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BT 方式作为特许经营权的主要实施模式之一,是一种新型的投资建设一体化方式,一般是由承建方投资建设,后由业主方回购并支付相应利息。近年来,BT 方式在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等领域的工程项目建设中日益广泛应用,文章介绍了BT 的基本情況,分析了实施BT方式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前提条件,探讨了BT 项目的具体实施方式、合同组成部分投资风险管控等。具体分析了投资建设方的风险及应对措施,从工程技术风险的防范、项目外部环境风险控制、中标人投资能力风险工的控制以及项目回购风险控制和加强合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
【关键词:】BT模式;投资建设方;风险管理;回购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BT是英文Build(建设)和Transfer(移交)缩写形式,意即“建设--移交”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融资模式。 BT模式是BOT模式的一种变换形式,指一个项目的运作通过项目公司总承包,融资、建设验收合格后移交给业主,业主向投资方支付项目总投资加上合理回报的过程。目前采用BT模式筹集建设资金成了项目融资的一种新模式。
作为BT项目的投资方,建筑企业的权利不仅应通过作为项目建设单位这一法律身份加以固定,还应设定有效的担保以确保其投资款的回收及相应投资回报的如期获取。因此,投资建设方如好做好BT项目的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2.风险分类
2.1项目回购风险
一是回购人资信风险, 投资建设方的项目回购风险主要集中在政府履约上,这是因为BT项目投资的回收主要是依赖政府回购。政府履约回购既取决于政府的财政能力也取决于政府的信用。政府的财政能力主要看当地财政收支的情况。如果政府回购资金准备不足或负债过多,则该项目回购的风险较大;如果政府财政收入近几年来稳步增长且有一定的基础,说明当地的经济状况和政府的财力较好,相应的该项目回购风险较小。政府的信用主要看当地在实施同类项目时政府的履约情况。如当地项目政府能够按照合同约定执行且运作较为规范,则当地政府信用较好。同时,对项目回购风险评估的考察范围应该把项目是否充分获得有关部门的审批、项目回购是否有明确的资金来源、政府换届等因素都纳入其中。此外,投资建设方在进行回购风险分析时,不仅要对回购主体的履约能力进行评估,而且还要对回购担保进行分析与评估。 回购人不按照先前约定的期限和金额回购项目是 BT承包人最大的风险。往往回购人的法律地位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 先前约定的回购人一旦丧失回购资格, 则投资方与政府重新商谈的成本就非常大(或回购人的回购行为不能完全到位), 也加大了承包人资金被占用风险。 二是主要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作为项目招投标方, 一般在招标之际都已估计到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 但对于国家重大政策的变动或市场供需的巨变而导致材料价格在短期内上涨或下跌幅度过大, 这种风险是不能预见的, 转嫁给任何一方是不公平的, 为此, 回购方和投资方在签订合同时常约定主要材料在一定的期间内价格上涨或下跌达到一定的幅度时应予以调整。
2.2 BT项目审批的风险
建设投资方BT项目的审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BT项目立项的审批、BT项目支撑性文件的审批和BT实施方案的审批。BT项目立项的审批主要环节有:环评、规划、土地、立项等,BT项目会因为其中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而中断或者停止,进而投资建设方也会因此损失巨大。BT项目的实施方案审批主要有:确定业主单位来代表政府执行BT项目;确定项目回购方式以及回购资金的来源等。因此,投资建设方的投资回收会因为没有政府对BT项目实施方式的充分许可、不明确的项目回购资金来源,而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BT项目还需要充分的支撑性文件,来确保BT项目能够按照正常的程序来使用财政资金,这是因为政府财政资金是BT项目的大部分回购资金的来源,因此,BT 项目需要人大和有关行政机关的批准以及政府的认可。BT项目审批的风险是关系到项目能否立项的重大风险,应该在BT项目的所有风险分析中处于首要的位置。如果涉及到了BT项目实施的合法性和基础的项目审批出现了问题,投资建设方将遭受项目停滞和不予回购等难以挽回的巨大经济损失。
2.3 法律风险:
BT是一种新型、 特殊的融投资方式, 法律性质特殊、 合同主体特殊、 投资客体特殊、 法律关系复杂, 有很多东西尚需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还未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
2.4 融资风险:
在BT项目投资超预算时或工程开始时资金不到位,融资的成本相对于计划初期上升等几种情况都是BT项目融资风险的表现。项目实施将因为资金不到位这一情况的发生而产生停滞,甚至解除合同,这不仅会对投资建设方的声誉造成影响,而且还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投资建设方也会因为融资成本的上升降低投资收益甚至亏损。因此,项目融资的风险对投资建设方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3加强风险管理,优化BT模式
3.1 BT模式下工程合同风险控制管理要点
在BT模式下进行工程建设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合同风险控制,提高抗风险能力,减少风险的潜在损失。
(1)加强合同管理。第一要加强合同管理的规范化。合同是工程项目参与方履行各自职责和协调各方关系的依据。加强BT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确保合同签订的合法性、合理性,组建专门的合同管理小组,制定了合同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的流程,确保工程合同风险在管理过程中得到有效控制;第二要合理运用合同变更。BT工程一般规模较大、建设时间长,当原材料价格、人工和机械成本增加时,建设成本将会大幅增加,难以保证项目公司的利润。合同变更是减少工程损失的重要手段,因此,应合理运用合同变更,寻找合理的索赔依据,保证利润。
