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秦汉之交的硝烟血色中,杀伐的灰暗无处不在。天下为局,世人如棋,众生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棋局中沉浮不定,有人因此断送了性命,有人因此舍弃了本心,有人因此自暴自弃、一蹶不振。可就在这令人绝望的棋局上,一抹清明横空出世,运筹帷幄,于局外俯仰浮沉。
张良,字子房,汉高祖刘邦的主要谋士,与韩信、萧何并称汉初三杰,封爵留侯,谥文成侯。清人金古良在其《南陵无双谱》中将他冠为谱首,评曰:“灭嬴秦,报韩仇,佐汉兴王”。他在秦汉众雄中是一个近乎传奇的存在,从国破家亡、寻仇未遂,到偶遇伯乐、东山再起;从一介白衣、落魄书生到一代帝师、封侯万邑,他几乎经历了人世上所有的浮沉。他的一生有太多反转,有太多福祸,可从始至终他都如一盏清茶般含蓄内敛、宠辱不惊。从于人世浮沉中挣扎,到于人世浮沉外俯仰,留侯如茶的人生似一股清流冲散了杀伐的灰暗,给世人以无穷的遐思。
陆机于《汉高祖功臣颂》曾言:“文成作师,通幽洞冥。永言配命,因心则灵。穷神观化,望影揣情。鬼无隐谋,物无遁形。”千年倏忽,今人于史外細观留侯生平,犹可如品茶般品出众多感悟,俯仰千年之前的天下浮沉。
一
嬴政终于挥动了长策,为了御临宇内,他已等待了许久。他的斧钺,第一个对准了藩臣韩国的脖颈。
当时张家在韩国是五代为相的名门望族。这个家族的继承人张良虽年轻未仕却已锋芒初露,可以想象,这位集世家荣耀与博闻强记系于一身的少年,终有一日会手持象笏、身着襕袍,继承父祖大业。
但,谁料一朝战起,中原生灵涂炭。昔日堂堂大韩,朝夕易主,成了颍川郡。张良如同被人随意掐下的茶叶,带着愈合不了的伤口,坠下高枝。此时他的际遇,令人品味出难以化解的国破家亡,血海仇深。昨日华美皆成幻影,于风中倏然离去,只余下狼毫之下的冰冷文字。
他离开了哀鸿遍野的故乡,东寻沧海君,图谋刺秦以报深仇。然而正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张良的一生注定要暴霜露,斩荆棘,披星月,忍千难。博浪沙事变,在始皇的雷霆暴怒之中,昔日纶巾少年不得不远行匿迹,隐姓埋名,最终带着一身疲惫,留在了下邳,如同被火焰烤干烘焙的茶叶,不复生机,豪情不在。他被扔到了失意的沸水中,痛苦蜕变。
少年留侯的意气风发被秦军一朝折灭,他在失意的沸水中,像茶叶般伸开蜷曲的身躯,独自舔舐伤口,缓缓从水面沉入杯底,缄默无声。
细细品味,一股苦涩瞬间刺激全部感官,锋芒尽失,雄鹰折翼,悲惋之情,荡然而生。
火候未到,他还需要时间。
二
誰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尼采的诗句,跨过漫漫时空,与张良的经历完美契合。
在下邳,时光磨平了他的棱角,他学会了在忍耐中寻找时机。月下狼烟未灭,灯下大隐无言。
有能之鸟,藏其利爪。隐于市井的奇才就这样被人忘却,深藏于沙砾之中,直到黄石公出现的那一天。
沂水桥上,一次无意的邂逅,造就了兵家难得一觅的奇缘;一只寻常的旧履,缔结了两位鬼谷纵横的奇才。孺子可教,桥上授书。张良三夜披星等待,终得黄石公倾囊相授。黄石人去桥空,白云悠悠;《素书》一出惊世,千古流芳。张良日夜苦读,孜孜不倦,十年磨砺,终得剑出。
白驹过隙,十年光阴如春水逝去。下邳依旧如常,但下邳之人,已破茧而出。沧海横流,反秦战火陡现,一位文武兼备、深明韬略、俯仰天下的谋圣,横空出世。
下邳星移,沂水流碧,张良终于走出了失意的沸水。茶叶舒展,清香渐生,回旋于杯中,让人品出满腔醇香,直入肺腑,心神舒畅。
是时候揭起茶盖了。
芒砀斩蛇,赤霄剑成。留侯与沛公,相识下邳,一见如故。东风悄然拂过窗沿,失意的奇才,终于等到了知己。
茶香氤氲,溢出杯口,让品鉴之人,品得一身陶醉,似看到三尺青锋破鞘而出,青光流华,锋芒重展,石破天惊。
三
大风起兮云飞扬!
