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关于学校道德评价和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问题一直是德育研究工作者高度关注卻又难以解决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尽管争议颇多,但我们都不得不承认,道德和学校道德教育需要有科学的评价,以指导和衡量学校道德教育工作。毫无疑问,定量和定性评价是学校道德评价的两种基本方式。然而近年来,在学校道德评价实践中,主要受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我国盛行的教育科学量化研究的影响,道德量化评价因其强调道德教育的“硬指标”和这种量化评价所具有“事实依据、记分简易、比较客观”等特点而不知不觉地战胜了定性评价,成为了学校道德评价的主要方式。道德量化评价已然发展成为当前学校道德教育中最主流的、占有支配地位的道德评价方式,全面而深刻地影响着学校道德教育实践和中小学生的德性发展。
但我们深知,在学校道德量化评价和实践中,一些学生的“道德分数高”,其道德水平并不一定高,这些学生也并不一定是“有德之人”。换句话说,道德量化评价并不必然反映学生真实的道德水平和德行,有的甚至完全相悖。这是为什么呢?在理论上应该作何解释呢?如何来做好学校道德评价工作,真实反映学生的道德水平呢?或许,我们在大步前行的道路上,需要冷静下来,理性思考,多些理论探究,多些实践追问和反思,这样反而更有利于我们正确把握道德教育前进的方向。
近日,有幸阅读了人民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尹伟博士所著《道德量化评价与学校道德教育》一书。读完本书,我顿有豁然开朗之感,对学校道德量化评价的问题自此有了更深更清晰的认识。读过本书,印象有三:
首先,本书问题意识强,问题分析深入而透彻。学术问题的提出和确立是学术研究的价值前提。直面问题,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本书的突出特点。一是道德量化评价的实践问题。作者指出,学校道德量化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评价对象行为化、评价分数公式化、评价时间阶段化、评价过程程序化以及评价结果奖惩化等五个方面。这些道德量化评价问题又必然导致学生道德发展的阻滞与学校育人功能的式微这两个方面的严重后果。二是道德量化评价的理论问题。道德量化评价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其理论基础问题。究其源,道德量化评价是忘却了道德是“出乎道德”与“合乎道德”的有机统一,道德量化评价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和道德情感,也剥夺了学生的道德选择,导致学生由此所做出的行为虽是“合乎道德”,而并非必然是“出乎道德”,从而人为割裂了两者的内在关联性,显然不利于学生的道德发展。
其次,本书逻辑性强,论证严谨而有理有据。本书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逻辑,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作者首先分析了学校道德教育中量化评价的实践表征、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使问题得以确立。在提出问题后,从道德本质特征的角度分析了量化评价在学校道德教育中无效的原因,亦即回答了道德“能不能”量化的问题。同时,从学校道德教育目的角度,阐明了道德“要不要”采用量化评价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很自然地提出了超越量化评价而重构道德评价的基本建议和思路。在具体论证中,作者纵览古今中外圣贤之士关于道德教育的经典论述,信手拈来,有机融合,自成一体,不得不让人感叹作者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良好的学术积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本书可以较快地引领读者进入道德教育领域、走进道德教育研究的前沿。
再次,本书可读性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道德教育问题研究在很多人看来属于比较“玄”而“空洞”的问题,因而很多研究者有畏难情绪而不愿意涉猎。但阅读尹伟博士此书却全然没有这种感觉。我想主要原因在于作者很好地将道德教育理论研究与当前道德教育实践中的热点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进行讨论,使道德教育理论研究时刻观照着道德教育实践,凸显了道德教育理论的解释力和生命力,使道德评价也成为“富有魅力的道德评价”。这是因为,作者深刻把握了道德和教育的人学本质,使道德教育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和价值。
同时,我也觉得有几个问题值得与作者尹伟博士进一步商榷和探讨。一是道德量化评价的盛行尽管危害重重,但有其合理性,如何批判地吸收量化评价的合理内核来重构道德评价,而不是全盘否定而推倒重建,这或许是进行道德评价的现实选择,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二是本书中的若干概念需要进一步澄清和区分,以使问题和边界更清晰。比如,书中反复在不同场合使用“道德教育”“德育”“思想品德”“道德品质”“德育评价”“道德评价”等概念。三是我觉得本书或许也可以命名为《学校道德量化评价批判及其超越》,这样更能凸显本书所分析的学校道德量化评价问题,并在批判现实道德量化问题的基础上实现对道德量化评价的超越。
