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学作为高等院校通识课的思考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lie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识课是为实现通识教育而开设的课程。文章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对社会学作为高等院校通识课进行了探讨,认为社会学应该是高等学校的通识课程;社会学在中国难以进入通识课程是有一定原因的,应该加以分析和解决;社会学作为通识课的内容要精选;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实施好社会学的通识教育。
  【关键词】社会学 高等院校 通识课
  通识教育是以培养知识结构合理、负责任的公民和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是培养职业性和专业性以外,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的教育。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我国的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从苏联引进的教育思想和课程体系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忽视了通识教育。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大学开始了通识教育的探索。在通识教育中,除了教育部规定的必修通识课之外,还没有形成有共识的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
  社会学作为高校通识课程的必要性
  通识课是为实现通识教育目的而开设的课程,是指根据教育的目的和所要达到的目标而设计的课业及其进程的总称。①通识课的基本特点有:基础性,即课程的内容是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技能、价值和方法;特色性,即通识课强调学科专业交叉、渗透和跨学科的问题,使学生了解学科的相互关系及学科的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为创新做铺垫;综合性,通识课涉及的知识范围广,通过通识教育可以培养有综合知识、综合眼光和综合能力的人;民族性和国际性,即通识教育既重视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又要通晓世界文明发展的前沿,实现采借创新;时代性,即通识课尽可能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反映学科的新成果、新趋势和新信息,打通文、理、工、农、医不同学科的专业界限,为科技、理论和制度创新创造条件。
  从一般意义上说,社会学很符合通识课的要求:社会学的知识体系由人、群体、社会和环境等内容构成,都是青年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社会学提供科学的研究方法,既有人文分析的定性分析,又有数理统计的定量分析,实现了方法上的文理贯通;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与几乎所有的社会科学有联系,并覆盖其主要内容;社会学对人的全面发展有启迪作用,有利于学生发展完备理性、培养优美的情感、陶冶健康人格;社会学的知识既体现民族精神,又放眼世界文明;社会学是社会科学中最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特点的学科,学习社会学有利于实现创新。
  社会学作为通识课又具有中国特色和现实需要: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四有”人才,作为“四有”人才,至少要经历正常的社会化,协调人际关系,了解社会发展规律,通晓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变化大、利益结构调整的幅度大,人们面临的社会压力大,要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自我调适;高校青年学生中存在很多问题,如抑郁、厌世、浮躁、偏激等都需要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化解;社会学与高校思想政治課功能互补,思想政治教育课政治性强,社会学的社会生活气息浓,社会学可以作为思想政治课这丛红花的绿叶,相互配合,更易于学生接受;社会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工具,在和谐社会构建中能发挥重要作用。由此,社会学应作为每个大学生的必修通识课。
  社会学难入中国高校通识课的原因分析
  社会学在发达国家的高等院校基本都被选为通识课程,有的国家入选通识课的社会学课程达十几门。以美国为例来说,美国杜鲁门总统制定的高等教育通识课方案指出:“今天的大学毕业生可能有某一技术的或专门的训练,也许专精,但同时也狭窄;而很少能得到如何做一个完整的人、一个称职的父母、一个健康的公民的教育。②”在这一通识教育方案中所确定的11条具体的通识教育目标中,有9条与社会学的知识体系有关。
  在美国萨吉诺州立大学通识课中,统计学系列、社会学系列、社会机构系列、国际关系系列中都将社会学列入其中。哈佛大学长期把社会学作为其通识课的重要内容,1985年修订的通识课方案中,课程领域分为六大类,其中第四类为社会分析,社会分析包括11门课程,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都在其中。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学习苏联的经验,突出高校教育的工具性和功利性,通识课的开设较少,即使开设通识课也主要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外国语言、体育和军训等课程。社会学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在院校专业调整中被取消了。1978年开始恢复社会学课程,最初只在部分大学进行社会学的教师培训,现在50岁以上的大学毕业生中很少有人系统地学过社会学理论。
  现阶段我国社会学理论处在对国外社会学理论的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阶段。在现有的高等院校教师中,系统地学过社会学课程的不是很多,而既懂社会学又懂教育学和教学学科论的教师更少,从事社会学和教育学、教学学科论的教师之间的对话、交流和沟通很少,特别是在高等院校的领导中,系统学过社会学,同时又懂教育学和教学学科论的更是凤毛麟角。所以,社会学即使作为高校通识课程急需开设,也很少有人主张。
