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颜色釉瓷器以纯美幽淡和追求颜色与器形的和谐,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颜色釉瓷器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中国人的审美轨迹。
颜色釉瓷器的文化内涵是什么,怎样鉴赏颜色釉瓷器,颜色釉瓷器又如何反映了中国人的审美观?为此,记者采访了著名文物鉴赏家、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先生。
《文物天地》:颜色釉陶瓷是陶瓷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颜色釉瓷器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呢?
马未都:按科学的方法分类,颜色釉包括单色釉和复色釉。单色釉瓷器,专业术语称一道釉、一色釉,指瓷器只有一个颜色,如白釉、红釉;复色釉则是瓷器有两种以上的釉,如炉钧釉、仿木纹釉。
以颜色作为表现形式,是陶瓷的一种美学追求。它不像带有画意的陶瓷,表达那么直接。绘画表达开门见山,画山水就是山水,画花鸟就是花鸟,颜色釉是一个含蓄的表达,你必须具备美学素养,才能体会。早期瓷器的颜色釉是不经意的,不是特意追求的。唐宋元明清以来,颜色釉的追求逐渐强烈而明朗,尤其到了康乾盛世,颜色釉的烧造就显得得心应手,炉火纯青。
自然界中,与生俱来的颜色是红、黄、蓝、白,这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础之一,对文明发展影响深远。单色釉瓷器中的蓝、黄、红、白四色,与祭祀和八旗制度密切相关。所谓“国之大事,在于戎祀”,人类在远古时代就祭天祀地。在古人意象中,蓝色是天的颜色,黄色是土的颜色,红色是太阳的颜色,白色是月亮的颜色。北京现存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之所。据《大明会典》载:“洪武九年,定四郊各陵瓷器,圜丘青色,方丘黄色,日坛赤色,月坛白色,行江西饶州府,如式烧造解。”清太祖努尔哈赤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将部属以旗色分黄、白、蓝、红四旗,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增编四旗在黄、白、蓝、红旗上镶边以区别。从祭祀和八旗制度中,我们可以看出蓝、黄、红、白这四种颜色在宫廷中的重要性,这四种颜色的瓷器,反映了一种皇家思想。我们在欣赏这些颜色釉时也要想到其中更深一层的文化内涵。
此外,颜色釉中还有很多非常漂亮的颜色,如胭脂红、湖水绿、葵绿、柠檬黄等。这些颜色的产生都和宫廷偏好有关。由于这些颜色烧制不好控制,成本非常高,民窑未见过,因而,这只是皇家审美的一个分支,平民百姓甚至连看都没有看过,遑论普及了。
今天所说的颜色釉主要指明清时期烧制的颜色釉瓷器。宋代五大名窑瓷器是单色的,但不是作为单色釉出现的,与当时的美学追求有差异。宋代瓷器的颜色受哲学、宗教、皇帝审美标准等因素影响,如崇尚道教、皇帝素养高等,使陶瓷美学追求单色,而当时彩瓷多是民窑烧制,水平低,且彩瓷、单色釉的关系和明清时期不同。唐宋时期的颜色是不可选择的,明清时期颜色釉瓷器则只是众多瓷器种类中的一种。
《文物天地》:颜色釉瓷器产生的文化动因是什么?
马未都:每种颜色瓷器生成、兴起的原因都不相同。白色是人类一直追求的颜色,从北齐烧制的白色瓷器――今天看来白度是不够的――到今天,人类探索白瓷千年,产生了诸如甜白、猪油白、象牙白、卵白……,但究竟什么是白,还是说不清楚。追求到何时为止,我觉得,是没有终点的。
黑色不同,瓷器烧制一开始就力图摆脱黑色,而当能轻松摆脱黑色的时候,人们反过来又追求黑色了。
青釉也是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其他如黄釉、蓝釉及孔雀绿、茄皮绿等特殊颜色也是主动追求的过程。颜色釉瓷器的烧制,反映了人类认知自然的科学历史进程。
《文物天地》:颜色釉瓷器的产生既与制瓷工艺有关,也与社会价值取向相连。白釉瓷器的内涵是什么呢?
