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的动手能力、社交能力怎样
★心理案例1
我毕业后应聘到外资企业工作,感觉自己的能力好像比不过普通技工。我这两天总是挨骂,韩国老板说我这个计算机本科毕业的高材生还没有那个职高生能干,书只怕是白读了,工资也给降下来了。我心理感到很愧疚和不平,但有些问题我真的解决不了;而老板说的那个技工小章,真是个鬼精灵,我有时花一整天也出不了的活,到他手上一下就给“折腾”出来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读的书实在是比他多啊!(小曾)
★心理案例2
小周是某重点大学非常有才气的毕业生,学习成绩好但人际关系却不怎么样。在校时由于大家都注重分数,因此,其傲慢固执、咄咄逼人的处世态度并未给他带来多少伤害。然而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论是领导还是同事,他和他们都合不来。连续换了几个科室,还是无法适应,最后只得辞职,小周自己也感到非常痛苦,不知现在该怎么办。
★心理案例3
我是学文秘专业的,当初应聘的职务是总经理助理,可老总却让我跑业务,让我和那些高中生、中专生一起天天在外面奔波折腾,看客户的眼色,还说是让我锻炼锻炼。一次我到一家公司去联系业务,灰头垢面的,正好碰上我的大学同学,他一副白领的得意模样,让我觉得脸面丢尽,当时真想找一个地缝钻下去。此后,我觉得干这份差事没面子见人,就辞职不干了,可我也不敢和家里的人说,只得天天在外找工作,到现在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我该怎么办?(小柳)
★心理剖析
总有一些自负和梦想,这是大学生步入社会时的最初心态。而大学生参加工作后其表现也存在很大的差距,有的成绩卓著,令人瞩目;有的屡屡碰壁,失意至极。
在梦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面前,很多没有做好准备的大学生,在受到某些挫折和某些意外打击后,有的人甚至掉头直下,愤世嫉俗,心灰意冷,一蹶不振。所以,大学生在校学习时就需要为未来的择业和工作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以期有备无患!
★心理自助
大学生作为一群有高智商、高文化、高自我价值的社会群体,自然有较高的理想与追求,不少同学有一种盲目自负感,他们对自己的就业前景充满了自信。然而从目前就业的严峻形势来看,情况也许不容过度乐观,我们在此可能会泼点儿冷水。
历届毕业生,仍有不少人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这部分四处碰壁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当然有其社会方方面面的原因,但是,他们自身所存在的某些心理问题也是影响他们就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是成功就业的关键,那么,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准备呢?
(1)注意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
我们过去传统教育体制下培养的大学生常常因缺乏动手能力(如案例1的小曾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而减少了自己就业的机会,这其实也是对我们传统教育方法的一种挑战。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很重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虽然他们也讲学历,但是不唯学历。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客观导向,我国现存的单纯强调学历与文凭的观念也将逐渐被学历与技能并重的新观念所取代。
目前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较高操作技能的劳动者,部分大学生进入的将是劳务型、操作型的岗位,而这些岗位要求上岗者所必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则正是现在的大学生们所缺乏的。故大学生在校学习时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和有意识地加强自己动手能力的培养,使自己做到真正的“货真价实”,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增进人际交往能力,培养集体协作精神
应该说,人们总是生活在社会和集体之中,现代企业和机关单位都不可能是单打独斗,无论哪种工作岗位,你都得与他人打交道。因此,一个人如果要想获得成功,就需要学会尽快融入你所在的单位、企业或工作环境之中,给自己合理定位,扮演好自己恰当的角色,具有一种与上级、同事等有关人员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交往能力本来是现代人所必具的一种基本生存能力,也许过去传统的学校教育并没有教会我们这一些,但不管起点如何,从现在起我们都不得不重新开始学!因为如果一个人想要被某个集体和周围的同事所接纳和认可的话,首先得接受和认同对方的价值观念,而自以为是或目中无人的态度是行不通的,像小周(案例2)就有过这样的惨痛教训。
