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遥古城城墙历经2700多年完好无损,“距离”展现了让人惊奇的管理魅力。古城墙由泥土夯实,外部全由砖砌成。城墙每隔一段距离,总有一条青砖镶嵌的凹槽,从城墙顶直通墙底,这些凹槽自然成为城墙间的“距离”,也自然担负起“管理”“呵护”的职能———春夏秋冬,即使热胀冷缩,城墙也缩放自如;下雨时也可以及时缓解雨水对墙体的冲刷和侵蚀……
其实,“距离”的管理魅力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铁路工人要在铁轨之间预留“小隙”,修路人要在水泥马路上预设“小沟”,木匠要在做家具时故意留下“小缝”……在学校管理中,事和事不论大小轻重缓急,人与人不分新老远近亲疏,同样需要留出合适的“距离”,而能否自如地迈过这道“管理坎”,不仅折射出管理人员的自身的管理魅力,更可以展现出整个学校的办学品质。
“距离”是一种公平魅力,尊重同事之间的“距离”可以让彼此轻松、合作愉快。一是必须做到“等距视之”。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将活跃在学校这个平台上的每个人都看作是重要人物,让他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管理没有内外远近之分,清楚地感受到了公平和公正的尊重。二是必须做到“等距待之”。要理性地、公正地对待每个人的优点和缺点,既要充分发挥不同人长处的优势,又要巧妙运用不同人短处的潜质,既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凭感情看人用人,也不能拿着显微镜,只找缺点不看优点。要用人之长,避人之短,唯才是举,公正待人。三是必须做到“等距评之”。要构建公平机制,鼓励每一个人争先创优,记功评奖,不论亲疏,一视同仁。管理者只有摆正位置,才能处理好与同事间的关系,才有可能推动各种工作的和谐运转。
“距离”是一种和谐魅力,贴近协作之时的“距离”可以让智慧共享、力量凝聚。一是必须学会“贴近倾听”。有效的协作需要管理者尽早营造出高效的沟通氛围,让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表达观点和诉求,而“贴近倾听”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门功课,乐于倾听正面的声音,清楚自己的支持群体和被支持的原因;善于倾听负面的声音,及时明辨得失、反思矫正。二是必须学会“贴近反馈”。要即时从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还要即时改变自己的成见,尽快找出更好的问题解决办法;要即时畅通渠道,通过约谈访谈、听证评议、问卷调查、征询建议等形式,排解矛盾和问题,让沟通的“效果之花”尽早绽放。
“距离”是一种服务魅力,呵护关怀之时的“距离”可以让情感贴近、情绪高涨。一是要丰富“呵护方式”。在具体工作中,作为管理者要自觉俯下身子,充分了解师生的需求、意见、期望,时刻把师生冷暖、喜忧放在心上,注意加强人文关怀,处处想师生所想、时时忧师生所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真诚为师生服务,让师生满意。二是要拓展“呵护面积”,积极为学生家长以及关注学生发展的社会力量搭建参与平台、拓宽支持渠道,注意即时听取他们的心声,努力创造出他们满意的教育环境。
“距离”是一种执行魅力,聚焦实践之中的“距离”可以让目标清晰、立说立行。一是要学会划分“有效目标”。管理者要能根据已确定的实践方向,充分考虑每名师生眼前状况,把“长距离目标”分解为“短距离目标”,细致安排好路线图、时间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具体到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二是要学会创新“有效机制”。要以“短而精”为前提建立信息反馈机制,要以“短而快”为重心建立协调调度机制、要以“短而实”为目标健全督查落实机制,努力提高不同环节的工作效益。三是要学会尝试“有效激励”。每一个育人实践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和困难,作为管理者要有“短距离分析”能力,可以集中身边每一人的智慧,一起寻找规律和方法,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更要有“短距离鼓舞”技巧,可以即时调动身边的各种积极资源,以昂扬的姿态一同攻坚克难。