马未都:红、黄、蓝是颜料中的三原色,能配合成各种颜色。在瓷器烧制中,白釉是基础。闻名天下的宋代定窑白釉瓷器也是白度不够高的牙白色,瓷化程度也不高,无法与后来的景德镇白瓷相比。明代福建德化白釉瓷器被称为“猪油白”,西方人称“中国白”,同样无法与景德镇白瓷相比。景德镇元代白瓷的出现,是景德镇白釉瓷器最终坐上第一把交椅的保证。元代青花瓷器之所以占据霸主地位,也是因为有景德镇白釉的出现。因为没有优良的白釉,就不可能在画出那么亮丽的青花。
元代白釉瓷器的流行,与元人尚白相关。究其原因,有人认为,蒙古人以奶食为主食。另外,蒙古人重视金属银,“蒙古”本意是银。元人对白色的追求,是一种精神追求,这个精神贯穿到物质,要在物质上体现出来,导致白釉应运而生。元代白釉又称枢府釉,早期受南宋影响而呈鸭蛋青色,中期以后彻底变白,这种白是一种不透明的白,专业术语称“失透釉”。明初曹昭《格古要论》:“元代烧小足印花者,内有枢府者高”,后人遂将元代白釉称为“枢府釉”。以这种方式命名,历史仅此一例。
明初永乐时期白瓷是白瓷有史以来的最高峰,后世称为“甜白釉”。
清康熙时期大量烧造白瓷。此时的白瓷开始带有刻工。康熙白瓷多少有点闪青。雍正后,白瓷几乎是纯白色,这与雍正帝本人喜欢白瓷有关。乾隆后的白瓷烧造工艺娴熟。正是过于娴熟,白瓷烧起来容易且非常白非常漂亮,白瓷就不太作为艺术品种了。
《文物天地》:中国文化中,红色寓意喜庆而吉利。红釉瓷器具有同样的意象吧?
马未都:红釉瓷器在元代就有烧造,与釉里红同步,存世量稀少。明初洪武时期,釉里红瓷器有极大发展,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洪武瓷器80%都是釉里红。我猜测原因有三:改朝换代后表示正统的颜色,一般都用红色;红色在阴阳五行学说中主南方,而朱元璋发迹于南方,红色是其幸运色;朱元璋姓氏中的“朱”即红色,年号洪武与红谐音。朱元璋的意趣影响后世,至永乐宣德时期红釉瓷器发展成熟。宣德以后,红釉只在明代少数几个时期偶露峥嵘。这是因为红釉烧造成本高,又不容易控制,一旦技术失传,就没有人能再去复烧。
红釉瓷器入清后加以恢复。著名的有康熙郎窑红。郎窑红特征是“脱口垂足郎不流”:脱口指口沿边露出一圈灯草色;红釉从上到下,越来越多,足部积累得最多,称垂足;但红釉流到足部的时候就停止了,不会流过圈足,叫郎不流。标准的郎窑红立件,颜色越往下越深,底足呈苹果青,也有呈米黄色的。康乾后,红釉品种日益丰富,如高温釉有祭红、豇豆红、窑变红,低温釉有珊瑚红、胭脂红、矾红。同样是红色,郎窑红的红深沉凝重,内涵丰富;胭脂红的红清丽悦目。
《文物天地》:蓝色深沉稳重,蓝釉瓷器即如此。
马未都:蓝釉瓷器也出现于元代,多有白纹饰。明宣德后复烧蓝釉瓷器,有宝石蓝和雪花蓝(洒蓝)两类重要品种。从工艺讲,洒蓝釉不是蘸上去的,也不是浇上去的,而是用管吹上去的,身上的釉呈斑点状,故又称“吹青”。我在很早以前碰到过一个洒蓝胆式瓶,口部破了,被店主用釉石磨得非常平。考虑它是一个残器,买了不是很舒服,但完整器非常贵,又买不起。考虑再三,我还是买了下来,在书架上一搁十几年。我慢慢体会出乐趣:收藏当中,任何人都追求完美,但历史沧桑,不可能所有的东西都能完美地存留。今天看到一件残器,也是一种幸运。完美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但你要想达到这个境界,不是易事。在收藏当中,有时东西不完美,我们要追求内心世界的完美。
晚明的蓝釉瓷器都是深沉的霁蓝色。清初,蓝釉变化反而不如刚复烧的红釉多,只是色泽由深及浅,最浅的称月白色,主是是文房小件。晚清时,对蓝色的追求就没有目标了,当时有一种蓝釉称砖蓝色,可以想见颜色灰暗。