因此,在校学习成绩好并不意味着你就同时具有了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由此看来,人际交往能力与团结协作的精神也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引起在校生的高度重视。
(3)合理的自我心理定位:从小事做起
纵观历史上有成就的人,都是从小事做起,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的顶峰。大学生择业时如果有这种心理准备,就可克服其好高骛远的通病,从而使自己的求职愿望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因此,大学生就业前首先要正确全面地对自己的所学专业、工作能力、爱好特长、优势劣势有一个完整的把握,再根据自我的实际情况做出职业选择。
但问题是有的大学生整天沉浸在理想王国里,缺乏对自己能力的准确评估,常常是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不着边际,不切实际。由于他们的自我取向过高,择业时则往往是高不成低不就,从而造成就业受挫。因此,对于遇到像小柳(案例3)一样类似情况的大学生来说,在就业过程中,应不断调适自己原有的不切实际的就业取向,不要与他人盲目攀比。特别是要去掉某些“面子”观念,脚踏实地地从小事做起,使自己的心理定位逐步与社会现实相适应。
挑战职场,得用长处来经营自己
★心理案例1
我有一位比我高两届的同学毕业后在深圳推销保险很成功,不到两年就买了房,他说做保险如何如何的好,我也动了心,毕业后也加入了一家保险公司。可是我的业绩很差,我本来不喜欢多说话,也不太善于与人周旋、打交道,虽然自己也在不断努力去做,但是效果总是不好。每当公司总结时,自己都觉得无地自容,我是不是很无用?(小田)
★心理案例2
我发现“姜还是老的辣”这句话一点都没错。参加工作后,我就被指派当班主任,我们中学各种比赛很多,故感到压力很大。尽管我花了很多的心血,自我感觉也不错,可是却总难竞争过那些有经验的同事,他们始终处于上风。这样一来,学生有怨言,家长有看法,同事中也有冷嘲热讽的,想想自己在大学时也是学校有名的才女,谁敢这样轻视本小姐啊?现在到一个普通中学还要受这些窝囊气,我觉得学校和同事对我太不公平了,我想调一个单位,但又没有这个能力,所以现在心里很痛苦,不知怎样解脱?(小冯)
★心理剖析
大学毕业生择业时重要的是要做到知己知彼。知彼就是了解择业的社会环境和工作单位,正确认识面临的就业形势,了解当今社会的需要;知己就是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兴趣与特长,扬己之所长、避己之所短!
有的毕业生存在一种过分的自卑心理,总认为自己“技不如人”。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往往是因为我们常常无意中在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去比,易于产生某些畏惧情绪,因而不敢主动地推销自己。事实真相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而人生成功的诀窍在于要善于经营自己的长处,不是以己之短去搏人之长!
★心理自助
(1)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用长处来经营自己
我们曾遇到这样一位咨询者,与小田(案例1)的情况类似。他本来性格非常内向,不善交际,然而他每次找工作偏偏都是选择业务联系和产品推销之类的工作(因为他觉得这类工作收入高),以己之短去与他人较量,结果因为业绩太差而屡屡被多家公司辞退,自尊心倍受打击!
因此,在人生之旅上,一个人如果站错了位置,职业选择不当,用他的短处而不是长处来谋生的话,那后果肯定是不会很理想的,他也许可能会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沦。故在选择职业时要注意发挥自己一技之长,首先你要考虑的不是某个职业能使你挣多少钱或能否使你成名等短期诱惑,而是应该把最能发挥你个人优势的职业作为首选。
因为只要你能发挥自己的特长,钱是可以积累和慢慢挣来的;只有经营自己长处才能使人生增值,而经营自己的短处会使你的人生贬值。所以职业选择不要过分在乎一时的报酬高低,而是要看该工作能否发挥你个人的特长与优势。
(2)平衡心态,善待挫折
小冯(案例2)自认为是一个才女,但在工作岗位上却比不过有工作经验同事。这些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来说也是很常见的现象,自视“才高八斗”,但却暂时无法得到同事认可;因此,心理自然产生一种嫉妒和挫败感,并伴有一种愤愤不平的情绪。为什么会出现此类现象呢?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因为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的工作环境的要求尚存在一定的距离,有的东西单纯从书本上是学不到的,经验需要通过长期实际工作来积累。
所以,大学生参加工作之初暂时得不到他人的认同,这也是情理之中之事,无须过分自责;只要自己有耐心,随着实际经验的不断积累,我们的工作将会逐步得到同事、领导与社会的认可。当然,书读得最好,也不见得你的工作就一定会很好!因为除智商外,事业成功还涉及到“情商”、人际交往等书本外的知识。故刚参加工作时,失意与挫折总是在所难免的,对于某些习惯于风调雨顺的大学生来说,在上岗前最好有这种迎接挫折的心理准备!
