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液压与气动技术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本文就液压与气动技术基础课程的情况对一些企业和相关学校进行调研,结合本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做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课程改革的一些建议,为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依据。
关键词:液压 气动 课程改革 调研
液压与气动技术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中职学校开设液压与气动技术基础课程不仅要让学生学到必要的液压与气动理论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在工作中动手解决问题(如安装、维护、调试、维修液压和气压控制元件或控制设备等)。因此,液压与气动技术基础的课程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对一些企业和相关学校进行调查,结合本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做如下分析,为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一、企业调研情况
1.调研内容
通过调研无锡市一些外企、国企和私企等,了解有关专业信息。
(1)走访行业协会和各企业。通过与企业管理人员、工程师、技术工人及本校机械类专业毕业生进行座谈和研讨,了解企业中各个岗位对液压与气动技术理论知识构成、技能要求等方面的情况,获取相关的信息和资料。
(2)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向行业协会和各相关企业发出调查问卷,并回收问卷进行处理,得出课程建设相关的资料和信息。从我们收集的问卷分析来看,目前机电类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岗位主要有:工艺员、质检员、机床操作工、维修钳工、维修电工等。
与这些岗位相关联的液压与气动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包括: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知识,常用液压与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具有从事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的能力。
2.调研结果
(1)液压与气动技术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宽泛,行业众多。如轻工业制造、冶金及汽车、工程机械、化工、医疗卫生等行业,因此就业岗位十分广泛。
(2)随着无锡市工业结构的调整和行业结构的不断改善,在企业中,应用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先进设备越来越多;由于不懂技术和管理,很多先进设备没有发挥应有的效能,使用不当导致的液压、气动故障影响了这些设备的利用率;缺乏维护和保养知识,维修技术不过关,造成生产水平下降,这都与人才缺乏有关。
二、相关学校调研情况
通过调研三所不同层次的职业学校,发现各学校液压与气动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也呈现了各自的特点。
1.一所中职学校
该校由于缺乏相关的液压气动实验设备,因而课程的教学仍然停留在“理论+实验课”的阶段,大部分实验采用FESTO软件模拟和数控机床的基本维护。任课教师认为教学难度较大,缺乏项目化教学基础。
2.一所五年制高职学校
该校对该课程进行了数字化建设,提倡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开放性实践学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学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主要使用油压千斤顶、数控立式内圆磨、基于PLC的JF170机车、数控铣床、自动物料搬运系统六个项目,均贴近工厂实际。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引入PLC控制,增强了本课程所传授的知识技能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机电控制技术综合应用能力。任课教师认为该课程依然存在不足:为实现项目化教学而在企业真实案例选用的过程中,教师如何科学合理地整合、改造教学内容,做到由浅入深、前后兼顾,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学校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库还需进一步完善,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
3.一所职业技术学院
该校具有丰富的实验实训设备,教学内容采用企业中的实际案例,教学过程已经实现了小班化教学,并且有自编教材和实验指导书。在课程上坚持理论与操作并重,强化工程实际应用,并在教学中积极聘请企业老专家授课。
三、笔者学校教学现状
一是课程虽然已采用项目化教学,但是项目不够典型,与工厂对学生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
自2006年起,笔者所在学校教师根据学校现状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液压气动控制技术教材,设计了7个教学项目,其中2个为综合类机床设备的液压气动回路,1个为生活中的气动回路,其余的4个为简单的气动回路。教学项目中很难突出生产实际要求,缺少设备的基本维护和保养知识,教学项目不够典型。
二是虽然有较丰富的教学设备,但教师没有注重对设备资源的再开发和深度利用。
学校教学设备中只有2个执行元件(单作用汽缸、双作用汽缸),这让教学过程中形象表达相关项目有所欠缺,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对已有的教学设备进行重组和开发,并将其运用到现实教学中。
三是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一套适用于本校实际情况的校本教材。
任课教师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开发了一些适合与本校教学的课例,也有了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没有成为校本教材。目前主要采用的液压气动控制技术不能满足教学的全部需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编写校本教材。
四是教学考核评价比较单一,不能体现全过程评价,缺乏激励性。
教学考核虽然以气动的设备安装、调试、气路认识为考试要点,但考试整体比较简单,对学生没有激励性。学生很难通过考核获得成功感,考核过程重在结果,无法完整体现教学过程。
四、对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1.制定出适合中职机械类学生学习的液压与气动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根据调研企业的实际需求和教学目标的要求,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制定适合中职机械类学生学习的液压与气动技术基础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中采用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着重突出理论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将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入到课程标准中。
2.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学校实际条件编写校本教材
目前学校采用的教材中缺乏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鲜活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的知识相差甚远,大多是普遍、大众的知识,而每个学校拥有的实训条件不同,有可能无法实现教材中设计的实训项目,教材无法体现各学校的个性。因此,根据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课程标准编写的校本教材可以凸显本门课程的职业教育特点,使课程教学更具时代感和实效性,更符合学校教学条件。
3.采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选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设计的工作项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实训室可以实现液压动力元件、控制元件的拆装分析;能实现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安装、调试和常见故障的判断与解决等;能模拟出公交车门的开关动作的气动控制技术等。学生通过实例知道液压与气动技术在现代工业企业中的应用,从而能对学习本课程产生兴趣。
选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设计的工作项目,能使学生通过短时间的学习,顺利地和工厂接轨。工作过程导向设计必须遵循由易到难的教学规律,学生会有一个很强的新鲜感,并且一直保持到学习结束。
参考文献:
[1] 李玉军.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实践[J]. 甘肃科技, 2011(03).