  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具备了社会学入选高校通识课程的条件。首先,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社会学的发展。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要求尽快恢复社会学,并进行补课。③胡锦涛曾指出:“社会学的春天到了。”④2006年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社会学。和谐社会的构建、四有人才的培养、社会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社会学理论作支撑。特别是我们对社会问题的解决,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治脚,很少从人的社会化角度去思考,很少用治本之策。
  再次,社会学与高校思想政治课可以功能互补,做到绿叶配红花。思想政治课关注意识形态,强调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社会学关注人的正常社会化,强调做合格的公民和有健全的人格,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最后,社会学的师资队伍庞大。目前,我国社会学有本科专业94个,社会学二级硕士点25个,一级硕士点69个,二级博士点4个,一级博士点15个,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12个,基本可以满足社会学作为通识课对师资的要求。社会学的教材建设也已形成了体系。
  社会学作为通识课的主要内容
  作为通识课的社会学的内容选择应具有:普适性,即具有普遍的适应性。给学生提供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知识、价值、技能和方法。生活性,即贴近现实生活,摒弃好高骛远的假大空说教。系统性,即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使青年学生了解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和理论体系,掌握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能动性,即培养学生全境性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实现正常的社会化,培养健康的人格、品质,协调好人与人、人与群体、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控制情绪、缓解压力、丰富情感;使学生了解社会发展规律,提高适应现代社会生活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作为通识课程社会学的主要内容是:首先,应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习意义、社会学理论的来龙去脉,掌握社会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其次,实现个人的正常社会化的知识,主要内容有人的社会化、人的社会互动、人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心理,以培养学生完备理性、优美情感、健康人格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这部分内容应成为社会学作为通识课的重点内容。
  再次,协调社会群体生活。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群体、社会流动与分层,性别、家庭和婚姻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使其在群体生活中能够合群和协作。
  最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使学生了解社会运行发展的规律,特别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特殊规律,适应和顺应社会的发展。这方面的内容有:社会与社会运行、社会心理、社会保障、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社会现代化等。这样的内容选择是基于人的社会化、处理好人与群体、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关系考虑。使社会学的知识体从人到群体再到社会,作到人的发展与社会知识逻辑体系展开同步和统一。
  社会学作为通识课是为非社会学专业的文科、理科、工科、农科、医科高校学生开设,理、工、农、医类学生应将其设定为必修通识课。因为这些学科开设的社会科学的课程少,而社会学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特点的社会科学课,其知识面几乎覆盖了社会科学的所有领域;社会学还是一门培养人的正常社会化的课程,理、工、农、医类学生平时接触的最多的是自然科学知识,有关人的正常社会化的知识相对缺失,需要补充和强化。文科学生在学习其他社会科学知识时,由于知识的交叉性,平时比较容易涉猎一些社会学知识。因此,社会学应确定为开放性的通识选修课。
  社会学作为通识课程,理、工、农、医类学生一般应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为其较早地奠定一定的人文基础和人格、品质历练基础。课时应为54个课时,即每周3节课。因为在教学中,有些知识和理论要展开讲授和讨论,用的时间相对就长。文科学生可在大学二年级开设,因为这期间文科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人生困惑的问题需要排解。课时为36个,即每周2节课,授课当中,在讲授了每章的基本要义基础上展开讨论,就同学所遇到的心理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同时,对一些同学中普遍存在的心理方面的问题举办针对性讲座和短期研讨班,给予疏导和排解。
  社会学作为通识课的实施
  加强对中国特色通识课结构体系的研究,重视社会学在人的正常社会化和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提高对社会学作为通识课意义的认识。对社会学作为通识课给予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培养必要的师资队伍,编写专门的社会学通识课教材,確定社会学作为通识课的教学目的,设置社会学作为通识课的教学计划,对社会学作为通识课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估。