另外,从学校刚走上社会时,大学生对社会有诸多的不适应,加上工作常常受挫,因而可能感到有许多的心理不平衡。其实,人生所谓的平衡都只是相对的和暂时的,而失衡倒是经常的,绝对的公平是难以实现的,关键是看我们如何找到自我的平衡点!因此,对自己感觉不平衡的人、事、物,我们要能以客观的态度对待,不要过多地抱怨,因为发牢骚不会解决任何问题,只有从挫折中吸取教训,才能求得今后的进一步发展。
★特别提醒
大学生择业要从实际出发,量体裁衣。在整个求职过程中,自己心里首先要有杆秤,适时调整期望值。先确定一个目标,如果一段时间内没有进展,就要降低标准,根据客观情况调整主观需要,不能死钻牛角尖!有时第一个工作岗位并不一定就是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什么工作最适合自己,只有通过一段时间亲身经历后才能确定。企求一下子就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诸如工资高、环境好、稳定性强、又不太辛苦之类,这是不太现实的想法。
我们在此也建议毕业生最好是利用毕业前夕的一段时间(或实习期)找一个对口的单位去“工作”和尝试一下,这样既能给自己将来谋出路,又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及早采取一些弥补措施。因此,在毕业前若能有一个实习的机会,对今后找工作或锻炼实际工作能力来说,都是有益无弊的;这也同时提醒在校大学生,要多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现状,为未来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心理案例1
我毕业后应聘到外资企业工作,感觉自己的能力好像比不过普通技工。我这两天总是挨骂,韩国老板说我这个计算机本科毕业的高材生还没有那个职高生能干,书只怕是白读了,工资也给降下来了。我心理感到很愧疚和不平,但有些问题我真的解决不了;而老板说的那个技工小章,真是个鬼精灵,我有时花一整天也出不了的活,到他手上一下就给“折腾”出来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读的书实在是比他多啊!(小曾)
★心理案例2
小周是某重点大学非常有才气的毕业生,学习成绩好但人际关系却不怎么样。在校时由于大家都注重分数,因此,其傲慢固执、咄咄逼人的处世态度并未给他带来多少伤害。然而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论是领导还是同事,他和他们都合不来。连续换了几个科室,还是无法适应,最后只得辞职,小周自己也感到非常痛苦,不知现在该怎么办。
★心理案例3
我是学文秘专业的,当初应聘的职务是总经理助理,可老总却让我跑业务,让我和那些高中生、中专生一起天天在外面奔波折腾,看客户的眼色,还说是让我锻炼锻炼。一次我到一家公司去联系业务,灰头垢面的,正好碰上我的大学同学,他一副白领的得意模样,让我觉得脸面丢尽,当时真想找一个地缝钻下去。此后,我觉得干这份差事没面子见人,就辞职不干了,可我也不敢和家里的人说,只得天天在外找工作,到现在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我该怎么办?(小柳)
★心理剖析
总有一些自负和梦想,这是大学生步入社会时的最初心态。而大学生参加工作后其表现也存在很大的差距,有的成绩卓著,令人瞩目;有的屡屡碰壁,失意至极。
在梦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面前,很多没有做好准备的大学生,在受到某些挫折和某些意外打击后,有的人甚至掉头直下,愤世嫉俗,心灰意冷,一蹶不振。所以,大学生在校学习时就需要为未来的择业和工作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以期有备无患!
