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肉毒素预先给药对切口痛大鼠脊髓背角神经激肽-1受体内化的影响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galon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鞘内或切口局部A型肉毒素预先给药对切口痛大鼠脊髓背角神经激肽-1(NK-1)受体内化的影响。

方法

雄性SD大鼠,体重280~300 g,6~8周龄。实验Ⅰ 取鞘内置管成功7 d后无神经损伤表现的大鼠27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9):对照组(C1组)、切口痛组(IP1组)和鞘内注射A型肉毒素组(BoNT/A1组)。术前24 h时BoNT/A1组鞘内注射A型肉毒素0.5 U(溶于10 μl生理盐水中),IP1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10 μl。实验Ⅱ 取27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9):对照组(C2组)、切口痛组(IP2组)和切口局部注射A型肉毒素组(BoNT/A2组)。术前24 h时,BoNT/A2组于切口局部皮下及跖肌注射A型肉毒素2 U(溶于0.4 ml生理盐水中),IP2组于切口局部皮下及跖肌注射生理盐水0.4 ml。每组取6只大鼠,分别于给药前、术前、术后3 h、1、3、5和7 d时测定右后足累计疼痛评分(CPS)和机械缩足反应阈(MWT)。术后3 h时每组取3只大鼠,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脊髓背角NK-1受体的表达水平。

结果

实验Ⅰ 与C1组比较,IP1组术后3 h、1、3、5和7 d时CPS评分升高,术后3 h、1和3 d MWT降低,脊髓背角NK-1受体表达上调,BoNT/A1组术后3 h、1、3和5 d时CPS评分升高,术后3 h时MWT降低(P<0.05),脊髓背角NK-1受体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P1组比较,BoNT/A1组术后3 h、1、3和5 d时CPS评分降低,MWT升高,脊髓背角NK-1受体表达下调(P<0.05)。实验Ⅱ 与C2组比较,IP2组术后3 h、1、3、5和7 d时CPS评分升高,术后3 h、1、3和5 d时MWT降低,脊髓背角NK-1受体表达上调,BoNT/A2组术后3 h、1、3、5和7 d时CPS评分升高,术后3 h时MWT降低(P<0.05),脊髓背角NK-1受体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P2组比较,BoNT/A2组术后3 h、1、3和5 d时CPS评分降低,术后3 h、1和3 d时MWT升高,脊髓背角NK-1受体表达下调(P<0.05)。

结论

鞘内或切口局部A型肉毒素预先给药可抑制切口痛大鼠脊髓背角NK-1受体的内化。

其他文献
为了实现基于宏观热传导条件的周期性材料微结构设计,建立了基于固体各向同性材料惩罚法的周期性结构拓扑优化模型.模型以体积比为约束,散热弱度最小为优化目标.为了满足周期
目的探讨高浓度二氧化碳致伤后大鼠肺组织和右心室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21只)和高浓度二氧化碳组(B组,30只),给B组大鼠呼吸高浓度二氧化碳气体(8% CO2,21% O2,71% N2),每天7 h,连续28 d,用以复制大鼠高碳酸血症动物模型.对比观察两组间各项指标变化,光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肺和右心室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B组动脉血pH明显降低(7.21±0.
目的 探讨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 (TO)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TO患者行影像学、肺功能、支气管镜及病理学检查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TO是指气管粘膜下有
目的评价姜黄素对大鼠三叉神经痛的镇痛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00~250 g,7~8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S组)、三叉神经痛组(TN组)和三叉神经痛+姜黄素组(Cur组)。采用眶下神经鞘处注射蛇毒的方法制备三叉神经痛模型。于造模后15 d开始灌胃,Cur组给予姜黄素45 mg/kg,2次/d,连续28 d,TN组给予等容量花生油。分别于造
全国第五次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研讨会于2004年9月18-21日在武汉召开.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张震康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并
1753年2月17日,用电流进行通信的设想首次在一本名为《苏格兰人》的杂志上提出,文章署名为C.M.。 1784年8月15日,一种叫“遥望通信”的视觉通信方式首次在法国里尔和巴黎之
期刊
目的评价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在吗啡后处理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180~240 g,采用Langendorff灌注装置建立大鼠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平衡灌注15 min后,取离体心脏52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3):对照组(C组)K-R液持续灌注105 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停止K-
肾上腺皮质癌(adreanl cortical carcinoma,ACC)是一种起源于肾上腺皮质的恶性肿瘤,临床罕见,每年发病率仅(1~2)/100万[1],但该病恶性程度高、进展快、预后差,早期诊断困难,有些病例甚至术后病理尚不能确诊.手术是目前治疗ACC最有效的方法,对于无法手术或手术无法根治性切除的患者可考虑选择药物治疗,国外推荐使用米托坦,但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仍存在争议.ACC对传统的化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