楚怀王的诏命自美轮美奂的大殿中响彻九州,刘邦与项羽的关系,登时从盟友变成了对手。
而此刻身处颍川的张良,心中早已有所谋划。降宛取峣,南阳峣关重镇皆破;佐策入关,刘汉大军西进霸上。在主臣二人天衣无缝的配合之下,函谷关破,关中易主,秦王子婴以绳系颈,开城出降,沛公大事皆成。
其后,张良一警刘邦于富贵美色之中,以无道之秦为钟,助纣为虐为鼓,惊醒了刘邦的富贵梦;二谏刘邦救民众水火之中,促成沛公约法三章,得民心之所向。秦地关中之民,尽心向刘汉之军。
然而,自古好事多磨。项羽兵临城下,兴师问罪,鸿门危机迭生。张良釜底抽薪,收项伯为己所用;深入虎穴,以智勇掌控全局;出唤樊哙,令项王无言以对;沉着殿后,使范增君臣生隙。生死攸关的鸿门宴,最终成了楚汉之争的转折点,留侯之大智大勇,可见一斑。
后西楚霸王统辖九郡,将刘邦困于巴蜀之地,张良将计就计,于巴山蜀水,冥冥千山之中燃起赛日烈焰,让项羽对刘邦的疑心付之一炬。于是沛公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珠联璧合,夺取三秦,遂与项羽逐鹿中原,问鼎天下。随后张良下邑定谋,字字珠玑,将时移事迁、论功行赏之礼合盘析出,鞭辟入里,洞察秋毫,令沛公辍食吐脯,悬崖勒马。荥阳围解后,刘邦又以张良之意虚抚韩信彭越,彻底颠覆战局。四面楚歌,虞姬触剑,霸王拒渡,天下归汉。
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张良:“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留侯智揽乾坤,鬼神莫测,算尽天机,看破造化。此时的他,早已不是当年愤懑苦涩的落魄谋士。他没有用长剑斩风雨枭鲲鹏,却用谋略卷起北冥扶摇,助刘邦直上九天。
青烟袅袅,茶香盈室,织成飘渺神秘,引人注目的变幻烟云。留侯如同沏得恰到好处的茶水,茶筅从其中抽出,运筅已毕,如琥珀般的汁液令人垂涎欲滴。此时再品,不仅会惊叹于茶的清雅弥润,更会沉溺于茶叶的沉浮变化,恰如从留侯生平品出的望尘莫及的景仰之情。
一代天骄,谋圣不朽。
t
汉朝已定,张良劝都长安,力封雍齿,解诸侯反叛之患;身居首功,封邑三万,却只取留县为赏。受封留侯后,他不问政事,疏不间亲,但仍定计借商山似皓保太子之位,令吕后也感恩戴德,大为敬佩。
然而,张良身为帝王之师,自可洞察帝心。“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他怎会不懂?韩信英布的下场他又怎会不知?乱世已毕,他的锋芒也该重新入鞘。
海阔云高,波澜深邃。鹿门,才是留侯最好的归宿。在“不伐其功,不矜其能”的黄老之学下,留侯悄然披发入山,功成身退,随仙人赤松子掷冠而去,浮世千般景,尽皆抛心外。黄袍山云卷云舒,留侯回看天下际中流,笑仰无心云相逐,他从容无咎,飘然出世。
他的一生,没有无需顾盼、城国自倾的红袖,没有戎马关山、封狼居胥的血性,没有平步青云、子孙满堂的富贵,没有关山月、梅花落的凄婉,没有采莲人、横塘水的爱慕。他有的,只是来时的悄然,幕后的运筹,人前的超脱,去时的无声,于局内跳脱浮沉,于局外俯仰浮沉。
他的辉煌,属于乱世;而他的淡泊,则属于盛世。
韶光转瞬,烹茶已入尾声。归隐的留侯,恰如渐渐冷却的茶水,一点点归于沉寂,归于本初,与阴阳无极,造化神秀缓缓融为一体,终就余香绕梁。此时细品,则能品出一种骨子里的沉静与本真,像极了留侯不慕名利的心。
幽人自来去,无意朝堂;生前身后名,青史永镌。
张良如茶,在痛苦中蜕变,在释放中升华,在逢机时夺目,在沉寂时归真。不畏天诘,苦学不辍,竟心愿一展宏图,明世事坚守本心。
