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潦草的生命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6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世界上,喜爱逆境和苦难的人,少之又少。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逆境和苦难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绝非你想躲避就躲避得了的。当世人被拖入其中之后,生命的承受能力与人生的态度便大不相同。多数人不是在逆境中逆来顺受,就是让苦难击垮,难得的是,也有人凸现了一种积极达观的态度:咽着黄连弹琴———苦中作乐,最终穿越苦难,战胜了逆境。
  有一则轶事为我提供了佐证:“一位老音乐家下放农村,给牲口铡了七年的草。等他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并没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是按4/4拍铡的。’”在老音乐家的手下,铡草也带有节奏感,那枯燥无味的“嚓嚓”声,竟成了悦耳的音乐节拍。一颗从未萎蔫的事业心,一份对音乐的酷爱,其功效胜过了“青春宝”和“护肤霜”。
  与那位老音乐家“铡草”异曲同工的,是聂绀弩的“锄草”。聂老一生坎壈,他曾被戴上“右派”帽子,发配至北大荒劳动改造。繁重的劳作,艰苦的生活,并未泯灭他的诗兴,就连锄草都能激发他写出饶有情味的诗来:
  培苗每恨草偏长,锄草时将苗并伤。
  六月百花初妩媚,漫天小虫太猖狂。
  为人自比东方朔,与雁偕征北大荒。
  昨夜深寒地全白,不知是月是春霜。
  此诗写锄草的感受,语带双关,且借题发挥。他并不认为自己是该锄的毒草,而是“百花”中的一朵香花。停锄望雁,触景生情,想到“昨夜”的月冷霜寒,忍不住思念起故乡和家人来。全诗饱蘸感情和意趣,辛酸中不失诙谐。教人佩服的是,聂老身陷苦境,仍把自己比作汉代那位直言讽谏、滑稽多智的東方朔。此外,聂绀弩于艰难岁月中的一些议论也很精彩,陈铭枢曾说可入《世说新语》,看来确非谬赞。
  那位老音乐家和聂老虽然一度与“草”打交道,但他们的生命却并不潦草。“铡草”和“锄草”,闪现了两位当事人的秉性、气质、意志、心态和境界。
其他文献
一  有一种相熟,其实令人难堪。彼此也交往多年,互相也给过面子、帮过忙,就认为非常熟络了。熟络并不是不好,关键是他对你真不见外地直抒胸臆,大大咧咧、毫不顾忌、出语恶俗、吃相丑恶,他呈现的是他的原生态,不经加工、没有挑拣,他觉得跟你用不着,是拿你不当外人儿。  这样,你就看到了一个人最原始的欲求,按说这是好事,你可以从中挑选需要的,摒弃无用的。可还是感觉不爽,人与人之间还是需要遮掩的,特别是对方拿着
期刊
那年,游览阿尔山天池时,碰到了这件事。刚登山不久,两位小姑娘就站在山路旁,对我低声吆呼:“老大爷,这蘑菇是我们刚刚从林子里采来的,带回家去吃,保您满屋飘香。”  其实,在通往天池的山路两旁,有许多林区老乡推销山中的土产。不知为什么,这两个卖蘑菇的小姑娘,唤起了我十分遥远的记忆,陡然想起张洁的处女作《从森林里来的孩子》。我停下了攀登的脚步,坐在她倆身旁的一块山石上,不再走了。  “您老是哪里人?” 
