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的历史要追溯到清道光二年(1822年)创建的钟吾书院。清末维新运动兴起,为顺应废科举、兴学堂的趋势,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钟吾书院改为钟吾学堂。学堂的课程设置有数学、物理等“西艺”课,旧式教育遂为新兴的学堂教育所取代。翻开中国近代教育史,我们会发现:清政府颁布废科举兴学堂的“癸卯学制”在1904年,现代新式学校南开中学创办于1904年,陈嘉庚的集美系列学校中最早的集美小学创办于1913年,与南开齐名的春晖中学创办于1921年,陶行知创办晓庄学校则为更晚的1927年。钟吾学堂的诞生及其以后的办学实践,无疑起到了开宿迁乃至苏北近代教育先河的作用。
“养正为先,体学并举”的新学典范
宿迁名儒、同盟会会员、清末举人卢瀚荫任钟吾学堂堂长期间,团结新学人士,精心策划,革旧布新,提出“养正为先,体学并举”的办学宗旨,将钟吾学堂改造成为实施新学的典范。
1908年,钟吾学堂更名为宿迁县立钟吾高等小学。1912年民国成立后,更名为宿迁县立第一高等小学(下称第一高小)。1917年,沈薪萍任第一高小校长,对学校教育锐意革新,既汲取日本国民教育的长处,又结合中国教育的实际,制定革新措施,并付诸实施。
一是坚持学用结合。主张教与学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在学生学习《触龙说赵太后》等课文时,选诸生扮文中人物,当众表演,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是加强品德教育。规定学生在每日晚自修时,必须写好“反省录”,周末校长检查。三是注重文武结合。每年冬季,由体育教师率领,学生分作红白二队,肩扛木枪,进行军事攻防演习,以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和能力。四是定“爱”字为校训。提出“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三项要求,以儒家“泛爱众”和墨家“兼爱”之精义进行思想教育。
沈薪萍为人刚正不阿,气节如松,正是“养正为先”的典范。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沈薪萍被邀为苏北民众代表参加典礼。其后,许多代表借机步入仕途,而沈薪萍仍回乡从事教育工作,不为名利而动心。1917年冬,陆军74旅旅长陈调元率部驻防宿迁,欲借第一高小校舍为司令部,县知事严祝三到校面商,遭到沈薪萍严词拒绝。严祝三说:“军队行事,恐难违抗。”沈薪萍断然说:“彼果强住,我即散学,借住断不可行!”真可谓威武不屈。陈调元恐遭舆论谴责,终于不敢相强。1938年宿迁沦陷后,日军慕名派伪官员礼迎沈薪萍回城,拟授以官职。沈薪萍怫然作色,伪官员在他的怒斥下,狼狈而去。
1919年,五四运动传播到宿迁,驻城中小学学生联合会成立,经常组织学生深入街头检查日货,惩罚奸商,游行示威,进行爱国的反日宣传活动。沈薪萍先生道:“小学生应以读书救国,或于课余结队宣传,罢课则适足以自误。”因阻止本校学生参加运动,引起他校学生之反对,群情愤慨,涌之游街。先生却坦然自持,不移“罢课自误”之论。若是抛开读书功用的考量,其拳拳爱生护生之心可见矣。
勇为人先,大力改革
1920年2月,张啸雯调任第一高小校长。经过深入广泛地调查和分析研究,他对学校进行了大力改革,学校教育教学出现新气象。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尽管张啸雯已年届不惑,平时仍自学不倦。每年暑假,他都到南京国立东南大学教育系进修,重点学习国内外教育理论知识和办好学校的实际经验。他认为办好学校需建立和组成强有力的教师队伍。他观察校内原有教师,大多年老体弱,思想保守,知识陈腐,便从两淮聘来薛仲安、厉安桥等一批师范毕业生作为教育教学骨干力量。这就为大力进行改革、办好学校奠定了坚实的人力基础。
利用活动课堂,实行走班上课。学校分科实行走班上课,特别注意按照学科特点设计布置教室环境。学生按照课程表上课,上什么课,就到什么教室里去,巡回周转。教学环境、教学气氛一片清新,师生都感觉精神畅旺,生动活泼有趣,达到教师教得有劲、学生学得认真的效果。
注重英语教学,课堂生动活泼。第一高小从一年级开始就开英语课。张啸雯认为学生不学外语,对未来发展是有影响的。当时英语教师特别缺乏,他便力补其乏,主动承担英语教学任务。在教学实践中,他不是死教硬灌,而是掌握英语教学特点,使拼音、朗读、书写、说话、记忆相结合,做到教得生动活泼,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热心社会救济事业。1920年,宿迁遭遇严重的水灾,饥民遍地,迫切需要救济。第一高小号召全体师生节衣缩食,以资助救济灾民。另外还提出:根据宿迁灾情,编写剧本,排练公演,为灾民募集捐款。张啸雯和教师陆永森亲自扮演主角,表演一对灾民夫妻吃树皮草根的惨象。公演时,他们感情充沛,感人至深,不少观众为之泪下。