《文物天地》:黄色是皇室专用色,黄釉瓷器亦不例外。
马未都: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元代有黄釉瓷器。明宣德时期有少量的黄釉瓷器,著名者是弘治黄釉,称鸡油黄(又称娇黄或浇黄),被历代藏家视为黄釉之最。清代黄釉品种较多,有鸡油黄、淡黄、米黄、柠檬黄,等等。艺术类的黄釉,主要集中在雍正以前。日用类的黄釉,历朝历代形成定式,与宫廷制度有关。黄色是皇家专用之色,主要是谐音,也是这颜色吉利。宫中把里外均施黄釉的瓷器尊称为“黄器”,又称为“殿器”,只有皇帝、皇后及皇太后才可以使用。
蓝、黄、红、白四色代表的社会含义深刻。不仅代表了自然界的天地日月,更多的是表现皇家以皇权思想所设计出来的瓷器。基于这种原因,这四种单色釉瓷器会影响到每一个人,不仅影响到皇帝,也影响到平民。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中国陶瓷制造中的一种社会学的表达。
《文物天地》:除与天地日月有关的蓝、黄、红、白四色颜色釉瓷器外,还有很多丰富的颜色。
马未都:当古人游刃有余地烧出白瓷后,就有了烧制其他颜色瓷器的愿望。唐人白居易《忆江南》中有“春来江水绿如蓝”之句。在古人眼里,最绿的颜色就是蓝。瓷器中有一个特殊品种,叫孔雀绿,后人也称孔雀蓝。今人看来,就是蓝色的瓷器。宋代就有孔雀绿釉,属于低温釉。孔雀绿是一种有意识的颜色追求,与当时青瓷、黑瓷的无意识追求完全不同。宋元时期的磁州窑实际上大量都罩孔雀绿釉。元代青花是高温蓝色,孔雀绿是低温蓝色。元代典型器有带“内府”字样的孔雀绿釉大罐非常漂亮。明代孔雀绿釉瓷器有什么?珐华器。山西非常多,今天也叫琉璃器,珐华器的有道“沥粉”工艺,就是使它的瓷器都凸起。只是,在民国时期,因法国人特别追求珐华器,致使珐华器流散到了欧美。康雍乾三朝的孔雀绿色泽越来越均匀。乾隆朝以后,就很少烧造了。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即绿,绿釉亦称青釉。早期青釉肯定是一个无意识的追求,当釉料里含铁在2%-6%之间,就呈现青色。古人在摸索过程中,就要控制含铁量。青釉典型的代表就是唐代的越窑,宋代的龙泉、耀州窑,等等。龙泉在元代还一直在烧造,成就非常高。明宣德以前龙泉还作为贡瓷,宣德以后突然停烧。清康熙朝重启的青瓷风尚持续至清朝终结,并在康雍乾三朝步至巅峰,又分出粉青、豆青和冬青(或东青)。清代青釉的特征是加进了很多装饰手法,如纹饰、堆粉,刻花。雍正乾隆时期的青釉,釉百肥润,以后就越来越稀薄。
以绿色为基调的低温釉千变万化,如康熙时期的瓜皮绿,雍正时期的湖水绿,乾隆时期的葱心绿,等等。
《文物天地》:如何理解茶叶末釉?
马未都:茶叶末釉是颜色釉中特殊品种。生成于偶然,唐宋时期有的北方窑口瓷器很容易烧造出这种颜色,清雍正后变成主动追求。茶叶末釉又称厂官釉。《陶成纪事碑记》记载有鳝鱼黄、蛇皮绿、黄斑点三种,我们听名字容易区分鳝鱼黄和蛇皮绿,就是分不清抽象的黄斑点。后人又将茶叶末中的一种颜色形象地称为“蟹甲青”。很多人造颜色很难用语言描述,大家就用自然界可能理解的东西命名。那么,美学的追求到了茶叶末釉,就进入一个非常含蓄的层面,这个层面的美学理解起来,远不如红、黄、蓝、白通俗易懂。茶叶末釉不那么赏心悦目,到底是什么颜色,是黄是绿,谁也说不清。茶叶末只是个专业术语,有审美上的障碍,需要慢慢去体会这种颜色带来的愉悦。
茶叶末釉强调色泽的微妙变化,工艺难,欣赏者寡,因而逐渐衰退,乾隆朝以后的茶叶末釉都是非常难看的黄色。
《文物天地》:中国传统文化中,事物都是相对的,如阴阳、黑白。黑釉瓷器是有意追求的结果吗?
