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吴贻弓导演

来源 :上海采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45249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惊悉与我同龄的吴贻弓导演驾鹤西去,悲痛之余,不禁回想起与他接触的一幕幕往事,遂写下来以志纪念。
  2005年7月,当时任上海市文联主席的吴贻弓,带领部分上海市文联的各路艺术家赴湘西苗族自治州采风,文联通知我说,吴主席希望我能参加,我当然乐意从之。
  那次采风,我们对湘西土家族、苗族的风土人情留下了深刻印象。姑娘们都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欢迎我们。一次,在土家族做客,先是我们唱歌,接着看他们表演,吴贻弓主席和我一起坐在前排座上。当我们正兴致盎然地观看着眼前姑娘们的演出时,突然在我们身后飞出几个姑娘出其不意地用手往我们脸上抹起了墨汁般的黑锅灰,一下子就把我们脸上涂成了大花脸!我们知道,这是土家族欢迎客人的隆重礼仪。所以对于姑娘们的“恶作剧”,我们都乐呵呵笑成一团。
  我们还在自治州首府吉首为他们文联所属单位举行文艺讲座,书法家刘小晴讲书法,美术家陈琪讲美术,我讲电影。上海文联的艺术家和湘西的艺术家们还通过笔会进行书画交流,更增加了两地的友好往来。
  我们还去了凤凰古城,在沱江的吊腳楼上品茶、吟诗、笑谈,好不快活。我乘兴所致,还写了一首拙诗:
  三山四水绿映红,
  苗寨土家淳朴风。
  凤凰灵山出才子,
  猛洞秀水育芙蓉。
  德夯神鼓声声远,
  古丈香茶杯杯情。
  吊角楼上醉歌罢,
  与君何时再相逢?
  我和吴导真正相识相交是他邀我参演他的大作《流亡大学》的1985年。当时他已是上影厂厂长,他统领的《流亡大学》摄制组上百人,无论摄影、舞美、灯、服、道、效、化,都是上影厂的精兵强将。演员阵容更是可观,除了外请的智一桐和我之外,从年老到年轻,都是上影剧团的优秀演员,他的导演组也是年富力强。高博、向梅、奇梦石、吴文伦、周国斌、祁明远、张闽、张芝华、江海洋等都是这个摄制组大家庭里朝夕相处的朋友。那年我们从杭州出发南下,一路拍摄到广西鹿寨,最后到漓江、阳朔至兴坪楼杀青。这部影片从夏到冬,拍摄了三个多月,吃了很多苦,以组里摄、服、道等工作人员最甚,但是大家都很开心。
  这部影片讲述浙大师生在抗战中,流亡南下办学的故事。我演教授卢中汉,他的原型即是数学家苏步青教授。这段时期合作下来,在我眼里,吴贻弓导演是个典型的“文人导演”。他在拍摄现场,绝对不会给人以雷厉风行、风风火火的印象,他说话声音不高,语速不快,肢体动作幅度也不大,一切工作都是在一种安静平稳、有条不紊的状态下进行着。他接人待物、处言谈事都很儒雅,与他高瘦的形态、带副黑框眼镜的面相非常相称。再加上他有很好的文学素养和品位,把吴导冠之为“文人导演”十分妥帖。
  和吴贻弓导演合作拍戏,无论多么大牌的演员,都觉得他身上有一种亲和的定力,应该缘于吴导身上的艺术修养和导演功底。从他执导的影片《城南旧事》中,可以得到深刻的印证,这部影片已作为经典,留芳在中国电影史上。
  我们合作可以说是心有灵犀。有一场戏,是浙大师生在一个火车小站等待即将到站的火车乘车南下,天空下着小雨,由于战事吃紧,火车不是晚点,就是不停站,我演的卢忠汉教授和其他师生家属忍着饥饿,把仅有的饼干罐头拿在手上,眼睛急切地望着火车来的方向,想恳求火车工作人员能让我们上车。火车终于等来了,没想到等来的是火车的呼啸而过,全然不顾我们的哀求。要拍的最后一个镜头是卢忠汉手拿罐头和众人跳下站台,站在铁轨上对着远去的火车表达着愤怒之情。在雨中,只见我气得满脸涨红、青筋暴出,突然举起双手伴着喃喃的话语把两只罐头狠狠地向前方扔去,此时现场都被这种气氛感染了,只听见吴导高喊一句“好”,结束了这场群戏。过后,副导演江海洋告诉我,吴导完全被你的戏吸引了,把停机的“停”喊成“好”了。
  吴贻弓导演曾对在看监视器时的其他人说过,“你们看刘子枫,即使他不在画面中央,也老是引起我的注意,这个人太有戏了!”这些过誉,当然都是事后朋友们告诉我的。三个多月合作的愉快,人品的了解,使我对吴导更加尊重,我们之间日后的友谊和交往也越发自然深厚,难怪他出版的大作《花语墅筆记》的书名让我来书写,真有点受宠若惊。
  《流亡大学》拍竣关机那天,由于紧张的工作终于结束,大家都很高兴,于是就在我们的居住地阳朔兴坪楼上小聚。大家坐在月下,几瓶啤酒,一盘花生米,一盘黄瓜西红柿就算美食了。吴贻弓和大家一起谈笑,一起回忆拍片中的趣事,对着一轮明月,兴之所至,当场做成一首《兴坪楼赋》以抒情怀。那天我也很兴奋,也情不自禁地趁兴索句,写了首《致导演吴贻弓》以诗和之,好不快哉:
  伴君流亡万里行,
  礼赞浙大师生情。
  山头大旗捣毒日,
  江中破帆捲恶风。
  自古梨园多轶事,
  当今影坛少奇峰。
