时期,山庄出被皇室接管,更名“桂离宫”,成为天皇的一座行宫。桂离宫建筑的最大特色是茶室众多,大小茶室不计其数,书院中有茶室,湖边有茶室,许多小茶室的风貌朴素而精美,充满着草庵建筑的风格特征,工艺之讲究令人赞叹不已,特别是松琴亭、月波楼、赏花亭、笑意轩等一些独立的茶室建筑,它们和景色巧妙相结合,成为一道极其精彩的园林风景线。
禅宗文化是13世纪初期日僧道元和尚经由中国传入,从师洞山第十三代弟子天童如净,曹洞宗也称为净土宗,从此中国的茶文化在日本得到广泛传播。传统的日本茶道具有浓郁的中国南方寺院的禅茶色彩,认为品茶“不以香气诱人,更以神思为美境”。讲究饮茶中的禅意思想体现,注重自然环境氛围,追求一种素朴、寂静、凝心、专注的品茶修行境界。所以桂离宫园林中也盛行“枯山水”景色,一种地道的禅宗思想体现。
在桂离宫里,许多茶室的名字都有中国文化特色,比如“月波楼”则引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松盘山栾干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把茶室建造在高高的石砌护坡上,依水而立,显示出一种高耸的楼房感觉,从湖对岸看来,楼在水中矗起,景色非常优美,为品茶赏月所用。
茶室有亭、台、楼、阁等样式之分,大多为传统的草庵风格,也称为日本的数寄屋建筑风格。这种特殊的建筑物材料由木柱、泥墙、草顶、石阶、纸门等要素构成,构造简洁,材质朴素。其中一些木柱子还呈现出一种自然的弯曲状态,表面留有干树皮,地板则采用梁柱架空结构,表面只是一层透明的桐油涂刷,天然的木材纹理显露无疑,而切工和镶嵌却是精工细雕。茶室的拉门设计富有变化,所谓“移门换景”,利用一种称为“禊扇”的白纸拉门,演变出无穷的景色变化,从而达到一种神秘的景色观赏效果。草庵风格的最大特征是屋顶上盖有厚厚的葺草,起到冬暖夏凉的恒温隔热效果,因此称为“茅舍”,它和粉墙、竹篱、木柱等要素结合在一起,构组成一种纯正的和风建筑风味。茶室旁的石头小路则采用天然毛石铺设,大小石块反差十分明显,在绿草丛中形成一种高低起伏的自然小道,与古茶室相呼应,增加景色的野趣。
桂离宫作为日本茶道文化的历史遗产,在1976年进行了全面的抢救性修复,整个工程长达六年之久,并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古茶室进行了拆卸性加固,从根本上解决了古建筑的结构牢固问题。作为日本禅宗文化的代表性建筑,桂离宫的茶室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