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文化在四川地区的发展及特点分析

来源 :颂雅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o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初,西方交响乐文化传入中国,其音乐文化在中国大地上引起了重要反响,同时在四川地区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并且与本土音乐文化逐渐融合,形成了具有四川区域特色的交响乐文化。本文即以交响乐文化在四川的发展为研究,首先探析了交响乐在四川的发展历程,其次从体裁、题材、结构三方面研究了交响乐在四川地区的分类,进而总结了交响乐文化在四川地区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交响乐 文化 四川 发展
  交响乐是西方音乐文化的精髓,不仅气势恢宏,具有完美的音乐表现与音响效果,同时还富有哲理,引人深思,故此在“西学东渐”的历史时代中,在国内引起了热烈反响,也推动了交响乐文化在国内的发展与创新。四川作为音乐文化别具一格、传统音乐丰富而包容的地区,交响乐自然也得到了良好的推动与发展,进而形成了如今繁盛而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交响乐文化。
  一、交响乐文化在四川地区的发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受到历史与政治环境的影响,交响乐文化在四川的发展比较缓慢,研究交响乐的音乐家极少,产生的社会影响也极其有限,但是他们的研究却为四川地区交响乐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就包括常苏民、刘文晋、丁孚祥等人在1959年创作的交响曲《浣溪沙》、邹鲁1959年创作的《中国狂想曲》、章纯创作的《胜利交响曲》等,这些作品对四川交响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启蒙的作用。
  那个时期百废待兴,四川在音乐建设上,特别是交响乐团建设的方面,是非常稀少且几乎没有完整编制的交响乐演奏乐团,只有部分编制在进行展演。
  (二)1970年代
  我国开始注重文化发展,并提出了“双百”方针,交响乐在国内的发展迎来了第一个热潮,在四川的发展也遍地开花。首先从规模上已经急剧扩张,不仅拥有大量的音乐人参与到创作之中,而且在作品数量、题材范围、风格个性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成为了中国乐坛中一颗闪亮的明星。比如陶嘉舟创作的《船工号子》、李忠勇创作的交响音画《云岭写生》、黄万品创作的交响组曲《四川民歌五首》等。
  这个时期的四川,在艺术领域的音乐方面特别是交响乐团的建设,开始有所建树,四川省歌舞剧院成立的分支有歌舞团、交响乐团、民族乐团,其中交响乐团的成立,对四川地区交响乐的推动发挥了一定作用,他们开始在四川本地展演交响乐作品。
  (三)1980年代至今
  1980年代初期,受到改革开放逐渐扩大的影响,交响乐的发展空间也更加宽松,四川交响乐文化的发展开始趋向于鲜明的个性化,并且创作技法越来越成熟。比如贾达群创作的《蜀韵》、郭文景创作的《川江叙事》等。1980年代中后期,交响乐文化在四川的发展开始产生突破性变化,一方面开始摆脱欧洲古典音乐的束缚,另一方面开始汲取西方音乐文化的新潮流与新思想,作曲家对于历史、文化、哲学的研究更加深刻,音乐作品也更加深邃。比如郭文景创作的《川崖悬葬——为两架钢琴与交响乐队而作》《蜀道难——为李白诗谱曲》以及何训田创作的《梦四则——为管弦乐队与二胡》等。1990年代后至今,四川交响乐文化延续了1980年代中后期的风格,并且向着更加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对于民族音乐的融合性也更进一步,例如熬昌群创作的管弦乐作品《康巴音诗》、贾达创作的《巴蜀随想》、林格尔创作的《乡音乡情》等众多交响乐作品,充分展现了“天府之国”音乐文化的勃勃生机。
  至今几十年的变革,四川地区交响乐发展迅速,已有数十支交响乐团,其中专业的交响乐团数量可观。演出曲目范围也从原来的小作品扩展到世界各大名著的著名作品,演出地域范围也从原来的仅本地演出,发展到赴全球各国和全国各地的展演,这是相当大的进步与发展。交响乐团的展演质量获得大幅提升,受到各界好评,且正在朝国际化进程迈步。
  二、交响乐文化在四川地区的分类研究
  (一)以体裁类型分类
  从体裁上划分,四川交响乐主要可以分为八种:其一为交响曲,是作品数量最多的类别,比如李忠勇的《火把节之夜》《在晚霞中》、杨新民的《橘色年轮》等。其二为交响组曲,作品数量少,但多数都是以民间音乐为素材进行的创作,比如黄万品的《四川民歌五首》、林戈尔《凉山风情》等。其三为交响序曲,该类作品数量也较少,一般都是以奏鸣曲式创作的标题音乐,而大多又具有纪念重大事件的意义,比如郭文景的《御风万里——庆祝香港回归》、林幼平的《长征序曲》等。其四为交响音画,这类作品具有强烈的绘画性,作者往往需要去实地进行生活体验,同时收集民间音乐素材,进而创作成作品,比如李忠勇的《云岭写生》、吴万新与高为杰的《郭庄夜会》等。其五为交响合唱,这类体裁将交响乐与合唱充分融合,表现了一种人声与交响乐器共鸣的音响效果,比如敖昌群的交响合唱《壮士出川》、郭文景的《裴歌》、黄旭的《古从军行》等。其六为交响诗,也称交响音诗,一般以单乐章的管弦乐曲呈现,比如敖昌群的《康巴音诗》、林戈尔的《丰都印象》、郭元的《黑纳米——泸沽湖印象》等。其七为协奏曲,一般形式比较多样,比如西洋管弦乐协奏曲有郭文景的《小提琴协奏曲》等,中国民族乐器与管弦乐队协奏曲有何训田的二胡与管弦乐队《梦四则》、黄万品的古筝与管弦乐队《漓江行》、易柯创作的笛子与乐队《阿诗玛叙事诗》等。其八为重奏曲,该类体裁涉及题材广泛,一般有记事、写景、抒情等不同类型,比如贾达群的《金沙江畔》、胡晓鸥的《伤花怒放——献给我的青春年华第一乐章》等。