[2] 武蕴馥.《液压与气动技术》教学改革探讨[J]. 职业,2009(17).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
关键词:液压 气动 课程改革 调研
液压与气动技术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中职学校开设液压与气动技术基础课程不仅要让学生学到必要的液压与气动理论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在工作中动手解决问题(如安装、维护、调试、维修液压和气压控制元件或控制设备等)。因此,液压与气动技术基础的课程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对一些企业和相关学校进行调查,结合本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做如下分析,为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一、企业调研情况
1.调研内容
通过调研无锡市一些外企、国企和私企等,了解有关专业信息。
(1)走访行业协会和各企业。通过与企业管理人员、工程师、技术工人及本校机械类专业毕业生进行座谈和研讨,了解企业中各个岗位对液压与气动技术理论知识构成、技能要求等方面的情况,获取相关的信息和资料。
(2)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向行业协会和各相关企业发出调查问卷,并回收问卷进行处理,得出课程建设相关的资料和信息。从我们收集的问卷分析来看,目前机电类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岗位主要有:工艺员、质检员、机床操作工、维修钳工、维修电工等。
与这些岗位相关联的液压与气动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包括: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知识,常用液压与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具有从事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的能力。
2.调研结果
(1)液压与气动技术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宽泛,行业众多。如轻工业制造、冶金及汽车、工程机械、化工、医疗卫生等行业,因此就业岗位十分广泛。
(2)随着无锡市工业结构的调整和行业结构的不断改善,在企业中,应用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先进设备越来越多;由于不懂技术和管理,很多先进设备没有发挥应有的效能,使用不当导致的液压、气动故障影响了这些设备的利用率;缺乏维护和保养知识,维修技术不过关,造成生产水平下降,这都与人才缺乏有关。
二、相关学校调研情况
通过调研三所不同层次的职业学校,发现各学校液压与气动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也呈现了各自的特点。
1.一所中职学校
该校由于缺乏相关的液压气动实验设备,因而课程的教学仍然停留在“理论+实验课”的阶段,大部分实验采用FESTO软件模拟和数控机床的基本维护。任课教师认为教学难度较大,缺乏项目化教学基础。
2.一所五年制高职学校
该校对该课程进行了数字化建设,提倡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开放性实践学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学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主要使用油压千斤顶、数控立式内圆磨、基于PLC的JF170机车、数控铣床、自动物料搬运系统六个项目,均贴近工厂实际。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引入PLC控制,增强了本课程所传授的知识技能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机电控制技术综合应用能力。任课教师认为该课程依然存在不足:为实现项目化教学而在企业真实案例选用的过程中,教师如何科学合理地整合、改造教学内容,做到由浅入深、前后兼顾,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学校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库还需进一步完善,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
3.一所职业技术学院
该校具有丰富的实验实训设备,教学内容采用企业中的实际案例,教学过程已经实现了小班化教学,并且有自编教材和实验指导书。在课程上坚持理论与操作并重,强化工程实际应用,并在教学中积极聘请企业老专家授课。
三、笔者学校教学现状
一是课程虽然已采用项目化教学,但是项目不够典型,与工厂对学生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
自2006年起,笔者所在学校教师根据学校现状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液压气动控制技术教材,设计了7个教学项目,其中2个为综合类机床设备的液压气动回路,1个为生活中的气动回路,其余的4个为简单的气动回路。教学项目中很难突出生产实际要求,缺少设备的基本维护和保养知识,教学项目不够典型。
二是虽然有较丰富的教学设备,但教师没有注重对设备资源的再开发和深度利用。
学校教学设备中只有2个执行元件(单作用汽缸、双作用汽缸),这让教学过程中形象表达相关项目有所欠缺,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对已有的教学设备进行重组和开发,并将其运用到现实教学中。
三是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一套适用于本校实际情况的校本教材。
任课教师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开发了一些适合与本校教学的课例,也有了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没有成为校本教材。目前主要采用的液压气动控制技术不能满足教学的全部需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编写校本教材。
四是教学考核评价比较单一,不能体现全过程评价,缺乏激励性。
教学考核虽然以气动的设备安装、调试、气路认识为考试要点,但考试整体比较简单,对学生没有激励性。学生很难通过考核获得成功感,考核过程重在结果,无法完整体现教学过程。
四、对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1.制定出适合中职机械类学生学习的液压与气动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根据调研企业的实际需求和教学目标的要求,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制定适合中职机械类学生学习的液压与气动技术基础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中采用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着重突出理论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将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入到课程标准中。
2.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学校实际条件编写校本教材
目前学校采用的教材中缺乏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鲜活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的知识相差甚远,大多是普遍、大众的知识,而每个学校拥有的实训条件不同,有可能无法实现教材中设计的实训项目,教材无法体现各学校的个性。因此,根据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课程标准编写的校本教材可以凸显本门课程的职业教育特点,使课程教学更具时代感和实效性,更符合学校教学条件。
3.采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选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设计的工作项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实训室可以实现液压动力元件、控制元件的拆装分析;能实现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安装、调试和常见故障的判断与解决等;能模拟出公交车门的开关动作的气动控制技术等。学生通过实例知道液压与气动技术在现代工业企业中的应用,从而能对学习本课程产生兴趣。
选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设计的工作项目,能使学生通过短时间的学习,顺利地和工厂接轨。工作过程导向设计必须遵循由易到难的教学规律,学生会有一个很强的新鲜感,并且一直保持到学习结束。
参考文献:
[1] 李玉军.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实践[J]. 甘肃科技, 2011(03).
[2] 武蕴馥.《液压与气动技术》教学改革探讨[J]. 职业,2009(17).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