浮沉之中,世局风起云涌,而谋圣折冲御侮。
浮沉之外,人间红尘一梦,而留侯静观大千。
浮沉之后,前汉终余故迹,而文成天外信游。
人生如茶,俯仰浮沉;细品留侯,受益焉穷。
张良,字子房,汉高祖刘邦的主要谋士,与韩信、萧何并称汉初三杰,封爵留侯,谥文成侯。清人金古良在其《南陵无双谱》中将他冠为谱首,评曰:“灭嬴秦,报韩仇,佐汉兴王”。他在秦汉众雄中是一个近乎传奇的存在,从国破家亡、寻仇未遂,到偶遇伯乐、东山再起;从一介白衣、落魄书生到一代帝师、封侯万邑,他几乎经历了人世上所有的浮沉。他的一生有太多反转,有太多福祸,可从始至终他都如一盏清茶般含蓄内敛、宠辱不惊。从于人世浮沉中挣扎,到于人世浮沉外俯仰,留侯如茶的人生似一股清流冲散了杀伐的灰暗,给世人以无穷的遐思。
陆机于《汉高祖功臣颂》曾言:“文成作师,通幽洞冥。永言配命,因心则灵。穷神观化,望影揣情。鬼无隐谋,物无遁形。”千年倏忽,今人于史外細观留侯生平,犹可如品茶般品出众多感悟,俯仰千年之前的天下浮沉。
一
嬴政终于挥动了长策,为了御临宇内,他已等待了许久。他的斧钺,第一个对准了藩臣韩国的脖颈。
当时张家在韩国是五代为相的名门望族。这个家族的继承人张良虽年轻未仕却已锋芒初露,可以想象,这位集世家荣耀与博闻强记系于一身的少年,终有一日会手持象笏、身着襕袍,继承父祖大业。
但,谁料一朝战起,中原生灵涂炭。昔日堂堂大韩,朝夕易主,成了颍川郡。张良如同被人随意掐下的茶叶,带着愈合不了的伤口,坠下高枝。此时他的际遇,令人品味出难以化解的国破家亡,血海仇深。昨日华美皆成幻影,于风中倏然离去,只余下狼毫之下的冰冷文字。
他离开了哀鸿遍野的故乡,东寻沧海君,图谋刺秦以报深仇。然而正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张良的一生注定要暴霜露,斩荆棘,披星月,忍千难。博浪沙事变,在始皇的雷霆暴怒之中,昔日纶巾少年不得不远行匿迹,隐姓埋名,最终带着一身疲惫,留在了下邳,如同被火焰烤干烘焙的茶叶,不复生机,豪情不在。他被扔到了失意的沸水中,痛苦蜕变。
少年留侯的意气风发被秦军一朝折灭,他在失意的沸水中,像茶叶般伸开蜷曲的身躯,独自舔舐伤口,缓缓从水面沉入杯底,缄默无声。
细细品味,一股苦涩瞬间刺激全部感官,锋芒尽失,雄鹰折翼,悲惋之情,荡然而生。
火候未到,他还需要时间。
二
誰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尼采的诗句,跨过漫漫时空,与张良的经历完美契合。
在下邳,时光磨平了他的棱角,他学会了在忍耐中寻找时机。月下狼烟未灭,灯下大隐无言。
有能之鸟,藏其利爪。隐于市井的奇才就这样被人忘却,深藏于沙砾之中,直到黄石公出现的那一天。
沂水桥上,一次无意的邂逅,造就了兵家难得一觅的奇缘;一只寻常的旧履,缔结了两位鬼谷纵横的奇才。孺子可教,桥上授书。张良三夜披星等待,终得黄石公倾囊相授。黄石人去桥空,白云悠悠;《素书》一出惊世,千古流芳。张良日夜苦读,孜孜不倦,十年磨砺,终得剑出。
白驹过隙,十年光阴如春水逝去。下邳依旧如常,但下邳之人,已破茧而出。沧海横流,反秦战火陡现,一位文武兼备、深明韬略、俯仰天下的谋圣,横空出世。
下邳星移,沂水流碧,张良终于走出了失意的沸水。茶叶舒展,清香渐生,回旋于杯中,让人品出满腔醇香,直入肺腑,心神舒畅。
是时候揭起茶盖了。
芒砀斩蛇,赤霄剑成。留侯与沛公,相识下邳,一见如故。东风悄然拂过窗沿,失意的奇才,终于等到了知己。
茶香氤氲,溢出杯口,让品鉴之人,品得一身陶醉,似看到三尺青锋破鞘而出,青光流华,锋芒重展,石破天惊。
三
大风起兮云飞扬!
