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点一: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考点分析]此类题目一般以常见电池为基础,考点的基本点有:一是电极的确定或电极上发生的相关反应。二是推测原电池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现象或者电池工作时离子的迁移方向等。三是判断某一装置是否构成原电池。四是利用原电池原理来判断金属的相对强弱或者加快某一反应速率。五是根据电极反应设计相关原电池等。
例1:某原电池总反应式为Zn+Cu2+=Zn2++ Cu ,该原电池正确组成是
A.正极:Cu 负极:Zn 电解质溶液:HCl
B.正极:Zn 负极:Cu 电解质溶液:CuSO4
C.正极:Cu 负极:Zn 电解质溶液:CuSO4
D.正极:Cu 负极:Zn 电解质溶液:ZnCl2
答案:C
例2: 有一种原电池,它的一个电极材料是NiO2(在碱性环境中NiO2氧化性比O2更强,还原产物是+2价的镍的化合物),另一电极是铁,电解质溶液是21%的氢氧化钾溶液。下列对此原电池的叙述和有关反应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此电池必须密封,防止空气进入
B.放电时铁是负极,负极反应是:Fe-2e-- Fe2+
C.放电时,正极反应是:2H++2e- H2↑
D.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O2+2H2O Fe(OH)2+Ni(OH)2
答案:AD
例3:有人设计出利用CH4和O2的反应,用铂电极在KOH溶液中构成原电池。电池总反应类似于CH4在O2的燃烧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每消耗1mol CH4可以向外电路提供8mole-
②负极上CH4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CH4+10OH--8e--=CO32-+7H2O
③负极上是O2获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 O2+2H2O+4e-=4OH-
④电池放电后,溶液pH不断升高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例4.X、Y、Z、M四种金属,已知X可以从Y的盐溶液中置换出Y;X和Z组成原电池时,Z为正极;Z与Y的硝酸盐溶液反应置换出Y;M离子的氧化性强于Y的离子。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X Y Z M B. X Z M Y C. M Z X Y D. X Z Y M
答案:D
[高考必备]1.原电池的构成条件2.原电池的正负极的确定及判断方法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4这类题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实际上其基本点是原电池原理,知识落脚点是基础,体现了“基础承载能力”的命题理念。解答此类题的关键一是根据电池总反应结合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正确判断出电池的正、负极及其工作过程中的电极产物。二是根据正负极的特点书写出相应的电极反应。三是根据反应来判断如离子迁移方向等。
考点二: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比较
[考点分析]试题往往将原电池、电解池或电镀池整合在一个题目中,通过实验现象或连接方式来判断原电池、电解池或电镀池的工作原理及其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或判断。
例5.如图所示,A、F为石墨电极,B、E为铁片电极。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K2,合并K1。B为____极,A的电极反应为____,最终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2)打开K1,合并K2。E为____极,F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检验F极产生气体的方法是___ (3)若U形管中滴加酚酞,进行(1)(2)操作时,A、B、E、F电极周围能变红的是_________
答案:(1)负 O2+2H2O+4e-=4OH- 溶液中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Fe+O2+2H2O=Fe(OH)2 4Fe(OH)2+O2+2H2O=Fe(OH)3
(2)阴 2Cl--2e--=Cl2↑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F极,试纸变蓝,证明是氯气 (3)AE
[高考必备]1.原电池的判定:若无外接电源,可能是原电池,然后依据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分析判定,主要思路是“三看”。先看电极:一般两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再看溶液:两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后看回路:形成闭合回路或两极接触。2.电解池、电镀池的判定:若有外接电源,两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则可能是电解池或电镀池。当阳极金属与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相同则为电镀池,其余情况为电解池。3.原电池正极、负极的确定方法和电解池阴阳极的确定方法。4.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不管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电极方程式书写的一般步骤均为列物质标得失;选离子配电荷;巧用水定系数;两式加验总式。5注意惰性电极和非惰性电极在电解过程中对电极反应产生的影响。
考点三:金属腐蚀与防护
[考点分析]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是近年高考命题热点,一般通过相应装置图来考查金属腐蚀原理,如判断腐蚀类型、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或者相应现象分析,有时候还出现以金属腐蚀条件为平台的实验探究及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及原理等。
例6.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周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
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O2+2H2O+4e- 4OH-
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
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Cu2+
答案:B
[高考必备]1.对比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掌握防腐方法。2掌握吸氧和析氢腐蚀的原理. 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关键的知识内容一定要自己弄懂,把难点“消化”就可以做到一通百通。