马未都:历史上,对黑釉的追求时期非常短。黑釉最早是无意识的产物。这是因为工艺上控制不了,含铁量过多,烧黑了。整个明代就没有人烧黑釉。清代只有康熙一朝追求过黑釉,包括雍正乾隆都不多见。晚清有仿品。
黑釉是陶瓷生产中的无奈之举。我们不能想象捧着黑碗长时间吃饭的心理感受。不幸的是,古人是长时间拿着黑碗吃饭的,所以,瓷器烧造要求摆脱这种黑暗。中国陶瓷之所以对世界有贡献,就是能不停地把它的缺陷回避掉,改正掉。
清康熙年间,人们生活好了。忽然想起这黑碗,于是出现了乌金釉,就是黑釉。中国人能耐大,凡是不好听的名字,全都能换一个方法表述。为何叫乌金釉呢?过去将煤叫乌金,古代拓片有种拓法叫乌金拓,纯黑的。
历代文人与工匠一道,美化所有生产出来的艺术品。古代瓷器的命名,每一种颜色都回避了名字当中的缺陷,如黑釉称乌金釉、酱釉称紫金釉,而把优美的地方展现出来。这就是瓷器的魅力。
《文物天地》:复色釉中的炉钧釉又是什么样的呢?
马未都:炉钧釉是颜色釉复色釉的典型。炉钧釉呈流淌状,蓝红相间。实际上是想仿广钧(广东石湾地区生产的一种钧瓷)和宜钧(江苏宜兴地区生产的一种钧瓷)。但与广钧和宜钧比起来,炉钧的花纹流淌状非常明显。炉钧釉在雍正乾隆时期有一个简单的判定方法。炉钧釉是红蓝两色,红多蓝少者,多是雍正时期;蓝多红少者,多是乾隆时期。由于欣赏炉钧釉的人不是很多,乾隆以后就急剧衰退。雍正时期烧造的炉钧釉有“高粱红”之称,颜色非常含蓄。
《文物天地》:清代雍正乾隆时期,曾大规模地仿烧宋代名窑,这反映了什么价值取向?
马未都:雍正乾隆时期仿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瓷器是一项重要的颜色釉成就。
仿古与统治者有极大的关系――雍正帝非常崇尚宋代的审美。但清代仿宋代五大名窑与宋代有着很大的区别。首先是清代的追求的是意象而不是具象。清代追求的是汝官哥钧定的意思,而不是要模仿得一模一样。这种模仿有美化的倾向,所以,雍正乾隆时期仿的五大名窑,比宋代实际的东西更漂亮一些。这时候,我们就看出统治者的追求了。皇帝没有任何造假的心态,没有牟利的心态,他仿造五大名窑,既不想造假,也不想赚钱,就是喜欢。这就是盛世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以国家之力的技术,达到古人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一种大国心态。
乾隆一朝还有一种极特殊的品种――仿生瓷,仿大理石、仿木纹、仿青铜、仿漆器、仿古玉、仿金银釉,等等。以瓷器的能力,仿所有可见的物质。当时仿生瓷的表现力非常高,甚至能仿出干鲜果品,仿一个螃蟹搁在那儿,跟真的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仿生交瓷呢。是因为乾隆中期以后,社会的富足导致生活情趣的变化。生活情趣的变化,反映到艺术品的追求上,就不是追求单纯的艺术品了。社会的富足会产生一种炫耀的心理,不仅是个人生活富足愿意炫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富足时也都愿意炫耀。
《文物天地》:雍正单色釉瓷器成就非凡,原因何在?
马未都:首要的原因是皇帝的热爱。雍正帝是个非常内敛的皇帝,不下江南,就在皇宫里待着。他把内心所有的压力都转移到对艺术品的欣赏上,因此,他对艺术的热爱有别于其他帝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其次是有年希尧这样杰出的督陶官。
《文物天地》 :请您谈谈颜色釉瓷器收藏市场状况。
马未都:中国市场,每个时代都一样,不单单是收藏市场,其他市场亦如此,即以热闹始,以沉寂终。颜色釉瓷和彩瓷比起来不是主流,但从某种意义上讲,颜色釉瓷在历史上的地位超过彩瓷。如今颜色釉瓷器的地位跟彩瓷不成比例。原因在于欣赏者的美学、哲学修养,即藏家构成总体文化偏低,可能更喜欢表达直接的彩瓷。
随着时间的累积,人们对颜色釉瓷器的认知会逐渐增加,甚至可能超过彩瓷。但是,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社会的正确引导。
(本文所配器物均为观复博物馆藏品)
颜色釉瓷器的文化内涵是什么,怎样鉴赏颜色釉瓷器,颜色釉瓷器又如何反映了中国人的审美观?为此,记者采访了著名文物鉴赏家、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先生。
《文物天地》:颜色釉陶瓷是陶瓷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颜色釉瓷器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呢?
