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该文围绕《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从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实训实践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国家骨干院校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该课程的建设思路,为提升该课程人才培养质量探究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社会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2-7754-02
1 概述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高职院校计算机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进行各专业深入学习的技术平台。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操作技能,是高职院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的目标。该文依托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开展为例,寻求提升本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
不断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加强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实训实践条件,全面培养和提升计算机各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操作技能。
2 方法探析
1)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按照《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培养目标,实行“学校 企业双课堂”的开放式办学模式。与合作企业太平洋电脑城共同建立“紧密结合,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建立学校与企业紧密联系的桥梁,有利于将人才培养与对企业的服务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打破传统应试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开发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课程标准。
2)教学模式改革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能训练为重点,认真落实教学改革措施,全面提高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主要目标,组织广大教师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① 仿真模拟
课堂教学中运用我院信息工程系兼职教师熊水金副教授开发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虚拟仿真教学课件”展开教学。该项目成果曾经获得江西省多媒体课件设计大赛一等奖及江西省教学成果奖。通过合理架构设计、功能整合,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完善的教学平台,打破时空的限制,为今后的工作就业提前储备实战经验,实现了该课程线上线下校企实时互动。
② “教、学、做、赛”一体化
在原有课程“教、学、做”的基础上,引入职业技能竞赛,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教师教学责任的有效措施,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做”的“教、学、做、赛”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校园特色活动——IT文化节这个专业竞技平台,全面检验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为我系党员示范岗——信息工程系党员电脑维护社选拔和储备人才。
③ 双证融通
双证融通是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融通,课程评价方式与职业技能鉴定方式的融通,学历教育管理与职业资格管理的融通。实施双证融通的具体过程如下:
a) 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展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实践导向的教学改革以适应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计划。
b) 为达到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逐步建设起足够规模的校内外实训环境,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计算机操作员认证。
c) 实训指导教师是实施双证书教育的关键条件,也是目前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从合作企业聘请能工巧匠参与实践教学指导,解决实训指导教师紧缺问题。
3)教学资源建设
以课程内容和教材建设为核心,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为依托,以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将行业和企业专家请进校园,坚持“理论够用,重在实践”的宗旨和企业岗位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合作开展《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建设。教材选用上选择由我院骨干教师编写的理实一体化实践教程。该教程在编写过程中依据“职业道德良好,专业知识扎实,操作技能熟练,基本素质过硬”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校企联合开发机制,以企业专家和行业专家为主导,特别重视教材与企业岗位特点和行业发展趋势相结合,整合理论与实践,融合学科体系和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吸收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及新方法。
4)师资队伍建设
以现有师资为基础,围绕“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互动模式,从合作企业聘请能工巧匠担任实践教学,并将专任教师送到合作企业顶岗实践。另一方面,实施学历提升计划,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学位。近年来,与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合作,在职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
① 培养骨干教师
建立和完善骨干教师的培养机制、考评制度、竞争上岗制度和业绩奖励制度,为骨干教师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到合作企业参加培训和顶岗实习,到国内外著名高校和培训机构进修学习、参加教育部组织的骨干教师师资培训及参与企业生产性科研任务和学院相关教学改革项目等方式,以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跟踪课程技术发展前沿洞察力,教学内容组织能力及科研能力。
② 兼职教师聘请
从合作企业聘请能工巧匠从事实训教学、项目研发指导,并参与精品课程建设,从事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实践操作,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参与课程标准制定,参与制定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评价标准。举办关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新技术和发展趋势相关讲座等,以校企互兼互聘的方式进行专兼教师队伍人才整合。
5)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以现有条件为基础,改造与新建相结合,逐年投入,分期建设,邀请合作企业共同参与校内实训室建设。同时,完善党员电脑维护社职能,拓展校外实习基地数量和功能,形成地区分布合理、数量充足的实习基地群。
6)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引导和激励教师开展社会服务,在教师聘用方面出台了制度和措施,使学术资格和职业资格得到同等承认,并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促进教师“自我更新、主动发展”的专业发展意识和自我反思的实践意识,将主动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日常生活样式”。主要围绕培训社会人员,服务社区居民,为企业、行业及政府职能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合作研发和推广信息新技术,为对口支援学校提供教学资料和师资培训等方式开展有关工作,提升影响力。
3 建设成效及总结
通过开展以上工作,我院《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面加强。稳步推进“企业 教师双主体” 课程共建模式,建立了一支师德高尚,具有国际先进教学理念,综合职业素养高,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科技服务能力、年龄、学历、职称及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具备“双师素质”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创造了完善的可供学生实习、职业技能鉴定及待业本科生、研究生提供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培训,提升就业能力的实习实训环境。为高职院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建设起到了示范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段漠意.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0.