创办童子军,加强学生军事训练。张啸雯调任第一高小之始即着手筹办童子军。在第一高小的影响下,全城中小学分别成立了童子军团,全县组成了童子军联合会。童子军的教育目的主要是通过这个组织,在学校里向学生实施“军国民教育”以及“智仁勇”“礼义廉耻”等传统道德教育。平时结合体操课加强军事训练,一切同正规军队一样,纪律严明。
艰苦创业,兴学救国
1922年,日本弘文学院毕业的张树桐在原钟吾书院西部先后办起了怀仁小学、怀仁中学和怀仁补习学社,谋求救国家于危亡,拯民众于水火。在动乱的岁月里,在校舍、经费俱缺的情况下,他艰苦创业。由于成绩卓著,怀仁中学被当时的政府接办,改为县立初级中学。
张树桐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学生。当时学校要求全体师生一律穿学校规定的制服,以培养学生朝气蓬勃、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张树桐自己也总在寒冷的天气中,敞着头,穿着短装,出入于教室和操场中,与学生一起活动、锻炼。
怀仁中学为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改革,完全摆脱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旧模式。在日常教学中,课前注意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课堂上认真组织学生集中精力学习知识,课后严格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各种作业。怀仁中学不仅在教法上进行改革,教材也尽量选用富有爱国主义内容的文章。是以教改成绩卓著,培养了大量人才。
张树桐在东京求学期间加入了同盟会,回国后,曾任南京《中华民报》笔政及《宿迁民报》主编,并著有《卢梭魂说部》,宣传民族和民主革命。抗战期间,张树桐不愿为日寇所用,对汉奸走狗嗤之以鼻,潜居乡野,设塾课童,气节可嘉。
1927年,中央大学区督学周宣德来宿迁开办中学,经与地方人士协商,以原钟吾书院东北角数口房屋为教学及办公用房,以原学宫为师生住宿处。9月,招初一新生一个班,名为“智级”,校名为“中央大学区立宿迁中学”。1928年,春、秋两季各招一班初一新生,名为“仁级”和“勇级”。1929年秋,改校名为“江苏省立宿迁中学”。其后学校又几经更名,1974年,定名为马陵中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
“养正为先,体学并举”的新学典范
宿迁名儒、同盟会会员、清末举人卢瀚荫任钟吾学堂堂长期间,团结新学人士,精心策划,革旧布新,提出“养正为先,体学并举”的办学宗旨,将钟吾学堂改造成为实施新学的典范。
1908年,钟吾学堂更名为宿迁县立钟吾高等小学。1912年民国成立后,更名为宿迁县立第一高等小学(下称第一高小)。1917年,沈薪萍任第一高小校长,对学校教育锐意革新,既汲取日本国民教育的长处,又结合中国教育的实际,制定革新措施,并付诸实施。
一是坚持学用结合。主张教与学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在学生学习《触龙说赵太后》等课文时,选诸生扮文中人物,当众表演,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是加强品德教育。规定学生在每日晚自修时,必须写好“反省录”,周末校长检查。三是注重文武结合。每年冬季,由体育教师率领,学生分作红白二队,肩扛木枪,进行军事攻防演习,以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和能力。四是定“爱”字为校训。提出“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三项要求,以儒家“泛爱众”和墨家“兼爱”之精义进行思想教育。
沈薪萍为人刚正不阿,气节如松,正是“养正为先”的典范。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沈薪萍被邀为苏北民众代表参加典礼。其后,许多代表借机步入仕途,而沈薪萍仍回乡从事教育工作,不为名利而动心。1917年冬,陆军74旅旅长陈调元率部驻防宿迁,欲借第一高小校舍为司令部,县知事严祝三到校面商,遭到沈薪萍严词拒绝。严祝三说:“军队行事,恐难违抗。”沈薪萍断然说:“彼果强住,我即散学,借住断不可行!”真可谓威武不屈。陈调元恐遭舆论谴责,终于不敢相强。1938年宿迁沦陷后,日军慕名派伪官员礼迎沈薪萍回城,拟授以官职。沈薪萍怫然作色,伪官员在他的怒斥下,狼狈而去。