[考点分析]此类题目一般以常见电池为基础,考点的基本点有:一是电极的确定或电极上发生的相关反应。二是推测原电池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现象或者电池工作时离子的迁移方向等。三是判断某一装置是否构成原电池。四是利用原电池原理来判断金属的相对强弱或者加快某一反应速率。五是根据电极反应设计相关原电池等。
例1:某原电池总反应式为Zn+Cu2+=Zn2++ Cu ,该原电池正确组成是
A.正极:Cu 负极:Zn 电解质溶液:HCl
B.正极:Zn 负极:Cu 电解质溶液:CuSO4
C.正极:Cu 负极:Zn 电解质溶液:CuSO4
D.正极:Cu 负极:Zn 电解质溶液:ZnCl2
答案:C
例2: 有一种原电池,它的一个电极材料是NiO2(在碱性环境中NiO2氧化性比O2更强,还原产物是+2价的镍的化合物),另一电极是铁,电解质溶液是21%的氢氧化钾溶液。下列对此原电池的叙述和有关反应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此电池必须密封,防止空气进入
B.放电时铁是负极,负极反应是:Fe-2e-- Fe2+
C.放电时,正极反应是:2H++2e- H2↑
D.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O2+2H2O Fe(OH)2+Ni(OH)2
答案:AD
例3:有人设计出利用CH4和O2的反应,用铂电极在KOH溶液中构成原电池。电池总反应类似于CH4在O2的燃烧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每消耗1mol CH4可以向外电路提供8mole-
②负极上CH4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CH4+10OH--8e--=CO32-+7H2O
③负极上是O2获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 O2+2H2O+4e-=4OH-
④电池放电后,溶液pH不断升高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例4.X、Y、Z、M四种金属,已知X可以从Y的盐溶液中置换出Y;X和Z组成原电池时,Z为正极;Z与Y的硝酸盐溶液反应置换出Y;M离子的氧化性强于Y的离子。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X Y Z M B. X Z M Y C. M Z X Y D. X Z Y M
答案:D
[高考必备]1.原电池的构成条件2.原电池的正负极的确定及判断方法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4这类题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实际上其基本点是原电池原理,知识落脚点是基础,体现了“基础承载能力”的命题理念。解答此类题的关键一是根据电池总反应结合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正确判断出电池的正、负极及其工作过程中的电极产物。二是根据正负极的特点书写出相应的电极反应。三是根据反应来判断如离子迁移方向等。
考点二: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比较
[考点分析]试题往往将原电池、电解池或电镀池整合在一个题目中,通过实验现象或连接方式来判断原电池、电解池或电镀池的工作原理及其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或判断。
例5.如图所示,A、F为石墨电极,B、E为铁片电极。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K2,合并K1。B为____极,A的电极反应为____,最终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2)打开K1,合并K2。E为____极,F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检验F极产生气体的方法是___ (3)若U形管中滴加酚酞,进行(1)(2)操作时,A、B、E、F电极周围能变红的是_________
答案:(1)负 O2+2H2O+4e-=4OH- 溶液中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Fe+O2+2H2O=Fe(OH)2 4Fe(OH)2+O2+2H2O=Fe(OH)3
(2)阴 2Cl--2e--=Cl2↑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F极,试纸变蓝,证明是氯气 (3)AE
[高考必备]1.原电池的判定:若无外接电源,可能是原电池,然后依据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分析判定,主要思路是“三看”。先看电极:一般两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再看溶液:两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后看回路:形成闭合回路或两极接触。2.电解池、电镀池的判定:若有外接电源,两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则可能是电解池或电镀池。当阳极金属与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相同则为电镀池,其余情况为电解池。3.原电池正极、负极的确定方法和电解池阴阳极的确定方法。4.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不管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电极方程式书写的一般步骤均为列物质标得失;选离子配电荷;巧用水定系数;两式加验总式。5注意惰性电极和非惰性电极在电解过程中对电极反应产生的影响。
考点三:金属腐蚀与防护
[考点分析]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是近年高考命题热点,一般通过相应装置图来考查金属腐蚀原理,如判断腐蚀类型、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或者相应现象分析,有时候还出现以金属腐蚀条件为平台的实验探究及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及原理等。
例6.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周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
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O2+2H2O+4e- 4OH-
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
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Cu2+
答案:B
[高考必备]1.对比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掌握防腐方法。2掌握吸氧和析氢腐蚀的原理. 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关键的知识内容一定要自己弄懂,把难点“消化”就可以做到一通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