楚怀王的诏命自美轮美奂的大殿中响彻九州,刘邦与项羽的关系,登时从盟友变成了对手。
而此刻身处颍川的张良,心中早已有所谋划。降宛取峣,南阳峣关重镇皆破;佐策入关,刘汉大军西进霸上。在主臣二人天衣无缝的配合之下,函谷关破,关中易主,秦王子婴以绳系颈,开城出降,沛公大事皆成。
其后,张良一警刘邦于富贵美色之中,以无道之秦为钟,助纣为虐为鼓,惊醒了刘邦的富贵梦;二谏刘邦救民众水火之中,促成沛公约法三章,得民心之所向。秦地关中之民,尽心向刘汉之军。
然而,自古好事多磨。项羽兵临城下,兴师问罪,鸿门危机迭生。张良釜底抽薪,收项伯为己所用;深入虎穴,以智勇掌控全局;出唤樊哙,令项王无言以对;沉着殿后,使范增君臣生隙。生死攸关的鸿门宴,最终成了楚汉之争的转折点,留侯之大智大勇,可见一斑。
后西楚霸王统辖九郡,将刘邦困于巴蜀之地,张良将计就计,于巴山蜀水,冥冥千山之中燃起赛日烈焰,让项羽对刘邦的疑心付之一炬。于是沛公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珠联璧合,夺取三秦,遂与项羽逐鹿中原,问鼎天下。随后张良下邑定谋,字字珠玑,将时移事迁、论功行赏之礼合盘析出,鞭辟入里,洞察秋毫,令沛公辍食吐脯,悬崖勒马。荥阳围解后,刘邦又以张良之意虚抚韩信彭越,彻底颠覆战局。四面楚歌,虞姬触剑,霸王拒渡,天下归汉。
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张良:“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留侯智揽乾坤,鬼神莫测,算尽天机,看破造化。此时的他,早已不是当年愤懑苦涩的落魄谋士。他没有用长剑斩风雨枭鲲鹏,却用谋略卷起北冥扶摇,助刘邦直上九天。
青烟袅袅,茶香盈室,织成飘渺神秘,引人注目的变幻烟云。留侯如同沏得恰到好处的茶水,茶筅从其中抽出,运筅已毕,如琥珀般的汁液令人垂涎欲滴。此时再品,不仅会惊叹于茶的清雅弥润,更会沉溺于茶叶的沉浮变化,恰如从留侯生平品出的望尘莫及的景仰之情。
一代天骄,谋圣不朽。
t
汉朝已定,张良劝都长安,力封雍齿,解诸侯反叛之患;身居首功,封邑三万,却只取留县为赏。受封留侯后,他不问政事,疏不间亲,但仍定计借商山似皓保太子之位,令吕后也感恩戴德,大为敬佩。
然而,张良身为帝王之师,自可洞察帝心。“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他怎会不懂?韩信英布的下场他又怎会不知?乱世已毕,他的锋芒也该重新入鞘。
海阔云高,波澜深邃。鹿门,才是留侯最好的归宿。在“不伐其功,不矜其能”的黄老之学下,留侯悄然披发入山,功成身退,随仙人赤松子掷冠而去,浮世千般景,尽皆抛心外。黄袍山云卷云舒,留侯回看天下际中流,笑仰无心云相逐,他从容无咎,飘然出世。
他的一生,没有无需顾盼、城国自倾的红袖,没有戎马关山、封狼居胥的血性,没有平步青云、子孙满堂的富贵,没有关山月、梅花落的凄婉,没有采莲人、横塘水的爱慕。他有的,只是来时的悄然,幕后的运筹,人前的超脱,去时的无声,于局内跳脱浮沉,于局外俯仰浮沉。
他的辉煌,属于乱世;而他的淡泊,则属于盛世。
韶光转瞬,烹茶已入尾声。归隐的留侯,恰如渐渐冷却的茶水,一点点归于沉寂,归于本初,与阴阳无极,造化神秀缓缓融为一体,终就余香绕梁。此时细品,则能品出一种骨子里的沉静与本真,像极了留侯不慕名利的心。
幽人自来去,无意朝堂;生前身后名,青史永镌。
张良如茶,在痛苦中蜕变,在释放中升华,在逢机时夺目,在沉寂时归真。不畏天诘,苦学不辍,竟心愿一展宏图,明世事坚守本心。
浮沉之中,世局风起云涌,而谋圣折冲御侮。
浮沉之外,人间红尘一梦,而留侯静观大千。
浮沉之后,前汉终余故迹,而文成天外信游。
人生如茶,俯仰浮沉;细品留侯,受益焉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