★心理自助
大学生作为一群有高智商、高文化、高自我价值的社会群体,自然有较高的理想与追求,不少同学有一种盲目自负感,他们对自己的就业前景充满了自信。然而从目前就业的严峻形势来看,情况也许不容过度乐观,我们在此可能会泼点儿冷水。
历届毕业生,仍有不少人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这部分四处碰壁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当然有其社会方方面面的原因,但是,他们自身所存在的某些心理问题也是影响他们就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是成功就业的关键,那么,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准备呢?
(1)注意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
我们过去传统教育体制下培养的大学生常常因缺乏动手能力(如案例1的小曾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而减少了自己就业的机会,这其实也是对我们传统教育方法的一种挑战。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很重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虽然他们也讲学历,但是不唯学历。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客观导向,我国现存的单纯强调学历与文凭的观念也将逐渐被学历与技能并重的新观念所取代。
目前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较高操作技能的劳动者,部分大学生进入的将是劳务型、操作型的岗位,而这些岗位要求上岗者所必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则正是现在的大学生们所缺乏的。故大学生在校学习时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和有意识地加强自己动手能力的培养,使自己做到真正的“货真价实”,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增进人际交往能力,培养集体协作精神
应该说,人们总是生活在社会和集体之中,现代企业和机关单位都不可能是单打独斗,无论哪种工作岗位,你都得与他人打交道。因此,一个人如果要想获得成功,就需要学会尽快融入你所在的单位、企业或工作环境之中,给自己合理定位,扮演好自己恰当的角色,具有一种与上级、同事等有关人员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交往能力本来是现代人所必具的一种基本生存能力,也许过去传统的学校教育并没有教会我们这一些,但不管起点如何,从现在起我们都不得不重新开始学!因为如果一个人想要被某个集体和周围的同事所接纳和认可的话,首先得接受和认同对方的价值观念,而自以为是或目中无人的态度是行不通的,像小周(案例2)就有过这样的惨痛教训。
因此,在校学习成绩好并不意味着你就同时具有了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由此看来,人际交往能力与团结协作的精神也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引起在校生的高度重视。
(3)合理的自我心理定位:从小事做起
纵观历史上有成就的人,都是从小事做起,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的顶峰。大学生择业时如果有这种心理准备,就可克服其好高骛远的通病,从而使自己的求职愿望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因此,大学生就业前首先要正确全面地对自己的所学专业、工作能力、爱好特长、优势劣势有一个完整的把握,再根据自我的实际情况做出职业选择。
但问题是有的大学生整天沉浸在理想王国里,缺乏对自己能力的准确评估,常常是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不着边际,不切实际。由于他们的自我取向过高,择业时则往往是高不成低不就,从而造成就业受挫。因此,对于遇到像小柳(案例3)一样类似情况的大学生来说,在就业过程中,应不断调适自己原有的不切实际的就业取向,不要与他人盲目攀比。特别是要去掉某些“面子”观念,脚踏实地地从小事做起,使自己的心理定位逐步与社会现实相适应。
挑战职场,得用长处来经营自己
★心理案例1
我有一位比我高两届的同学毕业后在深圳推销保险很成功,不到两年就买了房,他说做保险如何如何的好,我也动了心,毕业后也加入了一家保险公司。可是我的业绩很差,我本来不喜欢多说话,也不太善于与人周旋、打交道,虽然自己也在不断努力去做,但是效果总是不好。每当公司总结时,自己都觉得无地自容,我是不是很无用?(小田)
★心理案例2
我发现“姜还是老的辣”这句话一点都没错。参加工作后,我就被指派当班主任,我们中学各种比赛很多,故感到压力很大。尽管我花了很多的心血,自我感觉也不错,可是却总难竞争过那些有经验的同事,他们始终处于上风。这样一来,学生有怨言,家长有看法,同事中也有冷嘲热讽的,想想自己在大学时也是学校有名的才女,谁敢这样轻视本小姐啊?现在到一个普通中学还要受这些窝囊气,我觉得学校和同事对我太不公平了,我想调一个单位,但又没有这个能力,所以现在心里很痛苦,不知怎样解脱?(小冯)
★心理剖析
大学毕业生择业时重要的是要做到知己知彼。知彼就是了解择业的社会环境和工作单位,正确认识面临的就业形势,了解当今社会的需要;知己就是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兴趣与特长,扬己之所长、避己之所短!