期刊
捉鬼者与小鬼,本势如水火,忽而亲密无间了。究其缘由,说大不大,說小不小。说不大,小事一桩,背上瘙痒了。说不小,是苏东坡的话,忍痛易,忍痒难。  于是“哥俩好”了,看那钟馗陶陶然之状,想是搔到了痒处。却又未必尽然,絮絮叨叨,哼哼唧唧:“不在下偏搔下,不在上偏搔上。”  《搔背图》痒在钟馗的背上,掻在世人的心上,弄得世人始而笑,继而思,复而慨。真真个“张三吃了李四饱,撑得王五沿街跑”。钟馗小鬼,何其神
期刊
成名之前,路遥生活困顿,饱经磨难,曾受到无数人接济、帮助、保护。  成名之后,一些曾经帮助过路遥的人求他办事,路遥却很少相助。更有甚者,有人想和他聊聊天、唠唠嗑,路遥也不能一一满足。  对此,很多人对路遙颇为不满,认为他不光要感恩,更应该报恩,利用自己的名声和社会影响力,为那些帮助过他的人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岂料,路遥却说:“正因为应该报恩,才不能帮他们。”  人们不解。  路遥解释说:“我
期刊
据说废话就是可以作废的话,就是多余的话,就是说了也白说的话……其实,不然。  有个挺神秘的国企副总悄悄说了一个秘密:“我每次作报告都是废话连篇,一定要叫听报告的人一句都记不住。但是,语气要抑扬顿挫,手势要激情四溢!你以为我很失败,不,我成功了。如果我作报告发挥深刻,见解独到,对上对下都鞭辟入里,我这个领导是当不长的……”  我打断说:“别闹着玩,报告质量差怎么让人信服?废话多了,听者不烦?你说个例
期刊
蔡元培先生以“兼容并包”的思想造就了北大的辉煌,而且,在北大师生和朋友的眼里,他是个非常谦和的人,连疾言厉色的时候都很少见。但是,蔡元培先生处事也自有他的原则,绝对不是凡事和稀泥的“老好人”。  北京大学在蔡元培未当校长以前,开校务会议多半讲英语,特别是预科的校务会议,全部讲英语。不懂英语的教授,只好像聋子一样坐在那里,痛苦万分。蔡元培接任校长以后,特别提议校务会议一律改用中文,这引起了外国教授的
期刊
中学时代,对林庚先生的名字就不陌生。作家出版社编辑出版的《1956年诗选》,其中《马路之歌》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对“汽车的喇叭唱着牧歌”的比喻,感到无比新奇。而《诗刊》1961年第2期发表的另一首写春天的诗《迎春曲》,我一直能背诵下来:  冬天的树林像野鹿的角/太阳的四周春天又来了/刚化了的河水透着多么蓝/泥土里的气息带微微的潮。  进了北大之后,这首诗竟是我和林先生第一次对话的媒介。记得入学
期刊
《红楼梦魇》,是张爱玲针对《红楼梦》写的文学评论,《红楼梦魇》通篇的感觉很像读书笔记,没有结构章法,更像针对《红楼梦》做的考据工作集锦。既然她散漫着,我也且仅从她的几句话来谈一谈。  她在《红楼梦未完》的第一段这样写着: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鲫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不记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地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梦》未完”。  鉴香,品鱼,读书,多么优雅的“三恨”!此三恨,将文艺女
期刊
我在纽约生活,并没发现美国人比中国人更环保。商店里面的蔬菜无端端地都包上了塑料薄膜。到了收银处,收银员会殷勤地帮你装袋,毫不吝惜超市的塑料袋。牛奶怕洒,需要单独的口袋;生肉怕脏,也要单独的口袋。去一趟超市至少要拎回家五六个塑料袋,還不包括装蔬果的那些小塑料袋。开车去大型超市,那么费劲套上的塑料袋,只是为了从购物车把东西放到车子后备厢的一瞬间和从后备厢拿到家里的那一点路。  不过有一点纽约可能走在前
期刊
北窗高卧闲读书,是我能想象到的最惬意的事情。信马由缰地读些忙时没时间读的书,没有通告要赶,没有计划要拟,没有杂务等着处理,“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顺其自然,无拘无束,真是优哉游哉,堪比羲皇上人。而不读书,往往不仅仅是让人觉得面目可憎,还有可能闲来生事,搞得身心不宁。康熙年间的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聪训斋语》中说的:“书卷乃养心第一妙物。闲适无事之人,镇日不观书,则起居出入,身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