  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条件和保障,要重视社会学作为通识课的师资队伍建设。聘任社会学硕士、博士从事社会学通识课教学,在他们上岗前要进行教育学、学科教学论和通识课教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吸引一批社会学专业教师承担社会学通识课教学,但必须在他们开设社会学通识课之前进行通识课教学知识的学习,因为通识课同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方法等有很大区别;可聘任一些社会上能胜任此项工作的实际工作者来学校作相关报告和讲座,解读某些社会热点问题,活跃学术气氛;还可以通过网络,接受别的学校相关名师的网络授课,实现师资资源的共享。
  开设方式。就教学组织形式而言,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更多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如名家讲坛、音像课堂、专题讨论、网络授课等。名家讲坛主要是邀请社会学方面的名家,为学生搭建与大师对话的平台,有助于学生把握学科动态、开阔视野、拓展思维;音像课堂主要是充分利用丰富的音像资源,如学术讲座视频、优秀专题片、纪录片、影视作品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社会体验和广阔的探究视角;专题讨论可以就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在引导学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展开讨论。
  教学方式。改变“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可以以案例为载体、以问题为中心,给学生以更多的思考、讨论、探究的时空;可以以项目或课题等作业形式,鼓励学生把所学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中,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以撰写读书报告、调查报告、研究小论文等方式,让学生广泛阅读、思考和批判。开设方式的多样化,目的是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思维、方法和应用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考核方式。社会学通识课程的目的不仅在于考查学生对社会学相关理论掌握情况,还要考察学生对社会学中所蕴含的观点、方法、视角等领悟状况,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和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更主要的是要考察学生行为方式、人格品质、修养方面的进步。因此,要突破单一的评价方式,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把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如小组辩论、课堂发言、读书报告、调查报告等纳入考核指标,还要考察学生行为方式、人格品质、价值取向、个人修养方面的进步状况,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教学评估。第一,由学生评估任课教师的教学。学生是教学服务的对象,老师上课是否负责、水平高低,学生最清楚,应该在课程结束前设定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让学生自由评价;第二,同行专家进行评估。通过听课、查看教案和作业、召开所任课学生座谈会等方式了解情况,对教师进行评价;第三,教务管理部门评估。根据任课教师作习时间遵守情况、调课情况等进行评估。将这三方面的评价有机结合,就是对任课教师的综合评价。
  (作者分别为山西师范大学教授,山西师范大学社会学硕士研究生;本文系山西师范大学教改项目“社会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D2011YBKT—37)
  【注释】
  ①张寿松:《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2页。
  ②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7页。
  ③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975~1982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67页。
  ④周孝正:“中国社会问题分析”,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012/10/90976_60303518.shtml.,2008年5月12日。
  责编/王坤娜
其他文献
本文用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点于微孔滤膜上,以快速微量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法(Rapid microvolume Dot-IGSS,Rm Dot-IGSS)检测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相应抗体,并与Dot-IGSS相比
对本省76个肺吸虫病流行县(市)的易感人群,进行肺吸虫抗原皮试调查共46698人次,平均阳性率为19.7%,以5-15岁年龄段阳性率最高,随着年龄增大阳性率则逐渐下降。斯氏肺吸虫病的临床特征表现为:①游走性
本文报道用酚酶组织化学和雌虫形态学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一次口服吡喹酮和硝硫氰胺60mg/kg剂量治疗的实验兔,停药后不同时间解剖,取出雌虫和对照组的雌虫同时进行酚酶反应,测量虫体长度
杀虫丁与氯硝柳胺灭螺的比较研究四川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成都610041陈国瑜,苏永芳仁寿县血吸虫病防治站刘富元目前在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策略中,除化疗外,要求采取区域性(即人畜易感地带
本研究应用Dot-ELISA方法,以卫氏并殖吸虫(Pw)成虫单克隆抗体A_3D_3(McAbA_3D_3)检测5只实验感染犬吡喹酮治疗前后血清循环抗原(CAg)动态。结果表明,检出CAg最早时间为感染后
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素质的直接体现,大学生能否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青年志愿者活动是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实
当前,各级政府、各行各业都在紧紧围绕实现中国强大、复兴之梦而规划、实施、践行.而企业这个实体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企业梦的支撑,而企业梦又离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