马未都:按科学的方法分类,颜色釉包括单色釉和复色釉。单色釉瓷器,专业术语称一道釉、一色釉,指瓷器只有一个颜色,如白釉、红釉;复色釉则是瓷器有两种以上的釉,如炉钧釉、仿木纹釉。
以颜色作为表现形式,是陶瓷的一种美学追求。它不像带有画意的陶瓷,表达那么直接。绘画表达开门见山,画山水就是山水,画花鸟就是花鸟,颜色釉是一个含蓄的表达,你必须具备美学素养,才能体会。早期瓷器的颜色釉是不经意的,不是特意追求的。唐宋元明清以来,颜色釉的追求逐渐强烈而明朗,尤其到了康乾盛世,颜色釉的烧造就显得得心应手,炉火纯青。
自然界中,与生俱来的颜色是红、黄、蓝、白,这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础之一,对文明发展影响深远。单色釉瓷器中的蓝、黄、红、白四色,与祭祀和八旗制度密切相关。所谓“国之大事,在于戎祀”,人类在远古时代就祭天祀地。在古人意象中,蓝色是天的颜色,黄色是土的颜色,红色是太阳的颜色,白色是月亮的颜色。北京现存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之所。据《大明会典》载:“洪武九年,定四郊各陵瓷器,圜丘青色,方丘黄色,日坛赤色,月坛白色,行江西饶州府,如式烧造解。”清太祖努尔哈赤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将部属以旗色分黄、白、蓝、红四旗,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增编四旗在黄、白、蓝、红旗上镶边以区别。从祭祀和八旗制度中,我们可以看出蓝、黄、红、白这四种颜色在宫廷中的重要性,这四种颜色的瓷器,反映了一种皇家思想。我们在欣赏这些颜色釉时也要想到其中更深一层的文化内涵。
此外,颜色釉中还有很多非常漂亮的颜色,如胭脂红、湖水绿、葵绿、柠檬黄等。这些颜色的产生都和宫廷偏好有关。由于这些颜色烧制不好控制,成本非常高,民窑未见过,因而,这只是皇家审美的一个分支,平民百姓甚至连看都没有看过,遑论普及了。
今天所说的颜色釉主要指明清时期烧制的颜色釉瓷器。宋代五大名窑瓷器是单色的,但不是作为单色釉出现的,与当时的美学追求有差异。宋代瓷器的颜色受哲学、宗教、皇帝审美标准等因素影响,如崇尚道教、皇帝素养高等,使陶瓷美学追求单色,而当时彩瓷多是民窑烧制,水平低,且彩瓷、单色釉的关系和明清时期不同。唐宋时期的颜色是不可选择的,明清时期颜色釉瓷器则只是众多瓷器种类中的一种。
《文物天地》:颜色釉瓷器产生的文化动因是什么?
马未都:每种颜色瓷器生成、兴起的原因都不相同。白色是人类一直追求的颜色,从北齐烧制的白色瓷器――今天看来白度是不够的――到今天,人类探索白瓷千年,产生了诸如甜白、猪油白、象牙白、卵白……,但究竟什么是白,还是说不清楚。追求到何时为止,我觉得,是没有终点的。
黑色不同,瓷器烧制一开始就力图摆脱黑色,而当能轻松摆脱黑色的时候,人们反过来又追求黑色了。
青釉也是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其他如黄釉、蓝釉及孔雀绿、茄皮绿等特殊颜色也是主动追求的过程。颜色釉瓷器的烧制,反映了人类认知自然的科学历史进程。
《文物天地》:颜色釉瓷器的产生既与制瓷工艺有关,也与社会价值取向相连。白釉瓷器的内涵是什么呢?