然而,瑕不掩瑜。本书对什么是道德、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等问题作了阐述,这是开展道德评价前应该思考的最为根本、最为本质的问题。作者明确指出,道德是“出乎道德”与“合乎道德”的统一,是自律和他律的统一,并且“出乎道德”的自律是更为根本的。学校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使学生过完满的生活与富有德性的生活。为此,我们在开展道德评价时必须实现对量化评价的超越,要将人文关怀确立为道德评价的逻辑起点,使道德评价建立在丰满的人学基础之上,从而实现道德评价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根本目的。
但我们深知,在学校道德量化评价和实践中,一些学生的“道德分数高”,其道德水平并不一定高,这些学生也并不一定是“有德之人”。换句话说,道德量化评价并不必然反映学生真实的道德水平和德行,有的甚至完全相悖。这是为什么呢?在理论上应该作何解释呢?如何来做好学校道德评价工作,真实反映学生的道德水平呢?或许,我们在大步前行的道路上,需要冷静下来,理性思考,多些理论探究,多些实践追问和反思,这样反而更有利于我们正确把握道德教育前进的方向。
近日,有幸阅读了人民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尹伟博士所著《道德量化评价与学校道德教育》一书。读完本书,我顿有豁然开朗之感,对学校道德量化评价的问题自此有了更深更清晰的认识。读过本书,印象有三:
首先,本书问题意识强,问题分析深入而透彻。学术问题的提出和确立是学术研究的价值前提。直面问题,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本书的突出特点。一是道德量化评价的实践问题。作者指出,学校道德量化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评价对象行为化、评价分数公式化、评价时间阶段化、评价过程程序化以及评价结果奖惩化等五个方面。这些道德量化评价问题又必然导致学生道德发展的阻滞与学校育人功能的式微这两个方面的严重后果。二是道德量化评价的理论问题。道德量化评价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其理论基础问题。究其源,道德量化评价是忘却了道德是“出乎道德”与“合乎道德”的有机统一,道德量化评价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和道德情感,也剥夺了学生的道德选择,导致学生由此所做出的行为虽是“合乎道德”,而并非必然是“出乎道德”,从而人为割裂了两者的内在关联性,显然不利于学生的道德发展。
其次,本书逻辑性强,论证严谨而有理有据。本书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逻辑,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作者首先分析了学校道德教育中量化评价的实践表征、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使问题得以确立。在提出问题后,从道德本质特征的角度分析了量化评价在学校道德教育中无效的原因,亦即回答了道德“能不能”量化的问题。同时,从学校道德教育目的角度,阐明了道德“要不要”采用量化评价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很自然地提出了超越量化评价而重构道德评价的基本建议和思路。在具体论证中,作者纵览古今中外圣贤之士关于道德教育的经典论述,信手拈来,有机融合,自成一体,不得不让人感叹作者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良好的学术积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本书可以较快地引领读者进入道德教育领域、走进道德教育研究的前沿。
再次,本书可读性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道德教育问题研究在很多人看来属于比较“玄”而“空洞”的问题,因而很多研究者有畏难情绪而不愿意涉猎。但阅读尹伟博士此书却全然没有这种感觉。我想主要原因在于作者很好地将道德教育理论研究与当前道德教育实践中的热点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进行讨论,使道德教育理论研究时刻观照着道德教育实践,凸显了道德教育理论的解释力和生命力,使道德评价也成为“富有魅力的道德评价”。这是因为,作者深刻把握了道德和教育的人学本质,使道德教育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和价值。
同时,我也觉得有几个问题值得与作者尹伟博士进一步商榷和探讨。一是道德量化评价的盛行尽管危害重重,但有其合理性,如何批判地吸收量化评价的合理内核来重构道德评价,而不是全盘否定而推倒重建,这或许是进行道德评价的现实选择,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二是本书中的若干概念需要进一步澄清和区分,以使问题和边界更清晰。比如,书中反复在不同场合使用“道德教育”“德育”“思想品德”“道德品质”“德育评价”“道德评价”等概念。三是我觉得本书或许也可以命名为《学校道德量化评价批判及其超越》,这样更能凸显本书所分析的学校道德量化评价问题,并在批判现实道德量化问题的基础上实现对道德量化评价的超越。
然而,瑕不掩瑜。本书对什么是道德、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等问题作了阐述,这是开展道德评价前应该思考的最为根本、最为本质的问题。作者明确指出,道德是“出乎道德”与“合乎道德”的统一,是自律和他律的统一,并且“出乎道德”的自律是更为根本的。学校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使学生过完满的生活与富有德性的生活。为此,我们在开展道德评价时必须实现对量化评价的超越,要将人文关怀确立为道德评价的逻辑起点,使道德评价建立在丰满的人学基础之上,从而实现道德评价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根本目的。