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对的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具有巨大的影响。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具有选择和运用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是埃德加富尔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写的一段话,这段话充分说明了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实践中,我们老师和家长常碰到这样的情况:辅导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但效果却不尽满意。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学习能力,没有会学习。因此,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关键。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1、确立明确的目标,培养积极的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因此,我们要善于和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帮他们确立明确标,培养积极的学习动机。可通过谈话等形式,帮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目标和近期学习目标。
2、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必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以此为切入点,给予他们真诚的鼓励,热情的支持,并且有意识地给他们创造施展才能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让学生感到“我能行”,享受到成功快乐的幸福感。
3、注重身教,培养学生坚韧不拨的意志。在学习方法指导中,我们要注重身教,加强学生毅力、性格方面的培养,要从思想品德、学习精神、人格力量等方面感染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首先应该做到。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获取知识和是在学习行为过程中实现的,一定的学习行为,重复多次就会形成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人受益终身。
二、有效学习的方法的指导的策略
策略1:学会预习。由于知识的积累、思维的发展,小学生、尤其中高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自制能力,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本,要求他们对预习的内容看看哪些能看懂哪些不能看懂,不能看懂的地方作上记号,还可以让学生做一两道例题后面的做一做,试一试,看会不会做。预习就好比是火力侦察,预先了解困难在哪。这样学生带着问题上新课,听课就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收获之大是不言而喻的。
策略2:学会表述。学生的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常常是相互促进的,相互协调发展的。因此,指导表述是培养学生有效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数学教学不只是要求学生会解题,还指导学生把解题思维过程加以表述。例如,在教学应用题时,我们注重引导学生口述什么是已知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解决问题的途径、关键是什么等等。列式之前,指导学生用分析法理清思路,按照“想要求出…… ,就要知道……和……”模式去有条不紊地叙述。
策略3:学会思考。解决数学问题时,首先要观察、分析、思考。其次指导学生时,我们要掌握一条原则,就是学生没有思考不去指导他,学生思考后不会时想要指点,不懂时要启发。
策略4:操作实践。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很大的具体性、形象性。因此,仅仅借助语言、文字教学,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做一做,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直观演示,以形象具体的知识为基础,丰富感性认识,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策略5:画图辅助。教学“解决问题”时,结合教材通过画线段图来帮助学生解答,训练学生将抽象的语言叙述的数量关系用直观简洁的图示表达。这样指导,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学生今后在解答一些复合应用题,特别是 “行程问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借助图示分析就事半功倍了。
策略6:鼓励质疑。巴尔扎克曾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的是问号,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对数学学习,我们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问,有利于学习的深化。
策略7:联系生活。数学是生活的总结和浓缩,生活又是数学检验的“实验室”。只有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方法去解释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现象,才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即数学”。如学习“认识千克”时,可以这样设计: ①让学生知道"千克"。告诉学生"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同时让学生观察台秤"指针指着数字1,表示重1千克"。②让学生感知1千克。称出1千克大米,装在袋里,用手拎一拎;称出1千克鸡蛋,拎一拎并数一数有多少个;到商店里去看一看,哪些物品重1千克等,这些都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千克。③让学生了解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1袋盐水鸭重l kg、1袋大米5kg、电梯可载重l000kg。
在生活中,我们应热情的大手牵小手,正确引导和指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生活现象。如,学习“24时计时法”后,乘车时可以问问学生什么时候上的车,下车又是什么时间,还可请学生算算一共用了多长时间。总之,我们要积极的创造条件,充分挖掘一切有利于教学的素材和时机,加以利用,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让生活处处开满灿烂的数学之花。
策略8:课后复习。指导学生课后复习,其目的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消化,上完新课后,指导学生课后复习一下新学的内容,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 进行分析比较,理清知识的体系,再动笔做作业。特别是对一些文字较长或较难理解的概念,更应该组织学生及时复习。