(2)加强潜在合同风险的控制。第一要强化合同风险管理,对BT项目中所涉及的承包范围、工期、质量要求、项目定价、设计变更、融资费用、人工价差、材料价差、机械价差、计价依据、违约责任、担保方式等要有明确约定;第二要规避回购风险。在合同签订要求业主提供足额的回购担保;最后,要依据现有建筑法规和合同约定的规定,对专业分包、劳务分包等应及时办理分包手续,需要公开招标的应结合BT项目编制标书,以减少风险和预留空间。
3.2 风险后果承担
尽管采取了各种防范和控制措施, 但并不意味着风险就不会发生。项目风险发生的后果可归之为两类: 一是项目实施半途而废, 或中途更换承包人; 二是风险事件导致项目造价提高或工期延误。只要采取防范措施得当, 第一种情况可以避免。但第二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项目造价提高或工期的延误在所有项
目中都会发生, 程度不同而已。 应采取各种措施, 监控成本和进度, 及时纠偏。风险事件发生后, 应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在招标人和承包人之间分配风险责任, 妥善处理各种纠纷, 必要时通过仲裁或法律手段解决。
4结论
BT项目使得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全新对接,开辟了一种新的融资模式。 BT项目的出现,既给国家政府提供了一条解决基础设施项目资金周转困难的融资新模式,又同时为投资方和承包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利润分配体系,让追求剩余价值的投资方找到了新的投资途径 而且BT投资方式给想投身公益事业的企业家创造了一种新的途径,BT项目使我们可以更好地积极参与公益性项目的建设
由于BT 项目是新事物, 还处于不断探索、 不断完善阶段, 在BT 项目的实施中, 应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完善制度,使该种工程建设的投融资方式能更好地在政府工程建设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晓宏。高技术项目的风险分析与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9
[2]白思俊。现代项目管理(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卜东雁。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沟通与协调[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
[4]王家远,申立银,郝晓冬。公共建设项目工期延误风险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08
[5]王卓甫。工程项目风险管理[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6]吴涛,丛培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实施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7]陈立文. 项目投资风险分析理论与方法[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关键词:】BT模式;投资建设方;风险管理;回购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BT是英文Build(建设)和Transfer(移交)缩写形式,意即“建设--移交”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融资模式。 BT模式是BOT模式的一种变换形式,指一个项目的运作通过项目公司总承包,融资、建设验收合格后移交给业主,业主向投资方支付项目总投资加上合理回报的过程。目前采用BT模式筹集建设资金成了项目融资的一种新模式。
作为BT项目的投资方,建筑企业的权利不仅应通过作为项目建设单位这一法律身份加以固定,还应设定有效的担保以确保其投资款的回收及相应投资回报的如期获取。因此,投资建设方如好做好BT项目的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2.风险分类
2.1项目回购风险
一是回购人资信风险, 投资建设方的项目回购风险主要集中在政府履约上,这是因为BT项目投资的回收主要是依赖政府回购。政府履约回购既取决于政府的财政能力也取决于政府的信用。政府的财政能力主要看当地财政收支的情况。如果政府回购资金准备不足或负债过多,则该项目回购的风险较大;如果政府财政收入近几年来稳步增长且有一定的基础,说明当地的经济状况和政府的财力较好,相应的该项目回购风险较小。政府的信用主要看当地在实施同类项目时政府的履约情况。如当地项目政府能够按照合同约定执行且运作较为规范,则当地政府信用较好。同时,对项目回购风险评估的考察范围应该把项目是否充分获得有关部门的审批、项目回购是否有明确的资金来源、政府换届等因素都纳入其中。此外,投资建设方在进行回购风险分析时,不仅要对回购主体的履约能力进行评估,而且还要对回购担保进行分析与评估。 回购人不按照先前约定的期限和金额回购项目是 BT承包人最大的风险。往往回购人的法律地位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 先前约定的回购人一旦丧失回购资格, 则投资方与政府重新商谈的成本就非常大(或回购人的回购行为不能完全到位), 也加大了承包人资金被占用风险。 二是主要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作为项目招投标方, 一般在招标之际都已估计到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 但对于国家重大政策的变动或市场供需的巨变而导致材料价格在短期内上涨或下跌幅度过大, 这种风险是不能预见的, 转嫁给任何一方是不公平的, 为此, 回购方和投资方在签订合同时常约定主要材料在一定的期间内价格上涨或下跌达到一定的幅度时应予以调整。
2.2 BT项目审批的风险
