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验明正身”之日的到来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125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抢救保护传承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及责任,改革开放、经济的繁荣、政策的允许,为藏界带来史无前例的机缘,建国初期收藏品市场(古董文玩)在全国范围内,从业经营者不过千人,而真正把收藏视为发家致富的更不是寻常百姓。文物古董从古至今都是文人雅士达官显贵之玩物,普通百姓哪有闲情参与,历朝历代文物古董收藏都是有钱人的事……今天的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及诸多领域更是繁荣盛世的景象,如今的收藏与经济和文化已是密切相关。
  民间存在流散的大量文物是不争之事实,从解放初期全国各大博物馆、文物商店至故宫博物院来看,众多现存于各大馆藏中的精珍之品,部分也是来自于民间捐赠。虽然现今民间藏者手中的大多数藏品不珍不精,甚至来路不清,但根据文物政策及国家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对于现今国内流散在民间的文物藏品,只要符合年代标准,符合定级标准,符合相关物权法、文物法规定之文物类藏品,理应验明正身,建立一套完整权威的民间文物藏品保护类档案,利国利民更有利于文物保护与传承,只有这样民间文物类藏品才会真正得到保护,才会真正得到传承与弘扬,才会正确引导民间收藏品市场。文化底蕴决定传承弘扬的过程,收藏的初级阶段,是以经济利益的驱动及投入为代价,方法及过程的转变是传承延续民族文化结晶物体的又一高度。经济价值观与文化背景及收藏目的是不可同日而语。守法、合法名正言顺方可顺理成章,一旦入编确定为文物入编大典将是价值文化传承弘扬保护的真正体现,更是每个收藏者最高的追求。
  不懂法,不守法,不按法规,不按经济规律文化传承过程办事的现象不应在我们新世纪新时代的大经济大文化背景下发生。史无前例的全民参与的传承弘扬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现象(收藏)是全民族知识及经济发展繁荣昌盛的表现,也是人们意识形态领域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以及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结果。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理应给予民间文物类藏品相应的肯定与强有力的支持。从而彻底避免各种不良现象的发生。
  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对于民间收藏现象以及收藏界十分困惑的现象将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全国几千万的藏者更是如鱼得水,收藏信心以及对收藏品文物保护的意识将会大大提高,同时对与弘杨民族文化,保护民间文物藏品提高全民族的文物保护意识也将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推动作用。
  根据国家最新出台的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第六条规定,文物藏品所有权人要求认定文物的必须以书面要求申请认定,同时应提供填报藏品所有人姓名、住所、有效身份证号码或有效证照号码,以及认定物品(对象)的来源说明,经文物行政主管单位专家委员会审查确定为文物类的,藏品持有人或文物所有人应依法负有对文物藏品的保护责任,同时持有人对所填报提供的文字、图片、专家审批资料以及持有人的身份有保密要求的,认定机构以及国家法律规定的文物行政主管单位可以对其身份保密,相关个人及藏品资料将永久存档保存。
  申请民间的文物藏品定级入编,需经过本人申请,提供原始照片资料,填报相关表格后将基本申报资料邮寄到《中国民间文物藏品定级大典》征集办公室,等待通知,每一类别文物类藏品经国家文物定级行政主管单位专家组审查,符合定级标准的给予办理定级。集中审定后最终确定是否属于文物范畴,是否符合申报资格。一经定级入编将意味着此件藏品将在国内有档案可查,更会引起各类商贾投资人士的极大关注,同时在适当时机将组织入编定级为文物类别的藏品进行专场展览,专项交易,定期推广宣传,以便吸引更多的资金进一步促进提高全民文物保护意识,更好的保护流散在民间的大批珍贵文物类藏品。此举将对收藏品市场的无序状态、混乱现象起到积极引导作用,树立正确的收藏与文物保护观念,让更多的收藏界人士爱惜文物,合法收藏。
  应该说市场经济的繁荣,国家文物及收藏品交流的法规的不断完善为民间收藏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对民间流失文物类收藏品进行全面的抢救性普查。首先,各类媒体是促进全国收藏热的关键所在,各项活动的展开更是有利于民间藏品的交流展示,也同时促进了民间文化的繁荣。在整个民间文化交流展示过程中将更有利于民间文物的传承与保护,这对我们收集整理流存于民间的大批文物类的藏品会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全民收藏保护认识上的提高会使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这项工作的筹备落实范围波及到全国民间藏友及广大的收藏爱好者,关系到每一位拥有文物类藏品的切身利益。同时得到肯定并编辑出版,登记存档的藏品对传于后人继承、对于转让等都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收藏者来说也是最佳的收藏结果。