1919年,五四运动传播到宿迁,驻城中小学学生联合会成立,经常组织学生深入街头检查日货,惩罚奸商,游行示威,进行爱国的反日宣传活动。沈薪萍先生道:“小学生应以读书救国,或于课余结队宣传,罢课则适足以自误。”因阻止本校学生参加运动,引起他校学生之反对,群情愤慨,涌之游街。先生却坦然自持,不移“罢课自误”之论。若是抛开读书功用的考量,其拳拳爱生护生之心可见矣。
勇为人先,大力改革
1920年2月,张啸雯调任第一高小校长。经过深入广泛地调查和分析研究,他对学校进行了大力改革,学校教育教学出现新气象。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尽管张啸雯已年届不惑,平时仍自学不倦。每年暑假,他都到南京国立东南大学教育系进修,重点学习国内外教育理论知识和办好学校的实际经验。他认为办好学校需建立和组成强有力的教师队伍。他观察校内原有教师,大多年老体弱,思想保守,知识陈腐,便从两淮聘来薛仲安、厉安桥等一批师范毕业生作为教育教学骨干力量。这就为大力进行改革、办好学校奠定了坚实的人力基础。
利用活动课堂,实行走班上课。学校分科实行走班上课,特别注意按照学科特点设计布置教室环境。学生按照课程表上课,上什么课,就到什么教室里去,巡回周转。教学环境、教学气氛一片清新,师生都感觉精神畅旺,生动活泼有趣,达到教师教得有劲、学生学得认真的效果。
注重英语教学,课堂生动活泼。第一高小从一年级开始就开英语课。张啸雯认为学生不学外语,对未来发展是有影响的。当时英语教师特别缺乏,他便力补其乏,主动承担英语教学任务。在教学实践中,他不是死教硬灌,而是掌握英语教学特点,使拼音、朗读、书写、说话、记忆相结合,做到教得生动活泼,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热心社会救济事业。1920年,宿迁遭遇严重的水灾,饥民遍地,迫切需要救济。第一高小号召全体师生节衣缩食,以资助救济灾民。另外还提出:根据宿迁灾情,编写剧本,排练公演,为灾民募集捐款。张啸雯和教师陆永森亲自扮演主角,表演一对灾民夫妻吃树皮草根的惨象。公演时,他们感情充沛,感人至深,不少观众为之泪下。
创办童子军,加强学生军事训练。张啸雯调任第一高小之始即着手筹办童子军。在第一高小的影响下,全城中小学分别成立了童子军团,全县组成了童子军联合会。童子军的教育目的主要是通过这个组织,在学校里向学生实施“军国民教育”以及“智仁勇”“礼义廉耻”等传统道德教育。平时结合体操课加强军事训练,一切同正规军队一样,纪律严明。
艰苦创业,兴学救国
1922年,日本弘文学院毕业的张树桐在原钟吾书院西部先后办起了怀仁小学、怀仁中学和怀仁补习学社,谋求救国家于危亡,拯民众于水火。在动乱的岁月里,在校舍、经费俱缺的情况下,他艰苦创业。由于成绩卓著,怀仁中学被当时的政府接办,改为县立初级中学。
张树桐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学生。当时学校要求全体师生一律穿学校规定的制服,以培养学生朝气蓬勃、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张树桐自己也总在寒冷的天气中,敞着头,穿着短装,出入于教室和操场中,与学生一起活动、锻炼。
怀仁中学为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改革,完全摆脱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旧模式。在日常教学中,课前注意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课堂上认真组织学生集中精力学习知识,课后严格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各种作业。怀仁中学不仅在教法上进行改革,教材也尽量选用富有爱国主义内容的文章。是以教改成绩卓著,培养了大量人才。
张树桐在东京求学期间加入了同盟会,回国后,曾任南京《中华民报》笔政及《宿迁民报》主编,并著有《卢梭魂说部》,宣传民族和民主革命。抗战期间,张树桐不愿为日寇所用,对汉奸走狗嗤之以鼻,潜居乡野,设塾课童,气节可嘉。
1927年,中央大学区督学周宣德来宿迁开办中学,经与地方人士协商,以原钟吾书院东北角数口房屋为教学及办公用房,以原学宫为师生住宿处。9月,招初一新生一个班,名为“智级”,校名为“中央大学区立宿迁中学”。1928年,春、秋两季各招一班初一新生,名为“仁级”和“勇级”。1929年秋,改校名为“江苏省立宿迁中学”。其后学校又几经更名,1974年,定名为马陵中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