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如何上好体育课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l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创新的主旋律。学校体育既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视教学结果而忽视教学过程,重视教师“教”而忽视学生“学”,重视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的现象,从而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形成了不善分析与归纳,不敢想象和发挥,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不良习惯。现在我们有必要认真审视在新课程改革下,体育课该教些什么?怎样教?在此,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锐意创新,
  在与时俱进中为学生创造探索空间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改下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我们在教学中给学生展示一种器材,教师先不告诉学生怎样玩,而让学生自己思考,创编各种游戏玩法,发挥其创造性思维。同时在活动中设置一定的难题,让学生自己想出解决办法,培养其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例如《篮球赛游戏》活动的设计,教师出示篮球后没有示范动作,只是说:“你们能想出玩篮球的各种花样吗?比比看谁想出的花样最多?”接着让学生自由地玩出各种不同的花样,教师则留意观察谁的花样多,与别人不一样,然后请这些同学示范,其他同学模仿学习,最后教师将学生们想到的动作综合成游戏。这样的活动设计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二、多法引导,
  在激励竞争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新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为此,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
  1.根据学生的爱好设计趣味游戏
  兴趣是一个人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的内部驱动力。在设计活动时,坚持趣味性原则尤为重要。设计的活动生活化、有趣味,学生才会有兴趣,才会积极参与,克服困难坚持下来。例如,斗鸡游戏若结合学生喜欢的柔道,学生们活动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
  2.制造一定的紧张气氛,让学生在紧迫中锻炼
  适当的紧张气氛会使学生有紧迫感,从而更加积极地完成锻炼活动。例如接力比赛可以促进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团结性;将台阶游戏设计成《消防员抢险》活动,让学生在警报声响起后,紧急救火,抢救物资的情境中完成锻炼活动,可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责任感。
  3.合理运用语言激励
  教师对学生的赞许要避免简单地说“好”或“很好”,否则会使学生心理上得不到满足。教师可以说“你的动作非常好,我很喜欢!” “大家看XXX的表演,他做得真棒!”“老师相信你是成功的”等语言进行激励。这样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活动的积极性。
  4.身体语言的激励
  当学生们在活动中表现得出色时,教师对他们微笑、点头或竖起大拇指,这种非言语性地肯定也会给学生莫大的鼓舞。教师走近学生身边拍拍他的肩,摸摸他的头,对学生表示出一种无声的赏识和赞扬;在活动中注意与学生的目光接触等,对提高学生活动的积极性都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三、分层培养,
  在和谐的氛围中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在教学活动中要考虑不同能力学生的需要,改变过去那种“一刀切”的做法,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对发展水平不同、能力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那些体能好的学生要适当提高难度,让他们“玩得有劲”;对那些体能较差的学生则应降低动作要求,让他们也体验“成功的快乐”。例如,在跳台活动中,可设置几种不同高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高度进行练习,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增加高度,教师只是起引导、鼓励、保护学生的作用。
  
  四、设置难度,
  在困难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传统教材的活动难度要求已明显不适合当今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例如,传统教材中,学生的平衡练习是在宽15~20厘米,高20~35厘米的平衡木上行走,实践证明,这种要求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已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若按照传统的标准练习,学生的能力就得不到充分发展,更为可惜的是错失了培养学生意志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机会。我们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只有活动难度适当,安全措施完善,学生们的潜能才能得到发挥。因此,教师要适当提高活动的难度,有意创设一些困难情境,以培养学生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此外,体育教师的素质也是能否上好体育课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必须靠人来进行,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教育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有创新精神、技能较强的教师。为此,学校要通过师德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素质,使教师爱岗敬业,更好地为人师表。
  以上是我的一些体会和尝试,今后我要进一步抓住教改这一契机,探索出更多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新方法、新思路。
  作者单位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 田欣欣)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协同联合认知行为护理对慢性肾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4例慢性肾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德育无疑是一个重要命题,因为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是一个人良好素质的核心,德育也是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多年来,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加强德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做出了很大成绩,但是对于我们的德育成果,目前社会各界包括我们自己,还不是很满意。我们的德育工作的确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许许多多的社会现象都促使我们思考,思考到最后归结为一个问题,那就是德育实效性的问题。所以改进德育首
[摘 要] 文章分析和研究了当前计算机应用教学中的小型品网(专题网页)辅助课堂教学这一教改案例,旨在解决中学一线教师尝试小型品网教学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可参照的教学品网设计和运用模式。  [关键词] 小型品网;课堂教学;设计模式;课堂控制  [中图分类号] G40-052.4;G4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09-0069-4    随
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要求教育必须实现历史性的转变。中央教科所副所长田慧生指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转型”是概括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价值诉求的最恰当的词汇之一。    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研究过程中,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教学内容设计和教育方法的改革之后,我们终于发现:就中小学教育而言,教育的难点首先不是知识的问题而是学生的问题。例如,学生的思想问题、态
目的探讨东菱迪芙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明确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或心内膜炎、风心病的住院病人 36例,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采用东菱迪芙首剂 10BU,第3d、第
目的探讨速宁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惠者预后的影响。方法SAH患者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速宁合并尼莫地平治疗)及对照组(44例,单用尼莫地平治疗),两组均于发病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