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活的舞台,学习的乐园。”班级在学生全面成长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完善这个舞台,让生活更有教育意义,充实这个乐园,让学习的权利更全面,道德上成长与进步也是这个群体中每一个个体应有的权利,我们主张学生自己用实践活动获得道德上的认识;在一定的引导性道德范畴内调整自身的道德认识;让活动内化为需要;从而促进自己的道德能力的生成。作为教育者,我们没有权力剥夺个体道德体验的要求,任何方式的压制都是与原来的德育目标相违背的。班级,是一个道德教育的良好环境,它让德育的实践创设了一个具体的情境。班级常规---道德教育操作的平台;班级人文环境----道德教育起效的关键;学生参与——道德教育内化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小学 班級建设 道德教育 促进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人定义为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决定着社会对于人的成长具有决定意义。如果把班级看作是一个小社会,那么班级生活无疑是小学生全面成长的一个重要阵地。全面成长中,道德成长作为一个分支,尤其受这个小社会的影响与制约。班级建设包括很多方面,简述如下。
第一,班级环境建设。环境建设属于班级文化的硬件建设。文化的力量在于心,教育是心灵的工作,所以,文化是教育的主力军。优秀的班级硬件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教育着学生,内化学生的道德成长。比如:班级结构与布置,应该适合各年级孩子的心理特征,一年级与六年级的布置应该是有区别的。班级环境建设应该着眼于激励与思考,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形成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第二,班级活动设计。任何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一种活动的结果。班级活动对学生的发展起着特殊的影响作用。班级活动应当着眼于学生乐于参与、乐于思考、乐于创造的发展特点,在形式和内容上要能让学生参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活动要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和已有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和发展。
第三,班级制度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班级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班级机制,如实行岗位轮换,责任分区,制定班级公约等等。关注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能力。
一、鸟之双翼——班级建设与道德教育
班级建设与道德教育犹如人之双臂、鸟之两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班级建设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道德教育的要素有三,一是群体;二是规范;三是活动。而班级,刚好这三个元素都具备。道德教育是一个在实践中才能完成的过程,它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它需要活动以促成这个内化进程。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活动与个体之间的交互过程中,无一不是道德教育最好的过程。这是经历,这是道德教育最佳的实验途径。
(2)班级建设的过程也是道德教育的过程。其实这是承接上述命题而伴生的一个概念。因为班级建设永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无法定格,它无法回复,它是一个发展的生命体。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无法不承担道德选择与道德判断的过程。如果把道德教育看作是情感层面的目标取向,那么班级建设应该是认知与过程的目标取向,它们无一不是三维目标中的其中一维。这些过程有时交错,有时重叠,有时并行。
(3)道德教育的成果直接影响班级建设的质量。作用力有时是相互的,一个有成效的道德教育,它也会反过来对班级建设起着促进作用。良好班纪班风的形成,无一不是在班级个体道德认识与行为普遍提升的前提下达成的。我们无法想象一个个体道德认识普遍不高,道德行为普遍不佳的班级,会出现良好的班级风格。班风是指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它是经过长期、细致的教育和严格的训练,在全班逐步形成的一种行为风气,是班级成员内心道德的外显性共同反应,是学生思想、道德、人际关系、舆论力量等方面的精神思想的综合反映。班风的好坏对班级的建设、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可见,班级建设与道德教育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关系密切。
二、小学班级建设之惑
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有完美道德的人。在他看来,“美德即知识”,因为知识要靠教育获得,因而“美德就可以是由教育而来的。”亚里士多德同样也十分强调这一点。由此可见,在传统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上,东西方都把道德与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将培养有道德的人作为最高目的,当然道德也就成为了教育的最终目的。
班级建设的方式,直接影响道德教育的效果和进程。以下这些方式的班级建设形式直接影响着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三、良性班集体的建设途径及意义
要形成一个良性的班级建设体系,我们要从班集体的形成要素上去思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常规——班级制度的完善与班级道德母体的形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这个寻求个性的时代,我们并不排斥合理的规范。要保证班级有序地存在,就必须让规范存在。我们和班级中的每一个个体之间的道德活动都受到规范的制约和维护。其实克服班级随意性管理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规范治班,完善班级各项规章制度,让班级中每一个个体的道德行为有章可循,也是班级实行民主管理的根本前提。我把班级的常规分为两类,一类是显性常规,指的是在班级中可以以书面形式规定下来,让每一个个体都能一一对照和校正自己行为的制度;另一类是指没有或不能以书面形式规定的,个体只能通过内心活动才能体验到的反省自身的隐性条约。班级建设的最初级阶段就是对班级中的行为或者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类,从而制定出相对应的规范和策略。
(2)人文——班级文化的营造促进道德教育的实施。有时我们会觉得制度是一件冷冰冰的东西,让人无法接受。班级要穿上这件铁衣实为不易,“都护铁衣冷难着啊!”在完善了制度以后,我们应该用操作的艺术让个体乐于接受,感受那忽来的“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此时,班级文化这个媒介就越发突显出它的重要性,它是制度与温情之间的桥梁。要营造一种好的班级文化,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古人语:“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当然我们务必要让学生觉得自己有可自爱之处,这样,学生在这个舞台的展示中,在这个乐园的活动中,个体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一种责任,还有一种自豪感,为自己的行为而愉悦,这才是道德教育的根本出路----“由行而动情,由情而生德”,这个德就是我们孜孜以求的道德能力。由此,个体道德行为水平才会有上升,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和一贯性才有依托,而这正是我们德育方式的最终归宿。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 班級建设 道德教育 促进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人定义为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决定着社会对于人的成长具有决定意义。如果把班级看作是一个小社会,那么班级生活无疑是小学生全面成长的一个重要阵地。全面成长中,道德成长作为一个分支,尤其受这个小社会的影响与制约。班级建设包括很多方面,简述如下。
