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镜头里的玉树震区
看朱丹阳的纪实摄影,总会感受到一种直面人生的心灵震撼。
《达错一家人》表现了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后,双脚受伤的达错及一家人露宿在从废墟中整理出来的床上。背景是救灾部队官兵匆促的身影和坚定的步伐。朱丹阳的这幅作品一炮打响,荣获第23届全国摄影艺术展青年组金奖。
纪实摄影纪录社会现实,特别是即将消失的社会现实、人类生存状况,强调其社会学的文献价值,拍摄上主要强调真实。纪实摄影表现摄影家对环境的关怀,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追求……具有作为社会见证者的作用。
看一看朱丹阳在地震采访背后的故事吧。
玉树地震发生后,傍晚,小朱已经在灾区连续采访了10多个小时,拍到了很多不错的镜头。在准备回营地发稿的路上,他回想一天里拍下的照片,觉得缺少一张玉树的全景图,他决定赶在太阳落山前,爬到南边的山头拍一下。那时他已经又饥又渴。到山顶并没有明显的路,哪里好爬就往哪里走,高原缺氧,爬了10多米,他就气喘吁吁,走走停停,最终坚持爬到了山脊上。这时他意外地发现,山上在地震后也出现裂缝。他以裂缝为前景拍了玉树的全景照片。天已经开始暗下来了,山很陡,下山比上山困难多了,好几次都不敢伸脚,下不来了。这时山下有一个藏族小伙子发现了他,连忙爬上来跟朱丹阳说:“我在下面看到你下不来了,我牵你下去!”在藏族小伙子的牵手下,小朱才得以安全下山。
小伙子叫扎西才藏,他家就在山下,屋子被震塌了,一个姐姐被埋没能逃出来。他们还没领到救灾帐篷,一家人就在废墟中,铺了床露天睡,他正是躺在床上发现了朱丹阳的。夜里,他一定会很冷,朱丹阳硬塞了500元钱给他。
当我们遇到大灾难的时候,摄影记者的镜头应该更温暖一些。朱丹阳的照片给人一种特有的发自内心的关怀。
小朱还通过组照,让我们看到一个玉树特有的群体——僧人面对特大灾难表现出来的从容和淡定。这是本次灾难所特有的,朱丹阳看到了,并拍下来了。
生日礼物是照相机
朱丹阳1984年生于浙江遂昌的一个农村家庭。父亲在当地镇政府做个小职员,母亲在家务农。由于父亲在镇政府工作,比起村里其他人家,更注重教育,小朱的成绩也一直不错。
父亲是见过世面的人,最欣赏“宁要鲜桃一枚,不要烂梨一筐”的民谚。他说“买东西和做事一样,一定要最好!”朱丹阳至今记得,那时村里众人一窝蜂地全买了黑白电视机,但父亲硬是沉住气就不买。终于,朱家在村里第一户拥有彩电。试播那天,左邻右舍都成了朱家的贵客。小朱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他从此认定“向最好进军”……
高中期间,小朱憋着一股劲,拼命学习,拼命追赶成绩好的同学。早上五点多钟起来晨读;晚上寝室熄灯后,继续打手电补习,终于考上了浙江大学新闻传播系。
在朱丹阳老家,20岁生日为大生日,是小孩长大成人的标志,父母都要给孩子送很重的礼物。大一寒假,母亲不知什么时候从哪里听说了新闻系的学生都要学摄影,当小朱过完年准备回校时,母亲突然给了900元钱,让他去买相机,算是20岁生日礼物,也希望他能有一技之长,毕业时好找工作。开学后,小朱买了第一台相机——海鸥DF300G,比同班同学提前一年修了摄影课。一开始只是根据摄影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学校拍摄,后来一发不可收,背着相机骑着自行车在杭州城里到处乱窜,几乎每周都要拍一两卷胶片。没多久他就进了学校的团报《求是青年》,开始做起了校园摄影记者,也就从那时起确定了要做摄影记者的目标。
摄影老师徐忠民是朱丹阳的第一个伯乐式“恩师”。大二暑假,在徐老师的推荐下,小朱来到刚创刊的《新民生报》实习。《新民生报》的赵刚就成了他的第二个“恩师”,着手帮小朱在《钱江晚报》《新民生报》发表新闻摄影74张。由于当时摄影记者少,忙于采访,很多时候小朱都要自学着上街寻找线索发稿,逐渐养成了街头拍摄的习惯。
大三暑假转到新华社浙江分社摄影采访室当实习摄影记者时,曾为伦敦驻站记者的“海归”王定昶是朱丹阳的第三个“恩师”,指导小朱发稿200多张。2005年11月朱丹阳获得了《南方都市报》新闻奖学金优秀奖。
有了两家媒体的实习经历,毕业找工作时,第一次面试,小朱就顺利拿到offer,进了南方日报视觉新闻中心。
肩背相机走四方
发在《中国摄影报》头条的朱丹阳作品《飞沙走马》,反映了2009年10月18日第11届全国运动会马术赛场,突刮大风,黄沙漫天,马受惊吓的瞬间。
能给人意外的摄影作品,肯定容易被人接受并牢记在心。这张照片就是一幅相当意外的作品。在全运会上,一场谈不上精彩的马术,因为这张照片变得生动起来。
朱丹阳平时拍照片就特别用心。他不会因为采访小事情而轻视之,也不会因为采访对象是小人物而不重视。他会认真做好准备,精心按下快门。全运会马术比赛项目并没有夺金亮点,也难出好画面,但他抱着练兵的心态去了现场。那日天空灰蒙蒙的,马也提不起精神,很多摄影记者都后悔赶错了场子。有的看看没花头便提前收拾器材换地方。朱丹阳却一直举着相机,寻找有意思的画面。突然吹来一阵风,马受惊了,观众纷纷蒙起眼睛。这个意外因为朱丹阳的坚持而被定格在了镜头里。
纪实摄影家以相机记录边缘景象或被人有意无意间“忽视”的事实,却往往能借着影像的力量,使摄影成为参与改造社会的工具。
朱丹阳在《南方日报》视觉新闻中心当摄影记者,先是被分配到深圳记者站工作,时政、经济、文娱、社会几乎什么线都跑,这是对刚参加工作的新人比较全面的历练。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朱丹阳的纪实摄影屡屡获奖:作品《走动的房子》获第18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复评经济类铜奖;作品《保姆讨薪》获2007年度广东省新闻奖新闻摄影类二等奖,并获第18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复评日常生活类铜奖;作品《女大学生为找工作磨破脚》获2007年度广东省新闻摄影作品年赛二等奖;作品《放飞梦想》获广东汶川地震灾区纪实摄影展银奖;组照《我们失业了》获第五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优秀奖;单幅《我们的工厂倒闭了》获第19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复评经济科技类银奖,2008年度广东省新闻奖一等奖;《音乐冲动》用8幅不同光影不同色彩多角度的组照,获第23届全国摄影艺术展青年组银奖。
朱丹阳说:我的摄影之路还处于起步阶段,走得还算顺利,踏实。未来的路还长,充满变数,但对摄影的爱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