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末明初最传奇的富翁沈万山创造了空前绝后的鲜花建筑。他在南京后花园建造了一道特殊围墙,其实就是一堵連续的看台。沈万山在围墙上种植了各种不同季节开放的鲜花。有春天开放的丽春、玉簪;夏天的山矾、石菊;秋天的芙蓉、水仙以及冬天的香兰、金盏。由此,一年花开不败,这面永远花团锦簇的围墙被称为绣垣。围墙上还每10步设有一亭。亭子都是用精心收罗来的美石香木制成。每当花开,亭子上还要装饰明珠以及丝绸锦缎。此外更有一道高于绣垣的看墙,其上绘制有珍禽奇兽,隐藏在花丛中仿佛如生。看墙内是石头垒成的假山,它包围着豢养金鱼的大池。池中央为四通八达之楼,四面以石桥沟通假山。楼内有楼,这个才是沈万山号称宝海的真实居所。楼下为四角悬琉璃灯的温室,温室前秉烛轩以销金九朵云帐为屏障,轩外地均用宝石装饰。
历史上大约是李后主第一个想到把鲜花搬进室内结合插花装饰建筑,从而让鲜花和建筑有了紧密的联系。在每年春意最浓的时候,他会让人在宫殿的梁栋壁柱作隔筒,上面密密麻麻插满各种色彩绚烂、芳香扑鼻的鲜花,把宫殿打造成一个繁花世界,这便是李煜的“锦洞天”。
他的设计在南宋的宫廷得以更华丽的面貌重现。杭州的皇家苑囿里不同的花被安排在不同的场所中来欣赏。如梅堂赏梅,芳春堂赏杏花,桃源观桃,粲锦堂赏金林檎(苹果),照妆亭赏海棠。堂内还用玉瓶、金壶、水晶瓶、官窑瓷瓶以及从阿拉伯进口的玻璃瓶陈列最名贵的牡丹品种达几千朵之多。四面摆满用银箔大斛盆种的鲜花。仿照李后主遗意,在梁栋窗户间设湘简参差插满万朵鲜花,把整个殿堂变成壮观的鲜花建筑。到了暮春时节,皇帝还要去稽古堂和会瀛堂赏琼花,静侣亭赏紫笑,净香亭采兰挑笋,期间自然少不了吃喝宴饮。皇宫在端午节的鲜花装饰则相对简单,以遍插葵花石榴栀子花的数十个大金瓶环绕殿阁。其实也很壮观。
自残唐五代以来,古人开始有意识地尝试用鲜花作为季节性的装饰体现在景观建筑和建筑家居上,为固定的建筑带来季节化的表情。如南汉的刘岩,在宫中通往修禊场所上垒石为道,并沿路遍植甘菊芙蓉,从而形成一个彩色缤纷的花道,名曰“呼鸾夹”。
明末张岱所居住的不二斋索性就是一个完全被鲜花簇拥的建筑。张岱的不二斋,西墙用腊梅,北窗用竹。不二斋四周的植物都经过张岱的精心挑选。春天的不二斋四壁下山兰盛开,庭院则半亩芍药怒放。夏天的建兰、茉莉的香气沁入屋内浸人衣。西墙的腊梅枝叶繁茂以遮挡西晒。秋天重阳之际,张岱就把菊花移入室内北窗下,设五层盆架陈列异种菊花,加之北窗光线均匀透彻,室内有如沉浸在秋天的水色之下。冬天的梧桐落叶满庭,但西墙腊梅绽蕊而香,而西晒暖窗。不二斋的台阶前还满布水仙花盆。张岱细腻地考虑了四季的不同花卉对居住环境的渲染和烘托,将鲜花和建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建筑了他自己“寒暑未尝轻出”的城市隐居之地。
惊闻南京现在恢复沈万山故居,从照片匆匆一瞥,苍白的粉墙黛瓦与沈万山富可敌国的气度相距甚远。在日益和传统剥离的当代文化语境下,其实中国人已经很难想象祖先是如何生活的了。
(摘自清华大学出版社《地主杂谈》一书)
历史上大约是李后主第一个想到把鲜花搬进室内结合插花装饰建筑,从而让鲜花和建筑有了紧密的联系。在每年春意最浓的时候,他会让人在宫殿的梁栋壁柱作隔筒,上面密密麻麻插满各种色彩绚烂、芳香扑鼻的鲜花,把宫殿打造成一个繁花世界,这便是李煜的“锦洞天”。
他的设计在南宋的宫廷得以更华丽的面貌重现。杭州的皇家苑囿里不同的花被安排在不同的场所中来欣赏。如梅堂赏梅,芳春堂赏杏花,桃源观桃,粲锦堂赏金林檎(苹果),照妆亭赏海棠。堂内还用玉瓶、金壶、水晶瓶、官窑瓷瓶以及从阿拉伯进口的玻璃瓶陈列最名贵的牡丹品种达几千朵之多。四面摆满用银箔大斛盆种的鲜花。仿照李后主遗意,在梁栋窗户间设湘简参差插满万朵鲜花,把整个殿堂变成壮观的鲜花建筑。到了暮春时节,皇帝还要去稽古堂和会瀛堂赏琼花,静侣亭赏紫笑,净香亭采兰挑笋,期间自然少不了吃喝宴饮。皇宫在端午节的鲜花装饰则相对简单,以遍插葵花石榴栀子花的数十个大金瓶环绕殿阁。其实也很壮观。
自残唐五代以来,古人开始有意识地尝试用鲜花作为季节性的装饰体现在景观建筑和建筑家居上,为固定的建筑带来季节化的表情。如南汉的刘岩,在宫中通往修禊场所上垒石为道,并沿路遍植甘菊芙蓉,从而形成一个彩色缤纷的花道,名曰“呼鸾夹”。
明末张岱所居住的不二斋索性就是一个完全被鲜花簇拥的建筑。张岱的不二斋,西墙用腊梅,北窗用竹。不二斋四周的植物都经过张岱的精心挑选。春天的不二斋四壁下山兰盛开,庭院则半亩芍药怒放。夏天的建兰、茉莉的香气沁入屋内浸人衣。西墙的腊梅枝叶繁茂以遮挡西晒。秋天重阳之际,张岱就把菊花移入室内北窗下,设五层盆架陈列异种菊花,加之北窗光线均匀透彻,室内有如沉浸在秋天的水色之下。冬天的梧桐落叶满庭,但西墙腊梅绽蕊而香,而西晒暖窗。不二斋的台阶前还满布水仙花盆。张岱细腻地考虑了四季的不同花卉对居住环境的渲染和烘托,将鲜花和建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建筑了他自己“寒暑未尝轻出”的城市隐居之地。
惊闻南京现在恢复沈万山故居,从照片匆匆一瞥,苍白的粉墙黛瓦与沈万山富可敌国的气度相距甚远。在日益和传统剥离的当代文化语境下,其实中国人已经很难想象祖先是如何生活的了。
(摘自清华大学出版社《地主杂谈》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