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之所以缺乏实效,其重要原因就是教育目标层次倒挂。必须在坚持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原则下,改革中小学德育目标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的德育目标层次,将过去大而空的德育目标落到实处。具体来说,就是要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德育总体目标,并将这目标分解成现实性的具体目标,然后层层分解,即把长远的目标分解为中期、近期目标,具体到每个学期、每个月、每一周,实行分级引导、分段实施,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向高层次目标发展,形成一个目标管理网络。
改进德育方式。一是要变封闭式的德育为开放式的德育。学校德育工作不能囿于传统的封闭的教育方式,应引导学生主动了解社会、正确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可以根据学校情况建立德育基地,开展社会调查,把握学生不同层次、内容的兴奋点,开展“面向未来,立志成才”的德育活动。二是要变单向的说教式理论教育为双向的互动式感性教育。以单向说教为主的德育教育学生较难接受,教育的效果不尽人意,并且得不到巩固。采用互动式的教育方式,可改变过去德育教育的被动局面,获得良好的效果。所谓互动,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互动。师生间的互动——即老师在实施教育时,更多地采取了讨论式、活动式、主题参与式等互动方式,聆听学生的心声和感受,从中引导学生对所实施的教育给予理性的思考。三是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学生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具有双重性,他们既是被教育的客体,又是参与教育的主体,只有重视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发挥,学校的德育工作才能真正得以实施。学校要为学生提供自我教育管理的舞台,以活动作为载体,通过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学生得到亲身的体验,把这种体验内化升华为学生的觉悟。
拓宽德育渠道。要坚持多方位育人,增强德育工作的广泛性和实效性。一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主体教育网络。德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仅靠学校单方面是不够的,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进一步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配合。学校要主动同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密切联系,通力合作,使三方面的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二是要充分发挥党、团、队和各种群众组织的作用,加大教育的广泛性。学校党支部、团委、少先队、学生会等组织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利用他们在德育中的优势,加大教育的广泛性。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应根据自身的工作特点和任务,开展健 康有益的教育活动,把广大学生吸收到自己周围,成为党联系、团结、教育青少年的重要纽带。
强化德育实践。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能学得好。”德育工作同样要以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得到熏陶和感染。如通过开展有组织的班、团、学生会活动,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自立、自理能力。通过开展科技节、艺术节和体育活动,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求真、求美和求健的品质;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培训和心理治疗的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熟悉社会、参与社会,能够帮助他们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觉悟,培养高尚情操,等等。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教师是德育工作的组织者,是德育要求的实践者和示范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必须把中小学教师的师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放在德育队伍建设的核心地位,当作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点来抓实抓好,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环境可以育人。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使中小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获得道德体验,受到熏陶和感染。如醒目的校训能催人奋进,创意新颖的校园文化活动能使人终身难忘,名人名言会引人深思、催人奋进等。
责任编辑 邱 丽
改进德育方式。一是要变封闭式的德育为开放式的德育。学校德育工作不能囿于传统的封闭的教育方式,应引导学生主动了解社会、正确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可以根据学校情况建立德育基地,开展社会调查,把握学生不同层次、内容的兴奋点,开展“面向未来,立志成才”的德育活动。二是要变单向的说教式理论教育为双向的互动式感性教育。以单向说教为主的德育教育学生较难接受,教育的效果不尽人意,并且得不到巩固。采用互动式的教育方式,可改变过去德育教育的被动局面,获得良好的效果。所谓互动,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互动。师生间的互动——即老师在实施教育时,更多地采取了讨论式、活动式、主题参与式等互动方式,聆听学生的心声和感受,从中引导学生对所实施的教育给予理性的思考。三是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学生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具有双重性,他们既是被教育的客体,又是参与教育的主体,只有重视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发挥,学校的德育工作才能真正得以实施。学校要为学生提供自我教育管理的舞台,以活动作为载体,通过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学生得到亲身的体验,把这种体验内化升华为学生的觉悟。
拓宽德育渠道。要坚持多方位育人,增强德育工作的广泛性和实效性。一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主体教育网络。德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仅靠学校单方面是不够的,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进一步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配合。学校要主动同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密切联系,通力合作,使三方面的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二是要充分发挥党、团、队和各种群众组织的作用,加大教育的广泛性。学校党支部、团委、少先队、学生会等组织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利用他们在德育中的优势,加大教育的广泛性。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应根据自身的工作特点和任务,开展健 康有益的教育活动,把广大学生吸收到自己周围,成为党联系、团结、教育青少年的重要纽带。
强化德育实践。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能学得好。”德育工作同样要以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得到熏陶和感染。如通过开展有组织的班、团、学生会活动,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自立、自理能力。通过开展科技节、艺术节和体育活动,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求真、求美和求健的品质;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培训和心理治疗的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熟悉社会、参与社会,能够帮助他们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觉悟,培养高尚情操,等等。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教师是德育工作的组织者,是德育要求的实践者和示范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必须把中小学教师的师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放在德育队伍建设的核心地位,当作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点来抓实抓好,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环境可以育人。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使中小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获得道德体验,受到熏陶和感染。如醒目的校训能催人奋进,创意新颖的校园文化活动能使人终身难忘,名人名言会引人深思、催人奋进等。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