马未都:红、黄、蓝是颜料中的三原色,能配合成各种颜色。在瓷器烧制中,白釉是基础。闻名天下的宋代定窑白釉瓷器也是白度不够高的牙白色,瓷化程度也不高,无法与后来的景德镇白瓷相比。明代福建德化白釉瓷器被称为“猪油白”,西方人称“中国白”,同样无法与景德镇白瓷相比。景德镇元代白瓷的出现,是景德镇白釉瓷器最终坐上第一把交椅的保证。元代青花瓷器之所以占据霸主地位,也是因为有景德镇白釉的出现。因为没有优良的白釉,就不可能在画出那么亮丽的青花。
元代白釉瓷器的流行,与元人尚白相关。究其原因,有人认为,蒙古人以奶食为主食。另外,蒙古人重视金属银,“蒙古”本意是银。元人对白色的追求,是一种精神追求,这个精神贯穿到物质,要在物质上体现出来,导致白釉应运而生。元代白釉又称枢府釉,早期受南宋影响而呈鸭蛋青色,中期以后彻底变白,这种白是一种不透明的白,专业术语称“失透釉”。明初曹昭《格古要论》:“元代烧小足印花者,内有枢府者高”,后人遂将元代白釉称为“枢府釉”。以这种方式命名,历史仅此一例。
明初永乐时期白瓷是白瓷有史以来的最高峰,后世称为“甜白釉”。
清康熙时期大量烧造白瓷。此时的白瓷开始带有刻工。康熙白瓷多少有点闪青。雍正后,白瓷几乎是纯白色,这与雍正帝本人喜欢白瓷有关。乾隆后的白瓷烧造工艺娴熟。正是过于娴熟,白瓷烧起来容易且非常白非常漂亮,白瓷就不太作为艺术品种了。
《文物天地》:中国文化中,红色寓意喜庆而吉利。红釉瓷器具有同样的意象吧?
马未都:红釉瓷器在元代就有烧造,与釉里红同步,存世量稀少。明初洪武时期,釉里红瓷器有极大发展,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洪武瓷器80%都是釉里红。我猜测原因有三:改朝换代后表示正统的颜色,一般都用红色;红色在阴阳五行学说中主南方,而朱元璋发迹于南方,红色是其幸运色;朱元璋姓氏中的“朱”即红色,年号洪武与红谐音。朱元璋的意趣影响后世,至永乐宣德时期红釉瓷器发展成熟。宣德以后,红釉只在明代少数几个时期偶露峥嵘。这是因为红釉烧造成本高,又不容易控制,一旦技术失传,就没有人能再去复烧。
红釉瓷器入清后加以恢复。著名的有康熙郎窑红。郎窑红特征是“脱口垂足郎不流”:脱口指口沿边露出一圈灯草色;红釉从上到下,越来越多,足部积累得最多,称垂足;但红釉流到足部的时候就停止了,不会流过圈足,叫郎不流。标准的郎窑红立件,颜色越往下越深,底足呈苹果青,也有呈米黄色的。康乾后,红釉品种日益丰富,如高温釉有祭红、豇豆红、窑变红,低温釉有珊瑚红、胭脂红、矾红。同样是红色,郎窑红的红深沉凝重,内涵丰富;胭脂红的红清丽悦目。
《文物天地》:蓝色深沉稳重,蓝釉瓷器即如此。
马未都:蓝釉瓷器也出现于元代,多有白纹饰。明宣德后复烧蓝釉瓷器,有宝石蓝和雪花蓝(洒蓝)两类重要品种。从工艺讲,洒蓝釉不是蘸上去的,也不是浇上去的,而是用管吹上去的,身上的釉呈斑点状,故又称“吹青”。我在很早以前碰到过一个洒蓝胆式瓶,口部破了,被店主用釉石磨得非常平。考虑它是一个残器,买了不是很舒服,但完整器非常贵,又买不起。考虑再三,我还是买了下来,在书架上一搁十几年。我慢慢体会出乐趣:收藏当中,任何人都追求完美,但历史沧桑,不可能所有的东西都能完美地存留。今天看到一件残器,也是一种幸运。完美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但你要想达到这个境界,不是易事。在收藏当中,有时东西不完美,我们要追求内心世界的完美。
晚明的蓝釉瓷器都是深沉的霁蓝色。清初,蓝釉变化反而不如刚复烧的红釉多,只是色泽由深及浅,最浅的称月白色,主是是文房小件。晚清时,对蓝色的追求就没有目标了,当时有一种蓝釉称砖蓝色,可以想见颜色灰暗。
