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分析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34例观察组和34例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综合疗法;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18%高于对照组76.47%,观察组JOA评分(21.25±3.91)分高于对照组(16.84±3.15)分,而VAS评分(4.12±1.01)分低于对照组(5.34±1.16)分,且P<0.05;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在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显著。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中医综合疗法;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18)06-077-02
针对初期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提倡保守治疗,西医采用止痛抗炎类药物治疗,疗效不佳,近年来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显著,详细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一般资料选自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8例腰椎管狹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采用数字表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4例观察组和34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在我院经腰椎CT检查确诊为腰椎管狭窄症,且伴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痛;(2)排除标准:排除合并有严重心、肝、脑、肾严重疾病患者以及不愿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1]。观察组:男患者22例、女患者12例,年龄分布为36~78岁,中位年龄为(56.32±4.32)岁,病程为6个月~6年,平均病程为(2.36±1.05)年;对照组:男患者20例、女患者14例,年龄分布为32~75岁,中位年龄为(56.45±4.38)岁,病程为8个月~7年,平均病程为(2.35±1.12)年。现应用数据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逐项对比,统计结果显示差异不大(P>0.05),可对比性充分。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确诊后立即给予缓慢脱水、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消炎止痛等对症治疗。而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主要包含:(1)牵引治疗。患者在自动牵引床上取俯卧位,将下肢伸平并放松,分别将患者上半身和盆骨固定在牵引床的相应位置上,对上半身和下半身进行对抗性牵引,牵引力的大小需要由患者体质确定,通常为20~35kg,牵引为持续性牵引,每次20分钟,每日1次。(2)按摩治疗。待牵引完成后,对患者实施按摩,取患者俯卧位,借助枕头把患者髋部和胸部垫高使其悬空,然后医师双手下压腰部,每次坚持5~10s,每日10次,然后再由医师用双手沿着脊柱两侧的膀胱经循环按摩到昆仑穴、揉按、提捏、点压等,反复按摩三次。(3)针刺治疗。选择患者的关元俞、命门、上髎、腰阳关、悬枢穴位,用电热针治疗,采用直刺、不捻针的进针方案,入针深度不宜大于1寸,留针30min后起针,每周2次。(4)内服中药。基本汤方为:甘草6克,红花、川穹、五灵脂、桃仁、香附子各10克,地龙12克,没药、弟活各15克,当归20克,牛膝30克,上述汤方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所有患者均以1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1.3观察指标
2个疗程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和疼痛评分。腰椎管狭窄症疗效判定包含三个内容:(1)显效;所有症状体征均消失,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2)有效:各项症状体征有所改善,但是劳累后依然伴有腰腿疼痛的情况,并对其生活和工作产生一定影响。(3)无效:各项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对其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临床症状评定借助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法,分值为0~29分,分值越高提示临床症状改善越明显,应用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对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分[2]。
1.4统计学方法
文章中组间数据的对比借助SPSS21.0数据统计软件,其中n表示患者例数,JOA评分、VSA评分以均数()表示,用t检验,总有效率用(%)表示,用x2统计,当P<0.05表示组间差异明显。
2.结果
2.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
经治疗,观察组显效14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察组显效8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6.47%,由此可见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和VAS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JOA和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P<0.05,具体如表1所示:
3.讨论
腰椎管狭窄症作为骨科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类疾病,主要是因为脊柱退行性导致,该病容易引起患者出现腰腿酸痛等并发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腰椎管狭窄症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当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的方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但是手术具有一定创伤性,并且费用高、并发症多、根治率低等。腰椎管狭窄症属于中医“腰痛”、“痹症”之列,在发病早期阶段,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肢体麻木、腰部或腿部疼痛,部分患者同时合并有运动受限情况,中医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提倡以活血化瘀、通络止血、补肾祛邪为主。
本文探讨了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结果发现同单纯的对症治疗相比,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1.18%中医综合疗法主要指的根据腰椎管狭窄症瘀血积滞,筋骨劳损、痹阻脉络的病例特征,采用活血化瘀、通络止血、补肾祛邪的治疗原则。其中主要包含牵引治疗、按摩治疗、针刺治疗以及内服中药治疗,通过牵引实现椎间肌肉和韧带的放松,解除神经根受压的情况,消除炎症,通过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同电针能够促进轴突再生,从而使体感头发电位,改善临床体征,口服中药,主要由甘草、红花、川穹、五灵脂、桃仁、香附子、地龙、没药、弟活、当归、牛膝等中药材构成,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上述各种中医治疗手法联合使用,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炎症和水肿,缓解患者神经根压迫,最终达到减压止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谢伟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7):18-19.