其他文献
笔者在一篇文章中曾提及过,辽铸年号加“元宝”钱并非自圣宗统和年始有,而是在其祖辈穆宗朝时就已铸有“应历元宝”钱。这里为与广大泉友共同交流鉴赏,愿将这枚“应历元宝”公示出,以共睹为快。如有不妥之处,还望谅教。  该钱外径37.2毫米,厚2.3毫米,穿径8毫米,光背,重19克。从图(实物)可见,其钱文风貌与众泉书所载的“应历通宝”小平钱几近相同。其“元”字为右排元,这与辽前期所盛行流通使用的“开元通宝
期刊
砝码,度量衡中衡器也,又称为“权”,古语权衡利弊就是从这里出的。在本人多年收藏的铜砝码等衡器中,有一枚清代壹百两鼓形铜砝码,是本人之最爱,其为清代乾隆年间所颁衡器的实用物证。该壹百两铜砝码为黄铜制,呈鼓形,上下平底,重3738克,面铸阳文“照布政司壹百两部法校准”,腹围阴刻“乾隆六十年闰二月二十九日较准”。此砝码为传世品,品相保存完好,包浆浓厚,实为清朝器物。  清朝度量衡由户部掌管,“布政司”是
期刊
北宋末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轰轰烈烈的北伐抗金战争以失败而告终。金兵长驱直入直捣汴京,将北宋徽、钦二宗掳往北方,致使宋高宗急匆匆登基又急匆匆举国渡江南下,迁都杭州,史称南宋。这是发生在公元1126~1127年间的历史事件。  公元1127午南宋定都杭州后始铸建炎元宝、通宝和重宝钱。织兴元年(1131年),始铸绍兴元宝和通宝钱,铸量比建炎稍多,但小平钱少见,另外,在“绍兴通宝”钱中,有一种旋读瘦金体
期刊
风舞九天——楚文物特展于5月22日在湖南省博物馆新陈列大楼三楼展出,展览持续三一个原创的大型楚文物特展,本展分“尚武修文”、“尊礼崇乐”、“蕴美求巫祈福”四大部分,展览面积约1 800平方米,展品囊括了湘、鄂、豫、皖四省楚文物精品,这里选介部分展品,以飨读者。
期刊
久慕孙仲汇的大名,经几位钱币专家的介绍,近日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笔者拜访了现任上海国际商品拍卖公司艺术品部顾问的这位钱币收藏家、鉴赏家。    收藏之家的熏陶    浙江余姚人孙仲汇出身富裕人家,家有收藏传统。祖父读过古书,写得一手好字,喜爱购藏中国字画、古钱币。伯父孙建方加入中国最早的新光集邮协会,是老资格会员。父亲孙建章玩藏字画、钱币、邮票。一家三口迷恋上艺术品,可谓“收藏之家”。在家庭的熏陶
期刊
编者按:2009年8月29日,由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中国名家收藏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手工艺术大师作品联展”在北京中外首工美术馆拉开序幕,20多位手工艺术大师的一百多件精美珍宝首次在京亮相,受到前来参观的首都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在此特选登部分展品,以飨本刊广大读者。  中外首工美术馆,今日揭开面纱。开宗立意:一手推经典,一手推创新;双手并举,满堂精彩。虽说不上神秘,但一定是神奇的。虽不一定
期刊
坐落在古城扬州市西区的中国扬州博古中心系苏中地区一颗闪亮的明珠。这里交通便捷,景色宜人,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江在此交汇,京沪高速、宁通高速、杨溧高速纵横东西南北;还有正在兴建中的苏中机场将会进一步带着这座美丽的城市腾飞。扬州历史上就是“富甲天下”的文化古城。“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宋时期的扬州,是全国最繁华的地方,也是最奢靡的地方。  扬州有249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水陆交通枢纽和
期刊
在收藏的世界里寻找快乐生活    作为拍卖公司,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藏家,把他们多年收藏的藏品送来拍卖,以此检验藏家多年慧眼识真的功夫。在和藏家朋友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收藏不单单是经济实力的象征,更是知识水平具备多少的体现过程。要想从事这个行业,首先要从基本知识学起,要了解中国文化起源、发展过程,哪些朝代产生了什么类型的代表作品。通过多年大量学习知识,了解中国文化之根源,不断提升自己的
期刊
我的小文《黄宾虹纪游山水入《物册》去年在《收藏界》杂志登载后,引起了许多“黄画”爱好者的关注。新加坡、美国和加拿大及中国港台等地的同好纷纷来电谈及他们对艺术大师黄宾虹先生作品的深切感受,同时也十分支持我这个“黄画迷”,希望我能再抽些时间写些有关研究黄宾虹先生的文章。杭州市黄宾虹学术研究会在去年十二月出了特集纪念该会成立二十周年,此册和本人另一件黄宾虹《桂江纪游》大立轴(此画上有黄宾虹师兄许承尧之诗
期刊
书法家是个什么样子?在不同人心目中往往会呈现出各不相同的形象。有人认为,书法家是饮者,豪饮之后,能借助酒兴,挥起如椽大笔,“满纸纵横千万字”。这样的印象是根据唐代颠张醉素、李白等人推断出来的。有人认为,书法家会留着一头长发,蓄着满脸美髯大须,与众不同,有着不食人间烟火的习性。因为人们从电视剧中看到过一些这样的书法家。有人认为,书法家一笔在手,无所不能,甚至双手执笔,左右开弓。这样的印象,是从当今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