  (二)以题材主题分类
  从题材内容划分,大致可以从四个角度分析:第一,反应历史人物与事件的作品。比如敖昌群的交响幻想曲《纪念》,是他参观红岩村、渣滓洞、白公馆等革命历史博物馆之后有感而发,在音乐作品中凸显了革命者的大无畏精神,是对国家命运发展的思考。第二,反映区域内风土人情及生活状态的作品。比如江传照的《川韵》,就以四川的传统节日场面为描绘对象,在音乐中充分展现了四川的民风习俗。第三,反应山水风光,表达热爱自然的作品。比如李忠勇的《云岭写生》,他将黎明到清晨,清晨到夜晚的山间风景用音乐谱写,表达了他对于家乡故土的热爱与赞美之情。第四,反应社会现实与人生观念的作品。比如贾达群《梦的交响舞台》,这部作品就主要表現了中日两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将作者个性与民族性充分糅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以结构类型分类
  从结构上来说,则可以简单分为单乐章与多乐章类。单乐章一般多为交响诗,比如何训田创作的《血花》,这首乐曲主要歌颂了人民英雄在革命过程中的奋斗与牺牲精神,表达了英雄在赶赴刑场过程中的思想与憧憬;此外单乐章作品也有交响乐,比如仍为何训田创作的《平仄》等。而多乐章作品数量十分丰富,比如敖昌群的《羌山风情》,第一乐章旋律舒缓,音色变化多端,主要表现羌山的美好风景,第二乐章则表现欢快,节奏热烈,将羌族人民的舞蹈风格与节日盛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交响乐文化在四川地区的主要特征
  (一)艺术结合
  交响乐文化在四川地区的发展进程中,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发展同样拥有鲜明的特征性。首先,其對于戏剧的借鉴与运用比较广泛,尤其四川的川剧音乐具有独特的民族与地域色彩,在与交响乐结合创新的过程中,创造了诸多具有戏剧风格的交响乐作品,将交响乐文化与本土的戏剧文化进行了充分地融合。其次,交响音乐与中国古诗歌、古诗词的结合也是四川交响乐文化发展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将古诗歌或古诗词作为题材,创作的作品既具有复古色彩,又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的风采,将这种西方音乐文化有效融入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中。
  (二)其他特征
  除了上述两大特征之外,交响乐文化在四川地区的发展进程中还表现出几点其他特征:第一,题材广泛,创意无限。在众多交响乐作品中,所涉及和描绘的题材几乎没有限制,既有对祖国大好河山与壮美景观的热爱,也有对家乡故土、民俗民风的思恋;既有对革命英雄伟岸身影的描绘,也有对悲惨历史痛苦过去的回味,政治、文化、民俗、曲艺、历史等各个方面的内容,都可以在四川交响乐文化中看到其身影。第二,极具创意的交响乐标题。标题性交响乐在四川地区的发展格外鲜明,尤其在1980年代以后,所有作品的文字标题都具备其深意与内涵。第三,艺术表现形式趋于大众化。四川地区的音乐家为了让交响乐被广大群众接受认可,在创作时对于民族风格以及旋律与织体结构的把握,都比较倾向于群众化和单纯化,以扩大交响乐文化的普及范围和影响力。
  结语
  综上所述,西方交响乐文化自传入我国之后,在四川地区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但由于四川地区本身音乐文化的繁盛,以及众多音乐家的努力和创造,使得四川交响乐文化的发展日益繁盛,表现出百花齐放、万物融合的多样化特征,逐渐形成了具有“巴蜀”地域风情的艺术风格,并且还在推动着交响乐文化的继续发展。
  作者单位:四川音乐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的古典文化源远流长、浩如烟海,经久不衰的古诗词更如一泓隽永流淌的清泉,荡漾在这千百年,洗涤着文人墨客的内心,在艺术的汪洋中缓缓晕开波漪。“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等广为流传的诗句,无一不让读者迸发出浓烈的情感,思乡、亡国、军旅、闺怨。本文将结合笔者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对诗歌鉴赏的方法做逐一深入阐述,为广大教育工
期刊