[2] 吴冬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设计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
[3] 吴汉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0.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社会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2-7754-02
1 概述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高职院校计算机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进行各专业深入学习的技术平台。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操作技能,是高职院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的目标。该文依托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开展为例,寻求提升本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
不断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加强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实训实践条件,全面培养和提升计算机各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操作技能。
2 方法探析
1)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按照《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培养目标,实行“学校 企业双课堂”的开放式办学模式。与合作企业太平洋电脑城共同建立“紧密结合,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建立学校与企业紧密联系的桥梁,有利于将人才培养与对企业的服务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打破传统应试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开发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课程标准。
2)教学模式改革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能训练为重点,认真落实教学改革措施,全面提高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主要目标,组织广大教师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① 仿真模拟
课堂教学中运用我院信息工程系兼职教师熊水金副教授开发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虚拟仿真教学课件”展开教学。该项目成果曾经获得江西省多媒体课件设计大赛一等奖及江西省教学成果奖。通过合理架构设计、功能整合,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完善的教学平台,打破时空的限制,为今后的工作就业提前储备实战经验,实现了该课程线上线下校企实时互动。
② “教、学、做、赛”一体化
在原有课程“教、学、做”的基础上,引入职业技能竞赛,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教师教学责任的有效措施,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做”的“教、学、做、赛”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校园特色活动——IT文化节这个专业竞技平台,全面检验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为我系党员示范岗——信息工程系党员电脑维护社选拔和储备人才。
③ 双证融通
双证融通是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融通,课程评价方式与职业技能鉴定方式的融通,学历教育管理与职业资格管理的融通。实施双证融通的具体过程如下:
a) 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展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实践导向的教学改革以适应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计划。
b) 为达到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逐步建设起足够规模的校内外实训环境,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计算机操作员认证。
c) 实训指导教师是实施双证书教育的关键条件,也是目前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从合作企业聘请能工巧匠参与实践教学指导,解决实训指导教师紧缺问题。
3)教学资源建设
以课程内容和教材建设为核心,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为依托,以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将行业和企业专家请进校园,坚持“理论够用,重在实践”的宗旨和企业岗位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合作开展《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建设。教材选用上选择由我院骨干教师编写的理实一体化实践教程。该教程在编写过程中依据“职业道德良好,专业知识扎实,操作技能熟练,基本素质过硬”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校企联合开发机制,以企业专家和行业专家为主导,特别重视教材与企业岗位特点和行业发展趋势相结合,整合理论与实践,融合学科体系和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吸收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及新方法。
4)师资队伍建设
以现有师资为基础,围绕“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互动模式,从合作企业聘请能工巧匠担任实践教学,并将专任教师送到合作企业顶岗实践。另一方面,实施学历提升计划,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学位。近年来,与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合作,在职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
① 培养骨干教师
建立和完善骨干教师的培养机制、考评制度、竞争上岗制度和业绩奖励制度,为骨干教师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到合作企业参加培训和顶岗实习,到国内外著名高校和培训机构进修学习、参加教育部组织的骨干教师师资培训及参与企业生产性科研任务和学院相关教学改革项目等方式,以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跟踪课程技术发展前沿洞察力,教学内容组织能力及科研能力。
② 兼职教师聘请
从合作企业聘请能工巧匠从事实训教学、项目研发指导,并参与精品课程建设,从事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实践操作,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参与课程标准制定,参与制定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评价标准。举办关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新技术和发展趋势相关讲座等,以校企互兼互聘的方式进行专兼教师队伍人才整合。
5)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以现有条件为基础,改造与新建相结合,逐年投入,分期建设,邀请合作企业共同参与校内实训室建设。同时,完善党员电脑维护社职能,拓展校外实习基地数量和功能,形成地区分布合理、数量充足的实习基地群。
6)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引导和激励教师开展社会服务,在教师聘用方面出台了制度和措施,使学术资格和职业资格得到同等承认,并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促进教师“自我更新、主动发展”的专业发展意识和自我反思的实践意识,将主动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日常生活样式”。主要围绕培训社会人员,服务社区居民,为企业、行业及政府职能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合作研发和推广信息新技术,为对口支援学校提供教学资料和师资培训等方式开展有关工作,提升影响力。
3 建设成效及总结
通过开展以上工作,我院《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面加强。稳步推进“企业 教师双主体” 课程共建模式,建立了一支师德高尚,具有国际先进教学理念,综合职业素养高,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科技服务能力、年龄、学历、职称及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具备“双师素质”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创造了完善的可供学生实习、职业技能鉴定及待业本科生、研究生提供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培训,提升就业能力的实习实训环境。为高职院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建设起到了示范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段漠意.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0.
[2] 吴冬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设计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
[3] 吴汉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