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李村镇瑞欣希望小学)
摘 要:作文不仅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知识的产物,也是其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的体现。要想真正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关键词:基础训练;观察能力;阅读能力;激发兴趣;创新思维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有些学生怕作文,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担心写不好,有些老师看到一篇篇空洞无物、千篇一律的学生作文往往也头昏脑涨、一筹莫展。那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愿意写作文、会写作文,怎样才能解决学生作文中存在的词不达意、语言贫乏、内容空洞、思路狭窄、逻辑不清、思维混乱等问题,从而真正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呢?笔者认为,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解决学生作文语言贫乏、词不达意等问题
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写作文首先要学会遣词造句,会用文字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所见所闻。因此,要从字、词、句、段开始,全面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应鼓励他们多识字,多进行一些组词、造句、写日记之类的练习;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应鼓励他们不拘形式地用文字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同时重点加强他们叙事状物、写景抒情、细节描写、动作描写等方面的练习。只有具备了遣词造句、叙事抒情的能力,才能由浅及深,循序渐进,写出生动形象的作文。
二、提高学生观察事物、体验生活的能力,解决学生作文不知道写什么等问题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许多孩子提起作文就头大,茫然四顾,无从下笔,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平时不注意观察事物、体验生活,对身边的人和事熟视无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时自然如坐云雾。所以,在注重作文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教给他们观察和体验生活的方式方法,引导他们把写作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发现素材、积累素材,多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实情实景、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正如南宋诗人戴复古在《论诗十绝》中说得那样:“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只有从生活中发现素材、挖掘情感,作文才有了根基,才有了源泉,才能避免为了写作而写作,避免人云亦云、无病呻吟。
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解决学生作文不知道怎么写等问题
“诗圣”杜甫有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文基于阅读,这是历代名家先贤的共识。写作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渊博的知识,很难写出立意新颖、思想深刻、内容丰富的文章。所以,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必须注重读写结合,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督促他们多读书、读好书,丰富知识,开阔视野,为写好作文奠定基础。就小学生来说,可以根据其年龄和爱好的不同,鼓励他们在课堂内外多读些童话故事、科普知识等儿童读物,多读些李白、杜甫、王维、苏轼、陆游、辛弃疾等古代名家的诗词文章,多读些鲁迅、茅盾、朱自清、巴金、闻一多、徐志摩、舒婷等近代名家的散文、小说、诗歌等,多读些有关历史典故、人文地理等方面的书籍。用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话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解决学生作文“不愿写”等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真正提高其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把写作当成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创造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和交流,引导他们多写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事物,打开学生作文的窗户,让学生在自由、快乐的心态下写作;要采取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的情感功能,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主动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要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身临其境”,指导他们用心记录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提高他们对作文的认识和乐趣;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写作兴趣,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批改作文时应多鼓励、少批评,不要求全责备,否则会适得其反。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解决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等问题
清代诗人袁枚有句名言,“文似看山不喜平”。千部一腔、千人一面是作文的大忌。作文不仅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知识的产物,也是其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的体现。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启发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从审题、立意、构思、取材、表述等方面大胆打破常规、别出心裁;要采取各种方式,加强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提高他们运用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逆向思维、理性思维、创新思维、求异思维的能力,使他们在观察事物时能够由表及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要学会尊重学生,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引导他们发挥自身优势,自主选题取材,多写自己想写的内容,提高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要注意发现和肯定学生作文中与众不同的观点、见解、写作技巧等,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促进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宋代大诗人陆游曾经说过:“汝果欲作诗,工夫在诗外。”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作文教学的重点不在课堂之内,而在课堂之外,只有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挖掘学生潜力,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才能真正提升作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編辑 任 壮
摘 要:作文不仅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知识的产物,也是其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的体现。要想真正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关键词:基础训练;观察能力;阅读能力;激发兴趣;创新思维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有些学生怕作文,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担心写不好,有些老师看到一篇篇空洞无物、千篇一律的学生作文往往也头昏脑涨、一筹莫展。那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愿意写作文、会写作文,怎样才能解决学生作文中存在的词不达意、语言贫乏、内容空洞、思路狭窄、逻辑不清、思维混乱等问题,从而真正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呢?笔者认为,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解决学生作文语言贫乏、词不达意等问题
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写作文首先要学会遣词造句,会用文字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所见所闻。因此,要从字、词、句、段开始,全面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应鼓励他们多识字,多进行一些组词、造句、写日记之类的练习;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应鼓励他们不拘形式地用文字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同时重点加强他们叙事状物、写景抒情、细节描写、动作描写等方面的练习。只有具备了遣词造句、叙事抒情的能力,才能由浅及深,循序渐进,写出生动形象的作文。
二、提高学生观察事物、体验生活的能力,解决学生作文不知道写什么等问题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许多孩子提起作文就头大,茫然四顾,无从下笔,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平时不注意观察事物、体验生活,对身边的人和事熟视无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时自然如坐云雾。所以,在注重作文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教给他们观察和体验生活的方式方法,引导他们把写作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发现素材、积累素材,多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实情实景、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正如南宋诗人戴复古在《论诗十绝》中说得那样:“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只有从生活中发现素材、挖掘情感,作文才有了根基,才有了源泉,才能避免为了写作而写作,避免人云亦云、无病呻吟。
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解决学生作文不知道怎么写等问题
“诗圣”杜甫有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文基于阅读,这是历代名家先贤的共识。写作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渊博的知识,很难写出立意新颖、思想深刻、内容丰富的文章。所以,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必须注重读写结合,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督促他们多读书、读好书,丰富知识,开阔视野,为写好作文奠定基础。就小学生来说,可以根据其年龄和爱好的不同,鼓励他们在课堂内外多读些童话故事、科普知识等儿童读物,多读些李白、杜甫、王维、苏轼、陆游、辛弃疾等古代名家的诗词文章,多读些鲁迅、茅盾、朱自清、巴金、闻一多、徐志摩、舒婷等近代名家的散文、小说、诗歌等,多读些有关历史典故、人文地理等方面的书籍。用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话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解决学生作文“不愿写”等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真正提高其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把写作当成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创造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和交流,引导他们多写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事物,打开学生作文的窗户,让学生在自由、快乐的心态下写作;要采取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的情感功能,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主动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要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身临其境”,指导他们用心记录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提高他们对作文的认识和乐趣;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写作兴趣,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批改作文时应多鼓励、少批评,不要求全责备,否则会适得其反。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解决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等问题
清代诗人袁枚有句名言,“文似看山不喜平”。千部一腔、千人一面是作文的大忌。作文不仅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知识的产物,也是其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的体现。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启发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从审题、立意、构思、取材、表述等方面大胆打破常规、别出心裁;要采取各种方式,加强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提高他们运用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逆向思维、理性思维、创新思维、求异思维的能力,使他们在观察事物时能够由表及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要学会尊重学生,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引导他们发挥自身优势,自主选题取材,多写自己想写的内容,提高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要注意发现和肯定学生作文中与众不同的观点、见解、写作技巧等,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促进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宋代大诗人陆游曾经说过:“汝果欲作诗,工夫在诗外。”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作文教学的重点不在课堂之内,而在课堂之外,只有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挖掘学生潜力,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才能真正提升作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編辑 任 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