距离产生美,“距离”同样可以滋生管理魅力,给育人实践适当留出些“距离”,正确面对管理中的“距离”,恰当处理施教中的“距离”,学校才会永远拥抱清风正气、蓬勃活力。
(作者单位:山东枣庄市市中区实验小学)
其实,“距离”的管理魅力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铁路工人要在铁轨之间预留“小隙”,修路人要在水泥马路上预设“小沟”,木匠要在做家具时故意留下“小缝”……在学校管理中,事和事不论大小轻重缓急,人与人不分新老远近亲疏,同样需要留出合适的“距离”,而能否自如地迈过这道“管理坎”,不仅折射出管理人员的自身的管理魅力,更可以展现出整个学校的办学品质。
“距离”是一种公平魅力,尊重同事之间的“距离”可以让彼此轻松、合作愉快。一是必须做到“等距视之”。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将活跃在学校这个平台上的每个人都看作是重要人物,让他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管理没有内外远近之分,清楚地感受到了公平和公正的尊重。二是必须做到“等距待之”。要理性地、公正地对待每个人的优点和缺点,既要充分发挥不同人长处的优势,又要巧妙运用不同人短处的潜质,既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凭感情看人用人,也不能拿着显微镜,只找缺点不看优点。要用人之长,避人之短,唯才是举,公正待人。三是必须做到“等距评之”。要构建公平机制,鼓励每一个人争先创优,记功评奖,不论亲疏,一视同仁。管理者只有摆正位置,才能处理好与同事间的关系,才有可能推动各种工作的和谐运转。
“距离”是一种和谐魅力,贴近协作之时的“距离”可以让智慧共享、力量凝聚。一是必须学会“贴近倾听”。有效的协作需要管理者尽早营造出高效的沟通氛围,让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表达观点和诉求,而“贴近倾听”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门功课,乐于倾听正面的声音,清楚自己的支持群体和被支持的原因;善于倾听负面的声音,及时明辨得失、反思矫正。二是必须学会“贴近反馈”。要即时从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还要即时改变自己的成见,尽快找出更好的问题解决办法;要即时畅通渠道,通过约谈访谈、听证评议、问卷调查、征询建议等形式,排解矛盾和问题,让沟通的“效果之花”尽早绽放。
“距离”是一种服务魅力,呵护关怀之时的“距离”可以让情感贴近、情绪高涨。一是要丰富“呵护方式”。在具体工作中,作为管理者要自觉俯下身子,充分了解师生的需求、意见、期望,时刻把师生冷暖、喜忧放在心上,注意加强人文关怀,处处想师生所想、时时忧师生所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真诚为师生服务,让师生满意。二是要拓展“呵护面积”,积极为学生家长以及关注学生发展的社会力量搭建参与平台、拓宽支持渠道,注意即时听取他们的心声,努力创造出他们满意的教育环境。
“距离”是一种执行魅力,聚焦实践之中的“距离”可以让目标清晰、立说立行。一是要学会划分“有效目标”。管理者要能根据已确定的实践方向,充分考虑每名师生眼前状况,把“长距离目标”分解为“短距离目标”,细致安排好路线图、时间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具体到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二是要学会创新“有效机制”。要以“短而精”为前提建立信息反馈机制,要以“短而快”为重心建立协调调度机制、要以“短而实”为目标健全督查落实机制,努力提高不同环节的工作效益。三是要学会尝试“有效激励”。每一个育人实践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和困难,作为管理者要有“短距离分析”能力,可以集中身边每一人的智慧,一起寻找规律和方法,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更要有“短距离鼓舞”技巧,可以即时调动身边的各种积极资源,以昂扬的姿态一同攻坚克难。
距离产生美,“距离”同样可以滋生管理魅力,给育人实践适当留出些“距离”,正确面对管理中的“距离”,恰当处理施教中的“距离”,学校才会永远拥抱清风正气、蓬勃活力。
(作者单位:山东枣庄市市中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