《文物天地》:黄色是皇室专用色,黄釉瓷器亦不例外。
马未都: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元代有黄釉瓷器。明宣德时期有少量的黄釉瓷器,著名者是弘治黄釉,称鸡油黄(又称娇黄或浇黄),被历代藏家视为黄釉之最。清代黄釉品种较多,有鸡油黄、淡黄、米黄、柠檬黄,等等。艺术类的黄釉,主要集中在雍正以前。日用类的黄釉,历朝历代形成定式,与宫廷制度有关。黄色是皇家专用之色,主要是谐音,也是这颜色吉利。宫中把里外均施黄釉的瓷器尊称为“黄器”,又称为“殿器”,只有皇帝、皇后及皇太后才可以使用。
蓝、黄、红、白四色代表的社会含义深刻。不仅代表了自然界的天地日月,更多的是表现皇家以皇权思想所设计出来的瓷器。基于这种原因,这四种单色釉瓷器会影响到每一个人,不仅影响到皇帝,也影响到平民。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中国陶瓷制造中的一种社会学的表达。
《文物天地》:除与天地日月有关的蓝、黄、红、白四色颜色釉瓷器外,还有很多丰富的颜色。
马未都:当古人游刃有余地烧出白瓷后,就有了烧制其他颜色瓷器的愿望。唐人白居易《忆江南》中有“春来江水绿如蓝”之句。在古人眼里,最绿的颜色就是蓝。瓷器中有一个特殊品种,叫孔雀绿,后人也称孔雀蓝。今人看来,就是蓝色的瓷器。宋代就有孔雀绿釉,属于低温釉。孔雀绿是一种有意识的颜色追求,与当时青瓷、黑瓷的无意识追求完全不同。宋元时期的磁州窑实际上大量都罩孔雀绿釉。元代青花是高温蓝色,孔雀绿是低温蓝色。元代典型器有带“内府”字样的孔雀绿釉大罐非常漂亮。明代孔雀绿釉瓷器有什么?珐华器。山西非常多,今天也叫琉璃器,珐华器的有道“沥粉”工艺,就是使它的瓷器都凸起。只是,在民国时期,因法国人特别追求珐华器,致使珐华器流散到了欧美。康雍乾三朝的孔雀绿色泽越来越均匀。乾隆朝以后,就很少烧造了。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即绿,绿釉亦称青釉。早期青釉肯定是一个无意识的追求,当釉料里含铁在2%-6%之间,就呈现青色。古人在摸索过程中,就要控制含铁量。青釉典型的代表就是唐代的越窑,宋代的龙泉、耀州窑,等等。龙泉在元代还一直在烧造,成就非常高。明宣德以前龙泉还作为贡瓷,宣德以后突然停烧。清康熙朝重启的青瓷风尚持续至清朝终结,并在康雍乾三朝步至巅峰,又分出粉青、豆青和冬青(或东青)。清代青釉的特征是加进了很多装饰手法,如纹饰、堆粉,刻花。雍正乾隆时期的青釉,釉百肥润,以后就越来越稀薄。
以绿色为基调的低温釉千变万化,如康熙时期的瓜皮绿,雍正时期的湖水绿,乾隆时期的葱心绿,等等。
《文物天地》:如何理解茶叶末釉?
马未都:茶叶末釉是颜色釉中特殊品种。生成于偶然,唐宋时期有的北方窑口瓷器很容易烧造出这种颜色,清雍正后变成主动追求。茶叶末釉又称厂官釉。《陶成纪事碑记》记载有鳝鱼黄、蛇皮绿、黄斑点三种,我们听名字容易区分鳝鱼黄和蛇皮绿,就是分不清抽象的黄斑点。后人又将茶叶末中的一种颜色形象地称为“蟹甲青”。很多人造颜色很难用语言描述,大家就用自然界可能理解的东西命名。那么,美学的追求到了茶叶末釉,就进入一个非常含蓄的层面,这个层面的美学理解起来,远不如红、黄、蓝、白通俗易懂。茶叶末釉不那么赏心悦目,到底是什么颜色,是黄是绿,谁也说不清。茶叶末只是个专业术语,有审美上的障碍,需要慢慢去体会这种颜色带来的愉悦。
茶叶末釉强调色泽的微妙变化,工艺难,欣赏者寡,因而逐渐衰退,乾隆朝以后的茶叶末釉都是非常难看的黄色。
《文物天地》:中国传统文化中,事物都是相对的,如阴阳、黑白。黑釉瓷器是有意追求的结果吗?