  兴坪楼上癫狂罢,
  回归自然念正经。
  谨以以上拙文作为我对吴贻弓导演的怀念吧!
其他文献
子宫内膜异位症由于其发病率逐年增加且以疼痛和不孕为主要临床症状而被称为妇科现代病,在不孕患者中约有25%~35%是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该病严重影响了育龄妇女的工作、学习及家庭生活的和谐,已成为影响生育最主要的妇科疾病之一。本课题拟通过建立自体移植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观察中药补肾活血汤对模型鼠体内卵泡发育数、活胎数的影响,同时检测免疫、生殖内分泌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补肾活血汤在调节生殖免疫功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基础党建工作的重点和热点.在新的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三个代表"和"两个务必"为指导,创新学生党建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严把"党校结
很多读者可能不知道,每月最后一周的一天,上海的盲人朋友可以免费观看一部最新的电影,而且多年来雷打不动.想想一些明眼的上海人,一年又有几次到电影院去看电影?昂贵的影票,
期刊
整合营销传播学,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的营销学、传播学和广告学界学者的研究。这一理论的核心,改变着传统的以生产或销售为中心的企业经营模式,强调一切以消费者为中心,重
在七十年周国庆之际,回顾文艺领域取得的辉煌成绩,梳理其中的经典文艺作品,探讨它们经久不衰的原因,无疑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近日,一批上海的文艺家和评论家围绕“文·忆——
期刊
唐代诗人白居易所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每个时代都有属于每个时代的文艺作品,而那些优秀的作品往往能切准时代的脉搏,反映社会方方面面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变化,甚至勇于面对并且回答时代课题。  一批上海的文艺家、评论家围绕“文·忆——新中国70年令人难忘的一部文艺作品”为主题,书写下记忆中的印象深刻的文艺作品。当然,面对壮阔时代和多彩世界,70年来的优秀作品有很多很多,这些私人记忆中的作品只
期刊
上海是中国美术电影的发源地和重镇。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万氏兄弟”就在上海拍摄了《铁扇公主》等最早的一批中国动画片。1949年后,随着长春东北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等专业单位的相继建立,一大批著名美术家、电影家、文学家先后参与到中国美术电影的创作中。中国美术电影以上海为重要基地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诞生了一大批在国内外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优秀作品。近年来,关于美术电影的“中国学派”甚至“中国动画学
期刊
六十多年前创办的“上海声乐研究所”,以其独树一帜的“咽音唱法”教学体系,傲视群雄,独步天下,在不到短短的十年间,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风格鲜明,唱腔独到的歌唱大家。  该所创建者林俊卿更是一位传奇人物。他原本是医学博士、全科大夫、漫画名家,从未接受过音乐院校的洗礼,却能在业余学唱西洋美声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研究,从而创立了一整套严谨的“咽音唱法”歌唱体系,被歌坛公认为中国顶尖的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  中
期刊
目的:研究蒙药古日古木、古日古木-13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 A)诱导的小鼠急性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中干扰素-γ(interferon gamma, IFN-γ)/细胞内信号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