当然,“教有定法,教亦无法”,有效学习的方法肯定远不止以上几点。而且,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从小逐步培养,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运用,一辈子受用不尽。”
【作者单位:苏州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江苏】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1、确立明确的目标,培养积极的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因此,我们要善于和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帮他们确立明确标,培养积极的学习动机。可通过谈话等形式,帮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目标和近期学习目标。
2、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必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以此为切入点,给予他们真诚的鼓励,热情的支持,并且有意识地给他们创造施展才能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让学生感到“我能行”,享受到成功快乐的幸福感。
3、注重身教,培养学生坚韧不拨的意志。在学习方法指导中,我们要注重身教,加强学生毅力、性格方面的培养,要从思想品德、学习精神、人格力量等方面感染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首先应该做到。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获取知识和是在学习行为过程中实现的,一定的学习行为,重复多次就会形成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人受益终身。
二、有效学习的方法的指导的策略
策略1:学会预习。由于知识的积累、思维的发展,小学生、尤其中高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自制能力,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本,要求他们对预习的内容看看哪些能看懂哪些不能看懂,不能看懂的地方作上记号,还可以让学生做一两道例题后面的做一做,试一试,看会不会做。预习就好比是火力侦察,预先了解困难在哪。这样学生带着问题上新课,听课就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收获之大是不言而喻的。
策略2:学会表述。学生的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常常是相互促进的,相互协调发展的。因此,指导表述是培养学生有效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数学教学不只是要求学生会解题,还指导学生把解题思维过程加以表述。例如,在教学应用题时,我们注重引导学生口述什么是已知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解决问题的途径、关键是什么等等。列式之前,指导学生用分析法理清思路,按照“想要求出…… ,就要知道……和……”模式去有条不紊地叙述。
策略3:学会思考。解决数学问题时,首先要观察、分析、思考。其次指导学生时,我们要掌握一条原则,就是学生没有思考不去指导他,学生思考后不会时想要指点,不懂时要启发。
策略4:操作实践。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很大的具体性、形象性。因此,仅仅借助语言、文字教学,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做一做,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直观演示,以形象具体的知识为基础,丰富感性认识,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策略5:画图辅助。教学“解决问题”时,结合教材通过画线段图来帮助学生解答,训练学生将抽象的语言叙述的数量关系用直观简洁的图示表达。这样指导,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学生今后在解答一些复合应用题,特别是 “行程问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借助图示分析就事半功倍了。
策略6:鼓励质疑。巴尔扎克曾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的是问号,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对数学学习,我们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问,有利于学习的深化。
策略7:联系生活。数学是生活的总结和浓缩,生活又是数学检验的“实验室”。只有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方法去解释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现象,才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即数学”。如学习“认识千克”时,可以这样设计: ①让学生知道"千克"。告诉学生"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同时让学生观察台秤"指针指着数字1,表示重1千克"。②让学生感知1千克。称出1千克大米,装在袋里,用手拎一拎;称出1千克鸡蛋,拎一拎并数一数有多少个;到商店里去看一看,哪些物品重1千克等,这些都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千克。③让学生了解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1袋盐水鸭重l kg、1袋大米5kg、电梯可载重l000kg。
在生活中,我们应热情的大手牵小手,正确引导和指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生活现象。如,学习“24时计时法”后,乘车时可以问问学生什么时候上的车,下车又是什么时间,还可请学生算算一共用了多长时间。总之,我们要积极的创造条件,充分挖掘一切有利于教学的素材和时机,加以利用,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让生活处处开满灿烂的数学之花。
策略8:课后复习。指导学生课后复习,其目的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消化,上完新课后,指导学生课后复习一下新学的内容,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 进行分析比较,理清知识的体系,再动笔做作业。特别是对一些文字较长或较难理解的概念,更应该组织学生及时复习。
当然,“教有定法,教亦无法”,有效学习的方法肯定远不止以上几点。而且,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从小逐步培养,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运用,一辈子受用不尽。”
【作者单位:苏州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