马未都:历史上,对黑釉的追求时期非常短。黑釉最早是无意识的产物。这是因为工艺上控制不了,含铁量过多,烧黑了。整个明代就没有人烧黑釉。清代只有康熙一朝追求过黑釉,包括雍正乾隆都不多见。晚清有仿品。
黑釉是陶瓷生产中的无奈之举。我们不能想象捧着黑碗长时间吃饭的心理感受。不幸的是,古人是长时间拿着黑碗吃饭的,所以,瓷器烧造要求摆脱这种黑暗。中国陶瓷之所以对世界有贡献,就是能不停地把它的缺陷回避掉,改正掉。
清康熙年间,人们生活好了。忽然想起这黑碗,于是出现了乌金釉,就是黑釉。中国人能耐大,凡是不好听的名字,全都能换一个方法表述。为何叫乌金釉呢?过去将煤叫乌金,古代拓片有种拓法叫乌金拓,纯黑的。
历代文人与工匠一道,美化所有生产出来的艺术品。古代瓷器的命名,每一种颜色都回避了名字当中的缺陷,如黑釉称乌金釉、酱釉称紫金釉,而把优美的地方展现出来。这就是瓷器的魅力。
《文物天地》:复色釉中的炉钧釉又是什么样的呢?
马未都:炉钧釉是颜色釉复色釉的典型。炉钧釉呈流淌状,蓝红相间。实际上是想仿广钧(广东石湾地区生产的一种钧瓷)和宜钧(江苏宜兴地区生产的一种钧瓷)。但与广钧和宜钧比起来,炉钧的花纹流淌状非常明显。炉钧釉在雍正乾隆时期有一个简单的判定方法。炉钧釉是红蓝两色,红多蓝少者,多是雍正时期;蓝多红少者,多是乾隆时期。由于欣赏炉钧釉的人不是很多,乾隆以后就急剧衰退。雍正时期烧造的炉钧釉有“高粱红”之称,颜色非常含蓄。
《文物天地》:清代雍正乾隆时期,曾大规模地仿烧宋代名窑,这反映了什么价值取向?
马未都:雍正乾隆时期仿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瓷器是一项重要的颜色釉成就。
仿古与统治者有极大的关系――雍正帝非常崇尚宋代的审美。但清代仿宋代五大名窑与宋代有着很大的区别。首先是清代的追求的是意象而不是具象。清代追求的是汝官哥钧定的意思,而不是要模仿得一模一样。这种模仿有美化的倾向,所以,雍正乾隆时期仿的五大名窑,比宋代实际的东西更漂亮一些。这时候,我们就看出统治者的追求了。皇帝没有任何造假的心态,没有牟利的心态,他仿造五大名窑,既不想造假,也不想赚钱,就是喜欢。这就是盛世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以国家之力的技术,达到古人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一种大国心态。
乾隆一朝还有一种极特殊的品种――仿生瓷,仿大理石、仿木纹、仿青铜、仿漆器、仿古玉、仿金银釉,等等。以瓷器的能力,仿所有可见的物质。当时仿生瓷的表现力非常高,甚至能仿出干鲜果品,仿一个螃蟹搁在那儿,跟真的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仿生交瓷呢。是因为乾隆中期以后,社会的富足导致生活情趣的变化。生活情趣的变化,反映到艺术品的追求上,就不是追求单纯的艺术品了。社会的富足会产生一种炫耀的心理,不仅是个人生活富足愿意炫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富足时也都愿意炫耀。
《文物天地》:雍正单色釉瓷器成就非凡,原因何在?
马未都:首要的原因是皇帝的热爱。雍正帝是个非常内敛的皇帝,不下江南,就在皇宫里待着。他把内心所有的压力都转移到对艺术品的欣赏上,因此,他对艺术的热爱有别于其他帝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其次是有年希尧这样杰出的督陶官。
《文物天地》 :请您谈谈颜色釉瓷器收藏市场状况。
马未都:中国市场,每个时代都一样,不单单是收藏市场,其他市场亦如此,即以热闹始,以沉寂终。颜色釉瓷和彩瓷比起来不是主流,但从某种意义上讲,颜色釉瓷在历史上的地位超过彩瓷。如今颜色釉瓷器的地位跟彩瓷不成比例。原因在于欣赏者的美学、哲学修养,即藏家构成总体文化偏低,可能更喜欢表达直接的彩瓷。
随着时间的累积,人们对颜色釉瓷器的认知会逐渐增加,甚至可能超过彩瓷。但是,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社会的正确引导。
(本文所配器物均为观复博物馆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