建设投资方BT项目的审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BT项目立项的审批、BT项目支撑性文件的审批和BT实施方案的审批。BT项目立项的审批主要环节有:环评、规划、土地、立项等,BT项目会因为其中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而中断或者停止,进而投资建设方也会因此损失巨大。BT项目的实施方案审批主要有:确定业主单位来代表政府执行BT项目;确定项目回购方式以及回购资金的来源等。因此,投资建设方的投资回收会因为没有政府对BT项目实施方式的充分许可、不明确的项目回购资金来源,而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BT项目还需要充分的支撑性文件,来确保BT项目能够按照正常的程序来使用财政资金,这是因为政府财政资金是BT项目的大部分回购资金的来源,因此,BT 项目需要人大和有关行政机关的批准以及政府的认可。BT项目审批的风险是关系到项目能否立项的重大风险,应该在BT项目的所有风险分析中处于首要的位置。如果涉及到了BT项目实施的合法性和基础的项目审批出现了问题,投资建设方将遭受项目停滞和不予回购等难以挽回的巨大经济损失。
2.3 法律风险:
BT是一种新型、 特殊的融投资方式, 法律性质特殊、 合同主体特殊、 投资客体特殊、 法律关系复杂, 有很多东西尚需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还未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
2.4 融资风险:
在BT项目投资超预算时或工程开始时资金不到位,融资的成本相对于计划初期上升等几种情况都是BT项目融资风险的表现。项目实施将因为资金不到位这一情况的发生而产生停滞,甚至解除合同,这不仅会对投资建设方的声誉造成影响,而且还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投资建设方也会因为融资成本的上升降低投资收益甚至亏损。因此,项目融资的风险对投资建设方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3加强风险管理,优化BT模式
3.1 BT模式下工程合同风险控制管理要点
在BT模式下进行工程建设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合同风险控制,提高抗风险能力,减少风险的潜在损失。
(1)加强合同管理。第一要加强合同管理的规范化。合同是工程项目参与方履行各自职责和协调各方关系的依据。加强BT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确保合同签订的合法性、合理性,组建专门的合同管理小组,制定了合同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的流程,确保工程合同风险在管理过程中得到有效控制;第二要合理运用合同变更。BT工程一般规模较大、建设时间长,当原材料价格、人工和机械成本增加时,建设成本将会大幅增加,难以保证项目公司的利润。合同变更是减少工程损失的重要手段,因此,应合理运用合同变更,寻找合理的索赔依据,保证利润。
(2)加强潜在合同风险的控制。第一要强化合同风险管理,对BT项目中所涉及的承包范围、工期、质量要求、项目定价、设计变更、融资费用、人工价差、材料价差、机械价差、计价依据、违约责任、担保方式等要有明确约定;第二要规避回购风险。在合同签订要求业主提供足额的回购担保;最后,要依据现有建筑法规和合同约定的规定,对专业分包、劳务分包等应及时办理分包手续,需要公开招标的应结合BT项目编制标书,以减少风险和预留空间。
3.2 风险后果承担
尽管采取了各种防范和控制措施, 但并不意味着风险就不会发生。项目风险发生的后果可归之为两类: 一是项目实施半途而废, 或中途更换承包人; 二是风险事件导致项目造价提高或工期延误。只要采取防范措施得当, 第一种情况可以避免。但第二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项目造价提高或工期的延误在所有项
目中都会发生, 程度不同而已。 应采取各种措施, 监控成本和进度, 及时纠偏。风险事件发生后, 应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在招标人和承包人之间分配风险责任, 妥善处理各种纠纷, 必要时通过仲裁或法律手段解决。
4结论
BT项目使得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全新对接,开辟了一种新的融资模式。 BT项目的出现,既给国家政府提供了一条解决基础设施项目资金周转困难的融资新模式,又同时为投资方和承包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利润分配体系,让追求剩余价值的投资方找到了新的投资途径 而且BT投资方式给想投身公益事业的企业家创造了一种新的途径,BT项目使我们可以更好地积极参与公益性项目的建设
由于BT 项目是新事物, 还处于不断探索、 不断完善阶段, 在BT 项目的实施中, 应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完善制度,使该种工程建设的投融资方式能更好地在政府工程建设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晓宏。高技术项目的风险分析与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9
[2]白思俊。现代项目管理(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卜东雁。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沟通与协调[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
[4]王家远,申立银,郝晓冬。公共建设项目工期延误风险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08
[5]王卓甫。工程项目风险管理[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6]吴涛,丛培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实施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7]陈立文. 项目投资风险分析理论与方法[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