有的毕业生存在一种过分的自卑心理,总认为自己“技不如人”。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往往是因为我们常常无意中在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去比,易于产生某些畏惧情绪,因而不敢主动地推销自己。事实真相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而人生成功的诀窍在于要善于经营自己的长处,不是以己之短去搏人之长!
★心理自助
(1)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用长处来经营自己
我们曾遇到这样一位咨询者,与小田(案例1)的情况类似。他本来性格非常内向,不善交际,然而他每次找工作偏偏都是选择业务联系和产品推销之类的工作(因为他觉得这类工作收入高),以己之短去与他人较量,结果因为业绩太差而屡屡被多家公司辞退,自尊心倍受打击!
因此,在人生之旅上,一个人如果站错了位置,职业选择不当,用他的短处而不是长处来谋生的话,那后果肯定是不会很理想的,他也许可能会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沦。故在选择职业时要注意发挥自己一技之长,首先你要考虑的不是某个职业能使你挣多少钱或能否使你成名等短期诱惑,而是应该把最能发挥你个人优势的职业作为首选。
因为只要你能发挥自己的特长,钱是可以积累和慢慢挣来的;只有经营自己长处才能使人生增值,而经营自己的短处会使你的人生贬值。所以职业选择不要过分在乎一时的报酬高低,而是要看该工作能否发挥你个人的特长与优势。
(2)平衡心态,善待挫折
小冯(案例2)自认为是一个才女,但在工作岗位上却比不过有工作经验同事。这些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来说也是很常见的现象,自视“才高八斗”,但却暂时无法得到同事认可;因此,心理自然产生一种嫉妒和挫败感,并伴有一种愤愤不平的情绪。为什么会出现此类现象呢?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因为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的工作环境的要求尚存在一定的距离,有的东西单纯从书本上是学不到的,经验需要通过长期实际工作来积累。
所以,大学生参加工作之初暂时得不到他人的认同,这也是情理之中之事,无须过分自责;只要自己有耐心,随着实际经验的不断积累,我们的工作将会逐步得到同事、领导与社会的认可。当然,书读得最好,也不见得你的工作就一定会很好!因为除智商外,事业成功还涉及到“情商”、人际交往等书本外的知识。故刚参加工作时,失意与挫折总是在所难免的,对于某些习惯于风调雨顺的大学生来说,在上岗前最好有这种迎接挫折的心理准备!
另外,从学校刚走上社会时,大学生对社会有诸多的不适应,加上工作常常受挫,因而可能感到有许多的心理不平衡。其实,人生所谓的平衡都只是相对的和暂时的,而失衡倒是经常的,绝对的公平是难以实现的,关键是看我们如何找到自我的平衡点!因此,对自己感觉不平衡的人、事、物,我们要能以客观的态度对待,不要过多地抱怨,因为发牢骚不会解决任何问题,只有从挫折中吸取教训,才能求得今后的进一步发展。
★特别提醒
大学生择业要从实际出发,量体裁衣。在整个求职过程中,自己心里首先要有杆秤,适时调整期望值。先确定一个目标,如果一段时间内没有进展,就要降低标准,根据客观情况调整主观需要,不能死钻牛角尖!有时第一个工作岗位并不一定就是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什么工作最适合自己,只有通过一段时间亲身经历后才能确定。企求一下子就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诸如工资高、环境好、稳定性强、又不太辛苦之类,这是不太现实的想法。
我们在此也建议毕业生最好是利用毕业前夕的一段时间(或实习期)找一个对口的单位去“工作”和尝试一下,这样既能给自己将来谋出路,又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及早采取一些弥补措施。因此,在毕业前若能有一个实习的机会,对今后找工作或锻炼实际工作能力来说,都是有益无弊的;这也同时提醒在校大学生,要多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现状,为未来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