[2]刘连华.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效果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5):139-140.
[3]季伟.非手术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研究进展[J].颈腰痛杂志,2013,34(01):72-75.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中医综合疗法;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18)06-077-02
针对初期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提倡保守治疗,西医采用止痛抗炎类药物治疗,疗效不佳,近年来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显著,详细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一般资料选自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8例腰椎管狹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采用数字表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4例观察组和34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在我院经腰椎CT检查确诊为腰椎管狭窄症,且伴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痛;(2)排除标准:排除合并有严重心、肝、脑、肾严重疾病患者以及不愿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1]。观察组:男患者22例、女患者12例,年龄分布为36~78岁,中位年龄为(56.32±4.32)岁,病程为6个月~6年,平均病程为(2.36±1.05)年;对照组:男患者20例、女患者14例,年龄分布为32~75岁,中位年龄为(56.45±4.38)岁,病程为8个月~7年,平均病程为(2.35±1.12)年。现应用数据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逐项对比,统计结果显示差异不大(P>0.05),可对比性充分。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确诊后立即给予缓慢脱水、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消炎止痛等对症治疗。而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主要包含:(1)牵引治疗。患者在自动牵引床上取俯卧位,将下肢伸平并放松,分别将患者上半身和盆骨固定在牵引床的相应位置上,对上半身和下半身进行对抗性牵引,牵引力的大小需要由患者体质确定,通常为20~35kg,牵引为持续性牵引,每次20分钟,每日1次。(2)按摩治疗。待牵引完成后,对患者实施按摩,取患者俯卧位,借助枕头把患者髋部和胸部垫高使其悬空,然后医师双手下压腰部,每次坚持5~10s,每日10次,然后再由医师用双手沿着脊柱两侧的膀胱经循环按摩到昆仑穴、揉按、提捏、点压等,反复按摩三次。(3)针刺治疗。选择患者的关元俞、命门、上髎、腰阳关、悬枢穴位,用电热针治疗,采用直刺、不捻针的进针方案,入针深度不宜大于1寸,留针30min后起针,每周2次。(4)内服中药。基本汤方为:甘草6克,红花、川穹、五灵脂、桃仁、香附子各10克,地龙12克,没药、弟活各15克,当归20克,牛膝30克,上述汤方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所有患者均以1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1.3观察指标
2个疗程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和疼痛评分。腰椎管狭窄症疗效判定包含三个内容:(1)显效;所有症状体征均消失,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2)有效:各项症状体征有所改善,但是劳累后依然伴有腰腿疼痛的情况,并对其生活和工作产生一定影响。(3)无效:各项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对其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临床症状评定借助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法,分值为0~29分,分值越高提示临床症状改善越明显,应用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对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分[2]。
1.4统计学方法
文章中组间数据的对比借助SPSS21.0数据统计软件,其中n表示患者例数,JOA评分、VSA评分以均数()表示,用t检验,总有效率用(%)表示,用x2统计,当P<0.05表示组间差异明显。
2.结果
2.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
经治疗,观察组显效14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察组显效8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6.47%,由此可见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和VAS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JOA和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P<0.05,具体如表1所示:
3.讨论
腰椎管狭窄症作为骨科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类疾病,主要是因为脊柱退行性导致,该病容易引起患者出现腰腿酸痛等并发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腰椎管狭窄症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当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的方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但是手术具有一定创伤性,并且费用高、并发症多、根治率低等。腰椎管狭窄症属于中医“腰痛”、“痹症”之列,在发病早期阶段,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肢体麻木、腰部或腿部疼痛,部分患者同时合并有运动受限情况,中医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提倡以活血化瘀、通络止血、补肾祛邪为主。
本文探讨了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结果发现同单纯的对症治疗相比,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1.18%中医综合疗法主要指的根据腰椎管狭窄症瘀血积滞,筋骨劳损、痹阻脉络的病例特征,采用活血化瘀、通络止血、补肾祛邪的治疗原则。其中主要包含牵引治疗、按摩治疗、针刺治疗以及内服中药治疗,通过牵引实现椎间肌肉和韧带的放松,解除神经根受压的情况,消除炎症,通过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同电针能够促进轴突再生,从而使体感头发电位,改善临床体征,口服中药,主要由甘草、红花、川穹、五灵脂、桃仁、香附子、地龙、没药、弟活、当归、牛膝等中药材构成,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上述各种中医治疗手法联合使用,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炎症和水肿,缓解患者神经根压迫,最终达到减压止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谢伟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7):18-19.
[2]刘连华.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效果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5):139-140.
[3]季伟.非手术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研究进展[J].颈腰痛杂志,2013,34(01):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