第一,班级环境建设。环境建设属于班级文化的硬件建设。文化的力量在于心,教育是心灵的工作,所以,文化是教育的主力军。优秀的班级硬件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教育着学生,内化学生的道德成长。比如:班级结构与布置,应该适合各年级孩子的心理特征,一年级与六年级的布置应该是有区别的。班级环境建设应该着眼于激励与思考,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形成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第二,班级活动设计。任何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一种活动的结果。班级活动对学生的发展起着特殊的影响作用。班级活动应当着眼于学生乐于参与、乐于思考、乐于创造的发展特点,在形式和内容上要能让学生参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活动要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和已有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和发展。
第三,班级制度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班级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班级机制,如实行岗位轮换,责任分区,制定班级公约等等。关注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能力。
一、鸟之双翼——班级建设与道德教育
班级建设与道德教育犹如人之双臂、鸟之两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班级建设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道德教育的要素有三,一是群体;二是规范;三是活动。而班级,刚好这三个元素都具备。道德教育是一个在实践中才能完成的过程,它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它需要活动以促成这个内化进程。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活动与个体之间的交互过程中,无一不是道德教育最好的过程。这是经历,这是道德教育最佳的实验途径。
(2)班级建设的过程也是道德教育的过程。其实这是承接上述命题而伴生的一个概念。因为班级建设永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无法定格,它无法回复,它是一个发展的生命体。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无法不承担道德选择与道德判断的过程。如果把道德教育看作是情感层面的目标取向,那么班级建设应该是认知与过程的目标取向,它们无一不是三维目标中的其中一维。这些过程有时交错,有时重叠,有时并行。
(3)道德教育的成果直接影响班级建设的质量。作用力有时是相互的,一个有成效的道德教育,它也会反过来对班级建设起着促进作用。良好班纪班风的形成,无一不是在班级个体道德认识与行为普遍提升的前提下达成的。我们无法想象一个个体道德认识普遍不高,道德行为普遍不佳的班级,会出现良好的班级风格。班风是指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它是经过长期、细致的教育和严格的训练,在全班逐步形成的一种行为风气,是班级成员内心道德的外显性共同反应,是学生思想、道德、人际关系、舆论力量等方面的精神思想的综合反映。班风的好坏对班级的建设、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可见,班级建设与道德教育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关系密切。
二、小学班级建设之惑
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有完美道德的人。在他看来,“美德即知识”,因为知识要靠教育获得,因而“美德就可以是由教育而来的。”亚里士多德同样也十分强调这一点。由此可见,在传统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上,东西方都把道德与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将培养有道德的人作为最高目的,当然道德也就成为了教育的最终目的。
班级建设的方式,直接影响道德教育的效果和进程。以下这些方式的班级建设形式直接影响着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三、良性班集体的建设途径及意义
要形成一个良性的班级建设体系,我们要从班集体的形成要素上去思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常规——班级制度的完善与班级道德母体的形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这个寻求个性的时代,我们并不排斥合理的规范。要保证班级有序地存在,就必须让规范存在。我们和班级中的每一个个体之间的道德活动都受到规范的制约和维护。其实克服班级随意性管理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规范治班,完善班级各项规章制度,让班级中每一个个体的道德行为有章可循,也是班级实行民主管理的根本前提。我把班级的常规分为两类,一类是显性常规,指的是在班级中可以以书面形式规定下来,让每一个个体都能一一对照和校正自己行为的制度;另一类是指没有或不能以书面形式规定的,个体只能通过内心活动才能体验到的反省自身的隐性条约。班级建设的最初级阶段就是对班级中的行为或者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类,从而制定出相对应的规范和策略。
(2)人文——班级文化的营造促进道德教育的实施。有时我们会觉得制度是一件冷冰冰的东西,让人无法接受。班级要穿上这件铁衣实为不易,“都护铁衣冷难着啊!”在完善了制度以后,我们应该用操作的艺术让个体乐于接受,感受那忽来的“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此时,班级文化这个媒介就越发突显出它的重要性,它是制度与温情之间的桥梁。要营造一种好的班级文化,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古人语:“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当然我们务必要让学生觉得自己有可自爱之处,这样,学生在这个舞台的展示中,在这个乐园的活动中,个体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一种责任,还有一种自豪感,为自己的行为而愉悦,这才是道德教育的根本出路----“由行而动情,由情而生德”,这个德就是我们孜孜以求的道德能力。由此,个体道德行为水平才会有上升,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和一贯性才有依托,而这正是我们德育方式的最终归宿。
参考文献:
[1]谢登斌.德育新观念:将单向灌输转变为参与式道德实践.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4
[2]钟启泉.班级管理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5
[3]王荣德.新世纪教师道德教育论.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6
[4]卜玉华.试析我国中小学班级建设的传统及其现代变革.新教育,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