摘要:临沂民歌的地方性色彩非常突出,本文通过对临沂号子的种类、特点以及临沂小调的起源、音乐特征,还有临沂秧歌的介绍来对临沂民歌的体裁进行细致的剖析,了解到臨沂民歌的相关艺术特点。  关键词:临沂民歌 艺术特点 体裁 特征  一、临沂民歌的体裁  (一)临沂号子的种类  临沂号子主要有搬运劳动号子、吆牛号子、工人干活的杂工号子等。搬运劳动号子是劳动人民在干大力气的工作或搬运东西时为了达到一种集中力量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成为小学教学的中一门重要学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写作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首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习作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要从增加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浏览量和调整教学策略等方面不断进行努力。写作同时也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大量的语文写作素材积累对展开教学有深远的影响。一方面有利于提升
期刊
摘要:近现代以来,黄梅戏声名不断壮大,现几乎已被全国人民知晓。其之所以能够从乡野小调发展到全国五大剧种之一,是因为现代传播媒介在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黄梅戏的整个发展历程,我们便可发现黄梅戏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剧种的基本面貌与发展走向。现本文主要谈新时期黄梅戏传播的创新策略,希望通过有效传播,促进黄梅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 黄梅戏 传播 创新策略  在我国工业文明不断强
期刊
摘要:导入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教师讲授每节课给予学生的第一感知,是优化学生心境和语言学习环境的重要手段。一个优秀的教学导入,不但能起到畫龙点睛、启迪思维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重对导入环节的设计,要科学、合理地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以求能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中学音乐 导入方法 运用  
期刊
摘要:戏曲音乐是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乐器和声乐组成。在戏曲表演的过程中,戏曲音乐在乐器演奏的烘托下,达到增强戏曲感染力和表现力的目的。本文从戏曲音乐伴奏的特点出发,针对戏曲音乐展开了以下研究。  关键词:戏曲音乐伴奏 特点 探究  戏曲是一种综合戏剧艺术,融合了音乐、舞蹈、美术、声乐、文学等艺术。区别不同剧种和风格特色的主要依据是戏曲音乐。我们要想了解戏曲的种类和风格,就要从戏曲音乐伴奏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阶段的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和情感的培养。音乐既是艺术的展示,也是情感的寄托与表达,每一首音乐作品都寄托着不一样的情感,诉说着不一样的故事。初中阶段音乐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感受艺术的洗礼,还要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感受音乐蕴含的情绪、情感,引导学生对音乐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目前,已有很多的初中音乐教师正在探究音乐情感培养的方式,而且已经取得
期刊
摘要:藏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繁多且独特有趣,表演形式多以唱、诵、舞、表、白为基础,文武兼并,与当地历史传说、风俗信仰、宗教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有着密切联系,具有非常明显的民族音乐特色,极具艺术个性。  关键词:国家艺术基金 藏族 戏曲音乐 研究方法  一、藏族戏曲音乐特点  藏族戏曲,我们把它的唱腔称为“囊达”。而“囊达”原本含有“传记”的意思,由于传统藏戏主要表现的是佛本生故事、圣人君子的伟业或人生
期刊
摘要:在一首音乐作品中,旋律是血肉,节奏则是骨架。由此可看出,节奏是音乐构成中的第一要素。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重视节奏的教学,尤其是在低年级的音乐课堂中要注重从基础的节奏开始入手,对学生进行节奏教学训练。  关键词:听、说节奏训练 模仿节奏训练 打击乐器节奏训练  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要重视节奏的教学,尤其是在低年级的音乐课堂中要注重从基础的节奏开始入手,对学生进行节奏教学训练。节奏的训练对于培养低年
期刊
摘要:本文试论假声在流行歌曲中的应用,将流行歌曲中最常见的混声唱法提出了一些练习的方法,在流行歌曲中出现的一些技巧比如真假声转换也进行了一些说明。分析了假声在各种歌曲中不同的使用方法都有着不同的效果,针对每种使用的方法进行了解释和分析,以及例举了国内外几位歌星的演唱歌曲特点,希望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能对演唱者的演唱技巧有所提高。  关键词:假声 流行歌曲  对于假声而言,其指的通过有目的性的声带控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